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19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万物有灵

    本书虽然是斩获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品,我的阅读体验完全是成年人读物,是构一个关于生命教育的当代寓言。在闽南东石镇的石条房里,黑狗达与动物们的相遇构成了独特的生命启蒙仪式。鸭子小白作为外婆的替代性存在,用游弋的姿态诠释着 "补偿性陪伴" 的深层意涵;母鸡阿花以护雏的本能,映射出闽南女性骨子里的坚韧。这些动物不仅是童年玩伴,更是人性原初的镜像 —— 黑咪沉默的守护对应着父爱的含蓄,鸽子米点的守候演绎着 "最长情的告白"。儿童时期饲养动物是很好的情绪培养,我记得我 5-6 岁的时候家里养鸡,有只可爱的小白鸡我很喜欢,每天去喂食,我父亲回家,外婆把小白杀了,让我伤心了一阵子,家里也曾经养鸽子,各院的孩子在北京瓦房顶上到处跑,想着抓别人家的鸽子,如果自家的鸽群裹挟了别人的,怕别人找来,就会赶快杀掉炖煮,那时候鸡鸭都是自家杀,不觉得残忍,农村如果杀猪宰羊,小孩子还很喜欢围观,本书中讲兔子死掉都去埋葬有点童话,30 年前我在潮汕和闽南地区,路边摊售卖猫狗特色菜还很普遍,更不要说兔子,村里集镇很多卤味还有 “瘟猪”,只有近 10 年才有安葬宠物。很多人谈到藏人的 “天葬” 感到残忍,可 70 年前中国开始推广火葬时,老人还是感到恐惧,今天已经普及。作品中的死亡叙事呈现出东方特有的美学特质。作者外婆的离世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阿太用鸭子补偿的举动,暗合着 "向死而生" 的哲学智慧。这种将哀伤转化为生命延续性的书写,使作品超越了简单的生死教育,升华为对生命轮回的礼赞。蔡崇达通过动物叙事重构了 "万物有灵" 的东方自然观。黑咪捕鼠时的专注、鸽子迁徙的执着,都在诠释着《庄子》"天地与我并生" 的古老智慧。2025 年 #282

      6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读完了喜欢蔡崇达的书,他的每一本我都看过,语言简单朴实但是又蕴含着人文精神和温暖力量,让人在读时手不释卷。他的好朋友小白(鸭子)给了他外婆所给不了的陪伴,给他当过保镖,后来因为老死离开。阿花(老母鸡)最后为了给它的猪朋友报仇带重伤离开(因为伤重也死掉了)。黑咪(猫)一直替代作者陪伴父亲,也充当黑猫警长的角色,最后因为误食了邻居吃了鼠药的老鼠而离开,它离开前为了撑住等到父亲回来一直忍受着巨痛。佐罗(兔子)为了给另一只兔子报仇最终死在了邻居家小黑狗的手下。米点(鸽子)从陌生到认家,从认家到陪伴,后来因作者的父亲到外地手术没人照看,阿太给送到一个亲戚那,20 天后他们回来,米点居然又飞来看他们,后来每一天都会会过来看他们一次。直到几年后米点老了,离开了才没有再来。还有作者邻居家的大黄,那年他父亲去世,他拖着行李的声音被大黄听到,虽然 10 几年未见。大黄知道此刻黑狗达的难过,当时被链子销着也要挣扎着来陪他。邻居知道了,给解开链子后大黄飞奔来找黑狗达,一直陪伴着直至黑狗达离家回去工作。记忆中,很小的时候家里养过 2 次狗和一次鹅。第一次养狗,因为当时小记忆也比较模糊,只知它看家是一把好手,后来被别人偷了。养鹅的时候我在上小学,我们说话鹅真的能听懂,每天 2 个鹅一起出门一起回家。后来有一天其中一只鹅被小孩子扔石头给砸死了,另一只鹅还流了很多眼泪,后来没几天这只鹅也死了,当时妈妈告诉我们,这只鹅是去陪另一只鹅了。妈妈把这一只鹅和之前的那只埋到了一起。家里养的第 2 只狗,我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小灰。小灰非常可爱,侄子侄女们把它当宝贝一样,我要回家了它老远就迎接我。侄子侄女每到快要放学回来,它都到路口等着。小灰现在也慢慢的老了,我们也担心它有一天离开我们。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更何况狗呢。黑狗达的老太说:感情啊,感情可比道理重要多了。动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他的每一本书里都有老太,特别喜欢这位老太,什么难事到她那里都会有办法,非常智慧的一位老人。每一个小动物都是来陪伴我们治愈我们的。如果你养了小动物,请一定要善待。当然,亲人更是这样。希望我们有时间多陪伴我们的亲人。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字吹来春风

        蔡崇达的文字于我从来都像春日的风,总是轻柔地吹动起我心里的池水,荡漾起一层一层情绪的波纹,让我分不清那痛和暖究竟是他的还是我的。也难怪,他说他曾在五六岁时就试图抓住很多文字,因为那时小小的他就有很多感受,他意识到只有尽可能收集那些词语,才能把那些感受表达并写出来,他甚至用指挥这个词来形容他和那些文字的关系,当然,读完他一本又一本的书,我觉得他并没有误用这个词,他确实把文字用的很准确,那些文字在他的笔下组成的句子和故事,总是会让我深陷其中,清晰看到感受到过去的自己。他总是把一个人面对亲人朋友那种纠结挣扎的复杂情绪描述的那么贴切,仿佛他是他自己情绪的旁观者,一个负责产生情绪,一个在边上实时记录。我真是太喜欢他的文字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温暖角落,每次读他的文字,我好像都会觉得这个世界更多了一点温暖,我也好像更愿意去理解自己的父母一点,也更愿意去原谅一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爱与陪伴的记忆

          推荐蔡崇达的书给写作小组的伙伴们,有好几位伙伴说不敢看,觉得 “太悲伤了”、“对无能为力的感伤”,也有和我一样喜欢看的,觉得 “有种笑看人生的喜感,悲伤与豁达同时存在,像吃重海盐巧克力…” 我呢?看完一本又一本,似乎从失去与告别的悲伤中感受到爱与陪伴的记忆带来的力量!这本书,主线故事是作者从小到大的动物朋友们:外婆的离去,阿太带来了鸭子🦆小白…… 小白的离去后,阿太把命运曲折的母鸡🐔阿花带来了,之后是猫🐱黑咪、兔子🐰佐罗、鸽子🕊️米点、狗🐶阿黄…… 每一个动物都对应着一个人,小白是代替外婆来陪伴黑狗达的,阿花的抗争与坚强有阿太的身影,黑咪是黑狗达一面 “嫌弃” 回归的父亲、一面期望有一个顶替自己陪伴父亲的动物,佐罗倔强的奋起反抗映射着父亲中风后康复历程,米点在出门远行与定期回归中往返 —— 牵绊着的家与最长情的告白 —— 的家人们,阿黄则是时间的朋友…… 这一幕幕一帧帧,充满了爱与陪伴的记忆…… 这本书,暗线则以黑狗达父亲的故事串联起来。父亲是海员,一年难得回来一次,父亲就每天存一毛钱硬币表达对黑狗达和姐姐的思念之情,回家时把这份收藏的爱(硬币)给黑狗达和姐姐。当父亲决定回家陪伴家人时,表达爱的硬币没了,父亲就在身边,但是黑狗达反而有些 “嫌弃” 父亲了,甚至不和父亲说话。同时,担心父亲过于孤单,建议父亲养一个动物(交个好朋友),通过黑咪,黑狗达似乎感受到父亲的爱。这份温馨还没有持续多久,父亲中风了,接下来就是父亲在康复路上的坚持…… 黑狗达也在努力攒钱给父亲治病,钱攒够了,父亲也离世了…… 明明每个故事都有失去与告别,这种挥之不去的感伤却隐隐约约的带来一种顽强不息的力量。之前一直不知道是什么造就了这种力量,最后发现正是经历过,感受过,有了爱与陪伴的记忆,再把这种力量用文字呈现出来,平凡的人也可以永垂不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讲的是童年时期陪伴自己长大的那些小动物们,亦真亦幻的细节让人啧啧称奇的同时又不禁感慨:果然是万物皆有灵,动物的敏感与灵性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与认知范畴。内容还是一如既往地延续家乡东石镇、阿太、父亲的主题,增添了更多与他们日常相处的细节,略带心酸,更多的是温暖治愈。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我人生中最开始的朋友」是作者蔡崇达回应女儿要求,写一本适合小孩和成人的书,而且由他的女儿绘图的作品。 的确是一本有趣味又有温度的作品,它能唤起成年人记忆,回头看到童年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又可以启发孩子把 “朋友” 的意义,变得更宽泛,包括所有身边可看可触的事物,不过这也是事实,因为在孩子的眼中:“万物无可不朋友”,尤其,幼小的孩子,其纯真天性与动物最能亲近,也许就是二者能相互感应吧。 我曾读过作者另一本,名为 “命运” 的小说,此书是纪录作者曾祖母一生的故事,深受感动,在读此书时,我发现,作家的主题,多是围绕着自家以及周遭人物,和成长的家乡 -- 一个充满闽南风俗特色的福建东石乡。 书中满溢的,是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情的挚爱。 有感于家乡随着时代递变而逐渐容颜改变,故而他用笔为那些即将流逝的人和事,为自己也为他们,在记忆的天幕上,留下永远闪烁的光点。 蔡崇达曾担任过 “中国新闻周刊” 主编,所以他 “非虚构文学” 的敘事方式,笔致十分練達,能让读者感觉人物及事件呼之欲出的真实感,又能用文学的浪漫,写出乡野草民们对所生活的时空,充满想像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面对解决艰苦生活所产生的哲思和对策。 作者对于事、物的观察,十分细腻深刻,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发自内心的深爱而体现出的人文情怀,因此他的叙事,往往能贴近人心,给人如回到家一样的感觉温暖又宽心。 回到「我人生中最开始的朋友」这本书,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就有 “命运” 一书中的主角老太,以及外婆百花,很自然的延续着这个家族,从老太以来,第四代曾孙 - 即作者蔡崇达本人的故事,所以,这是一本自传体的小书,而其核心目的,是纪念那些他成长的岁月裡,那些曾陪伴他的家人与小动物们,彼此的生命交会,那些温暖的故事,他用文字来表达他对他们的感念之情。 书中,「孤独」这个意象是作者反覆描述的,也因此,特别在意陪伴他的家人:包括老太、外婆、妈妈、爸爸、姊姊以及陪伴的小动物们,在写他们陪伴下生活的点点滴滴,尤其对猫、兔子鸡等等小动物们生态描写,可以得知他对陪伴的小动物是何等用心,何等的付出,与对待一个投契的好朋友一般毫无差等。 这些人生最开始的朋友们,嵌入他文字的肌理中,焕发出无比精彩的生意,涌动着无限的深情。 也让我们感知到 “朋友” 在作者生命中的厚重份量和影响力度。 书中描写的所有人物个性,十分丰富和饱满,而来自朴拙生活中的智慧,以及对生命角色的自觉,又令人不禁赞叹,纵使身处低处,它们对命运脚本所交付的角色,表现的尊重和承担,隐忍和包容,在每一个人物的个性上,就呈现出不同的显现,非常真实生动。 作者坚持为他生命最开始的朋友作传记,何尝不是提醒自己,在复杂多歧的世路上,这些朋友永远都在牵动他的心,奔赴前路的时候,永不忘回望生命的初衷,以及曾经孕育他的故乡,那泥土和海风的滋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轻松又好看的小书

                蔡崇达是我很认可的作者。之前的作品都让我看的眼泪汪汪,这一次的去看的嘴角面带微笑。看到后来才发现这是写给他家孩子的,他也希望这是大人小孩都能看的一本书😆写到父亲那段,我以为这又是一个励志的故事,终于战胜了病魔,站起来再次撑起这个家。但是在这方面,他还是延续了现实主义的写法。说到父亲去世的那一段,还真是黯然神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万物皆有灵

                  没想到蔡崇达第一本书里的阿太是这样来到黑狗达身边的 —— 还给他一个外婆。阿太的出场方式真的挺让人感动的,南方的五点多并不像北方那样已经天亮了(夏天)八十几岁的老太太五点多挑着两个大箩筐,带着一群小鸭子那是她女儿灵魂附体其中一只的一群小鸭子,来开导她的曾外孙子。农村那时看家护院的还真不一定是狗,我家的就是一只大公鸡,我依然清晰的记得,我大概三岁左右的时候,我在院子里大喊 “老祖(曾曾祖母),有人来偷我家东西!!!” 然后我老祖还没有出来呢,小偷就被我家大公鸡啄跑了,是真的跑,屁滚尿流的那种,可见大公鸡是真的能看家护院的。还有我妈买了给我外婆作伴儿的小土狗,外婆不想养狗,想养猫,于是我妈把小土狗抱回家了。随着它一天天长大,长得膘肥体壮的时候,主要是因为吃得每天的剩饭剩菜太多了,邻居总爱开玩笑说已经可以吃狗肉了,我妹都要骂人家的。没想到,最后它的失踪却是进了狗肉馆子😨无论是小动物还是花花草草,一旦在身边待久了,它们身上就有了灵气,成为了精神寄托。那只飞檐走壁保护自己朋友大白猪的阿花,根本理解不了它的朋友居然是盘菜。那只黑咪真的把我看哭了,老鼠药带走的往往都是令人难受又绝望的。我的贝贝,甚至都没有给我们抢救的机会,它才陪了我一年,离别就是大年三十早晨那具在回家路上早已经僵硬了的小小身子。时隔十几年,我甚至依然记得,给它下葬以后,我几次三番又给它刨出来,直到妹妹说,不能在刨出来了,它身上已经有蚂蚁了,我们要是不总刨出来的话,蚂蚁就不会进去了,然后我就再也没有刨过。只是,每次回家,都会默默去葬它的地方转一转,轻轻呼唤着它的名字,一遍又一遍。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谢小动物们和家人

                    鸭子小白,母鸡阿花,小猫黑咪,灰兔子佐罗,鸽子米点和雪花,邻居家的大黄…… 姐姐,母亲,父亲,外婆,阿太,邻居们……     很喜欢蔡崇达的作品。很喜欢他的阿太。喜欢他细腻精准温情而克制的表达,欣赏他敢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敞开,敢于把心里那些珍贵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在时间的长河里留下来过的痕迹。     生活总有很多的不如意,辛苦里也是可以找到幸福的。阿太能和植物动物交朋友,大概是因为太孤单了吧。作者写父亲的时候让我泪目,中年男人都是咬牙扛起一个家庭的。     出生就没有祖父母和外公,两三岁时外婆去世,记忆非常模糊。每次看到作品中的阿太,都觉得非常亲切,非常吃苦和睿智。我对闽南一直有些别样的感情,似是第二故乡。感谢作者把故乡写得如此细致。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治愈和很好看的一本书

                      一本适合小朋友,也适合大朋友阅读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小主人公黑狗达在遭遇外婆离世后,可爱的小动物们给予他温暖的陪伴,它们单纯、有情义,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执着。每一个小动物的离开,我也会跟着难过,直到下一个小动物的出现而释怀。常常抱怨世界太破碎,心里太苦,其实还是我自己缺乏感知美好的能力。很不错的一本书,准备买一本给女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蔡崇达为所有小朋友和大朋友书写的故事

                          本书以满怀温情的笔触,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陪伴和成长,以及在无法避免的失去和变迁中,这个世界如何以不同的方式陪伴着我们,成为我们的朋友 。蔡崇达在创作这本书时,受到了自己女儿的启发。他的女儿希望他能写一本既适合大人也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并愿意为这本书绘制插画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不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让所有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共鸣的生命教育作品 。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爱的流动

                            这里面的 “黑狗达” 真的情感丰富,从小时候的孤单,到父亲生病的沮丧,再到用自己的坚强来陪伴目前,最后是努力挣钱想为父亲做手术,结果父亲未等到那一时刻的到来,当人生出现转折时,总有一个小动物用默默的守护来陪伴他,而他也从养动物中获得新生,最关键的是 “阿太” 用质朴的生活道理,让孩子走出至暗时刻。最感动我的是文字的情绪,总能在不知不觉间让你陷入其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蔡崇达的小说每本必看。喜欢他的文字,淳朴稚拙,闽南海边小镇的风土人情,在他的笔下仿佛童话世界,但其中的感情流露有事如此真挚可信,感染力极强。阅读时不知不觉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悲伤流泪,一起开怀大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皮囊》到《命运》再到《草民》,到今天看完《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蔡崇达的写作风格一直都是这样没有华丽的修饰文字,仅仅就是简单娓娓道来。几本书一直围绕都是自己家乡里那些陪伴自己的人和小动物们。一本又一本,似乎都是从失去与告别的悲伤悲痛之中又感受到爱与力量。这些人这些动物无时无刻都在作者的人生中留下记忆深刻的故事。记得黑塞说过:“被你改变的那部分的我,会代替你永远陪伴我。关系中的每一份感悟,都将我们变得更好,这便是你送给我的永恒的礼物。” 那些自己人生记忆中陪伴过自己人和动物都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礼物。感谢作者一本又一本书如礼物般赐予我温暖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朴实有力的文字

                                  第一次读蔡崇达的书,几次掉泪。本书不仅在写陪伴过作者的小动物们,更是在写亲情,写外婆、爸爸、阿太、母亲,虽然不富裕,但是这个家里充满了爱。喜欢这样的文字,不需要刻意写风景,也不需要冗长乏味的对话,写真实的事、真实的情,就够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温暖的力量

                                    到目前为止,蔡老师的每本书都在温暖我的内心,这种暖有时候是一种感同身受,有时候是一种温情治愈,有时候是一种人生反思,现在准备去把还没有读过的都找来一起读了໒꒰ྀིっ˕ -。꒱ྀི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情啊,可比道理重要的多

                                      这个世界真的有一部分是一直爱着我们、陪伴着我们的,要对得起这些陪伴和爱最好的方式就是为自己的内心安家,随时记录下生活中的小确幸,即便物是人非,仍然能够在文字中保存那种感动。在孤独漫长的时光里,这个世界永远想以某种方式陪伴你,和你交朋友。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东西远比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要多得多。能够没心没肺的开心是一种能力,让自己快乐是一种选择。这世界的确会有乱七八糟让人难受的事,所以要拼命珍惜好的部分。有些一直陪在你身边的,只是你看不到。感情啊,可比道理重要多了。阅读的过程会触动到心底最柔然的部分,那些平时不易察觉的小脆弱,那些你珍视的东西。随着黑狗达的外婆离开、鸭子小白归大海、老母鸡阿花为朋友拼命、黑咪的尽力、兔子佐罗决斗、鸽子米点的认家与天空的守候,一直到父亲的去世,似乎这个家的故事与这些小动物分不开。是这些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阶段陪着这个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熬的日子。最珍贵的陪伴大约是在你不愿意说时,我不问;在你想说时,我专心聆听不打断。明白你的欲言又止,明白你说出来的话,更懂得你没说出来的话。现在越发觉得接纳一个人原本的样子,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最大的力量,是信任的力量,也是爱的力量。能够了解你抱怨背后的恐惧,能够理解你痛苦背后的渴望,能够激发你向善的力量,能够让你拥有喜欢自己的力量,那才是陪伴最美的一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告别,一本有爱的书。

                                        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蔡崇达的这本书。虽然他养的那些小动物最后都离他而去,包括他的父亲最后也没见上最后一面。但是从这本书当中,我们看到杨小动物能启发我们内心的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那些使生活不那么苦的“朋友”

                                          这是我读蔡崇达的第三本书,文字一如既往的细腻。叙事类文学的好坏,我认为第一条就应该是要好读。这本《我人生最后开始的好朋友》就很好读,作者从陪伴他的第一只鸭子 “大白” 开始写,一直写到母鸡 “阿花”、小猫 “黑咪”、小兔 “佐罗”、鸽子 “米点、雪花”,再到邻居家的 “大黄”,每个朋友都是那么普通,但又是那么的独特。那些只要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会随处看见的小动物,估计不会有太多人去用这么深沉的笔触去写他们,写的还那么流畅,那么深情。上中学的时候,学过的生物课,说有一些小动物第一眼看到谁,就把谁当成妈妈,这种行为叫 “印随行为”。如果第一眼看到你,那么它就把你当成它全部的依靠,这是一种单一的行为,这种缘分很奇妙,是一种很占便宜的缘分,因为,你只要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适合的地点,就能收获一个小 “迷妹”,这多梦幻。还有一种缘分,就是因为一些机缘,得到它,然后长时间的接触,你了解它,它也懂得安慰你。文中的那些朋友,都是属于第二种。粘人的 “大白”、特别的 “阿花”、深情的 “佐罗”、忠诚的 “米点”、强记的 “大黄”,都是深入的接触后,逐渐成为家人,甚至是精神依靠。说起宠物,大部分人首选肯定是狗。作者也想养一只狗,可是养不起,要知道,那时候养狗,是家里有生命剩菜剩饭,狗就吃什么的,这样,仍养不起,就能看出蔡崇达小时候生活的环境还是很贫穷的。父亲之前跑船,一年见一次,最多两次,母亲在工厂上班,孩子在家没人管,可算有了外婆,还没几年就离开了,可算父亲回到身边一起生活,不久就中风了。这样的环境,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童年环境。可生活总要过下去,我们也要活下去。有些依靠就不会那么孤单,当那些不起眼的小动物就能出现在你视线,你可能就会赋予它不同的意义,当你足够多的用心,你肯定就能看见它们的特殊,这是迫不得已,也是一种积极生活,作者就抓住了那些瞬间,呈现出来就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讲述着生命的意义。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