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解构后真相时代的社群平台导致的社会撕裂现象

    这是一本质性与量化同时进行的研究,先是以量化方式来取得大数据,接着以质性的方式来分析个案。而这本书也很巧妙地将质性研究的个案放在了书的前半部分,直到后半部分才以量化统计来说明,这也看得出来是记者才会使用的写作手法。这本书很充分说明了在后真相时代里,社群平台的运作如何撕裂社会,且原因并非主流意见的「演算法」,而是还有更深层的因素。且作者也不同意快速地将不同立场的人们,立即观看与自己立场相左的言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为什么对社交媒体上瘾?

      这本《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是克里斯・贝尔对当代社交媒体现象的一次深刻剖析,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把解锁数字时代认知迷雾的钥匙。通过一系列前沿的实验研究与深入分析,贝尔揭示了社交媒体如何通过棱镜效应扭曲我们的政治观念和社会认知,加剧了社会的分裂与极化。书中作者用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社交媒体如何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扭曲的身份认同与极端化的政治立场。他挑战了我们对回声室效应的传统理解,指出即便人们走出信息茧房,面对不同观点时也可能更加固执己见。这种政治部落主义的形成,让温和派的声音被边缘化,社会共识变得愈发难以达成。然而作者并未止步于批判,他更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考。他强调,要打破社交媒体棱镜,关键在于我们自身。我们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真实、客观的内容;同时,也要勇于跨越舒适区,与不同观点的人进行开放、理性的对话。这不仅是一本关于社交媒体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头脑、维护社会和谐的指南。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便利与乐趣的同时,也要警惕其背后的潜在风险与危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社交媒体的放大和误导功能都属于赘述了。比较有建设性意见的是有意识地设计社交媒体平台和在线环境,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接触和理解,少一些导致分裂的互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想过没有,怎么才可以打破信息茧房这件事呢?之所以形成信息茧房,主要是因为自己总是喜欢自己喜欢的,而整个媒体也是一直在给您推自己喜欢的,那么一个观点不断的被加强,这样的结果就会使得原来只是一个观点最后变成一个真理,然后就不可动摇了。如何打破呢?我的理解,每天接收一点不同的,让自己 “难受” 的东西,反过来想一想是否有道理,真理的反面是不是也是真理呢?听一听不同的意见,也许有些逆耳,或许让人脸红,不过这也是自己可以快速成长的历练。记得有个最快学习的调研,大概是整个学习中陌生的东西要占到百分之十五左右,这样或许是学习最快的状态。还有一个最厉害的武器就是反省,每日反省,每时每刻,这样一定是快速学习的。有效的学习,心流的学习,反省的学习,破除棱镜。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