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

    如果说上一部作品《图形思考:依靠图形解决问题》是图解的理论篇,那么本书则是图解的实践篇。本书的第 1 章基础篇,将为大家说明基本的图解技术,这是图解的基础课程。在第 2 章实践篇,我将以参加图解教室的学生们的图解为案例,解说图解变化与进化的过程。希望大家能从这一章了解到图解的内涵,明白图解可以作为辅助思考的工具,对思考的帮助很大。这一章的用意就是让大家了解图解思考的深度。在第 3 章应用篇,我将以图解教室的学生针对同一主题画出的不同图解为例,对每张图的特点及可改善之处进行说明。希望大家明白,即使在同样的主题下,也有许多种图解方式。换句话说,想让大家在第 3 章了解图解表达的广度。格式引文:[日] 久恒启一著.【图形思考与表达的 20 堂课】后浪出版公司.2019:5.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o8Vp7SrZprm6urk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新视角

      每日一书:《图形思考与表达的 20 堂课》。学会用图解自我表达,用图解深度思考,会开启一种新的视角。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基础篇、实践篇和应用篇。基础篇相当于图形思考的入门级别(处于小学阶段),实践篇是部分知识点的分析与讲解(进入中学阶段),应用篇已经开始综合案例的对比和迭代(进阶为强制写论文的大学生)。所以,从用户角度,这本书的目标用户定位不是特别明确。当然,类似于国内流行的 “从入门到精通” 系列,一个新手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将整本书完全消化吸收。关于书中内容,简单记录要点:1. 圆圈和箭头足以图形表达,可以适当辅助插画以增加趣味性。2. 图形表达不要求完全传递原作者的想法,最好能增加自己的思考,比如问题的解决方案。3. 图形表达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考能力,要习惯将其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4. 图形表达本身只是一种工具,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思考过程。5. 图形表达并不会弱化我们的写作能力,相反,有利于我们反思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图解不仅仅是表达,而且也是思考的工具。

        这本书其实放在收藏夹里很久了,很多做图解的人都在推荐,我也就萌发了好奇心,因为我看到的很多图解都像极了嚼过的口香糖。所以我一度很排斥图解这样的东西。这本书的内容很干,实践的部分占据了太多理论新知的部分,但是它让我知道了条目式写法的缺陷,还有如何去改进的方法。它还让我知道了两件事情之间的关系,除了对比还会存在其他逻辑,这就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破围的地方。最重要的一点,它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判断有一些偏颇,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排斥是因为一些作者没有真正的消化和思考。如何以让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思考,去表达,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而终极目标就是拥有自己的主张,这和是否接受并不矛盾。就像作者说的那样由作者的想法触发自己思考,进而独立思考,这才是全书的硬核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图解让思考更深入,让结果更清晰,让细节更入微

          这是一本基于图解的方法书。对于一个初学图解的我来说,有很多新的认知收获,对如何更好地图解也有了更多维的思路。一个图形可以因为不同的展现形式表达着不同的内容,比如形状,圆形更柔性一些,方形则更严谨一下;如线条粗细,圆形大小等等,都含有不同的寓意。阅读完此书,让我能在图解时有更多的展现形式,而不拘泥于文字的大小;也让我在阅读别人的图解作品时,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共鸣。当然,图解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借图解的过程去深入思考,去深挖更深的信息,去关注可能被忽略的细节。如果你正在学习图解,推荐你看此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简单的图形来辅助实现高效表达

            平常总是很羡慕别人做的 PPT, 简洁大气又精美。而自己只会用最简单的文字 + 图片,看起来既单调又无趣。仔细研究了下,发现好看的 PPT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善用图表。而图表恰恰是我的弱项,什么流程图、结构图、关系图,傻傻分不清楚。
             
            正在惆怅之际,遇到了《图形思考与表达的 20 堂课》这本书,里面主要讲了如何用圆圈、箭头和关键词来进行表达和解决问题。
             
            书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只用最简单的圆圈和箭头就能解读任何事物。作者给出了 6 种圆圈的使用方法:包含、邻接、重叠、分离、并列和群立,7 种箭头的使用方法:连续、展开、顺序、对立、互动、扩散和因果。
             
            了解了每种使用方法代表的意思,我们就能自由组合,常识去描述日常熟悉的事物啦。比如,在逻辑构成方面,最常见的关系是 “原因”“结果” 的因果关系。从原因拉一个箭头到结构,就能清楚表达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此外,我们还能用圆圈和箭头去解读文章。首先,阅读整篇文章,挑出重点或者有趣的表达,在这些地方划线,并把关键词圈起来。这样就完成了初步准备。然后,以这些素材为基础绘制图解。把这些要素填到圆圈里,一边思考这些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一边调整它们的位置,再画上箭头,图解就完成了。
             
            我们的大脑天然就对图形印象更深刻,学会用图形来表达想法,既能帮我们理清思路,还能激发大脑的活力,让思考更深入,忍不住要去试试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保姆级指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图解思维

                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图解确实很重要,只不过这本书我看得囫囵吞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图解是一副辅助思考和展示的方式

                    1. 用图解表达事情之间的关系更清晰 2. 我图解来辅助思考更加可视化,可辅助深入思考 3. 用图解梳理工作 / 交接展示,更能拉通共识,输出同一张思考框架图。如何做?1. 思考图解化,越画越清晰 2. 可用于会议总结及交接,3. 用于个人思考构建框架逻辑更清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图解,5个视角形成自已的观点

                      这是一本讲图解,但又不止讲图解的书。1,问题视角:我想解决什么问题?通过问题视角聚焦关注点。2,答案视角: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尽可能穷尽。答案,可能不仅在书中,也可能不在在所提供的答案中,而是通过图解,让答案慢慢呈现。3,俯看视角:用全局视角再来看这张图,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4,文案视角:换句话说,将内容换句话,自已主张重新表达。关键词,标题,再重新优化,从而让整张图解更具吸引力。用 30 个字以内的文字,将自已的结论总结表达出来。5,作品视角:不断美化,加上序号,让他人看得懂,也让自已下次可直接看懂。其他的图解书只讲图解的方法,这本书初看时确实有些不自在,但是没事,给自己定个目标:写份书评,再从目录开始看,想不清的地方要回看,会有另外的收获。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