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4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5—149 作为银行人,又一次怀疑自己工作的可持续性。因为身处其中,越来越发现各种不合理的事情。压力是互相传导的,情绪也是,调整好自己,工作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把不开心留在单位,把幸福带回家。幸好我已不是之前那个容易陷入某种情绪的我了,努力工作,热爱生活。生活是有优先级的,不要被不良情绪环绕,心态再平稳一点,加油吧,打工人。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期封面文章《审视汽车价格战》。内容简介本期重点文章《电商迭代角力外卖》《5 月消费指数为何转负?》《为什么不愿结婚生子?》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质量挺高的一期,风投诉讼、回款账期、创新药、汽车供应链金融,紧追热点,读着颇有收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美国《稳定币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加密货币监管进入新阶段,其核心逻辑与深层影响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1. 监管范式创新     ・延续 "先发展后规范" 路径,通过牌照制度、储备资产要求等逐步建立规则,避免过早扼杀创新活力。法案明确将加密资产划分为三类(受限数字资产 / 数字商品 / 支付稳定币),由 SECCFTC 及银行监管机构分级管理,消除监管套利空间。  2. 美元霸权延伸     ・法案要求稳定币 100% 锚定美元资产,实质将加密货币纳入美元体系。通过排除非美机构(如 Libra),确保美元稳定币成为 SWIFT 之外的替代性国际结算工具,强化全球支付主导权。2024 年《21 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已为此奠定分类监管基础。  3. 战略博弈启示     ・美国意图复制互联网先发优势,通过私营稳定币抢占数字货币标准制定权。京东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中国需加快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同时构建 "监管沙盒" 平衡创新与风险。法案暴露核心矛盾:既要求传统银行资产背书,又允许脱离银行体系运作,这种 "镣铐式创新" 将长期考验监管智慧。  本质是金融基础设施的隐形争夺 —— 通过立法将加密技术驯化为美元霸权的新支点,同时保持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开阔眼界。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