评分及书评

4.6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首交响一首诗

    我喜欢去现场观看音乐会,但我其实听不太懂交响乐,作者和音乐家们想表达的复杂意思,我接收到的可能百中无一,却依然喜欢沉浸在那个氛围。读这本《2666》,让我想起了这种感觉,作者的作品深刻,而我,大概只看到了表面的热闹。第一乐章:轻松的舞曲如果《2666》是一场音乐会,那么第一个乐章 “文学评论家” 如华尔兹般优美又放松。四位来自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学者,由于共同的研究方向阿琴波尔迪而邂逅,随后他们的脚步在旋律中起舞,如同他们第一次在小巷中徜徉的夜晚。欧洲的传统强国,既经历过长达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也经历过文艺复兴的辉煌;他们代表了人类的某种文明,既不同于东方的古老文化,又区别于美国的现代摩登。他们所在的国家和阶层,自认超越于亚洲、拉丁美洲之上,他们不需要为生计和安全担心,从事着意义似有还无的工作,有怀着虚无缥缈的小担心。他们的脚步在生活的舞池里旋转,身影在灯光下摇曳。在这一乐章的结尾,智利小镇女性死亡的消息,如突然加入乐章的低音大提琴成为美妙华尔兹的破坏者,这段旋律虽然听不真切,却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在死亡之音的映衬下,飞旋的舞步沾上了甩不掉的血迹。第二乐章:低沉的慢板智利教授阿玛尔菲塔诺,和他的家人,是这一章的主角。本书作者波拉尼奥,和这位教授看起来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同样出生于智利,因为国内局势动荡,选择迁居到墨西哥,再后来定居欧洲的西班牙。阿玛尔菲塔诺的经历,看起来有作者的影子。这一章的叙事不疾不徐,如低沉的慢板,将教授一家的境遇徐徐展开在读者面前。大胆追求理想的妻子,苟活的二尾子教授,前途未卜的女儿,这一个普通家庭三个人,在时代的背景下,用三种选择,走向三种命运。在本章结尾,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着不确定的未来,就如同一叶孤舟,漂泊于诺大的海洋却无处靠岸。这是一段低沉的慢板,生活在麻木中一天天过去,看不到阳光和彩虹,也看不到尽头;而那段该死的低音大提琴的死亡旋律,还一直在耳边响起,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智利、墨西哥的生活,和前一乐章欧洲主流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像两个平行世界。第三乐章:混乱的变奏美国黑人法特,因为一个偶然,闯入了圣特莱莎这座墨西哥小城。来自世界最为发达的国家和最为发达城市的媒体,却只关心这里的拳击赛,并不在意这里不断发生的女性命案。就仿佛一段用萨克斯奏响的爵士乐旋律,闯入了本来低沉的乐章;再强悍的爵士乐,也无法从整齐的管弦乐中夺走主旋律。死亡的声音如列车般缓缓前行,法特,就如同试图阻挡列车前进的螳螂,如空气般无力。这段爵士乐,只是投入大海的一颗石子,激起一波浪花,就消逝无踪。这座罪恶之城的真相,宛如海洋中巨大的漩涡,要么被卷入,要么就远离。第四乐章:令人窒息的鼓点 “罪行”,是这一部分的标题;也是这一部分的内容。漫长的篇幅,叙述着漫长的死亡;如花朵一般的生命,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接一个逝去;主犯是犯罪集团,主犯也是不作为的政府,而这座城市的其余麻木的人都是从犯。伏尔泰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事实上,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低音大提琴的旋律映衬下,死亡的鼓点一次一次的奏响,敲打在每一个生活在圣特莱莎小城居民的心里,鼓声越来越响,将其他声部彻底压制,也将阳光彻底阻隔,暗无天日。第五乐章:生命的回旋阿琴波尔迪的名字在第一部分就反复出现,终于成为了本部分的主角。这个存在于欧洲文学评论家们想象中的名字,这个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文学家,一生是如此精彩波折。从幼年到童年,从战争到和平,从平凡到巅峰,从相聚到别离;在每一段经历中,阿琴遇到不同或者相同的人,经历着相似或者迥异的事。作者借用阿琴波尔迪的视角,带我们观察着世界的一个个角落和一幅幅面孔;作者借用阿琴波尔迪的命运,给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重要或不重要的一桩桩事件。在全书的结尾,阿琴波尔迪和自己的妹妹用一夜长谈结束了一生的陪伴和牵挂;而那该死的低音大提琴奏出的死亡旋律,又一次在耳畔响起。年迈的阿琴波尔迪,踏上了通往墨西哥圣特莱莎城的旅程,又是一段回旋的开始,余音绕梁,没有结局。《2666》是一首交响,旋律、声部、乐器、节奏,在作者高超的指挥技艺的加持下,依次有序的展开;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主旋律,又有着丰富的细节。死亡则是贯穿始终的主题,毕竟这种无法想象的罪恶,在真实的智利边境小城,也曾上演。伟大的交响乐作品,听起来并不轻松,其含义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感受;对我来说,《2666》也是这样一幅作品,读起来吃力,当陷入细节和故事中,越是想抓住些什么,越是不得要领。全书读完,离远些看,好像有了那么一点点感觉。

      4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节奏感很好,此书堪称完美

      简洁是此书语言的基调,但绝不单调。首章有着英国式的反讽俏皮,次章用哲学般的严谨语言讲述带迷幻色彩的故事,仿佛《哈扎尔辞典》,第三章是美式硬汉侦探小说的明快有力,第四章是新闻体和典型拉美叙事的杂糅,末章是透明的童话风格,还有对苏联文学惟妙惟肖的反讽(高尔基的来信让人绝倒)。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我眼中的《2666》

        《2666》从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出人性的贪婪、自私和凶残的本性在当代有了迅速膨胀,其势头越演越烈,不可遏制,不可救治。善良的人们几乎无法抵抗如此恶性的发展。恶势力弹冠相庆,气焰嚣张。人性恶发展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灭亡,因为 “自作孽不可活” 嘛。《2666》作者判断的依据是:人类的动物性就是灭亡人类的死神。因为危及人类生存的痼疾,例如,疯狂地发展物质生产,全然不顾生存环境;恶性的市场竞争;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道德沦丧;官场腐败…… 种种倒行逆施,都源于自私和贪婪。高科技迅猛的发展非但没有改善人性,反而推动人类像高速列车一样向万丈深渊驶去。因为高科技的发展也有它的负面影响:助长消费、安逸、懒惰,还不算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作者认为,人性恶的膨胀是不分社会阶层、政党、团体、企业、事业的。自私和贪婪之心,人皆有之,一旦有了滋生的条件就会发作起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性啊,自私又不能去考验呀!

          书很厚很沉,但非常有意思。人性啊,自私又不能去考验呀!阔怕!!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家》读着过瘾,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四位教授全都不再研究和寻找阿琴波尔迪的下落成了逃兵;第二部《阿玛尔菲塔诺》讲一位智利大学教授的故事,第三部《法特》是讲美国记者法特去墨西哥采访拳击赛的遭遇,第四部《罪行》是全书的高潮,也是全书最晦涩却欲罢不能的部分,近二百个案例一件一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第五部《阿琴波尔迪》讲述这位德国作家复杂曲折的人生道路,是对第一部分谜底的揭开。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跨度上,都是史诗巨著,人物多达上百人涉及的领域众多,作者把情爱、性爱、凶杀、战争、文学创作以及悬疑诸多小说元素糅成一体,独立成篇,最后完美对接。2666 是遥远的,或许这是隐喻的密码,谁知道呢,反正我会重读的!推荐你也一起读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就不容易(《2666》读书笔记 )

            这是一本足够厚的书,而且说实话,并不是那么好读。现代小说的碎碎念,还有整本书的散漫的结构,百十多人的描写,记不住的名字,还有没办法看清楚的故事线,确实让这本书不那么好读。其实对于这本书有很多解读,有人说它比《百年孤独》更伟大,有人说它是《清明上河图》式的全景描写,有人说它展示了人类的邪恶和贪婪。在书的最后写着:“作者的立场非常鲜明:在人吃人的社会里,底层的人们由于无权无势往往是受害者。他们的亲属在事情发生后,得不到任何社会援助。因为社会体制的建立是暴力的产物:依靠暴力夺权的人在掌权;在经济社会里,权贵集团依靠金钱实力统治和欺压底层的人们,他们不仅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还垄断着一切舆论工具,甚至企图钳制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对吗?对,确实对,对于这样一部复杂的小说,当然对,因为所有的这些书里都写到了。只是,对于我自己来说,阅读的过程虽然有些辛苦,但是也实在不愿意用这么一个解释把这么复杂的一个小说就说清楚了。所以,总还是要留下一些自己的东西。首先,阿琴波尔迪,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他会是这个小说的主角。从最初的被寻找,到最后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只不过,读下来才会发现,这个人只是一个线索。他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其实从最后来看,或许根本不那么重要。是的,故事在这部小说里面不重要,任何一个故事或许都不重要。所有的故事都是为了展示这个世界的一个引子,所谓的因果不过是我们主观的以为,所谓的故事也不过是一个讲述的需要。但所有留下来的,都是故事之外的事情。这部小说给人的留下的不是故事和情节的张力,留下的是每一个人物在无可奈何的混沌和压力下,留下的一个个孤寂又无可奈何的身影。小说很长,写到的故事也很多。最重要的或许就是第四部分的关于所有女性的惨剧,和第五部分关于所有人的惨剧。第四部分是把这种悲惨放在了 200 多个受害者身上,而第五部分则是把这种悲惨聚焦到了一个人的身上。一个是几年中聚集在一个城市的悲剧,一个是绵延了近百年的全世界的悲剧。一个是所有的人都在那个悲惨的世界追求生存的机会,结果被毫无感情地杀害;另一个则是本来对生死就没有什么追求的人,通过身边人的生死沉浮,见证了这个世界的残酷。在小说中段的时候,我说这个世界就是混沌的,我们本都渴望着秩序和稳定,但是混沌本来就是这个世界的底色。只是,当读到最后一部分的时候,就会觉得,当一个人不再把时间、生死、善恶、美丑作为这个世界衡量标准的时候,混沌不混沌的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个人的记忆,一个人假装有过的时间顺序,一个人假装有过的前因后果,一个人假装有过的逻辑和编排。这一切都是一个人以为应该有的东西,只是在另外一个人眼里,不过是虚妄的假象。就像我们看到的所有的星星,在我们看到它们的时候,它们可能已经死掉几千万年了,可是我们还是在星空底下还是会赞叹当下的美好。所以当我们反过头来看前三部分的时候,或许不过是在说一件事:这些生活在平静中的人,其实并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悲惨。说实话,这种在不知道中间的悲惨,多少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可笑,或者说是无病呻吟了吧。这种平静,本就不容易的。还要怎么样呢。虽然整部小说读下来,都是一种阴沉的悲伤。只是,我以为,这并不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多糟糕,而是在提醒我们,相比较这个世界而言,我们这点小小的悲伤,又算得了什么呢。就是,本就不容易的,还要怎么样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666》 21 世纪伟大的作品;超越《百年孤独》的惊世之作;从伦敦到纽约,人人都爱波拉尼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看不太懂但也想人云亦云地说这是一本奇书

                博学者冷漠,流亡者无望,探寻者彷徨,作恶者残暴,孤独者留名。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