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想活成历史的生活是一幕荒诞剧
几天时间内接连看了两部以北京为背景的复仇主题小说,一部是张北海的《侠隐》,另一部就是止庵的这部《受命》。一个是三十年代的老北京,日军侵华背景下的末代侠者个人情仇与时代变化、民族矛盾的纠缠交织,有大量的生活细节描写,但或许是因为武侠成分的虚构,导致人物的厚度显得不足,有些扁平化脸谱化的感觉。一个是八十年代中期的北京,同样有鲜活的生活细节,有人物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冲突,信念与情感的碰撞纠结,感觉真实丰满。这部书我是分两天看完的,第一天的精力不够用了,只好第二天早上起来再看最后两章。冰锋的各种纠结努力意义何在?无非就是一个心安,给自己的复仇信念一个交代。之后呢?他从来没有去想。叶生的感受他根本没有去认真考虑。两个理想主义者,一个面对过去要求恨做一个了断,一个面对未来以为爱可以改变一切,相向而行必然没有完美的在一起结局。而结果却是如此不堪,恨者没能复仇却也因此不会再导致新的悲剧,爱者也看清了事实梦境破裂,一切只是让她恶心。有些心疼叶生,但或许这就是她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无可避免的命运。冰锋呢?放不下恨的人无法付出爱,为恨而生的人不值得被爱。生活本来没有什么意义。是生活着的人在创造意义或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意义。自己以为意义感十足的未必比芸芸众生更有意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复仇的意义小说描写了发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北京城的一个为父报仇的故事。作者以冷静克制的文风,通过大量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当年一些不同性格,不同阶层的人,再现了 80 年代的社会生活场景,工作场景,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故事情节看似平淡,都是日常生活,但戏剧张力十足。小说主要通过主角内心的思想交锋,来推动人物行动选择和情节发展,探讨个人复仇的正义性和意义价值。小说分四部分,从启蒙到行动,随着冰锋的意志越来越坚定,他的复仇行动在结尾高潮处嘎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限想像空间。 第 1 部,受命启蒙,陆冰锋立志为父报仇,第 2 部,陆冰锋与仇人女儿祝叶生意外相识,交往,断交,第 3 部,陆冰锋与护士丁芸芸恋爱,志向不同分手,第 4 部,陆冰锋与叶生重逢,复仇。故事中的人物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大学生爱好文艺哲学,希望出国打开眼界,如陆冰锋,祝叶生。学历不高的年轻人,特现实,有冲劲,想改变生活,向往深圳特区,如丁芸芸,陆铁锋。高干子弟有门路有资源,干实业,如祝大川。"受命于天,为父报仇",主角陆冰锋作为文革时被迫害自杀身亡人的儿子,在得知迫害父亲的关键人物,不仅没受惩罚,仍身居高位时,萌生为父报仇的想法,他以伍子胥为父报仇的故事激励自己。他父亲被平反了,并给了补偿,从社会角度父亲的冤屈似乎了结了。然而从父亲留给他的《史记》中伍子胥故事处的划痕,让他知道父亲的遗愿,他立志为父报仇。父亲的同事贺叔叔去逝,妈妈老年痴呆,爸爸被囚禁处被拆除,他的仇恨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了,就连仇人祝国生都因心肌梗塞随时处于生命的边缘,他需要复仇吗,复仇的意义何在?故事看似几段爱情故事,实际描写的却是冰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爱情成了他的工具,他自己也是他信念的工具,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理想主义的生动诠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