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通过自我修行,创建良好生活。
【人生难题】千百年来,中国人最关心的人生问题,是切身的功利问题。一是如何保平安,二是如何获名利。或者简单的合并成一个问题,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袁了凡在《了凡四训》里,首先试图矫正中国人两个普遍的习惯:一是习惯于 “命中注定”“听天由命”。二是对命运有所不满的时候,习惯于向外求,向命理求,像风水求,像神灵求。【破题之法】袁了凡根据云古禅师的开示,过上了修行的人生。其独特之处在于,袁了凡是实际践行了 “持续不断做好事,可以改变自己命运” 的这个说法,并将它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在世俗生活的层面,袁了凡非常了不起,因为他倡导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自己命运自己掌握的人生态度。【积极价值】袁了凡并不讳言追求富贵,但追求富贵的方法,不是厚黑学,不是权谋与神鬼,而是清净自己的心性,以及在行动上持续不断的行善。他极力的向人们证明:如果我们想要财富,想要名望,那就修炼与财富名望相匹配的心态、思想、品德和能力,没有什么能够真正保佑我们,除了我们自己的所想所为。平安,源于内心。【不足之处】从佛学或老庄的角度看,本书显然不够究竟。它包含着有所求和无所求的深刻悖论。一方面,本书讲只要做好事就能求子得子,求富贵得富贵,但如果是这样,做好事会很累。所以,真正应当坚持的是 “只做好事,莫问前程”。另一方面,正如所有中国家训一样,把安全感的追求完全寄托于个人的心态和行为,却没有对终级与制度层面的思考,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的缺憾。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命运真的可以改变吗?老话常说 “命中注定”,是否是在劝我们听天由命呢?面对命运的不公,心有不满,向命理求,向风水求,向神灵求,究竟灵不灵?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改变命运?种种疑问,皆在这本小小的书里藏着答案。 如封面所言 “命由我作 福自己求”,这句话直截了当的否定了听天由命一说。福分也可以自我求得,乍一听让人诧异,祸福由天,怎可人为而控?袁了凡先生用清晰简洁的话语道出了真谛(此处也是了凡先生引用禅师的话)“假如从心的这个层面上去寻找,那就没有不感应的,求不求在于自身,不只是道德仁义我们想求就能求得,功名富贵其实也是我们想求就能求得。我们即既可以向内求得仁义道德,同时也可以向外求得功名富贵,内外都有所得,这才是正确的追求。” 思想转变了,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 书中一共分为四章,有立命、改过、积善、谦德。手把手的教给你该如何改命。因为是写给后代,所以字字都是精髓,言简意赅。能让人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收获最大化。 ①立命之学 行善,改过,相信善有善报,持之以恒,不得懈怠,方可成立命之学,达到改命的第一步。 其中了凡先生对自己孩子的嘱托尤其让人发省,无论是已为人父、已为人母,或是如日初升的年轻后浪们,都应该细读这部家书,从训诫中汲取养分。“孩子,一定要天天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天天把自己的过失改正。一天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就会心安理得地一直错下去;一日不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一天没有什么进步。天下聪明俊秀的人不少,有的却不能勤勉修行德性、拓展学问,为什么呢?只因‘因循’二字,耽搁一生。【因循就是守着世俗之见,按照社会的惯性得过且过,对于人生没有更高的追求。】”②改过之法。 人恒过,然后能改。可日常言行里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过失究竟该如何改过呢? 这是了凡先生的答案。 “最好的方法是从心灵上彻底根治,一旦心念上清净了,你的每一个当下也就清净了。不好的念头,在还没有冒出来的片刻,你就能觉察到,而一旦觉知到,就不会再冒出来了。如果做不到从心灵深处彻底解决,也要想清楚道理之后再去改正错误。如果连想清楚道理都做不到,就应该应对具体的事情加以改正。” 不仅如此,还有羞耻心、敬畏心、勇猛心三心加以辅助,先生对此三心加以了具体的分析,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从中受益颇多。③积善之方。 何为行善? 是千金散尽之举? 你做的真的是善事吗? 善事是否只存在于你的定义里,你会不会好心办了坏事? 书里是这样说的。(作者用了十个事例来论证) “做善事而不去推究做善事的道理,自己以为自己在做好事,很可能反而是在造孽,枉费了一番苦心,却没有任何好处。” 越是浅显的道理,越是容易被人忽视。无论如何,我都认为书里关于积善一论值得一读。④谦德之效。 谦受益,满招损。真理啊。 是励志语,也是大实话。 既有写作为文的事例,又有对读书人对科举成名一事的看法。“如果你发自内心的喜欢,有坚定不移的志向,那就一定能够获得功名。” 乍一听似乎像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如果你仔细读过此书,有了别样的心境后,便会从这世俗洪流中跳出来重新审视自己,反省自己。相信那时你会对此话有别样的感悟。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要种植新的种子,让它发芽开花结出新的果实,种子便是此书。四训的种种殷切劝戒,属实是值得一读的好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不信命,勇改命,做事积善,做人谦逊《了凡四训》,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 “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 和 “谦德之效”。立命之学,核心是讲述命是可以改的,不能一味信命,要有改命的决心。而改过之法就是第一,要发耻心。第二是要发畏心。“畏” 是害怕之意,且含有恭敬的意味。第三是要发勇心。了凡先生认为,人们不能改掉自身的过错,多数是由于拖沓和畏难退缩的缘故,因此必须发奋振作,当机立断,不可优柔寡断,不可消极等待。积善之法也是内容丰富,分析善的端曲,是非,阴阳,偏正,半满,大小,难易。并且提出具体善行为的十种: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最后就是谦虚。对于了凡先生而言,他需要告诫后人的最重要的四点。不过 人生有太多不可确定的因素,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里面就涉及到一个权重问题。了凡先生说,改命是有可能的,那么有没有可能其自身的改命本来就是一个注定呢?只不过对于我们一般人而言,我们需要跟从内心。不认命就按照不认命的方式去活着。行善和谦虚只是提升自己修养的一种福分。不信命,勇改命,做事积善,做人谦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