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2.0《资治通鉴》故事
《资治通鉴》讲了从战国到五代 1362 年的中国帝王史,我跟熊逸老师讲《资治通鉴》已经第四年才讲到汉武帝,所以这样一部巨著很难几句话说清楚,中国人正是因为有详尽的历史记录,才自豪和自负的对世界其他民族说,对中国人来说,世上没有新鲜事,基辛格在《论中国》里开篇就讲教员对中印战争的决策:「难以想象,除了中国还有哪一个国家的现代领导人会借用千年之前战役的战略方针作出一项牵动全国的决定。同样难以想象,他确信他的同事能够领悟他借鉴历史事件的深意。然而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国家享有如此悠久的连绵不断的文明,抑或与其古老的战略和政治韬略的历史及传统如此一脉相承。」可千年的历史是复杂的,普通人如果不在其位,会把历史简单化,比如近年来很多讲大清的历史书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现实世界往往 30 年就是一代,苏联从 10 月革命到解体经过了多少跌宕起伏也就 70 年,满清从鸦片战争扑腾了 70 年才下台,展望到纪念鸦片战争 200 年时,中国从低谷重回世界经济规模第一的巅峰可期,短短 200 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读《资治通鉴》一定要注意时间刻度,不是简单概括,推荐慢慢看原著,如果看实用精髓冯唐的讲《资治通鉴》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职场实用技巧。再次推荐罗胖的《文明》讲座,他就是在续写《资治通鉴》,每期 1 年计划讲 20 年,这么讲才能让人真实融入浩瀚的中国历史之中,本书只能当 “资治通鉴故事” 闲读。
5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06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姜鹏老师这套书,好就好在短小精悍,让我不再畏惧啃《资治通鉴》这个大部头。三册书是一套,也独立成册。第一册分理念篇和实践篇,理解为什么是宋代的司马光写出来《资治通鉴》而不是其他时代,这册书看下来可以提纲挈领式地掌握《资治通鉴》的线索。第二册书侧重讲人,讲各式各样的人再面临困境的时候如何抉择。第三册侧重讲问题场景,讲历史中的困境如何被亲历被解决。可能姜老师得益于长期讲课的缘故,这套读下来很顺,但同时能感受到老师的考证功底,如何化艰深晦涩于平易近人,我觉得这是很难的。印象比较深的典故有很多,比如汉宣帝刘病已之前的一任皇帝,在位仅 27 天(如果没记错的话),通常你会认为这种人也就是个无能的人,但在姜老师的分析中,你会发现,并非如此。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部书并非简单罗列《资治通鉴》中的故事,而是特别安排了《理念篇》与《实践篇》两个部分。《理念篇》系统剖析了《资治通鉴》的成书背景、司马光的思想特征,以及司马光是如何运用《资治通鉴》中的历史事件与现实互动的,《资治通鉴》中又有哪些被讲述的 “历史事实”,实际上是为了批判王安石新法。这些分析不仅能提高我们对《资治通鉴》的认识,也能提高我们对历史学本质的认识,从而更深刻地看待如何 “以史为鉴” 的问题。如果没有这套方法论,随机抓取一些故事作为 “以史为鉴” 的依据,须知那些故事很可能是被加工过的,并不真实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普通读者走进《资治通鉴》的理想“敲门砖”《资治通鉴》本身是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战国到五代 1300 多年的历史,但原文厚重,普通人很难直接读懂。姜鹏老师的三册解读本,就像一位风趣的导游,把复杂的历史事件、人物关系和政治智慧,用现代人听得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对普通读者来说,这套书有三大亮点:故事性强:书中通过具体案例(比如刘邦项羽之争、唐太宗治国等),把枯燥的历史变成生动的 “权谋剧”,读起来轻松有趣。提炼智慧:不仅讲 “发生了什么”,更分析 “为什么发生”。比如安史之乱背后的制度漏洞,对现代人理解职场、管理都有启发。去芜存菁:跳过晦涩的文言文,直接聚焦关键人物和事件,帮读者快速建立历史框架。如果想通过历史学处世智慧,又怕读不懂古籍,姜鹏老师的解读本就是很好的起点 —— 它让《资治通鉴》从 “帝王教科书” 变成了普通人的 “人生指南”。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姜鹏教授的《资治通鉴》解读,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阅读体验。他不仅深入挖掘了《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故事,还从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对这些故事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和解读。姜鹏教授的讲解,使得这部古代编年体通史巨著变得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让读者能够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政治智慧和人生哲理。他的解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复述,更是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通过他的讲解,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资治通鉴》中所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智慧,以及对现代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姜鹏教授的解读工作,不仅让《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著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从历史中学习、思考现实问题的新途径。总的来说,姜鹏教授的《资治通鉴》解读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作品,它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指导现实生活的方法。对于历史爱好者和普通读者来说,这都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佳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