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别具视角的研“红”佳作,从经济角度剖析贾府崩溃原因。

内容简介

贾府的崩溃,说到底其实就是经济的崩溃。《红楼梦》故事的展开,无不与经济问题密切相关,但是经济问题在小说中大多是一个隐性的存在,当情节需要时,它才显现出来,成为小说内容的一部分。本书以经济和与经济相关的制度为切入点,分析了林黛玉的家产之谜、荣国府家政主持者的身份、王熙凤与月钱管理、探春治家除弊、贾府的管家阶层等八个问题。角度新颖,逻辑缜密,分析鞭辟入里,令人拍案叫绝。该书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是一部别具视角的研“红”佳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黛玉家产之谜
  • 一 林家财产问题的提出
  • 二 林如海是否有丰厚的家产
  • 三 林如海后事的料理
  • 四 林家财产流入荣国府后的下落
  • 五 林黛玉之钱财观
  • 第二章 李纨与王夫人为何没有对话?
  • 一 李纨与王夫人没有对话意味着什么?
  • 二 作者为何不写李纨与王夫人的对话
  • 三 婆媳不和的深层原因及其背后的家族利益
  • 四 解不开的疙瘩是推动情节的暗线
  • 第三章 荣国府应该谁管家
  • 一 王熙凤确有治家才干
  • 二 不合规矩的安排
  • 三 失去治家权后的李纨
  • 四 李纨判词与曲子的难解之处
  • 第四章 围绕月钱的风波
  • 一 荣国府的月钱制度
  • 二 李纨与王熙凤的月钱观差异
  • 三 李纨的经济筹划及后来
  • 第五章 探春和她的治家尝试
  • 一 代理治家团队的确立
  • 二 探春的治家业绩
  • 三 探春治家的失败及其原因
  • 第六章 那些半奴半主们
  • 一 荣国府的管家们
  • 二 姨娘与“准姨娘”
  • 三 奶妈与“副小姐”
  • 第七章 荣国府的经济制度与管理机构
  • 一 荣国府内是怎样的分配制度?
  • 二 荣国府的财务与人事制度
  • 三 名目繁多的管理机构
  • 第八章 荣国府经济体系的崩溃
  • 一 作者为何要写乌进孝缴租
  • 二 那张租单告诉了我们什么?
  • 三 荣国府经济危机的根源
  • 四 食尽鸟投林
  • 附录
  • 从数理语言学看后四十回的作者——与陈炳藻先生商榷
  • “《红楼梦》成书新说”难以成立——与李贤平同志商榷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54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经济视角

    经济视角下的荣国府家史分析,第一次见,却是红楼梦全书情节走向的架构。书中详细分析了林如海家产去向、李纨王熙凤治家分歧、探春革新这些重要事例,以及月钱、分例、庄田、银库、账房、买办房诸项机制,乃至宝黛钗云各自的财务观念,甚是精到。红楼梦中的奴隶制是清代包衣制之描写,缺乏激励而反自由的制度痼疾无药可救。尤为精彩的是对李纨和王熙凤这两位孙媳妇的对比分析 —— 李纨出身书香清流门第,奉儒耕读传家,温和随众而自守铿吝;王熙凤出身皇家理藩买办,熟悉朝贡洋货,勇于任事而重利辣手。李纨音谐 “礼完”,贾兰即假君子也,王熙凤之 “熙” 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李纨王熙凤二人好似翁同龢与李鸿章之别,但皆不能挽救大清。作者用经济和数学的视角,也是值得一看。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主要观点:◆林黛玉父亲病逝前给黛玉留下了巨额财富,由贾琏带回荣国府,交给贾母监管。元妃省亲修建大观园的时候动用了这笔巨款,贾府认为反正黛玉以后要嫁给宝玉是自家人,黛玉明白但不屑计较只在乎跟宝玉的感情;◆李纨与王夫人是婆媳,书中没有写二人对话是故意的,实际二人矛盾重重,李纨儿子贾兰是长房长子,继承权优于宝玉,王夫人则更希望宝玉继承家产;◆王熙凤不是王夫人儿媳妇而是侄媳妇,按理王夫人应该让儿媳妇李纨做管家,但是王夫人因为宝玉继承权的问题刻意不让李纨管家而是借王熙凤来做名义上的助手实际上的主管;◆荣国府实行供给制,从主子到仆人共 7 个等级,包吃包住包衣服首饰化妆品学习用品,还按月发放月钱,吃住月钱从高到低都有明确的制度;◆荣国府有一整套管理机构:总管、账房、银库、买办、库房、厨房、茶房、缝衣、洗衣、古董房等一应俱全;◆荣国府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名下的田庄,每年的租金大概能有两万六千两;每代人都要分家分走一些财产主要脉络:◆ 第一章 黛玉家产之谜◆ 一 林家财产问题的提出一些人在讨论林家财产时,基本上都以这三条为证据,证明林如海死后留下了巨额财富,但这笔财产已被荣国府当作自己的钱在使用,而且是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三 林如海后事的料理对林如海来说,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孩子,只有将黛玉托付给她的外婆才最能让他放心,其实他也没有别的选择。用现在的话来说,今后贾母就是黛玉的监护人,贾琏是接收林家财产的经手人,林如海临终前可托付的人也只有他了。毫无疑问,林如海的巨额遗产,就是经过贾琏的处理而流入了荣国府。◆ 四 林家财产流入荣国府后的下落再仔细阅读作品,可以发现从第十四回林如海去世到第七十二回贾琏说那句话为止,确有一个事件可能将流入的林家财产消耗殆尽,那就是为迎接元春省亲而建造大观园。◆ 五 林黛玉之钱财观黛玉一开始被困惑和心理阴影所笼罩,可是她又逐渐地走向了超脱。无端失踪的巨额家产,最终没能成为黛玉心灵上的枷锁,她始终不渝坚持的是对自己的 “知己”,即宝玉的相知相爱。用五世先人积累的家产,换取一个可以和心上人共度少年时光的大观园,也是种不错的选择吧?这才是在曹雪芹构思中的 “绛珠仙子”。◆ 第二章 李纨与王夫人为何没有对话?◆ 四 解不开的疙瘩是推动情节的暗线一旦贾政去世,这一房该是谁当家?是宝二爷,还是贾兰?按理应是长房长孙贾兰接手,此时宝玉就得分房另住,面临这样的窘境,王夫人将情何以堪?不过,有一点王夫人还是坚持做到了,即她尽可能地阻止李纨染指荣国府的管家权。倘若让李纨管家,一旦贾政去世,贾政这一房的家主就必然是李纨所辅助的贾兰,到时王夫人与贾宝玉这对母子的地位势必急遽下降。◆ 第三章 荣国府应该谁管家◆ 一 王熙凤确有治家才干如果细心注意与梳理散见于各处的描写,可以发现曹雪芹同时又通过一条暗线告知读者,王熙凤虽然很有治家之才,但她在王夫人这一房管理家务,却是一种不合规矩的安排。◆ 二 不合规矩的安排即贾赦与贾政分房后,贾赦的儿媳妇王熙凤竟然在管理他弟弟贾政的家事,而且还管得很起劲。但在读者看来,“寡妇” 与 “失业” 两词相连,恰好正寓示着李纨遭受过的两次打击。第一次是贾珠之死,她在荣国府的地位因此骤然发生变化,第二次则是她失去掌握治家大权的 “业”,倘若贾珠不死,王熙凤手里的管家权就是她的。◆ 四 李纨判词与曲子的难解之处这一句意思很明白,语句也不艰深,确为作者对李纨的批评:当贾府败落之后,唯有李纨在经济上还拥有较强的实力,但她却不愿积阴骘,帮助某位亲人摆脱危难。曹雪芹曾借兴儿之口称赞李纨是 “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可是她在这儿又受到相当严厉的批评。◆ 第四章 围绕月钱的风波荣国府实行的是由 “官中” 保障的供给制,即无论主子或丫鬟奴仆,衣食住行都由荣国府包了下来,各人无须付钱,因此所谓月钱并不是生活费,而是每个月按各人等级分发的零花钱。◆ 一 荣国府的月钱制度众人如此希望能早日拿到手的月钱,为什么总是拖欠不发呢?曹雪芹在作品中将这个问题的答案揭示得非常清楚:荣国府众人的月钱都被王熙凤挪用去放债了。除主子与丫鬟之外,还有一类人处于这两者之间,那就是赵姨娘、周姨娘与平儿等人。她们不能算主子,但身份又比丫鬟高,其月钱是每月二两银子,即比已婚的年轻主子低一级,拿到的数量与未婚的主子相同。这样算下来,荣国府内发放月钱时,主子有三个等级,丫鬟也有三个等级,另有姨娘、通房丫鬟等一个等级,即荣国府内月钱发放共分了七个等级。其实,一等丫鬟的月钱是一两银子再加五百钱,因此并不存在一等丫鬟的月钱反而比二等丫鬟少的怪事。相应地,上面提及的个人月钱数应做修正:贾母、王夫人诸人是二十两银再加十吊钱,王熙凤等已婚主子是四两银二吊钱,宝玉、探春等未婚公子小姐是二两银一吊钱。银子之外再发钱十分必要,贾府内的小费支付多数是用钱,主子们平日里玩耍斗牌也得用钱。从王熙凤所说的赵姨娘共领取四两银子四吊钱可以知道,荣国府里月钱不是直接发到每个人,而是按房发,再由该房的主子发给手下的奴仆,以显示其权威。◆ 三 李纨的经济筹划及后来可是,尽管是社长兼东道主,李纨却拿定主意不出一分钱。果然,在第四十五回里,我们看到李纨带着公子、小姐们去找王熙凤索取活动经费了。李纨的苦心却不难理解:她的儿子贾兰尚还年幼,眼前虽是衣食无虑,但荣国府经济衰败的阴影她已有所感知。面对这一大趋势她无能为力,为保证儿子日后的前途,她唯一能做的是自己在经济上尽可能地做好准备,主要途径则是月钱与年例等的积攒。一旦明确 “冰” 是比喻王熙凤,那么也就可明白 “如冰水好空相妒” 一句,是在喻指久已心存芥蒂的李纨和王熙凤之间的关系。这也应该是后来王熙凤的女儿巧姐身陷危难,李纨却不愿援手相助的重要原因吧,当然,这也与李纨已养成的小气吝啬的习惯有关。◆ 第五章 探春和她的治家尝试王夫人终于想出了个万全之策,即让李纨、探春与宝钗共同治家,这既可使各种矛盾得到平衡,她们三人又可相互制约,而自己的主导权也由此得到了保证。◆ 一 代理治家团队的确立令李纨代理自己治家是合乎情理之事,但王夫人却是满心的不情愿。荣国府最先是贾母管家,后来她将权移交给自己的儿媳妇王夫人,王夫人若要交权,那对象应该是自己的儿媳妇李纨,可是她找来的却是自己的内侄女、贾赦的儿媳妇王熙凤。◆ 二 探春的治家业绩王熙凤治家的二字要诀是 “严” 与 “罚”,同时又伴以各种手腕,下人的形容是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这个【探春改革】方案的关键,是不再雇用 “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而是将大观园分片包给那些本在园中服役的婆子,而上岗承包的条件只有两条:一是 “本分老诚”,二是 “能知园圃的事”。◆ 第六章 那些半奴半主们如个别丫鬟被主子收为 “屋里人”,即成为妾,书中称其为 “姨娘”。她们的地位优于一般奴才,所生的子女也是主子,但其本人身份仍是奴才,故而王熙凤骂赵姨娘 “也不想一想是奴几”,芳官也不客气地对赵姨娘说 “梅香拜把子 —— 都是奴几”。此外,各房的大丫鬟可代主子行使权力指挥奴仆,其生活也较娇贵,故而下人们称其为 “副小姐”。◆ 一 荣国府的管家们综合书中的描写,可对荣国府事务管理的结构关系做一归纳:事关全局时,荣国府高层给赖大夫妇下达指示,赖大夫妇安排整个管家层实施完成,平时他们则按常规制度做调度;或者贾母等人就一些具体事务指示贾琏夫妇,此时林之孝夫妇协助他们操办,同时也是贾琏夫妇日常事务处理的助理。◆ 二 姨娘与 “准姨娘” 尽管贾环为她所生,但赵姨娘连教训儿子的资格都没有,因为这对母子之间有着主子与奴才的严格界限。贾政与家人共处时,赵姨娘有资格参与其间,但贾政与王夫人是 “对面坐在炕上说话”,赵姨娘却得站着干些 “打帘子” 的差使。◆ 三 奶妈与 “副小姐” 人走茶凉是人世间的常情,失去威势的李嬷嬷却无法接受,再加上打牌输了钱,袭人便成了她迁怒的对象,闹得宝玉房中不得安宁。王熙凤一听到喧闹声,便知道 “李嬷嬷老病发了”,这显然已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荣国府给予大丫鬟较高的待遇,容许她们养成 “副小姐” 的气势,不仅是要借她们凸显主子的高贵尊荣,另一重要目的就是将她们当作 “预备队” 看待,因为荣国府将来主子的 “跟前人”、一些管家的媳妇,以及随小姐出嫁的陪房就是在她们中产生。◆ 第七章 荣国府的经济制度与管理机构到后来我们看到的图景是,作为整体来说,荣国府是在一天天穷下去,可是作为个人,府内那些主子和管家,却是有钱得很,而且他们的财富还在不断地增长,旺儿媳妇就曾说过,“那一位太太奶奶的头面衣服折变了不够过一辈子的”。◆ 一 荣国府内是怎样的分配制度?同在第七十二回里,当王熙凤谈到经济困难时,旺儿媳妇说道:“那一位太太奶奶的头面衣服折变了不够过一辈子的,只是不肯罢了。” 总之,在荣国府供给制的各项开销中,主子奴才衣履簪环 “分例” 的支出应是最大的一项。

        6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书过时了

        过时的书,红学已经内卷化,产生各种解读,这也算一种吧,可惜太旧的书了,作者 30 年前用计算机数据分析是挺先进,但到现在再提就落后了,当年用统计学的概念分析红楼也算先进,但现在的信息量,要把红楼放在经济学层次解说当时清朝的社会经济,是个非常好的角度并吸引人,但作者当年的功力和检索手段远远不够了,现在的研究生重新写,这个标题不错。

          1
          1
        • 查看全部152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