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充满磨难,敏感的人一定要学会“不为所动”

    是不是有人告诉过你,不要那么敏感就没事了?你是不是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别人一个眼神,一句话,对你来说都有隐藏的含义,让你辗转反侧,坐立难安。如果是的话,那你很可能属于高敏感人群。相较于生性钝感的人,敏感者的人生会多出很多磨难。如果你饱受以上困扰,那这本书《不为所动:精神科医生写给高敏感人群的处世建议》,一定可以帮到你。在这本书中,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生朱迪。欧罗芙博士 (Judith Orloff),交给你怎样科学的改善高敏感:怎样解决感官过载,停止吸收他人的负能量,不做他人情绪的海绵;怎样戒瘾,摆脱束缚;敏感者怎样恋爱,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敏感者怎样解决职场困扰;...... 这本书可以说是敏感人士的救星。任何压力过大,对人际关系敏感,或是对环境变迁有强烈感应的人,都会发现这本书说中了自己的心声,并且找到解救办法。人生充满磨难,敏感的人一定要学会 “不为所动”,才能更好的利用敏感天性带来的同理心、创意和精神力量,为自己的人生铺路添彩!

      2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我如何愛自己的一本好書

      我不要什麼東西的成功,我要的是把外界看到滿滿的感動也能傳達出去。像是三月杏花開,蜜蜂🐝嗡嗡辛勞工作,看到胖胖的大腿已經沾滿花粉,肯定已經來回好幾趟了。春暖花開季節,萬物復甦醒 — 記得朱自清一句話:夕陽已去,皎月方來。不看大自然蟲鳥花木了。萬物是這麼美好⋯心神嚮往之。人呢?唉⋯應該是萬物之靈,怎麼卻是在烏煙瘴氣的層次?這兩天看到一位爸爸踩著三輪車🛺在幫忙送快遞,他好面熟~啊!原來也是昨天中午的外賣員。他按電鈴送午餐過來,我請他在一樓的椅子上稍等,我馬上下去。他呢?居然對我吼了⋯說是不滿意他的服務嗎?為什麼不讓他上去?我就還是請他送到門口了。我頓時覺得自己做錯事了,害怕不敢講話。但是當我休息一下,我淚流滿面在看到自己只是因為不想讓他那麼辛苦,時間和精力也是資源啊⋯他用自己最寶貴的東西來提供服務,我卻在外賣平台上用折價券,原本 50 元的午餐折完價只要 8 元。那外賣員賺什麼呢?我實在懂得太少了⋯因為知識的狹隘,讓我常常空有慈悲為懷的感受,卻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是太愚昧無知了我😓世界之大,是哪兒哪兒都能容身吶⋯但是我常常覺得自己卻連一顆小小的石子都不如。不過書上說,這只是自己吸收太多負面能量而已,身為一個共感人,知道的細膩是一種天賦、慈悲是一股力量,要能學習使用它,唯有去學習一下小技巧,讓自己建立防護套,不讓負面能量持續攻擊,就是要克服的是恐懼。外賣先生的事情,我明白共感的自己,不是責備也不是找原因,只是當下自己累了而已。不要一直把能量散掉,要把能量導向正確的地方。既然我有這個天賦去感知,那應該要把感知能力好好學習去做真正能建立價值的事。去澆澆花、去給路人一個微笑都可以,這些都是可以邁向自己想要的環境的。我相信在自己內心深處有這麼一個東西,能夠伴著我去克服恐懼。書上說,“灵” 是一种能量。不论你认为 “灵” 是什么,处于放松状态后,在心中邀请 “灵” 现身。先往内在寻找,比较容易感受到 “灵”。感受 “灵” 在自己心中,在自己体内。不要多想,感受一股爱的暖意打开你的心,接着流遍全身。感受自身更高的力量 —— 真正感受到一股能量,享受那个感觉。不要急,不要有压力,让美好的感受进入全身。一旦感受过那股更高的力量,就能一遍又一遍轻易地与它再度联结。我就繼續跟自己好好對話、冥想、內觀,去學習如何把感知載體的使用,讓自己不要再如此輕飄飄。覓兒,生日快到了 要去買黃色的小花和透明玻璃杯,每天換一朵花,看看她書桌上。2021 年 3 月 30 日

        4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共感意识

        具备一般的 “同理心” 和 “共感人” 有什么不同?一般的同理心是指别人遭遇困难时,我们有能力同情对方,别人开心时,我们也会替对方开心。身为共感人,则是指我们的身体真切感受到他人的情绪、能量与症状,不像多数人通常可以过滤掉那些东西。我们既能感受到他人的忧伤,也能体验到他人的喜悦,对他人的讲话音调与肢体动作极度敏感,而且听得出言外之意,会接收到以口头之外的方式与沉默传达出的信息。和社会上过分崇尚理性的多数人相反,共感人先是感受到,接着才思考。共感人与外界并未隔着一层界限,也因此和其他人极度不同;别人几乎从出生开始,就有办法保护自己。心理学家伊莱恩・阿伦提出 “高敏感族” 一词,而共感人具备所有或部分的 “高敏感族” 特质,包括易受刺激;需要独处时间;对光线、声音、气味敏感;厌恶人多的地方。此外,高敏感族在度过忙碌的一天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放松下来,因为他们的身体从高度刺激过渡到安定状态的速度较慢。此外,共感人与高敏感族的另一个共通点是喜爱大自然与安静的环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用正确的心态看待“敏感”

          【关于作者】作者朱迪斯・欧洛芙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她被《洛杉矶时报》誉为 "首屈一指的能量治疗师"。此外,她还有一个身份是 "共感人",在执业的二十多年间,专门治疗和自己一样的高敏感人士。【关于本书】22 种 "高敏感人自救法"83 条写给高敏感人的 "钝感秘诀" 适合所有不被旁人理解、被说 "太敏感" 的人。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 "精神科医生写给高敏感人群的处世建议"。作者从神经医学的角度,温和协助高敏感人群面对的独特挑战,为那些在情绪上过于敏感、过于感同身受的患者开出解决方法,同时也协助高敏感人群的亲友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天赋。"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很粗鲁、傲慢、无情,以鄙夷的态度对待心思细腻的人。我要挑战现状,教大家以正确的心态看待敏感,不论身处敏感光谱的哪一边都一样。"—— 朱迪斯・欧洛芙 01、朋友 J 建议我,可以添加几本关于高敏感人群的书籍,到我的待读清单里。我一听 "高敏感" 这几个字,就向他说出了我的顾虑:其实,之前通过跟朋友聊天、读书,我听说了 "内向型人格" 和 "高敏感人群" 这两个词,我隐约觉得非常符合自己,初步判断自己大概属于这两种类型。但随着就接触的同类信息越来越多,我内心生出一个抵触,那就是,我开始有意避开此类信息,因为我害怕把自己局限在这些标签里了,至于局限之后会怎样,其实我也没想过。J 劝我放下这个疑虑,他建议我敞开自己,去阅读相关书籍,即使初期不可避免地噼里啪啦被贴上标签也不怕,因为尽可能了解之后,反而人就会自由了,我可以选择被贴上,也可以选择挣脱它们,并不会因为我读了、看了、学了就要受其制约。我想了一下,的确,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我自己就卡住了。经过那次讨论,我便收录了一批相关书籍放进待读清单,《不为所动》就是其中一本。02、这本书的开篇,有一份自测,关于共感人的判断,我每一条都符合,看来真的是一个标准共感人。但这次阅读的感觉很好,我并没有惴惴不安,觉得就此被定性,反而很期待和好奇去阅读接下来的内容,想从中获取一些建议或方法,如何基于自己的这些特质,更好的和周围的人去相处。这就好像,我几年前第一次得鼻炎,当时我并不知道,只感觉头痛、低烧、鼻塞,去了趟医院也只是当做普通感冒治疗,没什么改观。我隐约觉得,我是不是得了鼻炎?因为感觉跟得过鼻炎的朋友聊过,似乎提到过类似的症状,那是我第一次使用冲鼻器,清洁完鼻腔,喷上通气的药,我立刻感觉退烧、头不痛了,整个人都放松了,于是我那时候才意识到,我得了急性鼻炎,所以才会低烧,头痛是因为缺氧。从那之后,我每年大概会感冒一次,感冒的尾声就以鼻炎结尾,那时候我已经非常熟悉这套 "流程" 了,所以偶尔感冒了,几天后开始鼻塞头痛说话富有磁性,嗯,我就知道我感冒快好了。于是隔几小时用淡盐水冲鼻(我有个恶趣味就是用冲鼻器冲出鼻腔内的分泌物,真的是不冲不知道一冲…… 好过瘾),睡前冲完再喷药,安睡一夜。于是这两年,我走了几次流程,就非常熟练了,心里知道什么症状代表什么,同时也知道处理方法,解决方案,那就不会担心和害怕了。我觉得,书里这份 "症状说",对我来说就是这个意义。03、最后,我想起前段时间,有朋友做问卷调研,问我具体受不了在公司上班(开放办公空间)的什么细节,是不是不喜欢打卡制度,不够自由?我想了一下说不是的,或者说,以前我也以为我是不喜欢被 "打卡" 限制的,但没想到实践之后,我发现我还挺喜欢打卡,而且我习惯早早地到办公室,然后踩着点下班(which is 公司里最不合群的一种做法)。当时,我还挺享受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去做事,有据可循的规律感让我踏实。所以,后来我也在想,那我到底受不了坐班的什么呢?好像是无法在惨白明亮的日光灯下久坐、无法长时间坐在挨着同事们的空间里,因为我做不到忽略别人说话、咀嚼的声音,甚至是情绪上头之后的嘟囔、吐着粗气的声音,甚至分食零食这样的事情让我坐立不安 —— 并不是舍不得分享,而是我会觉得在众目睽睽之下,拿着一袋零食,走遍办公室跟每个人说话、分食,这对我来说就像上台表演一样压力山大。听起来很矫情对吧,但这就是一名共感人的真实感受。(这是我在半亩方塘读书会的第 6 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低落时可看的小书。

            当下很流行的一个词叫接纳自己,但接纳自己的前提是认识自己。小时候我很喜欢问别人一个问题,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子的人?现在明白了,原来那时的我对自己充满了迷茫,希望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但其实别人的评价只是帮助认识自我的一个很少的部分,更多的是,每个人都要学会从自身的角度认识自己,这个将是每个人一生必修的功课。书中关于共感人的测试,很有趣。但更重要的是,在几乎条条全中之后,我接纳了自己那么多以前认为是缺点的特质。那不是缺点,而是与生俱来的自我。书中也提了一些很有用的小方法。是的。早该看到这本书,我就不用独自探索救赎自己的方法。我把这本书分享给朋友,一个朋友说我被共感共感了,不要太相信。另一位朋友说心理学的目的就是用玄学的方式让你知道自己有毛病,并且告诉你不好,让自己显得是科学,得到人们的认同和膜拜。好吧,这就是对同一本书不同人的看法。不过转念想想,朋友的话,也许有一定的道理。相较于我,他们更理性,也更相信自我。我们阅读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的书,不也就是为了我们看待世界看待问题,减少一些偏见更加客观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共感者”放松指南

              即使本书中有许多关于 “灵”、“能量” 等偏玄学的方面,但仍不失为一本好书。  本书围绕 “共感人” 这个概念展开:共感人是一类拥有高敏感度的人(包括身体与情绪),他们拥有一种特殊的天赋。共感人的高敏感度让他们有很多创造力,也让他们更容易受伤。有许多 “能量吸血鬼”,是需要共感人避免的。有许多方法,能够让共感人或者身边的共感人获得安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要献给同病相怜的敏感族同胞,协助大家理解并接受自己的天赋。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很粗鲁、傲慢、无情,以鄙夷的态度对待心思细腻的人。我要挑战现状,教大家以正确的心态看待敏感,不论身处敏感光谱的哪一边都一样。生性敏感不是你的 “错”,各位读下去就会知道,敏感其实是你最大的优势。我将利用本书建立起让各位找到同伴的支持社群,做真正的自己,好好发光发热。我想推广让人们以敏感为荣的运动。欢迎来到这个充满爱的园地!各位要怀抱希望,接纳自己,拥抱自己的天赋,在共感之旅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美好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值得好好被对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为所动

                    很棒,了解自我,治愈自我的一本书有很多实用又具体的冥想方式。我要都试一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接纳你自己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敏感的人呢?想来一定是看过了太多的的世界,而且这世界不大,过大则容易遗忘;另一则是看过自己太多的内心,觉得自己的能量太有限,无法承担庞杂的世事,无人分担,而这一切都是 “我的错”。所以,无需责备自己的敏感,尽管敏感在一个个时刻,给你带来了很多麻烦,让你无法融入群体中,想独处,想逃离,感觉格格不入,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要接纳自己,那就是我,“爱或不爱,我就在那里,不增不减”。还应该看到,在某一些时刻、领域,敏感的人有天生的优势,譬如说写作、绘画,这类艺术创造,更需要面对真实自己的内心,在这些领域,敏感的人也更容易创造出成绩。接纳,意味着与自己的敏感特性共存,看过《美丽心灵》,纳什最终治愈自己,与分裂的自己共存,因为他意识到了,那个虚幻中的小女孩,没有长大,尽管在头脑中还是会浮现出那个小女孩的形象。正如本书中举出的例子,不只是普通人才会敏感,林肯也是敏感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不过对于很多敏感的普通人,选择了强颜欢笑,强行融入,和接纳自己的敏感情绪一样,也接纳这些敏感的普通人。书中列举出的很多如何与敏感共存的技术,从入的角度,比如减少与周围损耗能量个体的交往,远离噪声;从存量的角度,比如运动增加自己内啡肽的分泌,充分睡眠,积蓄更多能量;从出的角度,更加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比如沉迷游戏,间歇性的懒惰,赤脚接触大地,拥抱爱人。从工具的角度,这本书没有太多创造性的见解,从认知的角度,接纳自己的敏感个性,也不算是新的科学发现。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为所动》这本书告诉我们,在你我的身边有 20% 的人属于高敏感人,他们的大脑和普通人不同,神经系统极为活跃,无法过滤和阻绝刺激,容易吸收身边的各种能量和压力,导致感官超载,极易疲倦,无法持久地保持良好状态。我们常常误解他们,觉得他们孤僻爱独处、环境适应力差、容易疲倦。其实,我们忽略了他们身上最大的优点 “善解人意,内心敏感温柔,具有共情能力”,他们愿意为这个世界付出,愿意帮助他人,他们是这个世界温暖的存在。通过此书,让普通人了解高敏感人的不同,也教会高敏感人如何生活的更惬意。本书内容可能不是热门话题,但读读它,会让你变得更加能够理解他人,接纳每个人的不同特性,让彼此交往更融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共感人找到组织了

                          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共感人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群体,我不是孤独的那一个;这不是异类,是特质;接受自己的特质,并发挥所长;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让自己降低内在能量的消耗。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