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24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2022年读完的第四十一本书!

    多年前浅读过一些关于阳明先生生平及心学之书作,对其学不甚深入,对其人也确有敬神人教主之感!本书还阳明先生本来模样,除却光环,增加亲近,也更有信心深入学习心学及儒家之学!本人浅见,自然之法润养万物,诸多学说志人本心,以向善之心至道之法修心养志,不至笃信,不可盲信,则诸说皆准,无对无错!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次划线 99 条笔记的书,给了榜样王阳明这本书。

      之前自己的榜样是曾国藩,去年到今年自己的榜样终于是变了,变成了王阳明,然后一切都觉得自然了许多。熊逸老师挺好的,是我自己的原因,感觉还差点什么,说不出来,也可能是自己没有领悟到,扣了一星。建议读过王阳明的传记或者对他有所了解再来读这本书。记得之前佘老板【在行动之前,我该想些什么?】
      有种方法是,在行动前问自己,10 分钟后,10 天后,10 年后,你会怎么评价自己去做这件事。我更喜欢的是,问自己,如果这件事永远没有人知道,还做不做。
      嗯,如果有一件,永远没人知道,自己还肯定会做的事,感觉挺值的。王阳命就是这种去做事的人,和曾国藩不同。我真心觉得心的力量无限大,一个人心情好了,什么事都很顺。王阳明中间有段经历让自己印象深刻,他终于做了很多事情,每天很辛苦,小有成就,然后趴在床上起不来了。因为他太累了,身体不行了。所以如果我有一天会以某种方式死亡,我恐怕会觉得自己是过劳死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累,只有自己生病的时候才感觉到自己免疫力低下了。因此这一年的我把健康放在了第一位。王阳明,他就是我心中某种程度上可修炼的 “天才”。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培根尝言一个人结了婚就等于向命运递交了人质,这真是一句既悲哀且无奈的真理。王与准纵然置生死于度外,总不忍心让儿子们一道为自己陪葬,最后便议定由次子王杰代父应征,一场风波总算是平息了下来。侥幸保全了志向的王与准从此自号 “遁石翁”,以此向导致自己摔伤的那块石头表达由衷且苦涩的谢意。而他对个人选择的解释是:“我倒不是厌恶富贵、喜欢贫贱,而是一来知道自己命薄,二来不忍违背先人的遗愿而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巨难读巨有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作者貌似知道的挺多,可惜没有丝毫心学工夫

            阳明心学不是哲学(概念逻辑之学),是儒家工夫(生命体认)。很多学者以哲学解释或类比心学 / 儒学,其不过是口耳之学,是没有践行没有体认的。儒家讲智仁勇,哲学说爱智慧,只是其中的智,而没有仁和勇。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仁和勇都是实践导向,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夫。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王阳明:一切心法

              从去年七月读到今年五月的一本书,有点一言难尽。刚开始觉得怎么明明是讲阳明心学的,反而语气里满满都是挑剔?尔后又渐渐反应过来,这是不是带着批判性思维的讲解?这是一本不再仅仅是讲述王阳明生平及心学的书籍,同时也启发了我,很多知识,还是一手的最好,转手的,一定要看作者。从《大学》八条目里引申出来的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基石。🌹听别人的劝告不如自我反省来得真切有力。🌹所谓善恶,只是我们的主观判断罢了,一切善恶其实都只是私心偏好,即便是全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也不过是一时一地所达成的共识,所有人的私心偏好高度一致罢了,所以我们最自然的回答会是:“善恶只在你的心里,你心里的善恶标准取决于你的基因编码和成长环境。”🌹儒、释、道三家非但都是 “讲理” 的,还都属于技术性的知识,虽然技术指向不同,但都包含心灵修炼的内容。儒家自宋代以后,心灵修炼越来越仰仗静坐冥想式的神秘体验了,换言之,这就是在修心技术上与佛、道合流,而我们已经知道,只要是静坐冥想式的神秘体验,无论名义上属于哪种信仰或哪种修行,脑神经的运作机理都是高度相似的,当事人获得的感受也是高度相似的。🌹儒家与佛、道两教原本天差地别,根本就不只是毫厘之差。儒家旨归是给社会开药方,重建西周初年尊卑有序的礼仪制度;佛教诞生于六道轮回的印度传统,教人找出轮回的原因,从而从轮回当中跳脱出来;道教或炼外丹,或炼内丹,总之是教人长生久视、羽化成仙。三者原本就是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混杂在同一片土壤上争奇斗艳,面貌渐渐变得相似了。🌹千言万语,苦口婆心,只为阐明一个真谛: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良知,都有成圣成贤的潜质,而成圣成贤的方法也早在经典里写得明明白白,简单得简直不像话。🌹大丈夫行事,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这话说来容易,能够做到的人却始终寥寥无几。🌹所谓 “大学”,传统上认为是 “大人之学”。那么何谓 “大人”,王守仁在此解释说,大人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在大人眼里,全世界宛如一家人,全中国宛如一个人。倘若不具备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心中全是国别之分、人我之分,那就是小人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二刷此书,熊大出品,必属精品!以生平为线索,夹叙夹议,就像一边讲故事一边讨论一样,很有面对面唠嗑的滋味。只不过熊大唠嗑的段位有点高😬总之,今人谈心学,当需要牢记,祛魅加亲近,才识王阳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一直以为,今人对王阳明的热衷颇有几分荒诞,倘若他们当真了解王阳明的一生成败以及阳明心学的真实含义,当初的热情会不会在转眼之间烟消云散呢?王阳明似乎是被当作今天意义上的 “成功人士” 崇拜的。人们叹服他的烜赫事功,至于他的学说与品德,看上去只是辅助他成就事功的工具。太多人之所以在这个充满诱惑与竞争的时代甘心拿出一部分本可以用来获利或休闲的时间沉潜于故纸堆里,涉猎一点阳明心学,只是因为幻想着可以由此获得王阳明借以成功的思想利器,使自己变身为成功人士罢了,至少也要比当下更成功一点。这样的想法究竟有几分可靠呢?我很想率先交代一个发生在金融行业里的真实故事:在我所生活的城市,据 2014 年官方统计的收入排名,金融行业稳居榜首。高收益自然伴随着高风险,某位金融精英用以应对风险、缓解心理压力的措施是颇有几分代表性的:拜一位 “大师” 为师,每有斩获,便不吝名车、豪宅向 “大师” 进贡。事情的第一个蹊跷之处在于,所谓 “大师”,自当是修为高深、云淡风轻、视金钱如粪土的人,怎么可能像凡夫俗子一般贪恋物质呢?而且,如果他真的有能力指点学生发财,这样的指点岂不是使学生在物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与超凡脱俗的高人境界南辕北辙吗?我有幸聆听过这位 “大师” 的解释:“你们修为太浅,很容易被钱财腐蚀心灵,所以多余的钱财自然应该奉献给我。我已经有了足够的修为,钱财无论多寡,都不会对我的心灵造成任何损害。” 好的,在我们失声发笑之后,不得不承认在这短短的一番说辞里竟然隐藏着高深的理论素养和无懈可击的逻辑,俨然有古之儒者的风范。儒家经典《礼记》有这样一段话: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礼记・儒行》)这段话描绘出儒者的经典形象:他是自信满满的原则主义者,只依据内心原则做事而不计成败。任你用金钱和声色犬马来包围他,他也不会做出有亏于道义的事情;任你凭借人多势众来胁迫他,甚至以死亡来恐吓他,他也不会有半点动摇;如果遇到猛兽,他会以全部勇气出手相搏,全不在乎力量的悬殊;如果需要拔山举鼎,他也会当仁不让,全不管自己到底有多少气力;他既不会对过去的事情后悔,也不会预估将来的风险,始终保持威严的容止,遇事不会改变既定的谋划…… 儒者的独特之处正是在这些地方啊。不难想见的是,如果我们把《礼记》的这篇文字当成一段心理侧写的话,我们会相信这是虔诚的宗教人士才有的样子。在任何云谲波诡的环境里,无论是古代的宫廷斗争还是现代的金融赌博,这样的心理素质无疑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成功要素。而假若它是可以被购买的,我相信愿意一掷千金的人绝对不在少数。那位金融精英从 “大师” 身上以名车、豪宅所换取的,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这样一种东西。换言之,“大师” 的存在无论是否真的具有逢凶化吉、指引金光大道的意义,至少使人相信了这些意义的存在,从而摆脱了各种患得患失的纠结和焦虑。你对一位 “大师” 的信心越足,你的心灵安定感就越强,应对不确定事件时的心理素质也就越好,这就是 “心诚则灵” 的道理。虽然从客观角度上看,“精诚所至” 的付出未必就会导致 “金石为开” 的结果,但只要你真的 “精诚所至”,至少你会相信 “金石为开” 的结果已经出现或者终将出现,即便你一败涂地,也比旁人更容易找到宽慰自己的理由。正如理性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优势,非理性也有同样的甚至更为重要的意义。当我们以十足的理性态度对各种 “大师” 之流满怀讥讽的时候,不要忘记人类倘若没有这些愚蠢之流,人类的心理机制倘若缺乏这种欺骗与自我欺骗的能力,那么心理崩溃将会成为最致命也最普遍的痼疾。幸或不幸的是,对于太多人而言,王阳明正是这样的一位 “大师”,何况他的成功经历早已为他的学说做出了可信度十足的背书。人们总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所以无论是同在大儒级别的朱熹也好,为王阳明开学术先河的陆九渊也好,他们的生平与学说在今天的大众市场上已经很少有人关注了。原因就是这样简单:他们都不是 “成功人士”,所以他们的学说不值得认真对待。是的,我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忽略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的 “成功” 和他的 “成功经验” 之间的联系远不似我们通常想象的那样紧密。二、惊人的预言与预言家的 “成功经验”《左传》,为王阳明所熟读的儒家经典,记有这样一段史事:卖主求荣的子伯季子与旧主的家臣许公为狭路相逢,就在这个你死我活的紧张时刻,许公为气定神闲,请对方先向自己射箭。这里需要交代的背景是,春秋时代是标准意义上的贵族时代,虽然沦落到礼崩乐坏的边缘,但骑士精神仍然是社会的主旋律。当武士交战,须以箭术决胜负的时候,默认的规则是一人一箭交替射击,直到有一方被射中为止。所以先射的人总是占便宜的。许公为之所以主动请对方先射,甚至请对方连射自己三箭,理由非常掷地有声:“与不仁人争明,无不胜。” 他坚信世界上存在着正义必胜的法则,那么,子伯季子既然站在正义的对立面,就算让他先射三箭,他又怎么可能射中自己呢?我们不得不佩服许公为对正义天理的绝对信心,而事情的结果也完美地证明了他的正确:子伯季子连射三箭,连许公为的衣角都没有擦到,轮到许公为发箭的时候,只一箭便结果了子伯季子的性命。(《左传・哀公十六年》)当然不乏从中读出信心和正义的力量的人,即便是头脑最简单的读者,恐怕也不敢断言许公为对正义的这份信心会保证他在将来的战斗中还能够继续克敌制胜。那么,我们不妨大胆地设想一下:假如真的发生了连战连捷、百战百胜的情况,会不会动摇我们的想法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行合一,最重要的是行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151 本)#2023 年精读作家(7)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下)》大家好!今天阅读熊逸老师的第二本作品《王阳明:一切心法(下)》,中国当代思想隐士熊逸的作品,带你我了解真实的王阳明。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投机分子。他纵兵屠城,窃夺他人战功,散布异端邪说蛊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态享受着信徒的阿谀与供奉。乃至清朝编修《明史》, 才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为王阳明做了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阳明弟子们谦卑写就的私史里,他又仿佛头顶光环的圣徒,有神鬼莫测之能,每每还有灵异的奇遇。于是我们每个人对王阳明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自己对史料的采信方式以及认知误区之有无或多寡。是的,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很耐人寻味的事情。2、精彩段落:①登第还是成圣 —— 从王云到王守仁王氏家族终于有了苦尽甘来的迹象,光宗耀祖的事业肇端于王华,大成于王华之子王守仁,即我们习惯于以号称之的王阳明。王华在寒微之时娶了门当户对的郑氏夫人,在郑氏去世后又娶继室赵氏、侧室杨氏,共生四子一女:长子王守仁,为郑氏嫡出;次子王守俭、四子王守章为杨氏所出;三子王守文以及那个在史料里未曾留下名字的女儿为赵氏所出。某天他和小伙伴们在户外嬉戏的时候,引起了一位过路道人的注意,道人感慨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如果 “天机” 一事属实的话,那么本着这个逻辑,既然 “云” 的秘密已经泄露到天下皆知,连我这个数百年之后的作传者都知之甚详的地步,王守仁一生所遭遇的各种偃蹇坎坷自然都是上天施加的惩罚了。王守仁不假思索,随口便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虽然从诗艺上看,这首诗逊色于前作,但视角更见奇特,气魄更见雄浑,兼有李白的浪漫潇洒与苏轼的妙悟理趣。而且从诗体上看,第一首是七绝,第二首是七古,七绝需要雕琢音律,七古需要古拙磊落,小诗人就这样在近体与古体间轻松往来,简直有几分炫技的味道。他问塾师:“什么才是第一等事?” 塾师答道:“当然是读书登第。” 王守仁不满意这个答案,迟疑着说:“登第恐怕算不得第一等事,真正的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学圣贤。” 父亲王华听说了这段趣事之后不禁失笑,对儿子打趣道:“你想做圣贤吗?” 这番简短的对话里实在饱含深意,关涉到儒家理想一途与现实一途最本质、最激烈亦最切身的矛盾。哪怕事件本身只是阳明心学的后生门徒们为了神话师尊而编造出来的,但它所蕴含的正是心学学脉中的逻辑原点。②龙场悟道 —— 从王守仁到王阳明核心便是流露出一种极尽孤独的使命感,觉得全世界都对自己或为难或冷漠 —— 这是孔子、孟子都曾有过的特殊心态 —— 大道衰微,古风无存,谁来弘扬大道,谁来存续古风,答案自然是孟子那句 “舍我其谁”。1. 儒学自从二程、朱熹以后,师友之道不复存在,儒家经典也沦为应试工具。一言以蔽之,儒学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了。2. 复兴儒学以立志为先,有志者事竟成。3. 自己从求学伊始便渴求知音,但志同道合的人寥寥无几。4. 以孟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的话来做自我宽慰,用使命感来增强自己应对困难的信心。5. 最后叮嘱三名弟子去北京见湛若水,可见王守仁此时对湛若水的推崇。强大的使命感是逆境中最有效的兴奋剂。我们不妨检点一下历代知识分子在相似处境下的生存方略:屈原、贾谊是一类,因忠见斥,因才遭忌,在自怨自艾中一发而不可收拾。王守仁在贬谪的路上取道沅、湘,写有一篇《吊屈平赋》,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垒块,但怨气就这样以文辞发泄出来了,人并不曾真的步上屈原、贾谊的后尘。明代极重驿站建设,一来是便于中央集权式的管理,二来可以吸纳大量的闲散劳力,免得他们变成四处生事的流民。驿站的建设既然有无远弗届的必要,注定会有一些驿站设置在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到这种地方任职简直形同流放。龙场驿更属于荒蛮中的极品:论地理环境,处于贵州西北万山从棘之中;论生态环境,有毒蛇环伺,瘴疠漫山;论人文环境,能接触到的除了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就是从中原逃窜过来的亡命之徒。让一个自幼在文明社会里长大的人来这里适应原始生活,实在残忍得令人发指。龙场驿的建制,只有驿丞一名、马二十三匹、卧具二十三副,但洪武年间的建制到了正德年间也只是徒有虚名罢了,此时的驿站几乎与废墟无异。周边左近虽幸而不是荒无人烟的地方,但寥寥的一些人烟尽过着近乎原始的生活,甚至连房舍都没有。儒家看待人生,明确区分出何为人事、何为天命。你做不做一个好人,这属于人事,是你自己完全可控的。倘若你偏偏要去为恶,或者懦弱地向邪恶妥协,这怨不得旁人,只怪你自己事理不明、意志不坚。但你做了一辈子好人,也许有福禄寿考、妻荣子贵,也许从来得不到好报,一生经历坎坷偃蹇,这都属于天命,不是你个人可以把控的。做好人并不一定会得到好报,做好人也不应该是为了得到好报,无论境况是好是坏,你都应该做一个好人。换言之,你所能够把控的事情就是尽力去做一个好人,至于你得到的是善报还是恶报,这由不得你,也不是你应该关心的。君子忧道不忧贫,设若圣人处在此情此境,对一切艰难险阻都会安之若素,只会继续安心向道,心志不会有丝毫动摇。任何一名儒家知识分子都会给出类似的解释,因为儒家经典里清清楚楚地这么写的,但是,当书本上的标准答案所要应对的不是试卷,而是真真实实的险状时,老生常谈的问题忽然有了重新思考的必要。君子忧道不忧贫,设若圣人处在此情此境,对一切艰难险阻都会安之若素,只会继续安心向道,心志不会有丝毫动摇。任何一名儒家知识分子都会给出类似的解释,因为儒家经典里清清楚楚地这么写的,但是,当书本上的标准答案所要应对的不是试卷,而是真真实实的险状时,老生常谈的问题忽然有了重新思考的必要。③知行合一 —— 从学问到事功作为一种古代认知,“知行合一” 与 “意志薄弱” 绝不相容。王守仁当然不会赞同禁欲,但如果用他的理论来解释禁欲,只能把失败归因于对禁欲的意义知之不真;他也会赞同戒毒,并且会用同样的理由解释戒毒失败。但是,倘若王守仁对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知识以及对海洛因的效能有了足够 “真知” 的话,想来应该会有不同的判断吧?知与行显然是两件事情,孰易孰难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绝不可以一概而论。譬如戒烟、减肥,都属于知易行难;一台复杂的机器出了故障,也许只须拧一颗螺丝就可以解决,但到底要拧哪颗螺丝,只有行家里手才能认准,这就属于知难行易。当王守仁在文明书院开讲 “知行合一” 的时候,大弟子徐爱未能与闻,后来从旁人那里晓得了这个命题,却始终无法想通。等到他终于有机会向老师当面请教的时候,凭着和我们一样的常识讲出了心底的疑惑:“如今人人都明白事父当孝、事兄当悌,但很多人偏偏就是不孝不悌,这难道还不说明知与行分别是两件事吗?” 王守仁的解释颇有几分玄妙:“这只是知行被私欲隔断的缘故,不是知行的本体了。从本体上讲,根本不存在知而不行这回事。所谓知而不行,其实只是不知。” 王守仁提出 “知行合一”,本意是突显 “行” 的意义,但是顺着他的理路走下去,反而会走到他的对立面去。倘使我们不去体察他的本心,只是严格按照字面来理解的话,一定会认为他在鼓励人们以知为行、以空想为实践。事实上确实有学者这样批判过他,王夫之就说过他这样分明是 “以不行为行”,人伦物理因之而尽废。在王守仁那里,判断何为知行分离、何为知行合一,最要紧的指标其实是 “立志”。只要志向坚定,有百折不挠的决心,那么哪怕一个人只读书、不实践,我们也不该说他知而不行,而是会晓得他现在读书一定是在为将来的实践做充足的准备,所以他现在读书与将来的实践是合二为一的,这就是知行合一。3、春幸启发:学习就其最本质的意义而言,并不是使我们能够正确地 “认识” 世界,而是使我们能够妥善地 “应对” 世界。王守仁却不这样看。他所关注的仅仅是道德,所以他的理由只要能在道德层面上说通几分也就足够了;他生活在价值一元化的时代,他相信儒家经典就是终极真理。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孝悌之道既是终极真理,而且明白易行,审慎、存疑根本无从说起,将孝悌之道不打折扣地付诸实施也就是了,只有做到了孝悌才是真知孝悌。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直接,任何人都可以一言而悟;凡是心存疑虑的人,都是被前人的观点拘束得太久。王守仁绝不拘泥于文字,只要领会了古人为何将知行分说,那么说 “知行合一” 也罢,说知行分离也罢,都无所谓,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意思;如果不明白其中的 “所以然”,那么就算接受了 “知行合一” 的说法,也无济于事。在一个以虚伪求发迹的世界里,王守仁所谓 “知行合一” 最现实的意义是给天下读书人和做官的人提出了一个极尽天真的问题:被你们口头上奉为圭臬的那些书本知识,你们真的相信吗,真的做到了几分吗?王守仁极重立志,他有这样一段话,说,求圣人之学却没有取得成效的,大抵都输在立志不坚。天下之人,有立志做木匠的,有立志做皮匠的,有立志做巫医的,最后都做得成,他就从没见过有决定却做不成事的例子。然而木匠、皮匠、巫医遍天下,为什么偏偏求圣人之学而能学成的人数百年间也见不到一两个呢?不是因为圣人难做,只是因为没人立这个志罢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可以客观了解王阳明的好书,值得推荐!

                        很久没有花 14 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读一本书了,熊逸的作品一直都没让人失望过!这本书仍然延续了熊逸讲经典、写圣贤的风格 —— 回到时代中去,还原当事人的环境、经历、成长、心理等情况下,把王阳明以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一开始就以跪姿拜读(如果你已经是王阳明或心学信徒,这本书就不必打开了,因为你可能难以接受书中对心学的某些观点)。王阳明的圣贤之路,即是必然也是偶然。必然在于王阳明祖上连续好几代人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培养出了一位圣贤,这个人即便不是王阳明,也可能是他的祖父、父亲,或子女、子孙,这是由他们家族好几代人的家风塑造出来的,所以是必然。偶然又在于在王阳明一生的经历中,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机缘巧合,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恰到好处的将王阳明推上了圣贤之路。从他们家族上百年的宏观战略来看,王阳明成为圣贤是必然的;从王阳明个人的生涯之旅来看,成为圣贤也带有偶然性的。这也提示我们,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跨度里,我们可以给自己、给家族设定一个宏伟的战略目标;在一个相对微观的环境里,我们做到尽人事,听天命即可,不必强求一城一地的得与失。看完这本书,还有许多想写的东西,也推荐给那些对于当下正感到迷茫而又有心想要做一番事业的朋友。这本书值得我认真推荐,也值得你认真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解阳明心学的首选读物

                          一本全面介绍王阳明生平事迹和理论体系的书。熊大在书中以非常清晰的脉络梳理出了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形成过程,对心学和程朱理学的分歧与差异以及和佛学之间的异同都做了详尽的剖析。看完此书,对王阳明提出的 “知行合一” 有了重新的认识。如果要推荐一本学习阳明心学思想的书,此书绝对是最佳选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好的入门读物

                            我喜欢看评分中的低分评价,本书低分评价中有惯例低评的人,可以忽略,其中有一位是极推崇儒商的,他有一句说的有些意思,是说熊逸是学者,用逻辑学解读心学不身体力行不妥。我翻看了下他的个人学习档案,非常单一的商业学习者,我倒是有点好奇,只关心商业的人是如何把握心学的?这倒是一位典型心学推崇者的画像。说回到本书,我觉得熊逸的确是作为学者,以标准逻辑推演为我们尽可能呈现一个客观的王阳明,适合没有倾向性的初读者,且横向提供了综合学科的证据与思维方式。如果在信众与学者间选择一个介绍人,我推荐后者。本书并非心学推广书籍,信众可退避,本书也非成功学,切记切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晦涩难懂

                              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合一,成长速度就可以大幅加快。思考不联系实际,不扎实,不落地,不能行动,是 “假思考”,这时的 “知” 没有做到 “真切笃实”。知行不合一,就不是真 “知”。做事的时候不细心观察,不反思,不研究,就是 “假做事”,这时的 “行” 没有做到 “明觉精察”。知行不合一,就不是真 “行”。按照王阳明的说法,真的想快速变强,我们需要做到知行合一。一是要理解知和行的配合关系:思而不做未思,做而不思未做。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二是要理解知和行的融合关系:思中有做,做中有思,思和做融为一体,互相促进。思到扎实有用就是做,做时不断观察、不断改进就是思。知行合一就好像你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必须咬一口,咬的同时还要品,品和咬要同时发生,你才能真正知道梨子的味道。这就是知行不能分家,也是知行合一的奥妙所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值得一读,但不能完全认同

                                书中对儒学的论述非常到位,不是现在主流的成功学解读,而是真正触及儒学内核。不过有两点,我觉得不能认同。一是作者每次谈及儒学,总要反复强调现代人无法接受这种只论对错、不论荣辱的价值观,未免有点以己度人了。我觉得这世界上还是有很多真儒者的,他们真的会把道德立于钱财生死之上。有人每个月都会把大部分工资匿名捐掉,死后才被媒体发现,我相信这样的人不会少,没被发现的只会更多。他们活得未必比所谓成功人士差,大概率可能更好。二是作者在书中多次以进化论侧击儒学,认为儒释道乃至多数宗教都违背进化论。并多次嘲讽,倘若所有人都像真儒一样只遵循最高道德做事,整个人类便会灭亡。这种论点未免草率,也缺少足够的论证。以前学界普遍认为宗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的,即宗教是文明的产物。但现代有不少证据都在指出,宗教似乎先于文明而产生。作者眼中这些 “违背进化论” 的道德法则,很可能正是文明产生的原因,而非相反。作者很喜欢举宋襄公之流的例子,来说明遵守道德会导致灭亡,不守道德则能成功。到这里基本没什么问题,因为儒者本身并不介意成功或失败,与道德相比,他们甚至不介意去死,如果有人抓住儒者的这一缺陷,确实能致其于死地。譬如佛教历史上的龙树菩萨,就是被劝自杀,因为龙树本人并不介意死,死对他来说只是像吃饭喝水一样的小事。能以自己之死成全他人,何乐而不为?后人以此大惊小怪,反而可笑。但作者进一步说,如果所有人都按儒者那套做事,人类必然会灭亡,这一步的推论就太草率了。我倒觉得,如果人类都像宋襄公一样,那也挺好。如果所有人都像楚人那样,那人类倒真有可能灭亡。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口数量,把自己代入到平民百姓当中,我们大多数人应该更愿意活在春秋时期,而不是更没底限的战国时代。类似的,大家都喜欢谈三国,但真要选个时代生活,那还是愿意到更落后些的汉朝去。当然,历史上就没出现过所有人都按最高道德标准做事的时代,也没出现过所有人都道德败坏的时代。时代总在周期中螺旋前进,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特点。所以我们不应断言儒学的道德违背了进化论。它本身就是在进化中出现的,一个在进化中出现的东西,不应被判定为违背进化。事实上,书中也明确说了,儒学自己就在进化的过程中,从先秦到宋明,不断转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切心法

                                  王阳明在哪个时代建立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价值标准,再往前几步就是人文主义和个人主义了;这是集权时代所不允许的。通过阅读本书可以粗略了解王阳明的一生以及心学的起源,也可以稍稍了解理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要了解阳明生平就读这本

                                    如果要了解阳明生平和思想发展,只想读一本书,就读这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冷静旁观,祛魅王阳明

                                      在阳明心学快 “发展” 为成功学的今天,熊大以一个旁观者视角,还原一个更 “真实” 的王阳明显的更有价值。看到结尾处,一代圣贤王阳明,虽立德立言战功无数,虽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竟在纷乱的家事中,在报效了一生的朝廷非议里客死异乡,实在是令人不胜唏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起初被我冷落的厚重好书

                                        今天学习了得到电子书熊逸的《王阳明一切皆心法》感触还是很深的,这是一本几乎要被我错过被我冷落的好书。起初开篇用听书的形式读过几页之后感觉不明就理,就想放弃,但是后来看到熊逸作为一个思想隐士在得到开的那么多的传统文化课程,而且又把那个最难啃的古籍《资治通鉴》通鉴,做了 1234 的解读。不可能是浪得虚名,所以就静下心来再一次去读,这一读不要紧,一下子就读进去了,而且深深的热爱上了。熊逸老师可以说是用大历史观,把儒释道通透起来加以诠释,而且文史哲经政能够纵横捭阖联络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非常通透,特别浩瀚的史料支撑,有一种很令人信服的价值。 和其他的讲王阳明的书相比较起来,感觉更加的厚重,感觉的更加的系统,感觉到更加的叫逻辑严谨条分缕析更加的资料详实。领教了,拜读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熊逸这一版,更多的是以王阳明的心法学为逻辑主线,分析论证了王阳明学说的一些由来和合理性。用大量的中外学术对比类比的内容,拆解了让王阳明心法,通过知识的链接和迁移让王阳明的学说呈现得更加的具体和丰富。这样的讲述名人的方式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式孔孟哲学更多的是礼教礼法,教人如何去做。所谓的心法,把王阳明的学说玄学化,让王阳明在当代人心中神化,更多的是一种营销手法,更像一种文化快餐,有量管饱,但体质心性各异,中国人很难理解,很难融入到生活、言语和行动中,其实是阻断了中华文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本质。

                                            1
                                            2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