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被 "反乌托邦" 标签误导,以为是很枯燥的学术书,一直没看,直到去年(2018 年)闲来无事翻了下,才知是小说。用了两趟成都 - 乌鲁木齐往返的航程时段在 kindle 上读完。小说特别适合用在枯燥的飞行途中,沉浸在 "老大哥" 的时代里,3 个多小时的航程很快就过了。很喜欢小说里对男女主每次约会时的景物描写,无论是在最初的郊外,还是后来在男主租下的房间,都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孤独的美… 这是《一九八四》最好的译本,推荐!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堪称世界文坛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创造的 “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 等词汇都已收入权 wei 的英语词典,甚到由他的姓衍生出 “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 guo 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有论家如是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触深刻,无法名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这本书的影响力巨大,在这之后的政治寓言小说,电影,剧作中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一九八四》的影子。比如奥斯卡得奖片《窃听风暴》就把事件发生的年份定在了 1984。只这一点,就让整个影片的格调往现实的荒诞上更靠近了一步。


          《一九八四》虚构了一个大洋国,虚构了管理该国的四大部门 —— 真理部、和平部、仁爱部和富足部。听起来饱含爱与和平的名字做的却是监视,压榨、奴役之类丑恶的事情。主人公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公民,他每天重复的工作是消灭以前的历史,填上政治正确的历史。
          在这个国家里面,人民的思想被高度统一,不许拥有自己的表达,不许拥有私人的感情。人人都以告密成功为荣,并且觉得这样的社会制度毫无问题。“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的标语出现在每一栋大楼之上。
          听起来是不是似曾相识?我们从各种媒体的报道,各种文学史料中可以知道,苏联在解体之前,和早已被统一的东德,就曾经经历过类似的时期。历史也证明了,这样的制度也终会被时代纠正。过了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回首看奥威尔的这本书,你会惊叹他预言一般的想象力。书名虽然叫做《一九八四》,然而还没有到 1984,相同的事情就在全世界轮番上演。
          奥威尔在虚构了这样一个背景之后,又给了读者一点希望。主人公温斯顿与另一名党员朱莉娅恋爱了。这点爱情在一片灰色的废墟中犹如一支微弱的小火苗,点燃了温斯顿的生活希望,也照亮了周围的环境,引发了他对于国家制度的质疑。眼看人民逐渐要开悟了,这时候作者却给了温斯顿一个悲剧结尾。温斯顿被捕之后被施加各种折磨,最终被改造成了一个 “思想纯洁者”。
          所谓的悲剧,就是给了你一点希望,再把这点希望在你面前打碎。
          作者为何没有让开始觉悟的人们去推翻这样的统治?因为作者深深的明白,在一种高度被洗脑的社会制度中,打破被奴役的惯性思维是多么的困难。电影《窃听风暴》在取景的时候曾经被东德监狱博物馆馆长拒绝提供帮助。拒绝的理由是,在东德被西德统一之前,像电影中那样默默帮助受难群众的人物一个都没有。所有人都选择了随波逐流,默不作声。我们再回头看《一九八四》中温斯顿的结局,也就不难了解为什么奥威尔选择了悲剧。
          丹纳曾说过,每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不是独立的产生的,它必定包含于某一个艺术群体之内。文学作品亦然。在奥威尔生活的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曾经产生过一大批优秀的政治荒诞小说。比如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米・布尔加科夫的《不详的蛋》等等,他们共同为底层人民发声。《一九八四》是其中长的最高的那一根树枝。
          在那段时间,各种主义萌芽,很快变成了一个个新兴的政治流派。从这本《一九八四》中,很明显能感受到奥威尔对于未来的担忧。迫于不能宣之于口的焦虑,作者写成了这样一本预见性的寓言小说,意在提醒人民发现这种不稳定的社会因素。
          米・布尔加科夫曾经谈过他之所以成为作家的原因, 文学不应该仅仅是记录和再现,它的最高品味应该是发现和思考,它应该早于社会学和历史学,关注到社会进程中的负面现象,给人们敲响警钟。在这一个意义上,奥威尔可说是完成了一个文学家最高的责任。
          温斯顿曾经对茱莉亚说过,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他憧憬中的光明并没有到来。奥威尔为当时的社会点燃的希望之光却照亮了之后的整个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震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神预言

              娃学校书单上的书,要求读反乌托邦小说,可我一把年纪还不知道啥是反乌托邦小说。他选了另一本小说读,因为那本书没有中译本,我就选了这本。1948 年写出的神预言,结合后来发生的以及最近又重复的事实真是令人唏嘘不已。他同学选了这本在课上汇报,不过我猜老外们没有亲历的道听途说毕竟还是想象不出真实的感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冰凉刺骨

                很多关于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开始晦涩难懂,作者架构的世界有些抽象,通篇看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则政治寓言,讽刺而冰冷,令人不寒而栗、从头到尾彻底的绝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极端主义总是不太可取的

                  小说情节很有起伏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