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美国《稳定币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加密货币监管进入新阶段,其核心逻辑与深层影响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1. 监管范式创新 ・延续 "先发展后规范" 路径,通过牌照制度、储备资产要求等逐步建立规则,避免过早扼杀创新活力。法案明确将加密资产划分为三类(受限数字资产 / 数字商品 / 支付稳定币),由 SEC、CFTC 及银行监管机构分级管理,消除监管套利空间。 2. 美元霸权延伸 ・法案要求稳定币 100% 锚定美元资产,实质将加密货币纳入美元体系。通过排除非美机构(如 Libra),确保美元稳定币成为 SWIFT 之外的替代性国际结算工具,强化全球支付主导权。2024 年《21 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已为此奠定分类监管基础。 3. 战略博弈启示 ・美国意图复制互联网先发优势,通过私营稳定币抢占数字货币标准制定权。京东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中国需加快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同时构建 "监管沙盒" 平衡创新与风险。法案暴露核心矛盾:既要求传统银行资产背书,又允许脱离银行体系运作,这种 "镣铐式创新" 将长期考验监管智慧。 本质是金融基础设施的隐形争夺 —— 通过立法将加密技术驯化为美元霸权的新支点,同时保持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