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芯片,“工业王冠上的明珠”,代表着人类应用科技最尖端的领域,也是对普通人而言最为望而生畏的知识类型的一种,如今前所未有地受到中国大众的关注。因为它代表着一种被不公正对待的激愤,以及对于突破与自主的希冀。因为围绕着芯片而展开的叙事,与中国 180 多年的自强历史实现了一种当代对接。自 2018 年起,华为遭受美国制裁,以及美国盟友的配合打压。这一事实清晰地告诉中国人两点。一是中国的实力已经引起世界最强大国家的足够重视,说明我们并不弱小;二是当下竞争的核心在于芯片,尤其是先进制程芯片,而且不是某种产品的问题,是从装备、设计、封装、制造到市场应用的一整条产业链的问题。社会层面,我们过去很少意识到,在一个电子化的时代,几乎每一项产品都以芯片为核心,大到火箭、高铁、重型装备,小到一个小玩具、一个智能烧水壶、一张电话卡,乃至每个人都有的身份证。因此,中国科技、中国制造其实一直潜藏着一个巨大的隐患。在政府层面,自 90 年代开始就已经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半导体产业格局。我们在中低端芯片的供应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在高端芯片以及与之相关的装备、设计、制造等领域,始终是一块短板。正是华为的被打压,让中国从政府到社会普通个体,普遍意识到了危机,加速了赶超的紧迫感。也正是华为 Mate 60 系列为代表的高端手机的问世,让中国人增强了信心,以及蓬勃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贸易和竞争是局部真实的,自由则一直都是有条件的,一向如此。这不算一个新颖的领悟。围绕芯片领域,这几年发生的事实足以惨痛地证实这一点。当国家经济、科技竞争以及背后的国际影响力竞争来到一个白热化阶段的时候,来自强势者的压制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必须继承一种百余年的精神,必须迎接这一场无可回避的硬仗。中国没有退路,必须突破。芯片背后是所有的制造业,所有的科技服务业,所有领域的技术与生活进步,是输不起的。在这个关键问题暴露的时候,正好芯片产业也来到了一个特殊时刻。芯片制程已经来到了一个几乎无解的局限,极紫外光刻技术可能是摩尔定律生效的最后阶段,人类已经很难通过现有科技模式继续推进晶体管的缩小。芯片的脚步本身在慢下来,这正是我们加速接近和赶超的良机。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得到再遇

      而这几位青年作家考编惹人厌,主要是因为两宗 “罪”。一是嫌他们作为社会竞争中的优胜者占了本就抢手的编制名额,如同当年易烊千玺被曝出考取国家话剧院的编制,激起一众网友强烈反对,最后这位 00 后明星迫于压力放弃了到手的编制。另外,是认为他们这种 “写现实主义题材,却吃了现实的红利” 的人,背叛了某种东西。有读者就说,他们本是造梦的人,现在亲手把读者的梦毁了。班宇那本写东北沈阳产业工人下岗失意的《冬泳》被调侃为 “冬泳,一直游到上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出海,必然的选择

        今天,中国已经出现了三种过剩:资本过剩、制造能力过剩和建筑能力过剩。供给过剩的情况下,东部地区的人均 GDP 已经到达三四万美元的水平,基本内需几乎饱和。再要发展,中国就需要关注 GNP,而不是 GDP。出海,成了必然的选择。中国人,天然的商业群体,自己主动就会寻求发展。但过去和现在不同的地方在于,如今的经贸掺杂着地缘政治因素和当地的政治风险,或许每一个出海的企业、个人都有良好的愿望,却不是一定做得成。毕竟,因为无法确保政治承诺兑现,政治不稳定会对入驻企业造成极大的商业风险。这依靠个人或者单个企业很难解决。所以中国人、中国企业在海外必须团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最难改变的就是思想。

          在经济学和政治哲学这些方面,一个人到了 25 岁或 30 岁以后,很少再能接受新的理论,所以,公职人员、政客,甚至鼓动家所运用的思想,不可能是最新的。但是,无论早晚,不管好坏,危险的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