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36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阅读本书不仅了解了中国话的渊源,也一同知道了一些动植物、民族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看到各民族的迁徙路线及聚居地的选择对语言的保留和传承所起的作用。此书打开了一个了解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独特视角,佩服作者对各种语言的了解和运用,丰富了我们的视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只是谈些读音的闲书

      我是当做闲书看,因为在专业上不懂不敢评论,但也确实没看懂,书写的比较散,主旨是想说 “中国话” 但也没说清,中国人一直依赖的是 “中国字”,本书也没讲清楚 “中国话” 的演变,起码我想知道的中国官话的演变没有说,本书只是讲述一些 “词” 的流传,如十进制,万位计量,猪,爹爸等音的称呼,只能从特点字词的流传考察中华文明的流动,和 “中国话” 无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本神奇的书,从日常所见的文字发音,揭示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如果说,各地发掘的人类骨骸遗迹表明了上古东非古类人猿的迁徙路线,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基因传播。那跟我们日常最息息相关的语音,则表明了各地民族的文化因子的传播和融合。这些或器皿,或食物,或地名,或山河名称,背后无不隐匿着与千里之外的某族的联系。所以说,哪有什么血统一说,哪有什么华夷之别,无非是我们罔顾无知了背后的文化联系。哪一天,如果我们身处异国他乡,听到了熟悉的话音,千万不要惊奇,那就是我们母语的来源或者传播产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冯启娜老师听书秀时分享过❤️

          很棒的一本书,可以用作词典来参考启娜老师上次在听书秀上,讲 “江河” 的典故特别有意思,我是个东北人我都不知道这个缘由。我妈的名字里有 “江” 字我回来还给她分享了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去书里面搜一下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的密码,也是文化的源头,人类的进化史可能就是一部语言进化史。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大概可以类比为数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数学的魅力在于在任何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上都可以趋同,而语言却相反,她可以在两个相对封闭区域内各自进化。或许数学的趋同如天,语言的存异如地,两者相互作用产生了魁魄绚烂的人类文明。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用来讲文字的读音演变、某个时候某个地区读什么发音、随着人类的迁移又有什么变化。专业性上让人赞叹,但是实话实说,确实是不适合大多数人来进行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蛛丝马迹剥开历史迷雾

              这本书读完涨了很多生僻的知识,经常会觉得很多日常的东西 “哦,原来是这么来的”,“噫?居然还有这样的渊源” 这类小兴奋。看着看着就感慨于文字考据异常艰辛,比如某个山区的小村唯一留着的语言可能是曾经广泛用语,但是早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唯独就这小村里面还有 “残留”,这种考据,这种把微小线索联系起来行成一个整体的工作,得多深厚的历史功底才能完成,可想而知。感觉简直不是看在文字,是在看侦探小说。让我时不时想到《达芬奇密码》。蹭蹭剥开,很有意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世界都爱说中国话

                咋一看书名《中国话》,以为是语言学专著,只是抱着开卷有益的心态读读。不曾想,读起来就好像一下打开了百宝箱,越读越有趣,天文地理、历史沿革、神话典故、语音语调……,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即使是完全外行人,也能够从中了解很多中国话的知识。强烈推荐。此书译成外文的话,肯定能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帮助全世界爱上中国话。您说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本很难“读”的书

                  2023 年的第一本书,随手选的书架上没看过的实体书。书里各种音标体系,实在难 “读”,才忽然发现中文有好多读不出来的音 [捂脸][捂脸][捂脸]​​收获了一些奇怪的知识,分享给大家:​西藏不产藏红花,全世界 80% 的藏红花是伊朗产的。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以前藏红花都是在西藏加工之后销往中原地区。​饺子这种东西叫这个名字是清末的事了,明清时期绝大多数人喊 “扁食”,现在福建和北方的部分老人还会用这个称呼。​烧卖这种东西不但名字不统一(烧卖,烧麦,稍卖,烧梅),而且经常指的也不是一样东西,各地的做法都不一样,比如东南亚和越南的没有面皮,像肉丸子… 而印尼的要浇各种酱汁吃…​「荼」其实就是以前的「茶」,汉以前大家都觉得「茶」的味道像「荼」(苦菜),非常难喝,所以用荼来指茶这种植物。直到唐朝流行风向变了,才重新给茶起了个和荼差不多字的名字。​所谓「五谷不分」其实是应该的。五谷之首的「稷」,自宋朝以来就没啥人知道到底是啥了… 目前大家觉得是更古早一些的某种类似狗尾巴草的植物,早就被稻和麦等其他食物彻底取代了。​书里最重要的一句是:汉语的发展逻辑大概是采纳(吸收外来的词语)、驯化(用旧词来称呼新的东西)、忽视(包含到其他意思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专业性很强的书,我是看到了最后才摸到了那么一丝感觉,不过看下来会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为什么是汉藏语系,这中间预言读音形成的规律何在?又比如,南方为什么 “江” 多,北方 “河” 多,但是东北又有江,大河叫江,小河是河…… 语言是一个过程,里面承载着历史和文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群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人群的标识,人群历史与语言历史间呈现出极其紧密的关系。人群对语言历史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诸多语言演变模型都是基于人群状况而发展出来的。语言对于探究人群历史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中国话》,正是探究中国人这个人群与中国境内语言之间的历史关系的一本佳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化如墨入宣纸般扩散

                        初到哈萨克是看见那边土豆馅的饺子,奶酪渣馅的包子一直很好奇,他们的名字竟然叫 mandei,始终觉得和我们的馒头好类似,茶叶叫 qiayi 也是和我们的差不多,看了这本书突然明白了,我们祖先的文化力量还是真的很强大,直接影响到了中亚这么远的地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专注的人都很可敬可佩

                          书中通过一些字或词的发音,不断的追寻其文化传播的来龙去脉,仿佛回到古代文化、商业等交流的场景,让人身临其境。    第一次看这类的书籍,开始时感觉看不下去,后面慢慢熟悉了作者的思路,就变得清晰了,直到最后意犹未尽的感觉。    作者能从一个字挖掘出那么多的历史故事,其演化推理能力专研精神值得学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像探案一样进行语言溯源

                            偶然间在电子书翻看了这本《中国话》,从前面几个篇章讲 “米” 的各地叫法开始,就吸引到了我。结合着不同民族种群的迁徙,语言也有了自己的变化更迭。看本书就像看侦探🕵小说,把一个又一个线索串联到一起,找到最接近真相的答案。很不错的书,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语言的细微处

                              这本是语言学爱好者会喜欢的书,也推荐给语文、英语、历史老师。我知道汉语的支系庞杂,但并没深入研究过,今日顿觉:语言的细微处竟可以绵延到千里之外的国度,仅一个汉字便可以将世界范围内的相关文化联结。比如:我们的 “蜜”,很可能属于印欧语系;我们的 “茶”,撑起了多数语系中的 “茶世界”。语言与文化,穿越国度,一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漂流… …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有趣,值得一看

                                很有意思的角度进行展开,内容蛮有意思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他研究的对象,学习语言的更应该看看如果有国外的朋友也可以给他看看,但更应该推荐的是国人自己看看,这里面很多内容是你欧脑子想过但是没有问出来过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郑老师的新作是极有趣的语言学著作,不枯燥无聊,把中国语言的变迁通过横纵两条线有机结合在一起:横,指的是在中国周边甚至更远的地域寻找汉语产生及演变的规律,第一次发现在西亚、新西兰这些遥远地方的古老语言中都能找到汉语的踪迹;纵,指的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线索,古老的民族、出土的文物、人类迁徙的历史都可以在语言的留存和变迁中寻踪觅迹。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密码,也是古老文明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话的前世今生,抽丝剥茧

                                    🍃对语言追根溯源各种比对,真是一件既繁琐又有趣的事,需要知道好多种不同的语言,甚至可以小到只有一个村的人说的语言,对于不太懂语言学的人而言,看这书很涨知识,相对来说也比较专业化了。个人建议这本书采用听书的方式阅读,因为里面有很多国家的语言,看的话有些不会读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群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人群的标识

                                      📖书名:中国话️作者:郑子宁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史家陈寅恪有一句被广为称引的名言:“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在此之前,主持绘制法国方言地图集的瑞士语言学家吉耶隆(Jules Gilliéron)也说过:“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对,找出文化交流的隐蔽线索,带给我们对历史的全新认识 — 尤其是对那些无文字社会或文献所缺失难解的历史,语言可以是另一种考古工具,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工具。🌟 印欧历史语言研究那么发达,原因之一恐怕也是因为史料匮乏,所以语言成为重要线索,中国则正因为文献丰富、文字发达,结果反过来阻碍了这一领域 “本应有” 的发展。🌟 人群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人群的标识,人群历史与语言历史间呈现出极其紧密的关系。🌟 语言对于探究人群历史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著名华人语言学家王士元在《观察历史的三个窗口》一文中,就把语言学与考古学、遗传学并列,作为考察人群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各类地名中,尤以大河的地名最为稳固。打开中国地图,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北方的大型河流都称 “某河”,如黄河、海河、辽河、淮河、渭河等;而南方大河的通名则是 “江” 占主导,如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稻黍稷

                                        这书一看就很有水平,专业,因为😂咱看不懂。撇开这些全球各地的读音的内容,我就是去里面找了几个故事看,印象最深的就是稻、黍、稷、粳 (jīng) 米、籼米科普了下。因为看不明白,所以,评分必须 5.0,以免拉低了平均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话(中国-亚洲-世界的中国话)

                                          中国话,从现代追溯到上古,语言的变迁和融合。中国话,在中国本土成为本土特色,相同一样物品各地称呼不同(例如馒头、包子)。我走过的区域:四川、云南、蒙古、西藏、湖南、广东、华北、东北,联想到当地生活语言及本文的考古文字记载,脉络清晰,再次云游。推荐本书:新角度了解中国话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