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作者尼尔·德格拉斯·泰森作品,带有人文色彩的故事书,饱含人们对冥王星挥之不去的情结,见证科学和社会、理性与情感的撞击。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关于冥王星的传奇故事。天体物理学家、科普作家、海登天文台馆长尼尔·德格拉斯·泰森,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对冥王星的起起落落,以及有关于它的人和事进行了回顾。

书中汇集有关冥王星的各种有趣的插图、歌词、小学生的来信、新闻报道,不仅介绍了科学知识,展现了各种争论,更体现了人们的情感——在书中出现的人们都表达了自己对于冥王星的喜爱之情。

1930年克莱德·汤博发现了一颗神秘而又遥远的行星——冥王星,但冥王星与众不同的性质引发了人们的争论。2000年,改建后的海登天文馆向公众开放。在该天文馆的太阳系天体间相对大小展区,人们却找不到冥王星的模型。这一“降级”事件引发了轩然大波,海登天文馆成为了舆论的焦点。风波中心的海登天文馆馆长泰森,由此开始了一段冥王星探寻之旅。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
  • 推荐序1
  • 推荐序2
  • 推荐序3
  • 译者序
  • 前言
  • 一 冥王普鲁托
  • 1. X行星搜寻任务
  • 2. 小女孩提议的名字
  • 3. 与迪士尼的宠物狗重名
  • 4. 冥王星的社会影响
  • 5. 难以忘怀的九大行星
  • 二 历史中的冥王星
  • 1. X行星存在吗?
  • 2. 冥王星有多大?
  • 3. 忽多忽少的行星数量
  • 三 揭开冥王星的神秘面纱
  • 1. 不同凡响的冥王星
  • 2. “新视野号”将探明真相
  • 3. “哈勃”望远镜的功劳
  • 四 巅峰坠落
  • 1. 岌岌可危的行星地位
  • 2. 汤博的坚守
  • 3. 布展中的困惑
  • 4. 巅峰坠落
  • 5. 展馆设计引发危机
  • 6. 宇宙尺度展厅
  • 7. 《纽约时报》的头版报道
  • 8. 成为舆论焦点
  • 9. 海王星外的新发现
  • 五 争议四起
  • 1. 卷入纷争
  • 2. 我的回复
  • 3. 争议四起
  • 4. 同行来信
  • 5. 公众来信
  • 六 终审判决
  • 1. 行星新类别
  • 2. 终审判决
  • 3. 登上新闻头条
  • 4. 科学还是民主?
  • 七 矮行星冥王星
  • 1. 来自各界的质疑
  • 2. 汤博故乡的反抗
  • 3. 冥王星的葬礼
  • 4. 报纸上的冷嘲热讽
  • 5. 争议不断
  • 八 小学课堂里的冥王星
  • 给教育工作者的个人建议
  • 九 类冥天体
  • 1. 争议犹存
  • 2. 尾声
  • 附录A 冥王星的基本参数(2018)
  • 附录B 本书作者就罗斯中心冥王星展示方式问题的官方媒体回应
  • 附录C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行星定义的决议
  • 附录D 新墨西哥州关于冥王星行星地位的立法
  • 附录E 加利福尼亚州关于冥王星行星地位的立法
  • 致谢
  • 译者后记 活力“萌王星” ——“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器主要成果
  • 图片来源
  • 名词对照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冥王星沉浮记》

    本书是以冥王星为主题的天文学科普读物。作者从冥王星的发现和命名谈起,讲述了冥王星跌宕起伏的地位变迁。它曾经是辉煌一时的第九大行星,而后又被降级为矮行星。其间穿插天文学的最新发现过程,以及公众对冥王星的特殊情感。冥王星地位变化的过程,让你了解天文学的工作方法和人类对太阳系探索的进步。本书核心内容:一、冥王星是如何被发现的?发现冥王星后对它的研究引发了怎样的问题?二、冥王星降级事件的经过是怎样的?三、冥王星被降级之后,科学家们如何对它进一步探索?第一,1930 年 24 岁的美国人汤博发现了冥王星的身影。发现了冥王星之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新发现的行星到底有多大?够不够得上大行星的级别?从 1930 年开始,随着对冥王星研究越来越深入,天文学家对它的质量估计,也变得越来越小。1978 年,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居然有一颗卫星,根据行星和卫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行星的质量,结果,算出来的冥王星质量还不到地球的 1%。这么小的行星能对海王星轨道造成明确的干扰吗?正是这一系列的问题,给冥王星的命运起伏埋下了伏笔。2005 年发现的阋神星给予了冥王星致命一击。这颗小行星也属于柯伊伯带天体,但是它的质量超过了冥王星。第二,2006 年,天文学界迎来了第 26 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这届大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 26 届大会决议,想要被称为行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围绕太阳运动。这一条冥王星没问题。第二,质量足够大,使自己呈现圆球形。这一条冥王星也没问题。第三,清空了自身运动的轨道。这都是决议的原话,我这里帮你翻译一下这个第三条,这话是说:“清空” 不是说在这条轨道上只有它自己,而是说这条轨道上它必须是主要的天体,不能存在和它差不多大的其他星体。2006 年冥王星最终被降级成矮行星。第三,冥王星降级事件,并没有干扰新视野号探测器的既定路线和科学工作。它经过 9 年多的飞行,在 2015 年夏天接近冥王星。因为新视野号运动速度太快,只能和冥王星擦肩而过。冥王星带着许多人的遗憾被天文学界降级,从此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表面上看,深受人们关注的一颗行星被降级,行星的数量减少了一颗,好像确实是件遗憾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视角来看待这件事,就会发现,冥王星用自己的降级,换来了科学界的一次认知升级。让原来对行星模糊的感觉,变成了可以量化和精确判断的科学概念。现在,天文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冥王星和身为大行星的天王星、海王星完全不同。冥王星和它附近的阋神星是同一类天体。这一类天体数量众多,分散在太阳系的边缘地带,那里黑暗而冰冷。冥王星降级事件,不但没有终结对太阳系边缘地带的研究,反而是深入探索太阳系边界的开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年创办,是一家以外语出版为特色,涵盖全学科出版、汉语出版、科学出版、少儿出版等领域的综合性教育出版机构,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