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红色骑兵军

    巴别尔作为随军记者跟随红军第一骑兵军参加了 1920 年的苏波战争,今天是契科夫的诞辰,在西方巴别尔这位犹太作家更受推崇,本书是国内最早的译本,可惜俄罗斯的复杂人名和语序,译者竭力了还是让作品弱化,减一星。36 篇短篇作品,字字珠玑,暗含隐喻和反转,需要多译本对比阅读。俄罗斯民族性格让作品阴郁,现实主义的精准描写,充分展示战争的残酷,野蛮和血腥,哥萨克败坏的军纪,战区乌克兰的民众被双方军队反复蹂躏。可想而知,战后红军骑兵统帅布琼尼对作者的愤怒,也为作者日后被清洗埋下祸患。对比中苏作者对战争的描写,苏联从 1917 年十月革命后,历经对内战争,对外芬兰和波兰战争,残酷的二战,苏维埃一代知识分子没有完全歌颂,就是《静静的顿河》也不是充满阳光,说明思想政治并没有深入人心,本书中《家书》的父子相残,《盐》的冷酷专政。难怪最终帝国会分崩离析,重拾民族主义。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里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苏波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不过,阅读时依然会感到震撼。这是因为,巴别尔笔下的人物、他的行文风格仍然独树一帜,难以模仿。他用嬉笑怒骂讲述着战争中的血雨腥风,用看似荒诞实则悲凉的语言,还原历史的累累伤疤。他表现的是现实生活的复杂多样,表现了人如何既可以崇高,又可以卑下;既可以是日常中的人又可以是英雄;既可以残酷也可以善良;既可以救命也可以杀生。他秉持着旁观者的冷静,用逼真而酷烈的描写,质疑那些违逆人性的行为。这是这本书的过人之处,也是巴别尔担着生命风险写下它的最终用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说实话,读的特别别扭。虽然对有些景物、人物以及气氛的描写很独特,也确实有些画面感。但是读不懂,也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我对时代历史背景知识匮乏的问题。总归就是读的不是很过瘾。但毕竟是大师之作,作者悲惨的命运也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创作素材取自于巴别尔 26 岁时作为战地记者跟随布琼尼统帅苏联红军第一骑兵军进军波兰的行军过程中的战地日记。此次大站是世界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骑兵会战,历时三个月,作者在书中用最直接最简练却华丽的语言,通过 35 篇散记描绘出了在波兰的苏联骑兵军最真实的军旅生活。作为犹太人,他不否认苏联骑兵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作为革命者,他也不避讳苏联哥萨克骑兵犯下的错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骑兵军》

            《骑兵军》曾在苏联高层军界和文艺界引起剧烈的争论,因为小说内容涉及一段复杂而敏感的历史 —— 苏波战争。巴别尔作为这场战争的亲历者,用客观的叙述还原了战争残酷的面貌。《骑兵军》体裁极为特殊,由 38 篇长短不一的故事组成,相互之间没有连贯的情节,看似松散,实际上却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作者通过文本间的不断穿插和独特的写景手法,使故事具有了巨大的感染力,提升了苏维埃早期俄罗斯文学的质量。《骑兵军》的故事以战地记者柳托夫为核心展开叙述,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他的内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指向了《骑兵军》的深层内涵:革命、战争的意义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的抉择。《骑兵军》背后的故事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历史,但是《骑兵军》却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依然震撼着我们,因为巴别尔抛开了简单的善恶二元划分,秉持着旁观者的冷静,用逼真而酷烈的描写质疑违逆人性的行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惨烈的战争

              《骑兵军》是苏联历史上唯一、直接描写苏波战争的文学作品。苏波战争是当时的苏俄遭受的重大挫折,后来也一直被苏联视为耻辱,没人敢轻易触碰这道历史的伤口。本书一共由三十八个故事构成。通过独特的行文风格和文本的穿插,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冲撞。将两种看上去完全对立的族群和事物,因为战争的浪潮不得不混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巨大鸿沟凸显出来。因此,在叙述上具有了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提升了苏维埃早期俄罗斯文学的质量。《骑兵军》的创作素材取自于巴别尔 26 岁时作为战地记者,跟随布琼尼统帅的苏联红军第一骑兵军,进军波兰的过程中所记录的战地日记。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骑兵会战,历时长达三个月,战争的惨烈程度可谓空前绝后。作者在书中用最直接最简练却华丽的语言,描绘出了在波兰作战的苏联骑兵军最真实的军旅生活。故事以名为柳托夫的战地记者为线索展开叙述,通过柳托夫的心里变化过程,指向了这本书的深层内涵:革命、战争的意义是什么?个人又该何去何从?自始至终,巴别尔都抛开了简单的善恶二元划分,一直将目光聚焦在战争中的人身上,关注人性在激烈剧变中受到的撞击,拷问个体的选择。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军界震动,认为这是对红军的诽谤。到了 1928 年底,对巴别尔的攻讦到达了顶峰,声望日隆的骑兵军统帅布琼尼,直接给一直维护巴别尔的高尔基写了著名公开信,信里直接骂巴别尔是 “一个发疯的犹太佬”。高尔基则坚持这本书是对红军战士的生动描写,使他们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会激发人们对战士的爱戴。最终,出于对内部稳定的考量,斯大林亲自出面让布琼尼闭了嘴。尽管这本书因此在苏联一时间洛阳纸贵,但是这场风波并没有结束。巴别尔敏锐地察觉到了危机,他一直竭力保持低调和沉默,再也没有写出有力的作品。但是他还是没能逃过劫难。1939 年,巴别尔被秘密逮捕,罪名是参与阴谋恐怖活动。从记录来看,逮捕决定竟是在作家被捕了 35 天之后才做出的。1940 年,巴别尔被秘密处决,一代天才就此陨落,但是这本书却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局限,在文学的天空中闪光。这本书里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苏波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不过,阅读时依然会感到震撼。这是因为,巴别尔笔下的人物、他的行文风格仍然独树一帜,难以模仿。他用嬉笑怒骂讲述着战争中的血雨腥风,用看似荒诞实则悲凉的语言,还原历史的累累伤疤。他表现的是现实生活的复杂多样,表现了人如何既可以崇高,又可以卑下;既可以是日常中的人又可以是英雄;既可以残酷也可以善良;既可以救命也可以杀生。他秉持着旁观者的冷静,用逼真而酷烈的描写,质疑那些违逆人性的行为。这是这本书的过人之处,也是巴别尔担着生命风险写下它的最终用意。本书和《静静的顿河》一起阅读,感受会更深。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