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春风得意马蹄疾,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用深度认知坚守能力圈,以安全边际追求价值本质,并通过绝对理性与长期主义对抗市场非理性。1. 价值投资的利润来源只有两种,一种是企业成长带来的内在价值增长,另一种是股价从低估回归到合理带来的估值提升。别总想赚快钱,赚这俩钱就行,要么公司自己越做越强(像大树越长越高),要么就是股价跌太狠、迟早得涨回来(像打折的东西早晚恢复原价)。开了个小面馆(公司)。赚钱有两条路:1) 面馆越做越大(产品好、客人多),分店开满全国,当然赚翻了(公司成长);2) 面馆被恶意造谣说用地沟油,客人吓跑一半,估值(面馆价值)被低估。后来谣言澄清,客人回来排队,面馆价值又涨回去了(估值回归)。2. 能力圈与专注,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投资成败的关键是你对所取的那一瓢到底有多深的了解。深度研究自身能力圈内少数优质标的的重要性比广度更重要。知道自己吃几碗饭,盯紧碗里的,机会再多也别贪心!关键不是抓多少,而是你对你选的那个(公司、行业)有多熟!吃得准才能赚得稳。打游戏机,你只玩得转 “马里奥赛车”(熟悉领域),赢率超高。旁边摆着 “拳皇”(不懂领域),虽然很酷,但你去玩肯定被虐(亏钱)。想赢金币(赚钱),不如专心跑你的卡丁车(深入研究自己懂的)。3. 安全边际与风险意识,格雷厄姆基石。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要亏损,第二条规则就是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便宜是硬道理。第一条:别赔!第二条:别忘第一条!最重要的事: 别亏钱! 怎么做到?买的够便宜才行(比如捡漏买白菜价的好东西),给自己留足安全垫(不怕小磕碰)。买股票就像过湍急的河。买的贵(安全边际小)等于只拉根细绳子过河,脚下一滑(判断失误,市场波动)就掉水里(亏大钱)。买的足够便宜(安全边际大)等于身上绑了厚实救生衣 + 粗安全绳(双重保险),滑一下也淹不死(保住本金)。格雷厄姆专找股价远低于公司净资产的 “烟蒂股”(超便宜),就像花 5 毛钱买市场价 1 块钱的破铜烂铁(资产),即使当废品卖也能保本或小赚(安全边际)。4. 股市的短期运作像是一个投票机,而股市从长期看就像是一个称重机。恐惧与贪婪在投票时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称重时毫无作用。短看情绪像投票,长看本事像称重。短期股价为啥乱蹦?看大家心情!(像很多人一起瞎投票)。长期股价涨跌?看公司到底有没有真本事、赚不赚钱!(像用秤称东西多重一样实在)。选秀初期,观众投票(短期投票机)可能被包装酷炫但唱功平平的选手吸引。过几年再看,真正火得长久(股价称重结果)、值得投资的,往往是那些唱功扎实、作品好的实力派歌手(好公司)。5. 独立思考和理性是成功的关键。成功与智商无关,关键在于理智。首先,不要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克服情绪干扰,保持独立思考和客观理性。赚钱靠脑子清楚,不是靠智商高,想投资好?不用多聪明,关键得脑子清醒不犯浑! 别被大伙儿瞎起哄带偏,也别自己瞎琢磨坑了自己。巴菲特在市场恐慌性抛售好公司时(如大熊市),总能保持冷静,看清公司内在价值不变甚至提升(理性分析),大胆买入(人弃我取),最终大获全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传奇人物顺风顺水投资的大半生经历书中摘抄:一路走来,巴菲特所想的都是股票。在 8 岁时,他就开始阅读关于市场方面的书籍,11 岁时买了人生中第一只股票 —— 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并实践各种交易方面的理论。十几岁的他还做过一阵 “图表专家”,随后又成为市场时机方面的 “专家”。从 1943 年起,因为父亲霍华德当选国会议员,他随家人搬到了华盛顿。由于太想念家乡奥马哈,年轻的巴菲特在学校表现不佳,甚至在他一向擅长的数学科目上,成绩也不是很理想。他还曾一度离家出走。只有当父亲迫使他放弃他热爱并为他带来收入的送报工作时,他的成绩才有所提高。16 岁高中毕业之后,巴菲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度过了两年时光,然后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大学。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就是在那里,他读到了本杰明・格雷厄姆新出版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在书中鼓励投资者多关注公司的真实价值,并根据 “安全边际” 进行投资,这些理念对于巴菲特来说,意义是无比巨大的。时至今日,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还带有格雷厄姆的印记:“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要亏损,第二条规则就是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 金子本身不会繁育出新的价值;债券也很少回馈投资者;而精挑细选出来的普通股票和土地则是具有生产性的资产,很有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为什么股神来中国不能成为“股神”是真的吗?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因为巴菲特先生一直被称为股神,对他好奇,想了解他的一生,如何能做到 “股神”!8 岁的他就开始阅读关于市场的书店 11 岁的他开始买人生中第一只股票,实践各种交易的理论。13 岁时父亲霍华德当选国会议员,全家搬至华盛顿,因搬家影响了他学习,巴菲特曾离家出走过,成绩不理想。16 岁高中毕业后至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了 2 年,后又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大学。20 岁巴菲特申请读哈佛大学商学院,因 19 岁的他有着 16 岁的外貌,12 岁少年的体重,那次求学失败告终,回到了家乡奥马哈。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读到一本书《聪明的投资者》作者是本杰明・格雷厄姆,这本书可以说影响了他一生…… 书中告诉读者多关注公司的真实价值,根据 “安全边际” 进行投资。这些理念对巴菲特意义巨大。一次偶尔机会得知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点燃了他的希望。申请就读这所大学机会就是为了做本的学生。从此以后和本不断擦出思想的火花。总结几点:1,他的成功和童年有关 2,多读书才能和读者有思想的碰撞,才有机会见面,并成为贵人。送给你我的金句🧡ྀི💛ྀི❤️ྀི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 (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 没有不每天阅读的 -- 没有,一个都没有。—— 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查理・芒格分享未完待续……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