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枭雄的崛起与陨落都是时代的产物
利弗莫尔是美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股票作手了,他的结局也很有悲惨的戏剧色彩。当时正是美国股市最热闹的时候,就是个没有什么规则的竞技场。利弗莫尔就是这个竞技场里最聪明的那个人,他确实能把股票涨跌的逻辑看的很清楚,甚至他的很多操作很符合价值投资的模式。包括有人找他操纵自己公司股票,他一系列锁定股份、调动市场情绪的手法真是算无遗策。最后他的结局大家可能都知道了。我看完书还是用中国的哲学思想来理解的,一个在风险不断沉迷的人是不会有其他更好的结局的。后来是看香帅老师的课点醒了我,其实这些所谓的时代的弄潮儿,都是在国家大环境里沉浮的角色。利弗莫尔的时代市场没有监管、杠杆没有限制,是个野蛮市场。他的陨落也是在国家整顿市场的过程中发生的。这之后就是彼得林奇和巴菲特这样的人物崛起了。所以看待某个传奇人物,要放在时代的背景里。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2.0投机者关注每一个短期波动,而投资者不会一本属于 “股神” 的书,投机者也一样是股神。首先我想说的是:中国人似乎天然对「投机」有一种贬义感,其实不带什么感情的看,投机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一种交易策略罢了读后感正文这不是一本能够指导我们投资的书,即使作者是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短期投机者原因也很简单,无论是市场逻辑,还是从利弗莫尔天生的洞察力来讲都已经无法复制了,想从中找到今天炒股的逻辑,这本书很难满足需求 2. 书中加入了大量彼得林奇的金句,反而更加值得一看,推荐大家翻到每一章的结尾,认真的品一品,会有不错的收获 3. 普通投资者无法学习,也不应该学习书中讲述的操作方法,投机的本质是赌博利弗莫尔多次赚到当年天文数字的财富又多次输掉它们,本质上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豪赌,而赌博的次数够多的话,赔光是一定的。不是每一次都能东山再起的,利弗莫尔不行,我们也不行。确定的,轻松的致富之路其实还是有的,定投指数基金就好了。只不过就想巴菲特说的:大部分人没法接受慢慢变富。那么确定的、轻松的、快速的致富之路,恐怕是真没有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真实的证券侠客自传接触股票半年,从腰斩到慢慢回血。确实股票就是一句话,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外的钱。我特别想说:“永远不要和别人分享股票投资。” 因为股票市场不是技术,不是宏观经济,不是资金,就是只是人性。 你先认清自己,才能选择模式。看了本书你能清晰明白大 A 短线交易和期货、港股、美股的交易心态。对于做价值投资的不推荐看,会干扰。 证券投资只是放大人性中的弱点,因为来自于交易决定和仓位控制等各方面的压力,让你的弱点总是在最不应该时候出现。 因为证券市场也奖励,错误的行为。 把这本书多看两次,结合你的交割单来看你就能明白。交易这件事让人多么着迷,神秘又美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再读《股票作手回忆录》有感 | 主力控盘的4条基本规则做股票的人不计其数,但真赚钱的人不多。我们都想通过【投资 / 投机】赚钱。但是,赚钱的凭什么是我们?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愿意放弃什么?我有本金 30 万,我想要投资收益 1000 万,我愿意用 10 万风险学习投资。阅读《股票作手回忆录》是我近三天学习的作业,本书最后 5 章的操盘细节复盘让我深受启发。初读《股票作手回忆录》,一口气读完,我最强烈的感受是 —— 兴奋。随着杰西・利弗莫尔一次又一次从零开始赚得巨额财富,我兴奋得仿佛赚得百万财富就是自己。多年之后,再读《股票作手回忆录》,兴奋之情已经不复当年,内心充满平静,却多了几分欣喜。结合自己近年的投资经历,我发现这是一本 “主力” 控盘的教科书,杰西・利弗莫尔用自己经历的真实案例详细解读了 “控盘的 4 条基本规则”:1. 投资第一要素是退出。发现自己犯错立刻退出。买预期,卖事实。卖产品实际上卖的是预期。挖掘别人的人性才能挣钱。2. 主力拉抬价格只有一个目的:高价出脱。控盘的基本原则是拉抬股价以便出货。你不可能在上涨中大宗抛出,只有在跌势中才能做到。“当我的买盘不能促使价格上涨时,我就停止买进,开始卖出。即使没有控盘这支股票,我也会这么做的。你懂的,主要的操作手段就是随着下跌一路抛出。在下跌中能出清的股票数量,是十分惊人的。”3. 坚持等最小阻力方向明确后再操作。行情涨势明确后再做多,行情跌势明确后再做空。你可以在上涨的过程中一路加仓,如果不赚钱就说明操作错误。“涨了,别问为什么涨,自然是因为持续的买盘。只要股价接着涨(偶尔的小幅回踩属合理现象),继续买进就是稳妥的操作。经过长期的持续上涨后,价格突然回档,逐渐开始下跌,其间偶尔小幅反弹,这时你就明白,最小阻力方向显然已经从上涨变成下跌了。”4. 靠内幕交易是极致的愚蠢。知情人是少数人,而他们绝不会透露真相。对他们而言,有时候沉默是 “金”,真金白银。内线绝不会向世界宣布任何事实。内线只会告诉你何时买,但一定不会告诉你何时卖。根据内幕交易,就是作,人不作不死。最后,看看杰西・利弗莫尔两个价值几百万美元的错误。第一次,杰西・利弗莫尔一把输光在股票和期货交易中的所有赢利。在聪明朋友的热切规劝下,依赖他人分析,放弃独立思考,违反交易原则,坚守亏损的仓位,每天都加码买进棉花,清仓时亏损几百万美元。第二次,杰西・利弗莫尔在人情债影响下,操盘束手束脚,未坚持自己的判断,结果是被人利用,持续五年贫穷,错过一生中最好的赚钱机会。所以,赚钱的凭什么是你?除了研究如何赚钱,你还得懂得如何避免亏损。而最高效的学习,就是 —— 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投资要保持敬畏之心每天刷书第 120 本这是 2023 年第 007 篇书评今日刷书《股票作手回忆录》杰西・利弗莫尔,讲述他从 5 美元开始,经过四起四落,在 1929 年一个月净赚 1 亿美元。他的盈利让美国总统威尔逊害怕,他的挥霍让股票大师江恩谴责,他用真金白银换来的交易禁忌,则时时在激励和警示着后人。利弗莫尔说:“知道不该做什么,比知道该做什么更重要。” 不顾股市背后的大环境,频繁地做操作,是华尔街上甚至大量专业人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追涨杀跌,贪婪与恐惧驱赶着散户做出不理性的操作,成为别人的韭菜。投资不是投机,对市场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对于新手,不要因为赚了一点小钱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那赚的一点,很可能是因为运气,而不是能力。而靠运气赚来的钱,最后还是会还回去。2023.2.15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看再看自我相信书中原型并不是要给阅读者传达股市获利的方法,甚至不是把赚钱当成重要的事。他只是白描一段心路历程,难得是,记录的如此平实真切,如此的直白豁然。我不觉得书中内容透露的方法可以帮到阅读者的投资,因为方法可以模仿,但经历不能复制,如果能有幸和书中人物产生共鸣,也希望阅读者可以将这种共鸣放眼人生。我从 18 岁开始炒股,历经浮沉。股市并不是考验一个人的智商、手段、学识、人脉。考验的是你如何以变化应对变化,但是又能谨守自己内心的常识,不是所谓的初心,而是常识。股市不能被简单定义,但是你怎么定义它,它就会怎么定义你。感谢杰夫 利弗莫尔。感谢他真实而平实的内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杰西利弗莫尔传奇的投资生涯,本书之所以这么被推崇,看来是真有道理的。利弗莫尔经历了多次起起伏伏,最重要的是每次都能吸取教训,总结改进。投资注定是一个孤独的事儿,一个人最需要的是自己的一套方法,这套方法一定是从实战中的教训中买来的,这套方法不能有感情因素和社交因素影响,该坚持的必须严守纪律。没有人能击败市场,只能在趋势潮起潮落中学会游泳。内幕消息,迷信大师等等都不靠谱。只能自己去修炼。一流的金融课也只能让你成为二流选手。或许这跟天赋有关,但实际上大原则非常好理解,就像把大象装冰箱需要几步一样,关键在想做到,影响因素太多。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