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3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卡拉马佐夫兄弟》

    在本书中,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卡拉马佐夫一家,包括道德败坏的老子和他的四个儿子。老大德米特里、老二伊万和老三阿辽沙分别象征人的肉体、理性和精神这几个不同的方面,而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则代表被侮辱、被伤害和被剥夺继承权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陀思妥耶夫斯基看透了人性之恶,但仍然相信人性之善可以拯救人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乌拉!卡拉马佐夫!

        放在今天这种叙事风格也是大胆前卫的,大段大段的独白,中间插入微量的心理描写就把人刻画得入木三分,每个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陀翁对人物的心理刻画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得读者对他们的心理却了如指掌。在如此高的艺术杰作面前定义这本书的类型已经毫无意义。用弑父主线为线三个兄弟为珠串起了整个俄国的变更历,从人物中发现人类对于善良的向往,对于俄国未来充满着希望。就像结尾阿辽沙对孩子们演讲所说:不要害怕生活,当你做了正义的好事的时候会觉得生活是多么美好。上一代人(老卡拉马佐夫)走了,他们被沙皇调教成恶人,而下一代人绝不会步入他们的后尘,这里有伟大的共产党人,有心怀善良的哲学家。未来的俄国必将容光焕发。陀翁热爱它的土地爱得深沉,热爱这里的人民希望他们积极向善,在废墟之中也要渴望善良。引人向善是本书的主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首先是善良的,其次是正直的

          1. 写作风格:单线条大篇幅叙述📝首先简单介绍卡拉马佐夫一家的诞生和发展,老卡拉马佐夫性格出来了;然后从三位兄弟成年后回到故乡后,逐一开始叙述。📝优点:对于了解该人物了解相对深刻;缺点:篇幅回归,继续上文情节时,读者已有些遗忘。2. 三兄弟各自回到老家是为了什么?父亲是典型好色嗜酒之徒,也是唯利是图的生意人。这么一位臭名昭著、根本未尽过父亲责任之人,为什么个个却选择回到他身边?📝大哥,一位喜欢挥霍钱财,性格冲动之人,回来主要是为了钱财?本属于他母亲的财产?📝二哥伊万,本可以在良好的家境中读书毕业,寻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却选择为了一位女子 —— 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回来?甚至借旁人说出这番目的时,上文从未有类似俩人之前如何相遇,又是什么时候爱上她的提示。前面篇幅伊万是个谜。直至斯乜尔加科夫最后一次和伊万的谈话,揭示了真正目的。伊万骨子里是高傲的,爱受人尊敬、爱美人、爱体面的生活。另一方面,揭示了其哲学思想。类似古希腊时期的 Sophists 智者学派,旨在打破年轻人的对于 god and goodness 信仰,却并未重建其新的信念,反而让人们陷入了迷茫,被斯巴达所奴役。而后 Socrates 的出现,开始重建 certain belief。伊万打破后这种用科学代替上帝、重新建立秩序的想法,有些唯 materialism 唯物主义倾向。但于此同时,想借助道德,即自尊和爱让人学会珍惜和爱人,那么反过来思考,人们又是靠什么自觉做到自尊和爱呢?所以,很容易就陷入 sophists 给年轻人造成的混乱影响。斯乜尔加科夫的杀人行为和自杀,是否算是一个经典案例:伊万打破其上帝信念,道德就不存在了。那么杀人,特别是杀一个 “恶棍” 又何罪之有?我想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另一部作品,《罪与罚》,作案心理有某些相似之处。伊万也是本书中,个人觉得最像《罪与罚》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的一位。📝小儿子,阿辽沙,虔诚的基督徒和修道者。本书中善良正直的代名词,基本人人都喜欢他。那么,他回来是为了感化和传道爱?前文佐西马长老是他的导师(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长老识人的真知灼见),长老逝世前劝导其回到人世间,先体验人生百态。本书的阿辽沙,基本处于奔走于人与人之间:大哥和二哥,格露莘卡和卡嘉(卡捷琳娜),父亲和修道院,钟情于他的丽萨和她母亲,伊柳沙一家等等。这也许就是修道者在尘世的必经之路。本书最后一幕,做了总结。“最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对身心最有益的感受,莫过于某种美好的回忆,尤其是童年时代从故乡故居保留下来的回忆”。“我们首先将是善良的,这一点最要紧,然后是正直的,然后 —— 我们将彼此永不相忘”。书中穿插了郭立亚和伊柳莎两位青少年的故事,读到时心中不免疑问,目的何在?读到最后,阿辽沙这段心里话时,明白了。卡拉玛佐夫三兄弟不正是如此?孩子们代表未来,也应当如此。3. 书名为什么叫《卡拉马佐夫兄弟》?卡拉马佐夫兄弟共性是什么?为什么以此命名?能最好阐述此问题的,是最后法庭上公述人和辩护律师的演说,实在是太过于精彩,特别是辩护律师菲久科维奇的分析。我同观众席的各位反应一样,心情澎湃,最后眼里都饱含泪水。这应该是本书的高潮部分,强烈建议一定要看看。公诉人将 “卡拉马佐夫” 弑父案比作莎士比亚笔下的 “哈姆雷特”; 辩护律师则反驳一位父亲只是从生理上赋予了子女生命,但并未尽到一丁点儿抚养责任,便不能称其为父亲,那么又何为 “杀父” 一说呢?公诉人用心理分析法把米嘉作案的心思抽丝剥茧,辩护律师反其道而行之,心理分析法是把双刃剑,在没有百分之百确定证据的情况下,罗生门的局面便展开了。📝虽原生家庭,即本书卡拉马佐夫并未开好头,但这三兄弟本性却善良正直。大哥卡嘉身受良心煎熬,堕落的生活与善良的初心背道而驰;二哥伊万受过良好教育熏陶,却因崩塌的信仰和良知的行为产生冲突而备受折磨;而阿辽沙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一位救世主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就是卡拉玛佐夫兄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善良正直永不相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歇里斯底的绝望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伟大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于 1880 年的小说,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从构思到写作过程长达十余年。陀氏对这部小说倾注了极大心力,这原本是他一个宏大写作计划的起点,但很可惜,由于在 1881 年溘然长逝,写作计划未能实现。《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叙事技艺高超,涉及的诸多观念早就渗透到 19 世纪以来的政治、宗教、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在各种各样的学科著作里都能看到源自这部小说的情节、人物和概念,能大幅激发读者对人类心灵和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的好奇。《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父亲是全面失职的,和福克纳《我弥留之际》里面的安斯很类似,根本谈不上为人父的资格,小说呈现出的父子关系,充满了紧张感:老卡拉马佐夫卑鄙又残忍,令儿子们从骨子里厌弃他,更不可能有什么亲近感;另外,父子之间的仇恨尤其集中地体现在老卡拉马佐夫和大儿子德米特里之间,其中有经济的因素,也有桃色的因素,父子频频爆发正面冲突,闹剧一般的父子纠纷,以老卡拉马佐夫的惨死告终,而读者看到这里,丝毫不会感到悲伤,因为从情节铺垫上看来,这位受害者罪有应得。《卡拉马佐夫兄弟》将家庭故事和对社会前途的辩论缝合在一起。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提出过一个概念,叫 “偶合家庭”,从字面上看,可以理解成 “偶然凑合的家庭”,或者说,这样的家庭,除了血缘关系之外,是缺乏必然联系的。卡拉马佐夫一家正是这样一个 “偶合家庭”,既没有道德的规训,也做不到传统的传承,而这样的家庭状况,恰恰和十九世纪变革中的俄罗斯社会相仿,同样呈现出断裂、无序的特点。卡拉马佐夫家四分五裂,家中的五个男人相互冲突,各自为营。从另一个角度,他们又被统一概括为 “卡拉马佐夫性格”。小说开头,另一个修士尖刻地说:“你们是好色、贪财、疯癫的一家子!” 而在德米特里的自白中,对于自己的放荡行径,他感慨一句 “谁让我是卡拉马佐夫呢!” 伊万告诉阿辽沙:“有那么一种力量,它什么都受得了!那就是卡拉马佐夫式的…… 卡拉马佐夫式下流的力量。”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卡拉马佐夫性格” 既代表了一种堕落的极限,但也象征着极具冲击力的激情,或者说,它就是冲突本身。甚至可以说,唯有凭着 “卡拉马佐夫性格”,才能够举出石破天惊的问题,才能够在 “巨大灵魂” 的深处,发出激烈的震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以为是讲爱情,最后却发现讲的是亲情

                作者在书中的所有内容,都在为法庭的审判作伏笔,以律师之口,道出自己对父子关系的理解。结尾以小朋友的病逝离去为收笔,预示着新的未来与希望。所谓人性的生长,无关善恶,最终的起点都是还原到童年,作者最终以另一个父亲的痛苦来与父亲卡拉马佐夫的死亡做对比,意在凸显自身对童年不满,也预示着对人性善的期待。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爱与恨交织的人啊

                  终于读完了    读到快结尾,检察官的那段话,觉得好生气啊!一切都是双刃剑,不管是哪一边砍人,就都挺疼的;双刃剑也可以用来救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看不清自己的心

                    人看不清自己的善良,也看不清自己的恶,看不清自己爱谁,也看不清自己为了骄傲犯下的愚蠢错误。(本书对人性的分析精彩至极,但也比较啰嗦。)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