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战前夜

    可以当通史看,全书信息密集的罗列出百年前,当时世界的面貌,经济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和革命性产品层出不穷,人口激增,大城市五光十色,斯大林,丘吉尔等日后的风云人物正风华正茂,《共产党宣言》也在这阶段诞生,但没有人会预测将面临世界大战,时间过去百年,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谁能想到现在印度的 GDP 超过了大英帝国,可见没有永远的帝国,同样世界将从繁荣进入动荡和衰退期应该是要面对的,读历史,未雨绸缪。许倬云说:历史要活学活用,不是找例子,也不是保存东西,而是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算我走过的路。读这本书,把自己带回百年前,想象自己是否能预料到大萧条和世界大战。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为什么工业革命后更强大的帝国更短命甚至集体暴亡

      《帝国的年代》… 帝国… 有皇帝并不是帝国,帝国是指依靠实力输出秩序并从中获益的国家形态,可以简单理解为 "先进地区" 支配 "落后地区"…… 东罗马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仍存续 1000 年… 土耳其帝国存续 600 年… 大明大清帝国都存续了 300 年,如果只算秩序的总体一致,东方这个帝囯已经存续了 2000 多年…… 可是为什么工业革命后在欧洲兴起的更强大新帝国大多短命?甚至集体暴亡呢?… 看一看它们输出了什么样的秩序:优秀种族的民粹,自以为是唯一正确的意识形态,技术支配一切的极权主义…… 当一群人都奉行唯我独尊的处世,一场接一场的华山论剑当然不可避免……。(石木翻书每天翻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因为战争历来是转嫁内部危机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战争一打起来,民众的不满和仇恨,就到转向外部敌人,国内的、他们跟统治阶级的矛盾,就相应的放缓了。而且战争一打,军工业、机械制造业、运输业这些行业都被激活了,短时间内能刺激经济发展。最后还有一个残酷的逻辑,那就是战争能把那些年富力强的年轻人都送到兵营里,甚至送到前线上去,国内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不就少了吗?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革命的到来

          经过了百年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帝国时期。世界格局是 “双元” 的。一元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世界,发达的工业和农业,大量的中产阶级,消费品市场的繁荣,经济高度的发达,民主政治迅速发展。一元是各地的非资本主义社会,阶级上是分裂的,经济上是贫困的,文化是逐渐被摧毁的,一切的传统都在被西方所破坏。资本主义社会也是 “双元” 的。一元是富裕的,享受民主的资产阶级。一元是贫困的,被限制的城市工人阶级,边缘农民阶级。分裂发生在一切社会,而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有他们创造出来的殖民地 “土著上层” 与当地民众的分裂。此时 “由工业资本主义所创造,也为工业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工人阶级,其大规模的有组织的运动已在这期间突然出现,并且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双元社会格局已经不能成为资产阶级获得资本的有效手段。或是思想进步或是社会推动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已经延伸到(或行将延伸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苦大众,甚至有史以来第一次涵盖了妇女。但是这个延伸的代价,却是迫使其中坚阶级(自由主义资产阶级)退守到政权边缘。” 双元社会格局所加速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对于资产阶级而言,这是一个可深刻感受到身份危机而且必须转型的时代。他们传统的道德基础,正在他们自己所累积的财富、舒适和压力下崩溃。连它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存在,都逐渐受到其经济制度转型的危害。” 要知道作为 “逐渐形成中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既是一群固体集团的结合,也是一个易变的流体。不论构成这些集团的 “国家经济”(也就是以国家边界所界定的经济)起源是什么,也不论以它们为基础的经济理论(主要是德国理论家的理论)具有怎样的缺陷,国家经济之所以存在,乃是由于民族国家的存在。” 国际竞争方式由不同国家的相同阶级互相联合与底层竞争,变为了各国内部各个阶级一致与外部竞争。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工业品价格下降,急需扩大世界市场,这使得此时世界经济 “是一个在地理位置上比以前广大得多的经济。” 各国竞争加剧,矛盾开始显现。也因此,“帝国时代的世界经济显然较以前更为多元化。英国不再是唯一的工业化国家,甚至不再是唯一的工业经济。”,各国支持企业 “结构和做法上的双重转型”。各国国家进入垄断企业时期。科技革命加速了 “马太效应” 的显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帝国时代。竞争的加剧也促进着 “是日用必需品市场的不寻常转型,即量与质的同时转型。” 而 “大众市场的转型也自然而然地导致了第三类经济的显著成长,亦即公家和私人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例如办公室、商店和其他服务业。” 帝国时代的各国经济最大的特征就是 “政治学和经济学的日益融合,政府和公众角色的日益增强”。而在世界发展上 “一个由已开发或发展中的资本主义核心地带决定其步调的世界经济,非常容易变成一个由 “先进地区” 支配 “落后地区” 的世界,简而言之,也就是变成一个帝国的世界。” 此时的世界政治是民主发展的时代。垄断使得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加强,也增长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力量。他们日益的为反抗压迫而斗争,一次次地罢工乃至起义,虽然失败居多,但也让所有人认识到他们的力量。认识到必须给予他们经济上的优待和政治上的权力。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开始逐步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自身力量的代言人。而资产阶级的内部分化,则导致着越来越多的资产阶级政党出现,削弱着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政治参与的实力。帝国时代的民主政治发展是迅速而且深入的。“在一个越来越民主的时代,政府官员不能再依靠传统社会阶级较低的人服从阶级较高的人的稳定秩序,也不能再依靠传统宗教来确保社会服从。他们需要一个团结国民的办法,以防止颠覆和异议。“民族” 是各个国家的新公民宗教。它提供了使所有公民附着于国家的黏合剂,提供了将民族国家直接带到每一个公民面前的方法,并可平衡人们对那些 “超越政府的事物”(例如宗教、与国家不一致的民族或人种,或更突出的阶级)的效忠。” 因此,民族主义运动迅速发展着,各个国家在努力构建自己国家独一无二的整体民族定位,压制国内其他地区性民族主义倾向,因为 “在民族认同成为政治力量的地方,民族主义构成了政治活动的底层”。能不能构建出一个整体认同的民族共同体,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而民族共同体的构建热潮,也催生出一大批新近出现但又有历史的民族,他们开始要求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掀起了各国各地区的独立运动。又分裂着各个国家,民族主义的双重性对世界局势产生着巨大影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何为帝国?

            霍布斯鲍姆在提到 “帝国” 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是有两层意思,一种是由皇帝统治的庞大国家,第二层意思就是,这个时代出现的新型帝国,也就是殖民帝国,主要是欧洲列强,再加上亚洲的日本,它们凭借强大的优势,占据殖民地,出售商品。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