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不做最好的,要做唯一的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功夫巨星李小龙在香港突然逝世,香港市民对功夫电影的态度极度冷淡,这就导致了当时功夫片的市场也非常惨淡。为了重回往日的巅峰,电影制片公司想着是不是可以再培养出一个李小龙。在偶然的机遇下,成龙成为了他们培养的目标(当时的成龙只是一个跑龙套兼武术指导)。可是在多次磨合之后,感到极度不适的情况下,成龙对此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所有人都希望制造第二个李小龙,我也被迫去做了很多这样的尝试,但没有人可以成功,他已经是一个神话,不可能有人超越他。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去开辟全新的路呢?” 然后我干脆站起身,用表情和动作向他做更细致的说明:“李小龙总是把腿踢得很高,那我就要把腿踢得低一些。李小龙在跟别人打斗时会大喊大叫,表现的是他的气势和愤怒,那我在打斗的时候就可以一边叫一边做鬼脸,表现的是自己有多疼。李小龙在观众心目中是神,是超人,那我就要做一个普通人。我希望去演小人物,他们也有很多缺点和无奈,他们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什么大侠或英雄……” 经过自己的摸索和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 成龙电影。那什么是成龙电影呢?第一,我从来不是无所不能的,反而每部电影里都被打得很惨。我没有形象包袱,不会顾忌自己在镜头里是否好看。我演的通常都是小人物,有很多弱点和毛病,他们一般不会主动介入纷争,常常是被迫出手,最后绝处逢生。第二,我的电影剧本从来不对动作场景进行细致描述,因为我永远更喜欢临场发挥,跟成家班的伙伴们在现场进行创作。一场重要的打斗,在我的剧本里常常只有两个字的描述,比如 “大打”,或者 “小打”。过去美国电影里的打斗经常很快就结束,这是为了表现主角有多厉害,我的电影里经常是从头打到尾,而这些画面正是观众想看的。再后来我去美国拍戏,美国人的剧本在动作戏的段落也变成只有一句话 ——“let Jackie Chan design”(让成龙设计)。第三,搏命动作。别人的电影,经常会用多个镜头的剪接串联去表现一个动作,但在成龙电影里,只要这个动作够精彩、够危险,我一定亲身上阵,并且用一个完整镜头把它记录下来。举例来说,如果剧情需要我从楼顶跳下来,那我就会在电影里展示跳楼的全过程。第四,别人的剧本创作都是从故事剧情出发,我的剧本创作则是从动作场面出发。我和搭档们经常会在精彩动作的基础上去构思剧情。这乍一听显得很不靠谱,但这就是我这些年的创作历程。第五,我的电影会在全世界取景,我希望跑遍世界每一个有意思的角落,把它们放进我的镜头里。第六,我的电影价值观永远正面。我从不在自己的片子里表现低俗、下流、残忍、负面的东西。看到成龙独具风格的电影,想起了成龙曾经对成家班的人讲过这样一句话:“这辈子,我们不要做第一,要做唯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