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11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4)从一道菜、一段关系中体会到幸福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读历史书一定要写年表,就是一个人,哪年出生,哪年当上丞相,哪年做了什么值得纪念的大事。这会让你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记得更清晰。年表其实是思维导图的一种,尤其读自己读不懂的书,画思维导图是很有必要的。书中的序的标题是《心思诀・窍是幸福的种子》,无论你的事业学业取得了多大的成就,生活日常中一些琐碎的事情,都值得你花心思去琢磨,怎样能做得更好?怎样能让自己的身心更愉悦?正如道元禅师所教导的那样,打磨双目,饱含心意认真的洗碗刷锅,就是象征所有生活的精神态度。有一天,松浦弥太郎突然思考起 “味道是什么” 的问题。他觉得盐味、酱油味、沙司味、番茄酱味、蛋黄酱味、咖喱味、芝士味等这些味道太寒酸了。这些味道都是通过调料做出来的。于是他决定重新找回味觉,戒掉了平时用得最多的沙司和酱油,吃东西的时候不蘸、不抹任何调料。发现食材本身的味道,是需要边吃边去探寻的,不是一口咬下去就可以明白的。可以这么说,味觉是平淡无奇中的深意。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米饭、馒头在不蘸不抹任何调料的情况下是越嚼越有甜头的。只有擅长体察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想出这个点子,作为一个总想体察自己内心的人,看到这个方法,我也试过了,真是这样。我还学到了让读书和写作变得轻松的好方法。不要只是一个劲儿地追读那些眼睛里看到的文字与文章,要把读书这件事想成是在听别人说话。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文字和文章当作人的言语或声音,读书时的心情就会轻松很多,也不会那么枯燥了。这个人想说什么?如果有意识地去用耳朵倾听,就会发现读书实在是很快乐的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写作时要为了一个人而写,就像是面前坐着一个人你在对他说话,只不过是用写的方式表达出来。“为了一个人” 书写,就是要有对象感。这样写出来更容易浅显易懂。我写完了,都会大声朗读一遍。这样有写的不通顺的地方,读的也不通顺,这是改稿子的一个好方法。工作上遇到瓶颈,求助周围的人,其实是最好的办法。不要觉得求助于他人,不好意思,因为你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你也会帮忙。有的人在帮助你的时候,反而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感。这样人与人的关系就连接起来了。想起一个小故事。一个几岁的小孩跟着爸爸去爬山,看见一个大石头下面压着一个自己很喜欢小圆形石头,想尽各种办法却取不出来,在爸爸面前哭鼻子,爸爸说你再想想,一定有办法的。过了几分钟,孩子哭哭唧唧说还是想不出来,爸爸说你可以求助爸爸,这也是一种办法。偶尔低下头去求助,这样的姿态更具人情味,更有魅力。在育儿及礼仪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夫妇的关系。为了让孩子有一位好母亲,你首先要做一名好丈夫;为了让孩子有一位好父亲,你首先得是一位好妻子。做到这点,育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做一个好榜样,不断的逼迫自己成长。反过来我还得感谢孩子。作者的父亲在今年(二〇一五)年初去世。父亲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再加上有些含蓄吧,他长年直接用 “喂” 来招呼自己的妻子。哪怕这种称呼在夫妻间没有不妥,但当时还是个孩子的作者特别讨厌这种叫法。因为他很喜欢母亲。四十九天之后,母亲不经意间跟我讲了这样的事:在父亲去世前一个星期,父亲不再称呼母亲为 “他奶奶”,而是叫她 “悦子”。母亲说,成为夫妻以来,父亲从未叫过她的名字。“可能是知道自己快要离开人世了吧。即便如此,突然叫起我的名字,母亲还有点不好意思呢。” 这样说着,开心地羞红了脸。作者也想听一听父亲叫母亲的名字。然后把父亲的牌位拿在手上,双手合十。看到这一段,我想到我的老年生活,按照结果思维来看,爱一个人要趁早,爱是一个动词,要动起来。爱是一道光,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也能照亮别人的人生。在饭菜以外,工作、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上,都会有余味的概念。共通点在于,判断余味好坏的标准与饭菜相同,都是看它是否复杂。如果仅仅是为了过那一关,为了享受那一时,而事后需要去补救,那种状况的余味一般就很差劲。在弥太郎即将迎来自己五十岁的时候,知道虽然当时可能寡淡无味,但是余味不错的话,就会从那道菜肴、那份工作、那段人际关系中体会到幸福。书中文章皆于《读卖新闻》二〇一一年四月六日至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四日《松浦弥太郎的生活动线》连载专栏上首次面世。经过编辑、加工、修正后结集成书出版。店名以及日期按连载当时所录,无改动。我又读完了一本好书,希望这本书对你有帮助。

      2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趣的生活小书!作者描述的虽然大多是普通小事,但是确实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点滴趣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在平凡中,治愈自己

        去生活,是一本很慢的小册子。 像一本日记,一本上了年纪的人翻看的旧时的日记,一本仍然不断写写画画的日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一本书,一把伞,一个儿时的玩具,都是拼成生活的积木。其实,生活不就是这些琐碎的集合吗?只不过,很少有人这样关注它们。而生活,就是在一点一滴的关注当中,丰富起来的。 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日本人写的关于整理、打扫等话题,不自觉就有一种 “参禅” 的感觉。一方面自己的心的确会静下来,另一方面,自己也会感觉浑身没有力气。这种感觉就是 “去生活”,去体验生活细节的感觉吗?看来我的道行还差得太远太远。 初读时觉得提不起精神。但读过几篇之后,发现了作者的心思: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什么是生活?生活不就是由一件件的琐碎穿起来的吗?怎样看待它们,你的态度,就决定了你的情绪,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并不取决于物质上奢华与否,而在于你是否注意生活中他人容易忽略的方方面面。 生活原本很简单。只有停下来看一看,才能发现它平凡中的美感。 然后,在平凡中,治愈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边虔诚,一边思考,心灵的房子比住所的房子更重要!

          热爱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怀着敬畏之心,让生活开出花朵。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方向,做喜欢的事情。所谓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即便与他人在一起,也不应依赖于他人而迷失自我,这才是一个独立的人。请以独立的姿态活下去。   若是心中有唯美的意象即便是一片落叶也是美的,所以不必伤春悲秋,周而复始,生活永远都是美的循环。心纯粹,语言干净,心灵美好,心的房子比住的房子更重要!得体才会赢得尊重,让心变得精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诀窍是一种魔法

            每天刷书第 064 本今日刷书《去生活:松浦弥太郎生活巧思》松浦弥太郎的又一部哲学力作,一本简明有效的幸福生活指南。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很多幸福生活的心思和诀窍,比如:仔细思考是一种乐趣;打扫卫生的成就感让你心理健康;每天都要学习...... 而像这样的技巧,全书一共有 113 个。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应该花些心思试着让其趣味横生。花心思之后就会发现诀窍,诀窍是一种魔法,是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的魔法。2022.11.22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朴朴素素的生活真经《去生活》

              窥一斑而知全豹。就看这一点,本书就值得阅读。


              得到电子书《去生活:松浦弥太郎的生活巧思 》
              作者:【日】松浦弥太郎
              《“为了一个人写” 的文章》
              (特朴素、挺实在的写作秘籍,不要花拳绣腿、花里胡哨。小括号里的内容,是我的评注,仅供参考)
              我经常认真考虑文章的写法。(越考虑越会写写得越好)
              可能是因为我以写文章为工作,所以倾向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主题明确,也不否认比起用心写,自己更多时候是在用大脑写作。
              (用脑写,用脑子,凸显技术,是创意写,追求共性,比如文案,是商品;用心写,走心,是才华,挥洒自我,追求个性,比如文学,感染人,是产品。)
              虽然我明白重要的不是文章的外在,而是阅读时的心情。
              每当这种时候,我总能想起《生活手帖》首任总编花森安治的遗作《实用文十训》。我平时写文章,总是以此为护身符般的存在,非常重视这十条建议。(“十训”“护身符”,足见重要性。)
              在这里记录一下。
              一、用温柔的语言。(写作如对话)
              二、避免外来语。(不要给人突兀的感觉)
              三、写亲眼所见的事。(更要写事背后的东西)
              四、写短句。(服务意识)
              五、留出余韵。(满则溢,中华文化的 “留白”)
              六、重要的事要重复。(强调。三次符合心理学)
              七、不是向大脑,而是向心倾述。(心与心的交流)
              八、不尝试说服(不推荐说理)。(影响、感染、打动)
              九、不要自我满足。(考虑读者的多样和多元)
              十、为了一个人书写。(找到对话的状态)
              “一般来讲会被说成不是好文章,甚至会出现语法错误,还可能语句不通顺,但是这样的写作方式会留在读者的心里。” 花森先生这样教导我。(写文章,感染人,比写得好,更重要)
              要领就是不要指望自己会写得很好。以一种亲热、平易近人、想要诉说的方式写作,以燃烧热情的方式投入。我认为这样的原则在任何工作中都是通用的。就我个人而言,“为了一个人书写” 这条建议激发了我很大的书写欲望。无论什么事都是 “为了一个人” 的。
              (点燃自己,才能燃烧别人。水管里流出来水,血管里流出来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心对待生活,生活回馈幸福

                认真精读的一本书启发:1. 认真生活带入主动的思考,能把日常普通的事情变得充满乐趣。2. 仔细琢磨生活中的小事,能让事情变得更有效率,增加了生活的乐趣。3. 烹饪、家务事都不是生活的负担,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获得智慧、快乐、幸福的源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去生活

                  去吃家常饭,去烹饪,去旅行,去聊天,去倾听,去见父母,去学习,去工作,去热爱,去仁慈,去记录美好,去感恩,去活在当下这一刻,去体会内心的情感,去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何从琐碎的生活小事中获得幸福感

                    只有认真观察且思考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书吧,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处理的好会带来超越平常生活的幸福感。很多人每天很忙碌,但内心可能很空洞。因为停不下来,把工作以外的事情都习惯性的忽略。今天去以前生活过两年的地方临近的一个公园,其实我经常去那里跑步🏃,但是唯独冬天没有去过。今天第一次发现那里的湖面都结冰了,有妈妈带着孩子在上面玩耍,很温馨的画面。也许我以前的刻板印象就是冬天的公园只有萧瑟寒冷吧,没想到居然有那么多的小动物,几只小猫咪在冰面上滑行,空中飞过很多的喜鹊,还有鸭子🦆,竟然如此热闹,我惊讶与它们都不怕冷啊。总而言之,生活的幸福感来自于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网络上虚拟的一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浦弥太郎的小书

                      这几年断断续续看过好几本松浦弥太郎的小书,每一篇都很短小,每次都像是跟一个比自己年长一些的前辈,在轻松的对话。比如这次,他讲的 “心思 - 诀窍”,都是幸福生活的种子。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应该花些心思试着让其趣味横生。花心思之后就会发现诀窍,诀窍是一种魔法,是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的魔法。

                      专注于每一次相遇,不管是某种味道还是某个声音。
                      每天我们吃进去的东西,会塑造我们整个人生。我们要趁热去吃,专注的去吃。食材本身的味道,是需要我们边吃边去探寻的,不是一口咬下去就可以明白的,味觉是平淡无奇中的深意。
                      每天我们遇见的人和书,会让我们体验各种趣味。我们要有意识的倾听,用心灵去听。文字本身的声音,是需要我们边沟通边去感受的,写文章的人是为了向读文章的人传达些什么,才说了这些话的。

                      专注于每一天成长,不管是我的孩子还是我们自己。
                      每段我们书写下的文字,会有一个诉说的 “那个人”。我们要以亲热,平和的燃烧着热情去投入,我们要有一种肩负责任的觉悟,把语句由人到人,由心到心传达出去,传送给对方我们的心灵,期待实现的愿望。
                      每次我们与孩子的对话,都要耐心等待不要着急。我们要以体贴,热情,懂礼貌,会感恩的行为,将那些美好的品德言传身教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自己理解,自己体验,自己经历,家长只需要相信孩子静待花开。

                      对每一个新的一天说,“欢迎欢迎!”
                      对每一个结束的季节说,“感谢感谢!”
                      那些最好吃的饭菜,最有趣的人,最美好的景色,最动人的文字,最温暖的成长,最感兴趣的坚持…… 都可以清晰的映射出我自己,这样的我会很开心,“真好真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需要一些甜

                        减法人生就很满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的滋味

                          建琴有点明白,为什么会喜欢松浦先生的文字了?因为松浦先生都是在生活、工作、环境、关系、玩乐中去发现,发现它们的乐趣。然后记录下来,变成一篇篇文字。那我们呢?可以怎么做?要如何做?还会说没有素材吗?还会说不知道如何写吗?学会观察,你会有无尽的素材,加油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给生活个工作,施点儿魔法✨

                            一本让人身心愉悦的小书在平凡故事和质朴细节中,分享一些提升幸福感的指引,启发我们优化生活、工作以及相处方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生的余味

                              在饭菜以外,工作、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上,都会有余味的概念。共通点在于,判断余味好坏的标准与饭菜相同,都是看它是否复杂。如果仅仅是为了过那一关,为了享受那一时,而事后需要去补救,那种状况的余味一般就很差劲。在作者即将迎来自己五十岁的时候,他知道虽然当时可能寡淡无味,但是余味不错的话,就会从那道菜肴、那份工作、那段人际关系中体会到幸福。尽可能地,让自己留下不错的余味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生活趣事展示生活哲学

                                文章是作者的生活体验,真切。描述的猫,菜肴,家常菜,友情让我动容。通过朋友了解羊角面包的吃法,品尝绿咖喱,原来了解事物,还有比百度更好的方式,我过得太封闭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日常生活的乐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去生活,总会有自己的巧思

                                    这本书没有延续《100 个基本》那样短小精悍地逐条列出,而是分篇章讲述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爱好,甚至是吃喝等各个方面的巧思。对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两个:①“打扫卫生的成就感让你心理健康”。我再加强一下,打扫卫生 + 整理物品,断舍离让心情舒畅,扔掉的是负担,得到的是轻囊远行的快乐。②“即便是一周一次,也应该细水长流地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不是嘛,那些我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去努力提升的爱好,无论多久碰一次始终还是在坚持,毕竟是真的喜欢呀!理所当然的事不用再说,已经养成了生活习惯戒不掉的事那就真不用再提了,嗯,感觉家里又有用不着的东西要处理掉,嗯,又有想画的人像了,那就行动起来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美学的幸福感

                                      最近一直在看关于收纳整理的书籍,大多是日本的。从断舍离到收纳整理再到生活美学,这本书属于第三阶段。感受日常之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挺好的一本小书,我读的期间曾一度怀疑作者是不是一位女性,但又从作者反反复复出现的 “我的妻子” 得一证实。可见作者的心思细腻。作者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开始关注,家常便饭,美国英国松饼的不同,日本和井盖等等这些生活中细小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来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闲暇时份,喝上一杯下午茶,静静慵懒的午后读上这么一本小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余味悠长

                                          很好读的一本书,喜欢。慢慢践行。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