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6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不是一本用于学习的好书(四星)

    这本书我耐着性子读完了,真考验耐心。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别扭的内容要耐着性子读完,可能是想窥见书名《HBO 的内容战略》的战略是个什么。很遗憾,所谓的战略只是 HBO 的自传,这个不适合用于学习,可以用于写什么的素材。不过要说这书还是不错,全程叙述平淡无奇却有点逐步向上的阅读感。各段的标题就叙述了其各种 “战略,战术”,但内容着实没表达凝练标题。一些精彩的金句是全书的重点了。

      转发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美剧爱好者可以了解的书

      HBO毕竟是奈飞之前,电视电影圈里的一方霸主,并且开创了很多新的业务模式,陆陆续续看完,来谈几个我自己的体会吧。


      1. 本书讲了很多 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 HBO 初创期的艰难和细节,并且其中有挺多的意外事件,例如传统的三大电视网无法覆盖到偏远地区等等,包括卫星技术的成本飞速下降等等。也讲了很多我们或者看过或者听说过的精彩剧集的出炉过程,但是基本上偏考古,我们这一代人熟悉的美剧没有怎么涉及过。
      2. 但是里面的不少细节,对内容行业的从业者,是有借鉴意义的。例如他们并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看重内容价值,所以他们以前不售卖任何广告,商业模式就来源于一个个的真实的用户装卫星电线,然后付费。这个黏性和持续付费能力非常强。他们的目标是 “让用户对这个频道感到满意”,所以他们会去拍商业片,同时也会投入巨资拍一些流浪汉退伍军人的纪录片啥的,就是既有远处的诗和远方,也有面前的苟且。
      3. 他们会非常敢于创新,例如使用新技术,使用卫星,自己拍电视剧,自己拍电影,感觉永远在蠢蠢欲动。
      4. 不过整体上有点偏流水账,如果不是一个 20 年以上的资深美剧迷的话,字里行间的魅力并不强。属于有兴趣或者是内容行业从业者可以一看,但是指望学到武功秘笈的话,那就是那本书的书名了 “xxx 你学不会”。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It’s not TV,It’s HBO

        HBO 的剧有两种,棒和好棒” 朋友如是说。


        能造出地表最强电视剧《权利的游戏》,这么形容 HBO 可能并不过分。
        如果在剧集之外想多了解下 HBO,那这本书不妨一读。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老 HBOer 回顾 HBO 发展,也兼顾回顾电视行业发展的作品。HBO 诞生前电视行业是怎么个状态,HBO 如何革新了电视行业。相关的录影带、DVD,电影行业又如何跟电视行业一起互相影响、共同进化,读过可以有个梗概了解。
        美剧爱好者可能更期待剧集相关的八卦杂谈。比如好端端的《罗马》为什么被砍,叫好不叫座的《火线》为什么一直续订,《绝命毒师》其实是 HBO 否决的策划,《六尺之下》的创作灵感从哪儿来等等……
        不过这些内容还是点到为止,不要抱有过分的期待,毕竟是历史回顾,不是八卦集锦。
        【3 星理由】:这本书很好读,不需要很多时间。除了趣味性以外,其中很多内容也颇有启发性,如果对内容行业有兴趣或本身就身处内容行业,还可以读出不一样的风味。
        美中不足是检讨审视少了些,前员工写的,也可以理解吧。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HBO的内容战略》

          首先本书说到了 HBO 如何开启了电视业的新时代,引领了有线付费电视的崭新消费模式;之后本书盘点了 HBO 之后的发展,讲到了 HBO 初期凭借五大战略独占鳌头,又讲到在录影带对影音市场冲击下,HBO 如何打出三张牌确认了自己的发展路径,并最终迎来大爆发,成为了今天的 HBO。最后本书将 HBO 的崛起放大到了整个内容产业,并运用数字经济的三大定律,来思考了内容产业的发展和未来。天下没有永远的赢家。在流媒体的冲击之下,原来和 HBO 构成竞争的一些著名有线电视台已经被挤到了第二梯队。现在第一梯队的选手除了 HBO 外,是新秀奈飞和亚马逊视频。光看订阅用户数量的话,HBO 在全球有 1.42 亿用户,依然稳坐头把交椅,但流媒体奈飞和亚马逊视频也用户破亿、紧随其后,并且还在迅速成长。同时,奈飞和亚马逊在自制电视剧方面也展示出了非常高的水准,完全不输给 HBO。奈飞自制的剧集《纸牌屋》和亚马逊视频自制的剧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都是叫好又叫座,又有口碑又吸金的佳作。同时,奈飞制作的影片《罗马》,在 2019 年获得三项奥斯卡大奖,这也让奈飞成了第一家获得奥斯卡的科技公司。并且,不得不承认的是,HBO 因为本身的有线电视基因,在主动向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也确实有速度跟不上、体验不够好的问题。而竞争对手奈飞和亚马逊有极强的互联网基因,比 HBO 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有先天的技术优势。奈飞原本就是录影带的在线分发商,亚马逊视频更是受益于母公司亚马逊的强大运营能力。未来视听内容产业的龙头到底是谁,我们可以引用小比尔・梅森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他是这么说的: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什么样,直到你亲自走到了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根本没有什么新鲜事

            推荐指数:(建议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朋友,优先阅读这本书)
            适合这些朋友阅读:
            - 对美国电视业和娱乐业历史感兴趣的朋友;
            - 从事互联网内容产业的朋友。


            热爱美剧的朋友,对于 HBO 一定不会陌生,虽然《权力的游戏》大结局让大家伤透了心,可是如果一部美剧是 HBO 制作,还是会让人相信值得一看。
            这本书,讲述的就是 HBO 的一部历史。
            HBO 的历史,让我有两点特别惊讶。
            第一点是,HBO 的历史比我想象中长很多,早在 1972 年,HBO 就成立了,至今已经将近 50 年;
            第二点是,所有互联网时代我们见过的风浪,早在电视时代,HBO 都已经经历过,甚至有些巨浪,就是 HBO 自己掀起来的。
            历史不会重复,但是历史会押韵。而在美国影视娱乐这篇领域,历史的韵脚压得如此之重,如今互联网上的一次次内容大战,早在三四十年前,就以如此惊人相似的方式打过了。
            比如免费与付费之争。
            在美国三大公共电视网掌握着全美几乎所有电视机时,HBO 横空出世,走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付费电视模式,并且杀出一条血路。
            比如技术之争。
            HBO 成立时,美国三大公共电视网,都是用微波无线传输电视信号,而 HBO 也是率先开始用电缆传输电视信号,虽然铺设电缆的费用高昂,但是有线信号更稳定,还能覆盖更多偏远的地区,为 HBO 争取了更多用户。
            卫星转播技术出现之后,HBO 也是率先布局,「有线 + 卫星」的模式,让 HBO 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在美国人心中,HBO 一度和有线电视是划等号的。
            比如对于内容的探索。
            刚刚成立的 HBO,定位是一个电影频道,电影的间隙插播一些自制节目。但是随着发展,HBO 开始发现,必须要有更大的内容战略。
            更细分的频道,更多的自制内容,更前沿的题材,更自由的创作环境,这些都让 HBO 成为了美国影视的领军者,甚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数十年美国电视节目的创作理念。
            历史就是如此有趣,如今大家口中的新词新理念,商业模式也好、垂直领域也好、技术先行也好、内容为王也好,其实都曾经在另一个战场验证过。
            这本书更有趣的地方在于,HBO 的历史,可能还会预言互联网时代视频平台的接下来的大战会爆发在哪里。
            比如电视普及之后,电影产业曾经受到巨大冲击,因为很多人都愿意在家里看免费的电影,而不去电影院了。HBO 的第一桶金,也是从转播电影里捞出来的。可是当录像带出现后,电视又受到了巨大冲击。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现有的模式会冲击传统的模式,而更新的模式,可能会继承传统模式,来冲击现有的模式。
            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出现,已经冲击了很多传统行业,那么,会不会有更新的模式,继承着传统行业的优势,来冲击互联网视频平台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未来是变化不定的。你永远无法知晓未来是什么样,直到你自己走到了未来。所以,敬请拭目以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结构比较乱

                结构比较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信息传输的历史讲的引人入胜,有较强的大历史观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