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抗日英雄谱
本刊纪念抗日胜利 80 周年,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都是从抗日战争中拼杀出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是有名的,而前几年不少别有用心者,以宣传正面战场为由,用各种方法诋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主力作用,官方媒体的宣传真不如风起云涌的自媒体。检讨蒋大队长领导的抗战,充满挣扎和矛盾,1937 年日本全面侵华后,首都南京都被占领,还没有正式向日本宣战,直到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才跟在美国后面对日本宣战,整整四年的时间,日寇杀害我无数军民,华夏已经是血流成河的状态下,国民政府居然对日本不是正式的 “战争状态”。淞沪会战期间,蒋介石政府仍按月支付日本庚子赔款及善后结款。蒋介石甚至还多次主动找日本和谈。淞沪会战从一开始的战略就是错的,蒋介石在上海开战,因为这里是西方殖民者的势力范围,他试图在这里引起国际关注,然后寄希望于英美列强的 “调停” 。开始,国军面对的只是日本海军陆战队 3000 多人,加上日本侨民浪人,不过 4000 人,也缺乏重武器。当时国民党想的是在日本主力来援之前,把这 4000 人赶下海。88、87 两个精锐的德械师、5 万多人,两个德国重炮团、30 多辆坦克、还有空军和水面舰艇,围攻日本海军陆战队 4000 人。但是,这一仗开打之前,就有汉奸泄密,日本海军陆战队早就修筑好了工事,防卫周密,初期的进攻又不果断,总是寄希望于西方列强能够插手调停,在准备进攻前,张治中还收到蒋介石手令 “不准进攻”,进攻时机一再被拖延。战争失去了先机和突然性,到了真打起来,日军准备充分,4000 海军陆战队越打信心越足,援军不断到来,这一仗一打就打成了消耗战、拖延战、绞肉机,5 万人、重炮、坦克、飞机,打 4000 人,打了几天,就是打不下来..... 打成 “添油战术”。双方不断增兵,日本舰队来援,国军的各路精锐,经常一上战场就被火炮和轰炸打残,一天的伤亡人数就是一个师,蒋介石的 “先进” 的德式坦克部队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发挥出作用,反而成了日本的靶子,全军覆没......18 军黄维 67 师镇守罗店,结果被日军炮火 “洗地”,两个小时就被打残,黄维手下三个团长 1 死 2 重伤,炊事员、文书全部拿枪上了战场。最后,黄维的 67 师剩下的人数凑不足一个团。川军、桂军纷纷来援,白崇禧的广西兵,一上战场就没了大半,是的,淞沪会战确实是 “一寸山河一寸血”,但是,真的不值得啊。白崇禧早就劝蒋介石撤退,利用江南地区的永备工事逐次抵抗。但这个时候,蒋介石非常期待布鲁塞尔会议和《九国公约》,以为可以像当年列强 “三国干涉还辽” 一样,可以迫使日本停战,但是这一回欧美列强根本就不管东方的事情,美国这时候还在给日本卖钢铁呢,日军肆无忌惮,全力进攻。蒋介石还在犹豫不决,还在命令部队继续抵抗,“再抵抗几天”..... 终于在 11 月 5 日,日本人学会了迂回包抄,日军第十军 8 万人在金山卫登陆,绕到了国军背后,包围圈已经形成,国军几十万人腹背受敌,淞沪形势万分危急,这时候,蒋介石还在幻想《九国公约》的签约国可以干涉中国战场,还没有做撤退决定,但是西方列强不但不干涉日本,反而指责中国在上海非军事区挑起战争、破坏和平。蒋介石这 “斡旋大师”,终究没能斡旋成功,没能获得他想要的和平,他把全中国几十万的精华,放在上海这个平坦而又狭窄的沿海河口,挨着日军的舰炮轰击和飞机轰炸,妄图得到西方列强的同情......。这时候再组织撤退,已经来不及了。接下来,就是一边倒的溃败和追杀了。40 万人挤在几条公路上,被日军空军追着轰炸,大撤退变成了大溃逃,一直逃到南京,都没有能够完整组织起来,各路防线和永备工事,等于白送到了日军手里。从战场的表现看,中国军人是英勇无畏的,在某些局部战场的对抗上,中国军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历史著作、文学作品,越是渲染这种局部细节的壮烈,渲染我们军人的悲壮,就越让人感到悲愤...... 教员有句话,叫做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蒋介石和国民党高层永远都不懂。有人可能会说,国民党牺牲的高级将领多,然而抗战中殉国的 “将领”,绝大部分都是东北军、西北军、川军、桂军、滇军的将领,一直被蒋介石的嫡系贬低为 “杂牌军”。而且,这些人的 “高级将领” 身份,大多是死后追赠,之前大多数也就是个团长,有的杂牌军甚至编制不全,比如很多所谓的国民党 “游击司令”,手底下只有几百人,但只要在抗战中牺牲,那么国民党都会给他们追赠一个 “将军”,所以才会各种 “高级将领” 头衔满天飞,甚至活着的都有一堆 “少将团长”。而八路军这边,蒋介石只给了三个师的编制,八路军新四军加起来才一个上将、九个中将、20 个少将,老蒋给我军军衔只授到副旅级以上,导致我军一大堆声威赫赫的名将 —— 只是团长或者副团长。抗战期间八路军新四军牺牲旅级以上干部 400 多人,团级以上 1400 多人,如果按照当时国民党军队” 的规定,旅级实授少将衔,团级追授少将衔,那将是多少将军?我们看对战争的贡献,一定不能看死了多少人,不能看输了多少战役,不能看丢了多少土地…… 而是要看杀伤了多少敌人、缴获了多少武器装备、收复了多少沦陷区、建立了多少根据地。大家可以看一看 1943 年的局势图,真正的前线在哪里?不在大西南,而在 “敌后” 的 “沦陷区”,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了大量的根据地。让日军在中华大地上每存在一天、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抗战后期,八路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水平,也远超国军,这是敌人都承认的,日本方面认为,重庆的国民党政府是有可能妥协投降的,八路军新四军才是日本帝国不共戴天的生死大敌。日本的《华北治安战》中明确写道:“对于中共,只有排除任何妥协,必须从各方面都采取彻底的对抗政策。就中共的信念而言,他们是要一直战斗到日军完全从中国撤退为止的。” 更重要的是八路军的抗战,是牢牢和敌后根据地的民众结合在一起的,是真正的全民抗战,日军面对的不是一支单独的军队,而是整个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你看着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一败再败,退守大西南,甚至到了 1944 年鬼子强弩之末的时候还能打出豫湘桂大溃败。但是再敌后战场上,在山东河南等地,日军早已不敢发动大规模的扫荡和作战,很多日军甚至不敢离开碉楼和堡垒,因为他们一下乡,就会遭遇八路军、游击队、甚至是群众的围攻,有的日军甚至找八路军卖武器弹药,甚至还有的鬼子居然为了口吃的去给当地的中国地主打工...... 战争,不是拼自身牺牲了多少人,而是看你 “杀伤了多少敌人的有生力量,发展了多少革命队伍,完成了怎样的局势逆转”。什么叫 “中流砥柱”?中流砥柱就是在整个抗战中,最坚韧不拔,最坚决斗争,最能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从头到尾都在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并且取得伟大成果的群体。谁在真正抗战?那就要看,1945 年抗战胜利的时候,谁在反攻的前线?谁离敌人最近!CCTV 新推出纪录片《山河铭记》应该是重新定性的指标。日本国内对侵略并没有反省,还在怀念对台 50 年,对朝鲜 35 年和对东三省的 15 年占领的 “辉煌”,并没有对侵略恶行的反省和忏悔,典型的 “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2025 年 #293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4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看到这一期真的好感动从 1938 年至 1945 年,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共歼灭日军 52.7 万余人,几乎歼灭全部伪军(118.7 万余人)。他们抗击和牵制了超过 50% 的侵华日军(不包括东北)。最高年份是 1941 年,日军实施敌后作战调整,在相关地区投入了 75% 的兵力;最低年份为 1940 年和 1943 年,均为 58%。14 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61 万余指战员伤亡。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伤亡、被俘和失踪 58.4 万余人。东北抗联在鼎盛时期发展到 3 万余人,到 1940 年底总共不足 2000 人。烈士中包括一批杰出将领。据牺牲(含病故)人数的不完全统计,八路军、新四军的旅以上干部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东北抗联及其前身部队的师以上干部至少 270 人,如左权、彭雪枫、杨靖宇等。此牺牲人数与国民党军阵亡少将以上高级将领大体相当。必须说明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编制上受到国民政府的限制。举例而言,一位营长到抗战中后期所统辖的部队,已发展为一个师甚至半个军,但军衔并未提高。有些人牺牲后,也没有恢复或追授应有的将领身份。考虑到这一情况,共产党高级将领的牺牲数字,应该获得准确的理解和认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