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5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 (第 54 本)🎓 🎓《元认知》大卫・迪绍夫🎓 📢 元认知,即我们审视自身思想的能力。每当我们对思维过程和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反思时,其实都在使用元认知。📢 通过对元认知的有效利用(心理化增强了其效果),我们具有了越来越自律的人格。“自律” 指的是可达到的自我意识的最高水平。📢 具有自律型人格 7 有以下优势:更高的创造力水平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更加适应性地去考虑问题更加出色的任务表现力(工作、学校表现,等等)📢 反馈回路包括联系紧密的四个阶段:事实、联系、结果和行动。我们依靠反馈回路来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今日认知:生命最终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生存,还在于觉醒和沉思的能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反思思维 提升认知

      元认知,这是又重新翻出来再重新读的一本书,温故而知新总会有更多的收获,元认知 —— 对于思维形成的认知,去观察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及自己的思维模式如何形成,进而改变调整,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自己的思维领域不断得以拓展、情绪更加稳定,也更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和韧性。
      “元认知是我们所拥有的、能够改变反馈回路的最强大的内部力量” 其中包括,去探索认知如何形成、情绪如如何被加工、思维如何被固化的过程,这其实就是一个探讨 “我之所以成为当下的我” 的过程,明白过去和当下的我,也就开启了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我” 的大门,通过元认知可以清晰的看到过去自己的思维模式(幻想的情境)是怎样阻碍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以及可以创造哪些新生力量去推动自我在新的实践中开始尝试,建立新的认知反馈回路,形成新的思维、行为模式,从而推动个人发展。
      元认知的发展和心智发展的过程息息相关,去发现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理解人际关系,作为个体的主观现实是如何与另一个人的主观现实进行互动,并达成沟通,需要理解情感、解读互相发出的信号,从而产生有效的人际互动,既能够心心相印也能够和而不同。
      第 6 章也给出了 30 种改善思维工具来促进日常锻炼与元认知训练,后面的章节中也有思维拓展的书籍和电影推荐,生活的边边角角、时时刻刻都可以成为元认知发展的操练环节!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脑是个能越练越灵的橡皮泥,只要学会跳出自己看想法、每天进步一小步,再难改的脾气、再绕不过的坎儿,都能一点点磨出条新路来。看念头像看监控(元认知),脑子越用越活泛(神经可塑性),每天做点不一样的,时间久了惊喜自来(行动闭环)。1. 命运如掌中纹路,曲折却始终在手,性格可塑,人生由己。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可以改变,就像手纹弯弯绕绕,路怎么走还是自己说了算。性格重塑如同健身增肌,你无法改变骨架(先天基因),但能通过持续训练(刻意练习)重塑肌肉线条(行为模式)。 2. 元认知是思维的镜像,照见思维盲区时,悲观循环自破。当你能像旁观者一样看自己的念头,就能打断越想越糟的死循环。大脑如同足球赛场,元认知就是 VAR 视频裁判,当情绪球员(杏仁核)冲动犯规时,裁判(前额叶皮层)能回看慢动作做出公正判罚。3. 大脑是未完成的交响乐,每个顿悟都是重写总谱的契机。大脑像橡皮泥,越练习新思维就越灵活。思维训练如同学骑自行车,前三天摔 20 次(神经连接建立期),第十天突然找到平衡(髓鞘化完成),从此终身不忘(固化神经回路)。4. 勇气是认知的加速度,在暂停与行动间重构世界的坐标系。真正的勇气,是明明害怕还能坚持行动。突破舒适区如同学游泳,呛水时的本能是抓住池边(安全区),但只有主动松手蹬腿(行动)才能学会漂浮(适应机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勉强能看

          第一部分:一大堆定义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好一点的定义第三部分:书单随便翻翻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要以上帝视角或者旁观者视角去看待自己,这要求我们要学会想象一个自我的分身,它以理智冷静客观的视角看待我们的心境、行为和表现,监督我们去做更加正确的事情。但这种能力是很难培育出来的,除非我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思想实验这一技能,不断把它需要的要素清晰化和明确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很棒的书

              第一次看到 “元认知” 是《认知觉醒》这本书,当时查了不少的资料,说是 “对思维的思考”,或许是本人认知和知识的局限,没能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好奇心真是害死猫,我花了半天的时间,翻了好多页介绍。最终翻到这本书,并决定拿起来读。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 “元认知” 的科学性,看到好多人都将 “元认知” 传的神乎其神,不知道怎么的,就是不太相信,因此,就算听过这样的技术,也并没有将其用于提升自己,直到看到这本书,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书中分享了很多牛人一直在用的反馈回路,也是我们常说的复盘,而在做的部分,作者分享了 36 种可以提升 “元认知” 的工具,尤其是 “嚼口香糖”、“写讣告”,真的把我震撼到了。以前我们只知道要做计划。而 “讣告” 是站在第 3 者的角度,客观的去看待一个人的一生。也就是说,你自己站在第 3 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一生,你希望你自己在这一生中,做出什么样的成就。当然作者还分享了电影等材料,如何改变一个人,也进一步了解到我个人当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怎么来的,也明白为何自己这么多年为何会沉迷于低质量的刺激,不喜欢思考,让我找到症结所在。对于想要更了解自己大脑,更高效利用大脑的我们来说,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 是懂了/还是会用了?

                你能不能主导 你的思想? —— 举例: 你能不能不重复讲别人已经知道的话?祥林嫂是无法 (没能力) 主导她的思想(我们万分同情她的悲惨遭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关于认知的认知

                  所谓命运,实际上是由我们的性格造就的。倘若我们勇敢地去探寻性格影响命运的过程,就会发现性格其实能够改变,而命运就像我们手心中曲曲折折的掌纹,总在我们手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定位是科普读物,内容略碎片

                    没读下去… 看标题以为是相对专业的心理学书籍,打开发现是一个 “科普读物”。往下读了几章,感觉东西有点碎片。引用了这个理论、那个名言,但是抓不住脉络… 个人来说觉得不值得读… 不过有些小知识,小 tips,看一下可能也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推荐

                      作者从脑科学角度解释意识与潜意识,不仅丰富了我对脑科学的认知,还阐释了大脑与具身认知整合的心智模式,是如何与我们身处的文化环境互动的。阅读完感受到对世界和自己开启了选择更多可能性的动力,觉得自己又豁达了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前几章内容、结构、章节之间的了解做的非常棒,但后面几章可有可无,不值得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指代我们深入了解影响我们思想和行为的反馈回路,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思维过程,更深层次地思考自身,从而塑造更灵活、更具韧性的自我。(如果你感觉自己被 “习惯”“执念”“偏见” 影响,易燃易爆炸,本书的三十个工具值得一看;这些工具从简单的嚼口香糖、补充葡萄糖、停止想法到较为复杂的习惯改变、评估失败以及增加文化投入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hdhsh and hugs to

                            Dhhd to all of God 🙏 your email find you and hugs to all those people whom your email and any attachments and please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好的一本书,这本书里面大部分的科学事实都是当下研究里面对元认知最新的理解。读了这本书,我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了一个更全面的理解。不仅如此,这本书推荐了大量的认知科学的相关书籍,他完全可以作为进入此科学领域的一本指南书,而且是非常全面,非常权威那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把一些散乱的想法系统性的串起来了

                                我会再读第二遍第三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感觉在凑字数,或许是自己水平不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来自底层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中,开发出元认知能力是最厉害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元认知

                                      元认知:对思维的思考,是我们所拥有的、能够改变反馈回路的最强大的内部力量。生命最终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生存,还在于觉醒和沉思的能力。反馈回路基本要素:事实、联系、结果、行动。实用主义适应指的是对挑战、威胁和大脑所创世界的需要的适应。反馈是实用主义适应的关键。实用主义适应,使我们能在由文化进化的力量所改造的快节奏世界中成功生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元认知就是对思维的思考

                                        第一次知道元认知是从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课程,从里面知道了锻炼出元认知主要就是学会对思考的过程进行思考,我为什么会这么想,他人为什么会这么想。而锻炼元认知的方法主要就是坐享和兴趣。因为对元认知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才开始阅读这本评分并不是那么好的书籍。经过自己的阅读,除了知道了元认知的具体概念(第一和第二部分),还知道了除了更多阅读了可以锻炼元认知的书籍(第三部分)。可以把人字拆解了,一撇是思考,一捺是对思考的思考。人是三阶可以从字形上看出来,同时分化出了一部分对自身的思考,才能让人可以顶天立地站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好书

                                          很多理论科学实用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