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次有书把「自我」讲得如此通透#每天解读一本书

    一句话总结 “「自我」是环境沿着时间的堆积,是一个有用的幻象”。


    如果你经常读一些心理学或者脑神经科学的书籍就会知道自由意志并不存在,而这本书更进一步会向我们说明一个完整稳固的「自我」也是幻觉,更为重要的是它会告诉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幻觉,它有什么用,配上一个个的小测试让你不断对自我产生怀疑,而这正是走向真正「自我」的过程,面对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有两种世界观,「自洽但不能解释一切」「可以解释一切却不自洽」,大部分人停留在前者,借助认知失调把世界调整成他们脑中的样子,而有一部分人走到了后者,他们接受自身的矛盾,得以看清世界真实、复杂、痛苦,却更无垠的样子。
    一、我的收获
    本书作者在我看来有些唯大脑论,但仔细思考后,我又不得不认同他的观点,哪怕提出具身认知,最终也不过是环境对大脑影响的进一步延伸,这也让我思考 “唯我论” 的问题,就像我们常说汽车是我们腿的延伸,而我们又何尝不是方向盘的延伸?
    我们视自我主导一切,实际却是我们在很长的时间中也被一切主导,你反抗的家庭塑造了你的反抗,你讨厌的社会造就了你的憎厌,你浸染的世界早已先浸染了你。
    如果真的剔除那些我们所遭遇的人与事,我们都不会是今天的独一无二,它们和被它们塑造的大脑就像完型思考常见图中的每个缺圆,构成了那个并不存在的正方形的自我。
    二、本书概述
    本书的基础支撑没有逃开常见的那几个研究,脑神经发育的模式,镜像神经元的研究,迷信行为的动机,行为心理学,叙事自我等等,阅读的过程,就像在复习,又像在被「吊打」,当所有一切摆在面前,作者拍了拍桌面,说道 “你还没有看清楚吗?”
    接着,整个所谓自我形成的机制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
    一是自我诞生于本能从环境中的学习。我们生下来会有一段脑神经快速发育的阶段,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各种本能让我们不断接受各种刺激,开始形成对世界预测的基本模型,不断模仿别人,直到我们觉醒了完整的「自我」意识,那个幻象开始出现。其中作者谈到人们对胎教的过分狂热,实际上平常的环境给予婴儿的刺激就足够丰富,人的发展有敏感期,但没有所谓的关键期,大脑总会适应环境,真正最有教育的手段就是社交。
    而我们的大脑可能真的就是为了社交而诞生的,蝗虫作为偏好独自行动的物种,在群居后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区域会巨大三分一。
    二是自我是对环境的不断映射。我们都认为「我」是一个稳定的概念,至少是连续的结果,可实际上「我」从来都是离散的,环境先刺激到我们的大脑,激活那个相匹配的脑区,让我们快速做出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我们暴怒、失控,事后觉得那不是自己,因为我们很少见到与这个刺激相匹配的这个脑区,这也是为什么自控如此困难的原因,我们要用不容易被激活的部分去对抗更活跃的部分,就像一只乌龟想要按住兔子,而哪怕成功了我们也要付出代价,自控之后更容易在诱惑下失控,咬牙跑完几公里,随手买了瓶可乐;压抑情绪很久,大吃了一顿。
    三是幻觉的价值。虽然「我」是个幻觉,但它并非没有意义,它让我们的决策有了一个聚焦点,面对选择时「我」才能找到一个设定最优解的范围,而处理他人时也才能更便捷,虽然它让我们放弃了「他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反应的思考」,但让我们可以快速得出「他很蠢」「他很坏」「他很好」的结果,为什么有的人愿意为一句甜言蜜语付出所有,因为那一刻的「ta」看到了希望看到的「ta」。
    就像书中说的「认知失调让我们免于用过去的失败反复折磨自己,正面错觉让我们始终充满斗志,自由意志让我们得到表扬或承受批评,没有这些认知幻象,我们将会被控制我们的潜在机制与加工过程的复杂性所压倒,无法再继续正常生活。归根结底,这是一件好事」。
    三、到底有没有「自我」
    我每次情绪失控时都会告诉自己「没有难过,没有快乐,只有脑生理波动」,这不会让我的情绪变好,但却能让我脱离情绪的控制,找到正确的选项。
    而今天,我想「我」找到了一个让我能保持理性的办法,「没有理性,没有直觉,这是我的哪个脑区被激活了?」,认识到自我的虚幻会让人很痛苦,却也让人很超脱,这时再看自尊、骄傲、荣誉,它们都不再沉重,重要的是现在的「我」真的符合我想要的收益吗?
    当跑完后,喝不喝可乐都没有什么,我接受自己战胜诱惑,也不羞愧自己败于诱惑,只是那个正方形既然并不存在,为什么我不能让它再扩大,拼凑一个「我」特别的形状。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我的诞生

      自我的诞生,抵达自由,没有了抗拒对抗冲突,融合消融,系统整合,走向合一共生,与世界打成一片,他者视角,可以连接本我和超我,驾驭系统,这是伟大的.2023-06-29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思考如何重新勾勒自我

        借由自我来改变生命状态是环境推着我们做出的选择,我们便失去了自由但如果是我们选择了某种环境,再让其对我们造成影响有了新的决策,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选择的自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毕仙僧

          我来过这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推荐!

            早些年就买了这本书,可惜没有阅读。原因可能是,当时自己极度焦虑,怀疑自己有什么狗屁成瘾行为 (性),还有焦虑正啊,拖延症啊。还有,估计当时的知识水准爷欠缺吧。现在觉得,应该耐着性子读完,其实也就不用购买后年得书。实在是缺乏耐心,反倒是更糟糕!!20230612**0:40 当时情景,历历在目。当时认知水平和做法大体如下:    当时自己根据一些心理学书籍诊断,差不多是 “百病缠身”。当时,确实为就业人生迷茫,但是现在看来,根不是事儿啊,大家都有拖延啊。还有,青春年少,有食欲,性欲,当时恶自己是极力用道德压制谴责,继续沿用中小学时的心法啊,性是肮脏的,物欲是第一步得,要🈶长远打算高尚的目标,为了社会,为了更好的未来。方法吗,功过格,很曾国藩,胡适那些人,也就是古人差不多,道德学术,不停反省!甚至,运用可中医理论,“精气神”,道家 “肾精养气理论”,佛家的 “不净观”(视为不干净,想象伟皮囊中人肉杂碎汤),还想到基督教的苦行僧鞭笞自我消除性欲… 反正,挺恶心的吧。这就是没有现代科学知识,现代科学观念的丑态。估计到今天,还有,一大批吧!!“现代古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没有解答书名的感觉

              想知道自我的本质,但看完后,并没有找到答案的感觉,书名有些言过其实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粗略读过,知识增量不多,结构看着略辛苦。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