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真实的历史
王笛教授一直是我佩服的历史学者。我读过他的《茶馆》,参加过他《从成都的街头出发》的新书分享会,见过他谦逊儒雅的真人,这次读他的《袍哥~1940 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还是非常受益。这本书还是秉承了王笛教授微观历史学观。我们学的历史,大都关乎王侯将相。可王笛教授说纵观整个历史,99% 是普通人,1% 才是英雄伟人,历史实际是普通人创造的,但留下的历史记录却是那 1% 的英雄伟人王侯将相,这是失衡的。他的宗旨就是为普通人书写历史,书写 “日常的史诗”。他说"帝王一怒,流血千里,横尸遍野;升斗小民,安分守己,繁衍生息。后者才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他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宏大的历史本身。所以了解微观史学,你会越来越肯定个体的存在价值,不会停止独立思考,不会盲从威权,不会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能从容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一个国家要强大,首先是民众个体内心的强大。"王笛教授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就开始收集茶馆、袍哥等资料,本书于 2018 年出版,书中附录密密麻麻的引用资料,可见史料之详实,用心之良苦。王笛写《袍哥》,最主要的材料是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沈宝媛 1949 年在成都郊区一个叫 “望镇” 的地方所做的田野调查报告,以"望镇"一位叫雷明远的袍哥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在河滩上公开亲自枪毙了自己私谈恋爱的大女儿的血案为开端,从川西的乡村,袍哥的网络,起源,帮派的仪式规范,讲到袍哥的覆灭。我印象最深的是两点:1、经过王笛的深度调查,"望镇"就是位于新都大丰崇义,是我们周围的熟知的朋友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王笛书里写的,是我们的父辈祖辈曾经经历的生活。2、书里写当时某些地方袍哥曾经把持地方政务,与地方精英有密切的联系。地方事务也经常依靠袍哥的力量才能推动,袍哥和国家在地方的权利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其中写到保甲制度中的保甲、保正"必须选择品行端方,为人公道、素为一方敬服者""同办理乡民诉讼,办差徭公事等"。我听我爸说,他的爷爷我的曾祖父,解放前也是重庆江北县鱼咀镇的"张保正"。我看着书里所附的崇义桥和桥下流水与当时地方精英的照片,真有"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感。非常精彩的一本书,让我体验到真实的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期待王笛教授的新书。王笛教授是从我们成都本土走出去的大学者,我们成都人都应该读一读王笛教授的书知道我们的来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