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8千字
字数
2013-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当下图书馆人关于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的讨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80多年前的图书馆人将图书馆作为改造社会阅读状况、改造社会教育状况乃至于改造社会的主要战场,努力实践救国、富国、强国理想的一种回归。
内容简介
本书还原80多年前中国图书馆史上的一些细节性的人和事,一方面可引起读者的共鸣,对当时图书馆与社会阅读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利于图书馆精神以更为厚重的方式返回当代;另一方面可为图书馆从应该提供社会阅读的道德直觉性转化为制度上的可操作性提供借鉴,利于当下图书馆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实践活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逸出不等于遗忘
- 第一章 观念的继承和转变
- 一、时代背景
- 二、对旧式藏书楼和藏书楼式图书馆的反思和批判
- 三、如何实现图书馆转型
- 第二章 图书馆与社会教育
- 一、作为社会教育一部分的图书馆教育
- 二、图书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益关系
- 三、图书馆与识字运动
- 第三章 流通图书馆与图书流通事业
- 一、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
- 二、什么是流通图书馆及为何要办理流通图书馆
- 三、怎样办理流通图书馆和图书流通事业
- 四、如何评价流通图书馆和图书流通事业
- 第四章 图书馆与阅读指导
- 一、图书馆为何要实施阅读指导
- 二、图书馆怎样实施阅读指导
- 三、图书馆阅读指导对馆员素养的要求
- 四、书籍净化运动
- 第五章 图书馆广告与宣传
- 一、图书馆广告的理论与实践
- 二、图书馆讲演与图书馆展览
- 三、图书馆与读书运动及其他
- 第六章 图书馆与弱势群体及其他
- 一、图书馆与农民阅读
- 二、图书馆与妇女阅读
- 三、图书馆开放时间的调整
- 第七章 图书馆推行社会阅读的内涵及意义
- 一、重续平等的精神链条
- 二、为了借鉴也为了纪念
- 附录 部分代表人物简介(按首字母音序排)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