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3岁叛逆期,妈妈怎么办》
【格式引文】鲁鹏程著.3 岁叛逆期,妈妈怎么办。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2.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Ej3nQuyD6Hej3lp3 重视起孩子成长前三年的婴幼儿期,才能真正了解 “3 岁看大” 的秘密。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成长规律:第一,性格。从出生到 3 岁这段时间,孩子的性格会逐渐定型,而 3 岁之后性格方面也将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段时间,通过良好的引导和教育来让孩子具备良好的性格。第二,智商。就如前面所提到的,孩子的脑细胞组织在 3 岁前就将发育完成 60%,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会对各种知识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只要给予充分的刺激,孩子的智商就不成问题。第三,学习。3 岁之前,孩子在感觉、记忆、思维等方面都会表现得非常敏感,所以这时期孩子的学习欲望会相当强烈,在这时候如果能引导孩子正常学习,其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教育孩子的关键在于自己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可能会令所有的父母头疼的问题:孩子的叛逆。
但当读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作者想强调的是:孩子的叛逆出现的原因,或者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在于你而不是孩子。
再换个角度,孩子叛逆期可能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只是你把它当做了一个问题去看待,所以会变得焦虑,会觉得这件事无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叛逆表现的根源是什么?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恐惧,紧张,还是因为想吸引你的注意力。在没有弄清楚这个原因之前,你的焦虑反而会加剧孩子的叛逆。
在遇到孩子叛逆或者吵闹时,父母首先自己要冷静下来,去陪伴孩子,而不是掌控孩子。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更加有安全感,叛逆的现象少一些,我们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取全身心的陪伴孩子,而不是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给老人和社会。
当我们做到上述的一切时,孩子如果还是叛逆,我们就要转变自己的心态。因为即使是对于大人,也会有自己的秩序感,以及自己的秩序感遭到冲击的时刻。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无法控制情绪,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孩子有比我们更强的控制力。
在孩子叛逆时,做到理解,包容,冷静,平和,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和孩子一起驯服情绪这头怪兽三岁的小宝进入了婴儿叛逆期,动不动就跟我们对着干,甚至还会动手打人,真让人头疼。传统的以暴制暴的办法虽然马上能起到效果,但总感觉长远来看弊大于利,于是我找到了这本书来寻求答案: 【一句精华】"我们首先要控制的是情绪,对孩子不吼不叫,对自己不能百般找借口,特别是夫妻之间,不要互相指责对方的错,越早找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对家庭才越有益,对孩子才越好;否则一味拖下去,只会让孩子的坏习惯根深蒂固,反倒难以拔除。"【感悟】不仅是育儿,更是育几。从育儿中学习夫妻相处之道。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有问题说明自己有问题。遇到问题,反求诸己,常常反省自己。比如孩子不愿意和人打招呼,是不是自己平时不善于社交,对身边人的问候不够。尝试改变自己看看。 【一句精华】"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但却是要在他平静之后才能开始沟通。要明确告诉他我们对他的哭闹有怎样的感觉,提醒他以后要用平静的态度来表达他的需求,而不能用哭闹来表达,否则怎样都得不到解决。"【感悟】等孩子平静之后再和他讲道理:先说感受,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感受以及给身边人的感受,然后跟他说需要用平静的态度来请求,否则需求是得不到满足的。这就要求全家统一态度。比如小宝一哭,奶奶就可能跑过来给他吃糖或者玩具,这样虽然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但长远来看其实是变相鼓励他哭闹。 【一句精华】"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孩子不停地哭闹,不用很愤怒,也不要当即就对他说什么,直接将他带回家就好。这时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坚定,回家之后,也同样不用理会他的哭闹,家长可以只认真做自己的事情,不让孩子参与其中,很快他就会意识到如果自己继续闹的话,只会被妈妈继续排斥在外,要不了多久,他自己就会停下来了。"" 如果孩子是在家里哭闹,应对方法就更简单了,不理会就是。…… 我们越平静,孩子才能越意识到他的哭闹是没有用的,相反地,如果我们越是在意,他就越像是抓住了我们的软肋,用哭闹来继续威胁。如此长久下去,这种哭闹会变得顽固而难以纠正。"【感悟】记得有一次带大宝逛超市,她看到一个玩具突然想要,接着哭闹起来,我直接把她抱回家。看来当时的处理方式是对的。在家里还没有试过完全不理会的方法,试着让自己平静倒是没问题。 【一句精华】" 最好的教育都是在冷静状态下实施的,所以若想要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坏情绪,我们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不要嫌弃他的坏情绪,理解他、认可他、疏导他才能让孩子尽快平静下来。""如果孩子已经发起了脾气,我们也不能跟着一起生气,否则两边负面情绪的碰撞,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感悟】书中说的这点和我想的不谋而合:如果大人因为孩子发脾气而发脾气,岂不是情绪控制能力和孩子一样差?我们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就要在孩子面前展示出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况且我们要意识到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他情绪差的时候自己也很无助。从这个角度想问题的话,我们就会更同情孩子,选择和孩子站在一起帮他认识和驯服情绪这头怪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值得翻一翻,避开一些教育上的坑这本书是我在陪孩子画画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听完的。当老大一岁的时候,我有了老二,同时又考上了研究生,每天周内上班、写作业,晚上有精力的时候,陪孩子玩。周末的时候,则是都在学校上课,放学后,开始写作业。说实话,在老大三岁以前的成长过程中,陪伴是有缺失的,毕竟精力有限。当时想得是等到老大上幼儿园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精力陪陪老大。结果并没有那么顺利,延期半年后才毕业,真得很不容易。可能在上学期间,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也会把自己的消极情绪传递给了孩子,对她的性格有一定的影响。有时间的话,我会翻翻育儿的书,反思自己的行为,通过实际行动,让自己成为更合格的妈妈。这本书里,我发现了做得不对的地方,慢慢在改变自己。就像我从两个孩子的日常活动中,观察到小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大人的行动对她们有影响。看着孩子,就像看到了自己,她们之间会有争论,会有依依不舍。当老大去上幼儿园的时候,老二在家总粘着大人。但当老大回来的时候,两个人粘在一起玩游戏,把大人彻底地解放了。如果她们俩生气了,我说一人呆一个房间可以吗?她们俩都摇头。老二最喜欢模仿老大的行为,所以老大就是老二的小老师。我们都是第一次成为父母,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特点,她们也是第一次成为我们的孩子,多看看书,多反思,一起成长。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