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6千字
字数
2021-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对清代乾隆后期饬禁剧曲及相关问题的专门研究。
内容简介
作者在本书中主要运用文献学研究的方式,首次系统地梳理了在《四库全书》纂修期间发生的查禁“违碍”剧曲事件,并依靠各种原始文献,细致地考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及其相关问题。其中,重点考察了扬州、苏州“修曲中心”的运转情况,包括设立词曲局、撤局时间及缘由,与局人员生平行迹,所获曲本的数量、处理曲本情形,查禁剧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此外,基于对该史事的详细查考,探讨了一系列与此事相关的问题,诸如《曲海目》、《曲考》的性质,黄文旸与《曲海》,《曲海目》的版本,《传奇汇考》《乐府考略》与苏扬修曲的关系等。得益于新材料的发见,其中某些长期以来未获解决的问题,基本得到澄清。因此,该书对研究《四库全书》纂修史、清代戏曲发展史以及中国古代查禁剧曲史,都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绪言
- 第一节 前人的相关研究状况
-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全面“饬禁”剧曲之前的缴曲史事考
- 第一节 乾隆四十年缴曲之背景
- 第二节 乾隆四十年缴获《喜逢春传奇》
- 第三节 乾隆四十至四十五年缴曲进程
- 第四节 大规模“饬查”曲本之前所缴剧本考
- 第二章 全面“饬禁”剧曲之后苏、扬以外地区缴曲史事考
- 第一节 大规模饬查“违碍”剧曲之背景
- 第二节 各地设局情况以及以苏、扬为中心的原因
- 第三节 苏、扬之外其他地区“饬查”曲本的进程
- 第四节 饬查“违碍”曲本的情形及处理办法
- 第三章 扬州、苏州设局修改剧曲始末考
- 第一节 设局的地点及时间
- 第二节 扬州、苏州修曲的进程、情形
- 第三节 “不为已甚去已甚”与“词曲局”的裁撤
- 第四章 苏、扬“词曲局”与局人员考
- 第一节 扬州词曲局修曲人员考(上)
- 第二节 扬州词曲局修曲人员考(中)
- 第三节 扬州词曲局修曲人员考(下)
- 第四节 苏州修曲中心人事考
- 第五章 苏州、扬州“修曲”成果及影响述考
- 第一节 苏、扬“饬查”曲本的数量
- 第二节 “违碍”剧本的删润情况
- 第三节 扬州、苏州所缴“违碍”剧目述考
- 第四节 饬查“违碍”剧曲事件对戏曲生态的影响
- 第六章 扬州修曲与黄文旸编纂《曲海目》、《曲海》的关系
- 第一节 论《曲海目》的性质
- 第二节 对“曲海”一书的考察
- 第三节 《重订曲海总目》的价值
- 第四节 “曲考”一书的性质
- 第七章 《传奇汇考》、《乐府考略》述考
- 第一节 《传奇汇考》述考
- 第二节 《乐府考略》述考
- 第三节 《传奇汇考》、《乐府考略》二书的关系
- 第四节 《传奇汇考》、《乐府考略》并非“词曲局”进呈的剧目提要
- 余论
- 附录
- 附录一: 乾隆后期饬禁剧曲内廷档案补遗
- 附录二: 扬州“词曲局”人员诗文辑佚
- 附录三: 《曲考》辑佚
- 附录四: 日本藏三种抄本《传奇汇考》及石印本、傅图本细目对照表
- 附录五: 国内藏《乐府考略》卷目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