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跟随希阿荣博尊者朝礼五台山,在清凉圣境遇见更好的自己!

内容简介

无论去哪里旅行,在短时间内深度感受当地不可复制的文化,往往可遇不可求。然而这本书超越了这种可能:跟随希阿荣博尊者的足迹,五台圣境的风貌和典故在尊者的一路讲述里激扬纷呈,翻开这本书,便是一场身心清凉的旅行。

每个人都该有一场这样的寂静之旅,行到高处俯瞰人生的种种可能性,在大德故事里感悟生命的真意。

《清凉山上》是一本朝山手册,又不仅仅是朝山手册,它能启发我们内在的旅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莲师在五台山
  • 前言 朝圣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旅程
  • 导语 感悟生命的清凉
  • 第一天
  • 行程1 大白塔——五台山的著名标志
  • 第二天
  • 行程2 那罗延窟——传说中的文殊秘宅
  • 行程3 东台——望海寺和笠子塔
  • 行程4 北台——华北地区最高山峰
  • 行程5 金刚窟——幸存的佛陀波利塔
  • 第三天
  • 行程6 南台——锦绣峰“灵境寂寞”
  • 行程7 中台——翠岩峰上太华池
  • 行程8 西台——莲花生大士像旁灌顶
  • 第四天
  • 行程9 菩萨顶——文殊菩萨的住处
  • 行程10 圆照寺——文殊菩萨显现真容之地
  • 行程11 罗睺寺——古寺梵音与灵塔神灯
  • 行程12 上善财洞——供奉善财童子之地
  • 行程13 清凉尸林——西日桑哈示现圆寂之地
  • 第五天
  • 行程14 清凉寺——传说中顺治皇帝的出家之地
  • 行程15 大黛螺顶——乾隆皇帝与五方文殊像
  • 行程16 显通寺——五台山最大的一座寺庙
  • 行程17 文殊发塔——塔院寺第二圣境
  • 行程18 佛母洞——念诵度母心咒发愿
  • 第六天
  • 行程19 殊像寺——荞面头像文殊菩萨
  • 行程20 罗睺寺——重临大藏经阁传授灌顶
  • 行程21 观音洞——开示法王如意宝与观音洞的因缘
  • 结语 五种殊胜圆满
  • 后记 五台朝礼归来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清凉山上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382 本)#2023 年精读作家(41)希阿荣博堪布《清凉山上》大家好!今天阅读希阿荣博堪布的第二本作品《清凉山上》,跟随希阿荣博尊者朝礼五台山,在清凉圣境遇见更好的自己!无论去哪里旅行,在短时间内深度感受当地不可复制的文化,往往可遇不可求。然而这本书超越了这种可能:跟随希阿荣博尊者的足迹,五台圣境的风貌和典故在尊者的一路讲述里激扬纷呈,翻开这本书,便是一场身心清凉的旅行。每个人都该有一场这样的寂静之旅,行到高处俯瞰人生的种种可能性,在大德故事里感悟生命的真意。《清凉山上》是一本朝山手册,又不仅仅是朝山手册,它能启发我们内在的旅程。2、精彩内容:①五台山本来,每尊佛像都是殊胜的皈依处,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但由于缘起不同,有一些佛像对众生便有着特别的意义和加持。比如,全世界最为著名的佛像之一 —— 供奉在西藏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世尊当年亲自开光加持,并说此像 “如我一般”,故藏族人称之为 “觉沃仁波切”,视他与世尊无二无别。在觉沃佛前礼拜供养,与两千五百年前在世尊面前礼拜供养是一模一样的。当时的藏地,老一辈佛教学者、修行者已纷纷离去,传统的闻思修体系中断,僧才凋敝,佛法几近湮没。而人们心中对佛法的思念却与日俱增。人们需要佛法来抚平内心的痛苦,需要像祖祖辈辈一样,在佛法中去寻找和体认生命的安乐与真相。更有无数珍贵的佛法传承需要有年轻一代的修行者、讲法者将之接续、弘扬下去。佛法的住世可分为果期、修期、教期、形象期四个时期。果期,即是近传加持力最大的时期,学法者迅速就能证果。比如,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座下弟子亲闻佛陀教言,直接从佛陀处获得传承,是为近传,加持力巨大,所以很多人速疾证得果位。到了修期,更多的学法者是处于证果前的修法的阶段。而教期,学法者中大多数着重于闻思,对言词、理论的研究,相对而言,修的人较少,证果的更少。到形象期,就只剩下外在形象上的修行了。②朝圣旅程文殊道场五台山是佛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而在我心里,朝礼五台,还有着更特殊的意义。1987 年,我的上师法王如意宝偕同弟子、信众到五台山朝拜,在此停留数月,讲经说法,撰写论著法要,塑造塔像庙堂。他老人家从小就对文殊菩萨怀有极大的信心,对文殊道场五台山充满向往。那一年的五台山之行是法王如意宝在汉地弘法利生事业的开始。朝圣有助于更快的积累福慧资粮、清净业障。积资净障的众多修法可总摄为七支供:礼敬诸佛、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普皆回向。整个朝圣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不断修持七支供的过程。内心对文殊菩萨有坚定的信心,对文殊道场五台山有强烈的欢喜和向往,这叫意顶礼。意顶礼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就是深信诸佛无所不在,遍满虚空,一颗微尘中也有无数清净刹土,一一刹土皆有佛住持,菩萨眷属围绕。有这样的信解,是意顶礼。认为一切都是佛的清净刹土,这是非常殊胜深刻的见解。初学者虽然不能亲见,但只要有这样的念头,愿意相信,就是在礼敬诸佛,就能积累巨大的福慧资粮。在圣地,我们随时以香、花、灯烛、美好的景色以及内心的快乐、信念、领悟供养诸佛,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正生起忏悔之心,并真诚随喜他人的功德。在大家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里,由于长期浸淫在鼓励自我和争斗的氛围中,惯性的思维模式和言行方式使你很难自然而然就去反省和随喜,你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提醒自己不随惯性转。然而,在圣地不一样,你所处的环境,你身边的人,都让忏悔和随喜变得更加容易、自然。③大白塔白塔通高 75.3 米,是五台最高塔,常被看作五台山的标志。塔内安放着阿育王所建的文佛舍利宝塔。下层供有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四位菩萨。环绕塔基的四周建有四个大的法轮和 115 个小的法轮。塔顶有风磨铜宝瓶,高 5.4 米,历经几百年风霜雪雨,愈发显得洁净锃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白塔身形周正优美、俊逸庄严,端坐于千年无涯的时间里,耸立在万里无际的天地间,自有一种 “慧无能胜、力无能屈” 的力量。让人一眼见到它,就会心生感悟:“塔影浮天梵宇净,鸟声出谷暮云闲。” 上师说:“这是印度阿育王所建的佛舍利塔,当时的塔很小,历代不断扩建达到今天的规模。旁边还有文殊发塔,特别殊胜。” 落日西沉,天色渐暗,昼光幻作晚景。不知不觉中一轮皎洁明月已然升起在大白塔的上方。法王为上师点燃的智慧明灯,上师今天又为我们点燃。这看似微弱的灯火在风中轻轻摇曳,却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千万里修行之路。如《维摩诘经》所言:“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 那罗延窟是文殊秘宅,在东台顶下不远的半山腰处,海拔 2769 米。那罗延,天力士名。有坚固不可摧、金刚不坏而具大力量之意。传说那罗延窟和金刚窟是相通的。《清凉山志》卷二云:“其内风气凛然,盛夏有冰。吐纳云霞,或灯光时出。华严云,是菩萨住处,亦是神龙所居。曾有异僧,入而不出。” 镇澄心目中的那罗延窟清虚灵动,幽寒玄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缘起在,殊胜就在。

      真的没想到得到电子书能这么给力,居然有这本书。阅读此书的同时跟着上师神游五台胜地,心境平和而缘起极佳。非修行中人也有殊胜的因缘。做好一件事,做对一道题,结交一位朋友,或许都是殊胜的因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25 继续相约五台山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内开展数字出版的专门机构。公司作为集团内从事数字出版的专业机构,统一收集、规范管理集团所属各出版单位的数字内容资源和版权资源,依托集团传统纸质出版优势,集中开展网络教育资源服务、应用数据库开发、电信增值业务、数字电视、动漫等新媒体的商业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