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高科技的挑战,使我们不得不反省:何以为人,何以为物,人曾何为,人将何为。

内容简介

人脑不断植入芯片,或能成为长生不老的超人,但我们还会有属人的丰沛感受和无限创意吗?人工智能给世界带来巨大便利,但会不会某一天越过奇点转而操控、替代并加害人类?基因编辑生殖细胞,或能治疗许多疾病,但会不会危及人类基因库与自然的生物世界?凡此种种,对人类来说,到底是福音还是噩耗?

始于惊奇,终于敬畏。伦理学家、北大哲学系何怀宏教授从底线伦理和中西传统文化智慧的角度考察了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与我们的现实关系,并提出了预防性的道德与法律规范设想。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何以为人 人将何为
  • 一 高科技时代的机器正在学以“成人”乃至“超人”?
  • 二 何以为物?何以为人?
  • 三 人曾何为?人将何为?
  • 人物、人际与人机关系
  • 奇点临近:福音还是噩耗
  • 回到“轴心时代”思考人工智能
  • 一 文明与中华文明
  • 二 中国哲学的相关思考
  • 三 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
  • 人工智能与底线思维
  • 一种预防性的伦理与法律
  • 基因工程伦理中的动机分析与后果预防
  • 一 想象的高尚动机与结果
  • 二 现实的动机分析与后果
  • 三 自律与他律
  • 星空与道德律
  • 现代伦理如何应对高科技时代
  • 影响战争的距离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有未来

    人是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而改变自身生存策略的物种。人工智能崛起怕什么,人类会驯化好它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还有未来吗?

      何老师的书虽成于 2019 年,但从 2023 年及以后的以大模型为主要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来看,何老师所言所察可谓是对未来的精准预测,应该引起充分的警醒。我赞同基于底线思维的一种预防性伦理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非常有必要作为一切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思考与决策的维度。人类的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而科技与工程伦理的践行将为人类的未来保驾护航。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