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代还需要鲁迅吗?

    如果时代还需要鲁迅,建议一边读鲁迅文集,一边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告诉你怎么读懂鲁迅。如果时代不那么需要鲁迅了,建议就只读这一本书。因为这本书告诉你鲁迅在写什么。如果时代完全不需要鲁迅了,建议只留下这一本书。因为不再被需要的东西,总归还是有批判价值的,这本书也能告诉你怎么去批判鲁迅。无论时代怎么变,于我而言,鲁迅先生都是个极为特殊的存在,我会把我见到的最敬佩的当代文人比作鲁迅,以此表达我个人对他的推重。而钱理群先生这本书,作为大学语文的必修课,自然值得 5 星推荐。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像一个赌徒喜欢赌搏一样的去读书。也只有鲁迅先生做这样的类比了。读书本质上是一种 “游戏”,其魅力在于超越功利目的而获得的深厚趣味。真正的读书,并非仅仅阅读 “书” 本身,而在于通过 “读” 所达到的那种热爱的境界。一旦沉浸其中,便会感受到无穷的乐趣。看来有必要在 2025 年一口气读完《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太散了

        跟鲁迅作品精读的内容差不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奴隶与奴才的国民性揭示——《鲁迅作品十五讲》

          鲁迅 “即小见大”,注意到 “现在,这样的希奇文章,常常在刊物上出现”,这就反映了中国言论的一个根本问题:作者连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权利都没有,经常陷入 “‘不准通’,因而就‘不敢通’” 的尴尬。而鲁迅还要追问:中国的作者面对这样的言论不自由的状况所采取的态度。他说:“头等聪明人不谈这些,就成了‘为艺术的艺术’家;次等聪明人竭力用种种法,来粉饰这不通,就成了‘民族主义文学者’,但两者是都属于自己‘不愿通’,即‘不肯通’这一类里的。”—— 从 “不准通” 到 “不敢通”,再到 “不愿通”、“不肯通”,这 “不通两种” 其实是有被动 “不通” 的 “奴隶” 与主动 “不通” 的 “奴才” 的区别的。鲁迅就这样从报上一条 “不通” 的新闻里,不仅读出了 “官方” 的专制导致的新闻不自由,更读出了一些知识分子中的 “聪明人” 的奴才本性:这真可谓别具 “毒” 眼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他骂的,都是心疼

            这是一本 **“让鲁迅从课本里‘活’过来” 的神书 ** 📚—— 作者钱理群是中国最懂鲁迅的人之一,他用 15 堂 “悄悄话式” 的课,把课本里 “横眉冷对” 的鲁迅,变成你身边那个 **“一边骂你不争气、一边偷偷帮你改简历” 的毒舌导师 **#### 1. **“把鲁迅的‘冷’翻译成‘暖’—— 原来他骂的都是‘心疼’”**  课本里的鲁迅总板着脸(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 “严肃的先生”),但钱理群会告诉你:  - 鲁迅写《阿 Q 正传》,不是为了骂 “中国人愚蠢”,而是 **“心疼那些被欺负还自我安慰的底层人”**(就像现在有人被老板 PUA,还说 “老板是为我好”,鲁迅气得拍桌子:“你醒醒啊!”);  - 他骂 “帮闲文人”,不是 “见不得别人好”,而是 **“恨他们用知识骗钱、用鸡汤害人”**(现在某些 “成功学大师”“职场 PUA 导师”,是不是被鲁迅预判了?)。  钱理群说:**“鲁迅的‘毒舌’,是‘爱之深,责之切’—— 就像你妈骂你‘不穿秋裤会感冒’,嘴上狠,心里全是怕你受伤。”**  #### 2. **“把‘杂文匕首’变成‘生活指南’—— 原来鲁迅早就看穿了‘当代内卷’”**  课本选的鲁迅文章总讲 “大道理”(比如《记念刘和珍君》的 “真的猛士”),但这本书会扒出鲁迅更狠的 “生存智慧”:  - **《爬和撞》**:1933 年就吐槽 “内卷”——“有人跪着爬(考公考研挤破头),有人瞎撞(买彩票赌暴富),本质都是被社会当羊养!”(现在的 “考公热”“网红梦” 是不是被说中了?);  - **《导师》**:100 年前就揭穿 “人生导师骗局”——“别信‘跟我学 30 天逆袭’,路是自己摔出来的,别人指的都是坑!”(现在的知识付费割韭菜,鲁迅早就预警了!)。  钱理群像个 “鲁迅翻译官”,把 100 年前的 “文言文吐槽”,变成你能直接用的 **“反内卷生存手册”**。  #### 3. **“北大教授的‘私房课’—— 比课本多 10 倍‘鲁迅的温柔’”**  钱理群是北大中文系教授,退休后专门写这本书 “给普通读者讲鲁迅”。他不像课本那样 “分析段落大意”,而是讲:  - 鲁迅给青年改稿子到深夜,自己掏钱帮学生出书(哪怕赔光积蓄);  - 鲁迅喜欢吃甜食,会给儿子海婴买糖果,还在日记里写 “今天孩子笑了,真开心”(原来 “硬汉” 也有 “奶爸” 一面!);  - 鲁迅去世前还在骂 “社会不公”,但给朋友写信却说 “希望是在于将来的,你们年轻人要好好活”。  这些课本里没有的 “鲁迅小秘密”,让你突然懂:**“原来他不是‘神’,是个‘一边受伤一边给别人包扎的普通人’。”**  ### ** 适合谁读?——3 类人翻开就放不下 ** - ** 被课本里的鲁迅 “劝退” 的人 **:觉得 “鲁迅文章太难懂,全是大道理”?这本书让你像看故事一样读鲁迅,甚至会笑出声(鲁迅吐槽人的时候,比脱口秀演员还狠!);  - ** 想 “反内卷” 的年轻人 **:工作被 PUA、考研考公焦虑?鲁迅 100 年前就教你 “怎么不跪着活”,钱理群帮你把这些 “狠招” 翻译成 “当代职场生存指南”;  - ** 想读懂 “中国人人性” 的人 **:为什么有人 “明明被欺负还帮别人数钱”?为什么 “真话总没人听,假话却传得快”?鲁迅的观察,比任何心理学书都透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读时新

              从崇拜到审视,再到尝试理解,以后或许可以尝试学习。先生的文字从小学到今天一直莫名喜欢,也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依然如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随着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中学教师自身的素质与业务水平的提高,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本书希望为中学老师的业务进修提供帮助,其中有些部分是对收入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的分析,或许可以作教学的参考。而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今后高中将逐步扩大选修课的分量,本书也可以作为开设《鲁迅作品选讲》课的参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解鲁迅必读之作

                  鲁迅的文章,上学的时候在教科书里学到,但那时自己太小,背后的深意根本无法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越了解越敬佩越觉得厉害,真不愧是中国的思想家,文学革命家。这本书要是能进大学的通识课,让中国的大学生甚至愿意了解鲁迅先生的高中生们都读到,学习到,那简直是我中华民族之大幸!此书或者说鲁迅的文章,隔几年或一年读一次都不为过!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