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各地趣味方言话题,解锁中国历史文化。名词实例通俗解读,从家乡话开始探寻语言学的奥妙。

内容简介

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南腔北调”的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维系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

本书将大众熟悉的31个趣味话题分成八大版块,解读其内在的语言学原理;又从每一个话题延展开来,阐明同一话题在不同方言的流变,铺陈出一幅幅民族历史文化的画卷。读者在收获语言学知识的同时,更能从各自方言的角度找到共鸣,在方言里发现不一样的中国。

目录

  • 版权信息
  • 清浊 字母的前世今生
  • 要想强国,先学吴语?
  • 吴语中的浊音如何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字母?
  • 陕西人把“稻子”念作“讨子”是怎么回事?
  • 卷舌音 最具争议的卷舌音
  • 北方话的卷舌音是其他语言带来的吗?
  • 把“小公主”说成“小公举”是怎么回事?
  • 南京式卷舌音是怎么影响到云南、宁夏等地的?
  • 腭化 “鞋子”“孩子”与“上街”“上该”
  • 四川人为什么把“鞋子”说成“hai子”?
  • 天津的“双港”要读成“双jiang”吗?
  • 陕西瓦窑堡、吴堡的“堡”为什么读“bǔ”?
  • 张各庄、李各庄的“各”是怎么回事?
  • 北方说的“来qiě了”是什么意思?
  • 声调 老外说汉语最大的障碍
  • 是不是记住12431,就可以普通话转河南话了?
  • 广东话的声调为什么比普通话多出一倍?
  • “六安”为什么会念作“lù安”?
  • 尖团 梨园人念念不忘的一条铁律
  • 你说话“新”“欣”不同音吗?
  • 太原人语多不正?
  • 福建话为什么把“枝”说成“ki”?
  • 鼻音 只要说汉语,就前后鼻音不分
  • 南方人说话前后鼻音不分?
  • 前后鼻音不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山西人爱吃的“擦尖”真是“尖”吗?
  • 上海人为什么把“生煎包”念作“双肩包”?
  • n、l不分是南方人的说话特征吗?
  • 上海人为什么自称“上海宁”?
  • 轻唇化 “胡建”“扶兰”与“一蚊”钱
  • “hú建”人为什么发不出f这个音?
  • 广东话的“一蚊”钱与“Ip Man”有什么关系?
  • 元音 各方言都搭乘过的“列车”
  • 广东人为什么把“鸡”说成“gai”?
  • “胭脂”其实是错别字?
  • 唐朝的“矩州”怎么变成了现在的“贵州”?
  • “远上寒山石径xiá”的读法有没有道理?
  • 湖北人、云南人为什么把“去”说成“ke”?
  • 为什么这么多人把“疫情”说成“yu情”?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4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语言里的历史

    说到方言时,讲个故事:2010 年 6 月的一天,在吉尔吉斯斯坦乌什市大街上,到处是举着刀的男人,他们拦住路过的行人,询问 “麦子” 怎么说。如果路人回答 “buuday”,便能平安通过,但如果回答 “bugdog”,他们手里的刀就立刻砍下去,暴徒们使用语音来鉴别同族吉尔吉斯人还是异族乌兹别克人。口音,将外貌一样的人区隔成不同种族。作者郑子宁,1989 年出生于常州,在一个说普通话的家庭长大,从小在多语言环境下生活,15 岁去新西兰读高中,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在异国他乡有机会认识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口音的朋友,自己业余开始了中国语言的探讨。中华文明使用的文字是世界上唯一通行的非注音文字,秦大一统后,2 千年来中国幅员辽阔,千里不同音,形成众多方言,但整个知识分子精英体制以书同文,进行信息交流,口音可以不同,不妨碍用一篇锦绣文章一笔好字达到阶级跃迁和文化认同。而西方不同,口音的不同,根据《圣经》创造出不同的文字(如德语),也就形成不同的民族国家,再难统一了。当年传教士到中国,给圣经翻译了温州话版本,铜陵话版本,但都没有流行起来。国外语言学发展很繁荣,德国发达的东方语学院,也是通过梵文的研究,追溯雅利安高贵种族的发展足迹。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回忆,他访问印度时,发现他的随员能命令印度本地的官员,就因为他随员说话的口音,对方知道他是婆罗门。本书挺有意思,通过口音的变化,探讨族群的迁徙,比如四川话和南京话的相似是缘于张献忠屠城后,四川是内地移民等等。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很多方言在消失,也是好事,毕竟语音是为了交流沟通。新加坡建国后就取消了方言广播,为了消除族群隔阂。

      4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爱与哀愁——方言的困境

      在普通话不断普及的当下,留给方言的空间和时间还有多少?身边的小孩子从小接触的都是普通话,越是年幼的,越是不会讲方言了,即使会的,也是普通话版的方言,大量的地方俗语俚语谚语随着时间的流淌,慢慢地滑进了历史的坟墓。是保护?是发掘?是恢复?还是其他?谁也不知道。或许,文明越发展,文化越融合,方言终成无源之水吧。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听万千方言,见精彩世界

        丰富的语言,能够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多彩,能够感受到不同地方、不同区域的人在生命中的重点,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性格特质。说句实话,有些场景,有些情绪用方言表达最为达意,普通话是不能恰为其当地予以表达。本书的写作方式是半专业半通俗的写法,没有一点语言学、文字学的功底,读下来会显得较为枯燥,不太通畅。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8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