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8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减少带娃焦虑,我们必须做到

    在看这本书时,孩子正处于让人最挣扎的学步期。看书前,心中全是疑惑,为什么好好的娃突然之间开始唱反调,开始无故发脾气、打人(打人这件事,可能从始至终都存在,只不过两岁以来是有意识地打),不是那个乖乖地坐在我怀里听故事,有情绪时随便安抚一下就好的可爱宝宝了。两岁的娃似乎每天都在上演舞台剧,自编自导自演各种无厘头情节,有时真的气的我控制不住情绪大声呵斥他甚至动手教训他。可是看了这本书,我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问题都是正常的,一切行为都有背后的原因,都有孩子不断成长与蜕变的过程。他们从认为自己是宇宙中心,不断被纠正为 “我只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个体”,“爸爸妈妈不能满足我所有的要求” 等等这些成人看来显而易见的道理,内心一定是失落的,气愤的,有时就是崩溃的。我们需要的是不断教会他这个世界的规则,不断地带他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已。而我们的情绪至关重要,发火与歇斯底里不会起到比严肃认真有原则更积极有效的作用,动手教训也不会得到我们预想的结果,那只是满足了我们想要出气发泄的需求,但永远都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学会理解,从容,是成为睿智的父母必须要完成的功课。书里的问题我的孩子有很多都有,我从中找到了答案,很欣慰很感动有这样一本指南被我看到,它真的帮我解决了不少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很认同作者的许多观点,包括许多过分夸大要呵护学步儿童敏感脆弱的心理,要陪伴要满足需求等等,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它给我释放了很多心理包袱,尤其是最后作者提到,不要因为作为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自己偶尔的不当行为而感到过分愧疚与自责,我们的孩子是天使(其实只是他们没有那么深刻的记忆力),他们不会在意你偶尔严厉的批评与管教,不会在意你偶尔的离开与疏忽,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关爱,这些小家伙们随时都能忘却苦恼,给你一个大大的亲亲和抱抱,说一句妈妈最好。我们要做的,只是接纳一切,因为最终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会随着他们心智的成熟而消失不见,我们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就好。我猜测短短几年之后,我们都会怀念当初那调皮捣蛋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学步期时光。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为母752天

      女儿两岁前开始每天读几页 书中有一些 中文翻译的还是有点蹩脚 要是每一本译本旁边都能有个快速链接到原文的书籍就更好了。作者对育儿有很多经验很多分享 但也很老外 用了很多 你不对 我才对的口吻和介绍 有点让人难以信服和接受 不剧透了 见仁见智 每个孩子是不同的 每个妈妈也多自己用心分析 取其精华吧  不要照本宣科。很庆幸书中问答里绝大多数的问题,我的女儿都没有,我的甜甜很乖,虽然很调皮,但是被妈妈允许。只希望女儿健康平安快乐长大,成人后能拥有快乐起来的能力。其他 赚不赚钱 出不出名 真的不重要。只要她开心,做个坐在路边为人鼓掌的快乐小姐姐也是好的。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作者的观点可能更加适合美国情况吧,我个人认为不太符合我家孩子发展,而且很多观点我不太认可。比如 2 岁前就训练孩子自己睡觉,把孩子放房间里,她哭也不管,5 分钟进去看一次,直到她哭累了自己睡着,我认为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后感

          这本书中很多的实用性案例分享以及老师的耐心分析解答,让我受用颇深!我的儿子现在 2 岁 7 个月,在育儿的道路上我是一个探索者,看了此书才明白原来大多数父母在育儿路上会遇到相同的问题,面对问题的处理方法和解决方式不同,效果也大相径庭!身为父母需要学习如何更好的育儿,身为子女,在育儿路上才知父母的不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要错过孩子的关键期

            0~3 岁是人生第一关键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也需要不断充电才会有好的心态对待孩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完全照书养指南

              书东拼西凑的读完了,孩儿也快三岁了。很久很久以前就听说过可怕的两岁,然而当自己亲历其中时,收获更多的是孩子成长带来的快乐。孩子从丫丫学语到叽里呱啦这个过程,就是人学习的过程。练习练习再练习。孩子是父母的老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带父母体验很多不曾体验的生活,亦如逛博物馆、逛动物园、在草坪上 high 跑,参加运动会、参加各种节日活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偏行为主义的管教理论,很多方式不能认同。个人认为,安全感与良好关系的建立仍是第一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该更适合美国家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和宝宝一起成长

                    书很好,宝宝一岁 7 个月,刚好这个阶段。里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我的宝宝也出现了。打骂不是解决办法,放纵她也不是解决办法。坚定,认真的态度很重要。我发现我家宝宝喜欢尝试,一次两次三次,要确定不可以。很叛逆。加油,第一次当妈,好好学习。和宝宝一起成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开卷有益

                      找到了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面对两岁大的儿子的各种行为,一度手足无措

                        1. 看完此书后了解到我们家的也不是个例,平常心对待就好。最重要的父母要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感到恐惧或沮丧的教养方式都不是好的管教。2. 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要坚守规则,否则孩子就无法预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3. 2-3 岁孩子不停地问 “为什么”,是因为他开始懂因果关系,他想尽可能多地了解它,这是个很有趣的发展过程。回答问题时只要能简单地告诉他 “这是有原因的”,就足够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可怕的两岁 坚定的父母

                          1. 育儿是分季节的。“服务季”(0-1.5 岁)“权威季”(1.5 岁 - 3 岁)2. 让孩子感到安全感的表现不仅仅是让孩子无限地依赖你,还包括让孩子自由地探索世界。3. 在应对两岁孩子的行为问题时,比起纠正行为,更重要的是父母轻松、坚定且坚持的态度(如果孩子的行为引得父母发怒或者恐慌,对他进行过度关注,孩子反而会很得意)。“孩子不同意你讲的道理可以,但是不听话不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虽然我在书中学到了很多,但我依然不认为这是一本适合中国父母看的书,看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让孩子独立睡觉,可是我感觉我还是做不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受益良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实用

                                务实,解决了育儿中点点滴滴问题及解决措施,刚好所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五点

                                  这本书提供了两岁这一年的孩子可能会涉及到的所有的问题,比如如厕训练,睡眠问题,攻击性,入托,父母如果知道孩子在两岁时面对着什么,也知道其他人如何解决两岁这一年出现的状况百出的问题,也许在情绪上会缓解很多。书摘:1、一种关系如果没有界限,一方就会随心所欲地剥削另一方,并将其视作理所当然,简而言之就是不尊重他人。2、能用五个字讲明白的事情就别用五十个字,和两岁的孩子说话,如果一句话用五个字都和他说不明白,那多说也是无用,语言简洁还有一层意思是父母不要自我解释,两岁的孩子能明白简单的指令,但你的解释他听不懂。3、要管理孩子而不是惩罚孩子,不过恰当的管理有时会包括惩罚的成分。要有前瞻性,不要等出了问题才去解决。4、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时,表现得让孩子以为这样做完全只是为了自己的父母好,而且这是父母迫不及待想要达成的目的,那么他在学习时就会表现的不情愿不配合。5、父母说话时应该:a、言简意赅,避免苦苦相劝。b、尽量使用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语句 c、指令明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可以帮助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

                                    不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心理学上说的三岁之前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长大后自主性会更高。看到书上说的在 2 岁就培养他的规矩,给孩子树立父母的权威,有点害怕孩子长大后会不会恐惧于权威的力量。规矩不是死的,我想应该因人而异。让孩子自由发展他的个性,不要太小就干预他的生活和心理。但是这本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能每个人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样,孩子也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没办法照搬别人的经验。但有一个是共通的,就是让孩子有自主掌控性。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