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0
2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抑制多巴胺,追求内啡肽

    标题有很强的误导性,整本书其实是对 “病态依赖” 的分析、诊断和治疗。这本书看完后,感觉上就是作者先简单提出一个现象,然后很迅速地判断其对错,是否是病态 (结果当然是),接着就是立刻做分析,一通强制性输出,这种写作风格可能跟作者的职业有关系吧,作者西尔维・田纳本是一名执业超过 35 年的资深心理治疗师,欧洲心理治疗师协会会员,心理学方面的相关著作有 20 多本。可能在本书中提及的案例,在作者之前的作品中已经详细论述过,所以她在这本书中选择性的快速掠过许多细节。回到本书主题。人首先是一种社会存在:我们都在情感上有所依赖,我们不仅需要彼此,还需要知道自己是被爱着的。这是一种很正常的依赖:情感、依恋、认可和赞许,以及由人际关系产生的情绪,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缺失它们,我们的身心健康都将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每个人一生中对情感食粮的需求都并不少于物质食粮,“许多重要的需求是在与同伴的交际中获得满足的”。当谈论病态的情感依赖时,我们会顺理成章地谈到成瘾,因为它是人们为了 “暂时掩饰内心被折磨产生的严重后果” 而使用的最后手段,这种折磨往往来自个体生命早期,甚至是新生儿时期遭受的创伤。那些有问题的或病态的亲子关系,让个体生命的开始阶段充满难以言喻的痛苦,给幼儿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会在其青少年和成年时期相继显露。由于这种形式的依赖在情感和情绪方面都有严重缺失,不能满足儿童的基本心理需求,因此会让人们在成年后遭受有问题的,甚至病态的情感依赖之苦。这种依赖为其他成瘾提供了条件,即成瘾往往是病态情感依赖的后果。成瘾对象可能是销售的产品,比如酒精、烟草、凭处方出售的各种精神类药物;也可能是违禁产品,比如毒品、兴奋剂和蛋白同化制剂。成瘾对象也可能是一些行为,比如食物成瘾(无论是厌食症还是暴食症)、游戏成瘾(网络为人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游戏的数量和获取渠道变得越来越多)、性成瘾、运动成瘾、工作成瘾(拼命工作的人被称为 “工作狂”),以及对金钱、社会声望或权力的狂热追求。要破除上述问题,作者认为要先了解自己,要给自己建立内在和外在的边界,认识自己而不是甘受混沌。勇敢面对过去受到的压抑和影响,同时肯定自己的个性。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爱,差别只是在有些人尚未遇到爱你之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一颗星都不想给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法文书名直译为,战胜情感毒瘾,不知道大陆翻译为何单一归位两性情感。读到二十页左右不想再读,最主要原因翻译的意思表达大多是对很多普遍正常的人类情绪定义为一类精神病,有些剖析有一定道理,但主观定性就令人反感。看多巴胺共和国时,作者会提供很多医学数据和文献支撑观点。这本书基本上都是主观分析得出得出的结论。毫无价值,就像目前国内到处充斥着 MBTI 的测试,真是愚蠢至极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最有价值的内容在正文结尾【总结】之前,但翻译很出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阅读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常常被自己情绪左右的时候,越控制越难控制,时常没有听自己的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情成长的第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宝藏

                被书名耽误的心理学好书理论与实践结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刚开始看到书记,直觉上没有想点击翻开的欲望,觉得应该是傻白甜的文章。后来是想看财经杂志,不小心点了与之相邻的这本书,发现豆瓣评分还不错,于是就继续耐心读完。原来这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讲述病态依赖关系的人该如何从中建立自信解脱出来。分析讲述了讨好型人格的心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间清醒!你以为的爱,可能只是一种瘾!

                    人生中无意间拿起一本书或许就会改变我们之后的整个人生你好啊,我是大大用心分享好书,让阅读成就自己《戒掉恋爱脑:战胜情感依赖,找回独立自我》作者:西尔维・田纳本(35 年资深心理师)类别:恋爱丨心理学丨人际关系丨亲密关系恋爱脑是指把所有精力都放到恋人和恋爱上,是一种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是一种焦虑型依恋模式,而这种依恋模式通常是从小与父母建立的依恋模式有关。因为从小缺爱,没有在父母那得到足够的爱,所以成人后进入恋情就容易患得患失,害怕对方离开,因此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他人的爱和认可,以满足自己缺失的爱。习惯自我牺牲式的付出,会导致我们无法好好地去爱自己,只能不断向外寻求赞美、认可和依赖,但试图成为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并不能交换得来真正的爱。想要戒掉恋爱脑、战胜情感依赖,需要我们勇敢面对真相,掌握幸福主动权的唯 1 途径,就是学会爱自己、做依靠自己的成年人,然后建立真实、健康的亲密关系。如何告别恋爱脑?1 永远不要轻易的就被简单的细节所感动 2 不要总强求对方做什么,顺其自然相处 3 不要去讨好对方,学会把自己放在首位 4 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别把它当成全部 5 不要总是过分地在意对方的行为和情绪 6 不要总是去纠结对方为什么不喜欢自己 7 经常问自己喜欢对方还是暧昧期的感觉 8 拓展圈子,才能找到更好、更优质的人 9 坦然接受单身这件事,努力地提升自己 10 不要总是觉得有问题的那个人是你自己 11 你的心情、感受和需求应该值得被关注 12 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己给自己安荃感【醒脑金句】1 不断取悦他人,是激怒自己的蕞佳方式。2 他们都要求被爱,却没有给予等价的爱。3 爱,是想把对方带到他自己顶峰的表现。4 对爱不切实际的期望只会给自己带来挫折和失望。5 不能在爱一个人的同时,期望他去成为另一个人。6 对自己负责,就是知道如何给予自己足够的关注。7 当人能够与自己独处,就能对对方产生真实的爱。8 我们要学会尊重自己并充分体验自己内心的丰富。当我们拥有爱自己的能力时,就会明白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本次的阅读分享就到这里读书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修行关注大大,娱乐过后也不忘读点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本书不是口水文,恋爱脑达到病态的人适合看,层层递进的帮你剖析问题的所在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