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用爱守护天性,以信任点燃成长,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彼此成就的双向奔赴。做孩子的充电站,而不是遥控器,给他无条件的支持,许他自主探索的勇气。养孩子像栽花种草,少点拔苗助长,多点信任浇水;少挑虫眼黄叶,多夸新芽花苞;自己也要经常施肥(学习),园丁长好了,花草差不了!1. 无条件的爱是成长的根基,养育的真谛是无条件的爱,不以成绩为交换,不因错误而动摇,让孩子始终确信我值得被爱。别拿爱讲条件,孩子考得好也爱,考不好也爱,闯祸了还是爱,这才是真心对他好!爱孩子要像阳光和水对植物 —— 阳光不会因为今天花开得不美就躲起来,水也不会因为叶子有点枯就不浇灌。根基稳了,枝叶才能茂盛。2. 点亮优点而非修正缺点,教育的本质不是纠正缺陷,而是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种,让好奇心驱动探索,让创造力自由生长。多夸优点少挑刺,别老盯着孩子哪儿不行!他喜欢啥、擅长啥,你就多夸夸那儿,孩子自然越来越棒。就像挖金子 —— 总是盯着沙子(缺点)很沮丧,但你换把放大镜专门找亮点(优点),就能发现宝藏。鼓励得多了,金子会发光。3. 放手是最高级的管教,不管教的勇气,是信任生命的自有力量;少即是多的智慧,方能唤醒孩子内在的蓬勃生机。该放手时就放手,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比如收拾书包、选衣服),你就别插手。你越懒,他越能干! 学骑自行车 —— 大人不放手,孩子永远依赖你的辅助轮。当你大胆放开手,孩子可能摔一跤,但很快就能骑得飞快。跌过跤,才真正学会奔跑。4. 错误是成长的珍贵勋章,犯错非耻辱,而是学习在呼吸,当孩子跌倒时,请递上理解的双手,而非责备的刀斧。犯错时别骂,要教,孩子犯错太正常了,别急着发火。跟他一起想想下次怎么做好,比打骂有用一百倍。小树苗长歪了 —— 不是拿锤子砸直它,而是松松土、扶一扶、适当修剪。指责像锤子,让孩子更歪;教导像养料,助他向上长。5. 教育终指向自我觉醒,父母最深的修行,是以身照亮孩子的路,当我们活成终身成长者,孩子自会追随光的方向。教育本质是父母的自我超越与共同进化。家长也得一起长,想让孩子爱学习?你自己也得看看书、学点新东西。孩子是跟你学的,你上进,他就不掉队!两棵树紧挨着 —— 如果大树(父母)只顾低头指责小树(孩子)长得慢,自己却不往上长,小树很难看到阳光的方向。只有大树努力伸展枝叶,小树才知道该怎么长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不仅是一本好书,更是一本好的索引书。这是读的第一本樊登老师写的书。 起因是自己有一天没忍住打了孩子。然后就非常后悔,想找一本儿童教育类的书学习一下,结果樊登老师的这本书里面反复讲打骂孩子是什么心态,会有什么后果,该怎么纠正?我觉着真是久旱逢甘霖。受益最大的莫过于樊登老师反复强调的。正向管教这种理念,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经常夸他就是那种人。或者说他正朝着那个方向努力。而不要反着说批评他的错误。更不能打骂。因为儿童的杏仁核是行为主导,后续从足够安全的环境中成长,他的前额叶皮层才能够逐渐发育,理性才能够占主导。当然这本书除了樊登老师自己的一些教育理念,他还引用了大量的教育著作,中国的国外的很多。每种观点都有出处。这点非常宝贵。这让我能在下一步的阅读中去寻找更好的书籍。所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很好的亲子教育书,更是一部很好的教育书籍的索引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1、孩子好与不好的成长都是通过幂次法则,在某一瞬间突然变化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多给他一些关爱,久而久之,这些正面的影响会在某一天喷薄而出,浇灌出人格健全、善于学习、充满阳光的孩子。2、鼓励孩子,而不是随时纠错,帮他培养自己的内驱力。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他无条件地信任和依赖我们,这种爱里面不存在交换、恐吓尤其是威胁。 3、培养一个人最重要的时机,不是在他做错的时候,而是在他做对的时候。当孩子做对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告诉他怎样做是对的,并且告诉他为什么,这个孩子才能变得越来越自信,并且能够做出大量的正确行为。而做错事的时候,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而是跟孩子拉近亲子距离的最佳时机。 4、不要跟孩子总讲道理,因为内向型的孩子本身就容易思虑过度。他们容易琢磨各种事情,把一个细小的问题放大。如果你总是跟他讲道理会让他非常焦虑。不要总是反驳孩子,也不要经常跟孩子展开辩论,更不要轻视和忽视他的需求。5、作为父母,我们要激发孩子对自己的爱,让孩子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管住自己,并且知道管住自己这件事是很重要的。父母通过理解、表扬、赋予孩子价值感,以及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等方法,能够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6、管孩子最高的境界,叫温柔但有边界。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爱,但不是宠爱他。我们借由孩子成了更好的、成熟的人,在有孩子之前,我们都是孩子。随着我们孩子的成长,我们一点点看清了自己。我们要慢慢调整、改进,学会好好沟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倾听、放手,学会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成长。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樊登老师的新书《成长的觉醒》让我感触颇深:1、这些年对他们的陪伴实在太少,年轻时的认知一直认为努力去挣钱,才能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才是对他们负责,才是最爱他们的表现,并且也以挣钱的多少来评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但我忽略的一点,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扮演着各种角色,不但是女儿、妻子、妈妈,还有同事、朋友、同学…… 要不停地去转换和扮演好每一个角色,人类是社会的产物,既要工作还要生活;2、因为想挣钱,选择了一个无节假日的工作;因为忙,无暇顾及家庭;因为有家人的支持,一门心思的投入工作认为理所当然;其实不然,工作和家庭本就可以兼顾,尽量协调和平衡,做好每个角色;3、一直觉得只要能挣钱就是成功,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也从来没想到要去完善和提升多角色的能力,不愿意面对家庭琐事而选择逃避,这也是是极不负责的表现,正所谓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做好老师的角色,让孩子看到、知道、懂得,才是言传身教,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4、妈妈这个角色也是第一次做,也不知道怎样做才算优秀,只有努力成长、学习,弥补自身的缺陷,重新认识自己,在过程中去成长、去优化,只要有一颗想做好的心,不断总结和迭代,就能在成长的路上一路前行,我陪伴他们长大,他们陪我变老;5、我的完美主义理论需要去改变,用良好的心态,去接纳他们的一切,善于发现优点和问题,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去赞美、去鼓励,去陪伴他们在一次次的挫折中起身再出发,允许一切发生,允许他们的不完美,正如人生本就是一场修炼,是一种经历和成长的过程;6、唯有父母从思想上、精神上、行为上去学习、去改变、去成长,才能更好地陪孩子成长,当他们跌倒时去鼓励、去共同面对、去做他们坚强的后盾、总结经验;当他们优秀时,去赞美、去肯定、去发扬和保持优点;7、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接受不抱怨,接受自己的成长,接受社会的现实,用正确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也希望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学会用正确的方式生活,面对一切困难挫折时,用智慧和勇气去化解,从而不断成长和进步,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学会当父母也是一门技术活不是每个父母天生就会当父母的,这个是需要刻意练习掌握的本领。用成长思维看待自己,才会一样看孩子。言传身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事。很多家长以为把孩子丢到学校,丢到好学校就完成自己的责任。这是最简单的方式,低效率的付出,真正的高阶教育是与孩子一起成长。顺着孩子的想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孩子掌控力。成长是个马拉松,不要在学习阶段就把孩子的力量压榨完。课题分离,孩子不是你未实现成就的替身,你是你,他是他,只是借你的肚子来到人间。把孩子当成有缘分的朋友。不用患得患失,早点让孩子承受挫折是福气。不确定性会伴随他,你陪不了一辈子。把自己活精彩就是最好的教育。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