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9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第一财经 2023年04期

    久违了小时代!谎言之战与反恐降温;越试越香的 4 天工作制;颠覆性还是重大性;Temu 出海破圈;疫情过后的疤痕岁月;AI 狂飙立法踏步;AI 新纪元 ——Google 还是微软;目光所至皆为 GPT;房地产的寒来暑往;硅谷银行破产启示录;定罪效率 or 程序正义;人工智能的 iPhone 时刻到了吗;买车还是不买车;追风暴的孤勇者;扶不上墙的内娱艺术;一句姐妹谈何简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应该为哪些最重要的趋势做好准备?2023 年年初,《福布斯》预测了将在 2023 年塑造我们的数字世界的新兴技术趋势,同时也是我们在 2023 年最应该关注的十大颠覆性技术趋势。每个人都必须为此做好准备。01. 人工智能(AI)无处不在:无代码 AI 凭借简单的拖放界面,将使更智能的产品和服务成为现实;零售工人需要习惯与机器一起完成工作。02. 元宇宙的部分内容将成为现实: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将继续发展,而我们将迎来更沉浸式的会议环境、更先进的成像技术。03. Web 3.0 进一步发展:技术公司将创造更多分散的产品和服务,为区块链技术在 2023 年取得显著进步打下基础。随着 Web 3.0 发展,NFTs 将变得更加实用。04.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相连通:数字孪生技术和 3D 打印将成为连接这两个世界的重要支撑。2023 年,我们将看到数字孪生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05. 大自然越来越可编辑: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可以通过编辑来改变人体形状的世界,纳米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将帮助实现这一点。06. 量子计算发展:量子计算的惊人运算能力将破坏许多国家的加密实践,让加密技术失效,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在争相开发量子计算。07. 绿色技术进步:2023 年,绿色氢能源、分散式电网将继续取得进展。接近零碳排以及可独立供电是它们受到关注的原因。08. 机器人更像人:无论在外观还是能力上,机器人将变得更像人。这些机器人将在现实生活中处理陪护、制造等复杂任务。09. 自主驾驶应用更广:2023 年,自动驾驶技术将在配送和物流领域取得更多进展,我们将看到更多自动驾驶卡车、轮船和送货机器人。10. 更环保的技术:更多环保技术将得到推进,人们会更多地思考电子产品所使用的材料对环境的影响,供应链将变得更加透明。 返回目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汹涌而来的大模型

        这期杂志选题的时候真的大模型还在朦胧之中,谁也不知道他根本不是昙花一现,本期杂志讲的很跟进时代,就我认识也很符合事实,也很公允,所以是很值得去学习的一期。现在的我们不是因为大模型在焦虑,就是想抓住大模型的机会吧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元宇宙降温了,Gpt还热着。

          这期封面,我们将给大家说说火爆的 ChatGPT 背后的故事 —— 技术巨头长期角力,中国公司不懈追赶,还有那些天性乐观的投资者以及难以抑制内心兴奋的创业者们。他们正在共同绘制未来的技术图景。对公众来说,也感受到了对科学和技术久违的惊诧、好奇、恐惧与热忱。这让我想起《好奇年代》里描绘的 18 世纪的欧洲,那是个新的科学发现层出不穷的时代,人们的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诗人们以浪漫主义的语言来赞美科学。在这本书的结尾,作者写道:保证科学文明能继续存在最不可或缺的,是以下三点:保持探求精神,保持实现希望的意志,以及保持对世界未来的信心 —— 一种审慎而不盲目的信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读这期的时候mid journey刚开始收费

            SVB 的教训第一、你的投资是不是安全,并不完全由你买了什么产品而定,决定因素往往在于资产配置。第二、作投资决策时不要过分依赖对宏观经济的预测。第三、别把所有钱都存在一家小银行。“做助教和做科研不同,本质上这份工作就是为了赚生活费,只要教授觉得题目 OK 就行,机器出题是很好的方式,既保证了题目的随机性,也提高了效率,效果还很好。”ChatGPT 成了王珂日常工作的重要工具。不过这是否也意味着,未来某一天,再也不需要人类助教来给学生出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工般的智能

              业内人士对 ChatGPT 的火爆有些不解。OpenAI 团队成员公开表示:ChatGPT 背后的大部分技术并不新鲜。从 2017 年至今,人工智能行业已经历了多轮技术冲击,包括 BERT 预训练语言模型,以及 2020 年 5 月 OpenAI 发布 GPT-3,而 GPT 模型的理论基础正是 2017 年 GoogleBrain 团队写在论文里的 Transformer 模型算法,它会计算每个词与之前输入和生成的其他词之间的依赖关系。这一算法彻底改变了人工智能行业的走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Gpt 和最后的问答不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chatgpt 的两个专访很不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有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百度文心一言

                      百度文心一言发布会的背后,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ChatGPT 发布之后,政府高层主动询问过百度:这样的技术做不做得出来?“AI 有风险,百度知道这一点,政府也知道。” 另一种说法则是,百度不会直接发布产品,只会发布一个 demo。原因是,所有类 ChatGPT 产品在发布前都要经过来自省网信办和中央网信办的 “双信评审”。这是 ChatGPT 发布之后出现的新政策,国内迄今没有一家公司拿到许可,ChatGPT 也没有拿到。百度不是唯一对发布一款自由对话的 AI 产品持谨慎态度的公司。百度发布会的前两天,腾讯在其北京总部举办了媒体沟通会,邀请来自腾讯 AI Lab 和云计算的 7 位技术负责人,为上百家媒体讲解腾讯在 AI 领域的工作成果。沟通会为 “闭门” 形式,参会媒体须经腾讯官方确认,才能对外发布沟通会中的信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般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期一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期一文让我印象深刻。《2023 年十大颠覆性技术趋势》。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应该为哪些最重要的趋势做好准备?2023 年年初,《福布斯》预测了将在 2023 年塑造我们的数字世界的新兴技术趋势,同时也是我们在 2023 年最应该关注的十大颠覆性技术趋势。每个人都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一财经

                              始于兴趣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刘屹靖信奉 “一万小时定律”。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