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好难读的一本书,整页整页不分段的文字,憋死我了。

    首先要声明,作为女性,我深知自己现在享受的很多权利要拜波伏娃当年的大声疾呼。但就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来说,真的太不好了😬。句子也太长了,文字也不分段,一段话能连续好几页。整页整页的字,压得我实在透不过气来。搭嘎的不搭嘎都放在一起,好像喋喋不休的怨妇将陈谷子烂芝麻翻出来控诉,而且强有理。我理解如果不偏激,很难撼动当时的社会,但是,就不能好好说吗?    又及,也许好好说没人听,所以波奶奶才不得已连珠炮发飙,引起一众哗然,将熟视无睹变成显现的问题。例如现代社会的趋势是越来越尊重妇女的生育意愿,固然有很多经济考量,但波伏娃给予了女性平权的理论。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本垂直领域里较小众的书,如果你是一位性与性别研究者,那对本书一定不陌生波伏娃作为女权运动的创始人,在《第二性》中客观反映了各个维度来自生物进化、社会、男性、女性本体对于 “女性” 身份的认识与演化,再融入波伏娃自身的深入剖析与解构,严肃而深刻,是一本有价值的学术参考书,是作为坚持平权主义道路上 “精神导师” 角色的存在,更是推动着人类文明进步中重要的一步👣最近有几个现象,突然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女性正在变强 社会地位正在提高 并且敢于发声也有更多发声的机会和舞台从脱口秀演员杨笠 “骂男人” 的段子火了,【明明那么普通 却那么自信】 一度引发了包括部分男性在内的社会群体的共鸣,成为了争相引用的金句到吐槽大会上对男性篮球运动员的吐槽:“打球向女排学学,娘们一点,别爷们唧唧的”...... 性别刻板印象无论对于哪种性别都是一种外在的压力,而当今社会正在逐渐摆脱甚至颠覆这种刻板印象的束缚,拥抱多元,让我们更有机会去看见每一个个体的存在,无关性别,无关种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当下,大部分的女性拥有自己的事业,相当一部分女性可以单独承担自己的,乃至自己后代的生活,但女性整体处于弱势仍然是人们不愿承认的事实。另一方面,我并没有在生活中看过或者听过 “某个男人恐惧某个女人” 的情况,当谈到如董明珠这样的女强人时,大部分的男性表露出的是钦佩、赞叹,而很少有恐惧的心理。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什么要读《第二性》

          为什么要读《第二性》,我们来看看里面的金句: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而这并非是神秘的本能直接注定她是被动的、爱撒娇的,富于母性;而是因为他人一开始就介入孩子的生活,从早年起,她的使命就蛮横地注入她体内。人们将女人关闭在厨房里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
          女人就是睡美人、驴皮公主、灰姑娘、白雪公主,就是接受和忍受的那个人。在歌谣里,在故事中,可以看到青年男子历尽艰难去寻找女人。他刀劈巨龙,与巨人搏斗;她被关在塔楼、宫殿、花园、岩洞里,锁在一块岩石上,被囚禁着,睡熟了,她在等待。
          每当我坐在咖啡馆里,眼睛盯着咖啡桌上的白纸,第一个升起的念头就是,作为女性自身的意义是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二性》

            这本《第二性》是女性主义 “第二次浪潮” 的开山之作。波伏瓦探讨了一个看起来无比简单的问题:“女人是什么?” 经过一番探讨,她提出了一个很不一样、也很有煽动性的结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女性并不是天生低于男性,而是因为后天的塑造,才变成了低于男性的、第二等的性别。本书核心内容:一、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二、波伏瓦如何批判 “女性气质的神话”;三、波伏瓦如何结合女性的生活经验,讲述女性被男性塑造的过程;四、《第二性》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一,《第二性》是法国哲学家和文学家波伏瓦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不过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她进入了性别研究的领域。第二,《第二性》要回答 “女性是什么” 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却得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结论,波伏瓦认为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第三,波伏瓦挑战了很多父权制意识形态强加给女性的 “神话”,比如女性的从属地位来自生物特征,女性崇拜男性是心理发展的规律,婚姻是女性唯一的救赎,成为母亲才能让女性获得幸福,等等。第四,女性想要打破这种被压迫的局面,就要把法律和政治层面的抽象权利,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自由结合起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第二性》为之后的女性主义运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是女性主义运动历史上当之无愧的 “第一经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古到今,女性从来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符号学中有一个概念:“标出项”,即两个看似平等对立的要素中 “非正常” 或 “弱势” 的那一个。比如左派和右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右派就是标出项;或者白人和黑人中,黑人就是标出项。自古以来,女人就是作为两性中的标出项而存在的。做男人是正常的,天经地义的,没有任何怀疑的事情;而女人的存在则是一个偶然,是作为客体的存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为一名男性,第二次读,还是四个字:振聋发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怎么敢言自己就是一个女性主义者

                  我常感到迷惑又可悲,一种思潮怎总能未经深刻的了解就广泛地传于大众 —— 大众通常是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的,他们只是顺从着时代的洪流,没有人想过为什么会这样。而相反地,我对于世界无止无休的疑问虽然在一种又一种的理论中得到了一些解答,这些解答又给我带来了新的问题。我经常觉得以我有限的智力和思考能力是不足以承担这些拷问的重负的,但我又不巧地意识到了它们的存在,就好像一个没带游泳圈的小孩误入了泳池的深水区。读第二性,也是这种感觉。现代女性何以在没有思考过历史上女性为何会被边缘化和压迫,而近现代以来女权运动又为何会兴起,自己现在相对平等但依然有很多缺憾的地位是从何而来的时候,就欣然轻松地接受了这一地位,或发表对这种地位浅薄理解的基础上三言两语的不满?虽然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习惯成自然,但我依然不确信,真的有人对于 “为什么是这样的”,无论好坏与否,没有一点疑问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让人血脉喷张的哲学书

                    作为存在主义的著名实用案例,这本书名副其实。第一部分语气激昂,金句不断,每一句都可以用来狠狠怼到直男癌脸上。第二部分就用客观冷静的取证和论述,分析为何女人的他者身份不能被生物、精神分析,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完全解释。而后,作者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并给出了严密的论证。这论证部分啊,列举了好多男人的行为,分析了他们的动机,看得我一阵阵地火大,总让我想起自己以前见过的人渣直男癌,然后后悔当时因为年纪小不知道也不敢顶回去。要是换做现在,我真会把那人当场撕成碎片。可见,过了几十年上百年,很多男人还是同一副烂德行。由此可见作者的洞见之深远。在接下来的部分,作者详尽地搜集了西方神话和历史中女性他者的实例,以及男性叙述者的态度,为作者在上一部分论证的观点又提供了详实的例证。这让我惊叹于作者的知识储备之丰富,以及写作时资料整理之勤恳。这些神话历史虽然都基于西方文化,或许会造成中国读者的理解困难,但是由于它们存续的时间太长,已经深深刻在现代西方人的骨子里,或者已经广泛传播得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所以时间上并没有太多距离感;而且由于作者提出的论点足够普适,让中国读者在阅读时很容易脑补到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对应物,所以空间上也不显得陌生。为此,再次表达对作者的佩服。最后一个部分就是作者专门选取一些法国的近代作家的作品,分析其对女性的态度。这部分读起来,我感觉比较疏离,因为并不是所有作家都对中国读者很熟悉,而作者又常具体引用某个人物的名字或者话语,就更难有共鸣。不过好在这个部分篇幅很小,并不影响整体阅读体验。最后一章很简短,作者总结并升华了论点。我自己简单总结如下:“女人” 是男人为了确立自己的主体性、超越性,掩饰自己的动物性、局限性,而意淫出来的一个他者(此处可通俗理解为背锅侠)概念,而且把这个概念运用到所有女性个体上。女人之所以这么倒霉被男人选中了背锅,仅仅是因为生育能力。这个概念的形成机理并经不起推敲,并且把概念强制运用于个体而彻底忽略个体经验,于存在主义而言,亦为大谬。这是一本哲学书,贯穿全书始终的,是作者丝丝入扣的推理论证。但由于它是学说的应用案例,所以作者使用了很多详尽的例子,让读者很有带入感,一点也不抽象晦涩。不过,作为我个人来说,时不时会有过于强的带入感,导致一时忘了作者到底想借此论证什么,就不得不翻看前文,才能跟上作者的行文逻辑 —— 这是读懂这本书最重要的一点。读这本书,不仅能享受思辨的愉悦,也能增长文化知识。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深感社会文明进化的重要性,女性可以自由独立的选择和生活,而不像古代只是一个依附,珍惜当下,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