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一、从全球范围内来看,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为 “直升机父母”,盘旋在孩子头顶,在育儿上花费更多的钱和时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越多。二、不平等现象加剧,会让父母更看重教育的投资回报。不同的社会形态,推崇不一样的价值观。对中国家庭来说,勤奋是写到我们基因里的价值观。三、要实现真正的阶层跃升,需要把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这样的潮流,只有技术变革,才能深刻地改变阶层。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则是相信稳定和长期的回报,医生和律师向来都是好的职业选择。四、珍爱孩子,这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现代家庭更看重孩子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更平等地对待男孩和女孩。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经济与养育孩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对养育子女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条件决定了当下的教育投入和能获取的在外资源的优略,越富有,可付出和可获得的越多,反之亦然;二是,投资教育可获得收入与其投资呈正向的相关关系,相较于其他投入,它可相对容易实现收入与阶层的提升。模式不唯一,你需多了解与尝试。不同国家,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文化传统等,均在不同程度影响教育和养育孩子的模式,当然对自由、平等和创造性等的普遍追求短期是不变的。那么,对于个人来说,一方面,多了解与尝试,另一方面还需有长久的耐心。此书不易阅读,你需要有耐心。相比于小说、散文等这本书不怎么容易阅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爱、金钱和孩子:解析育儿战争背后的逻辑(写于 2021 年 11 月 23 日)对比孩童时期和为人父母,育儿方式已深刻变化,是什么影响父母的教养决策呢?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专家 Baumrind 概括了三种教养方式:放任型、权威型和专断型。前两者同为高响应教养方式,而后两者同为干预孩子选择的密集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的爱主要包括两种驱动力:利他主义和父爱主义,前者的父母时刻准备成本高昂但能增进孩子整体福利的行动,而后者的父母则时刻准备做出减少孩子当前幸福感但符合其长期利益的代价高昂的行为。而父母与孩子最大的分歧也正是当下乐趣和未来投资之间的权衡。父母的决策和与子女的互动方式不仅受父母时间、认知等约束,更受到经济环境影响。“直升机育儿” 指的是过去 30 年变得十分普遍的高参与度、高时间密集度、高控制度的儿童抚养方法。而这一转变 “发生在一个以不平等加剧、教育回报率提高以及抚育子女的重要性上升为特征的时期”。研究筛选了人们认为孩子所需的最重要的价值观:想象力、独立性和勤奋,并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发现 “在不平等的国家,比起想象力和独立性,父母更倾向于强调勤奋的美德”,而在国家内部不平等也随着时间推移反映在育儿强度的变化中。更高的教育回报率更加强了密集型教养方式的使用动机。诚然,勤奋可能对经济增长具有价值,但密集型教养方式也极可能以限制自发性、创造性及孩子的整体福利为代价。“当中上阶级的父母们面对不平等的增加和教育回报率的上升时采用了密集型教养方式,而弱势群体进行相同规模的投资的能力可能正在恶化。” 不平等加剧正恶化社会中的育儿差距,而育儿差距将产生更多的不平等 — 育儿差距变成育儿陷阱。作者在此谈到能提供帮助的两类政策:一类旨在解决育儿差距背后的不平等,如减轻对弱势家庭约束的干预措施,另一类特别侧重于支持弱势背景的孩子。关于中国,作者认为 “中国的教育系统是高风险考试催生强有力激励的一个极端例子”,高考为学生提供了公平的竞争机会,但通常以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性为代价,且公平的竞争环境亦有被夸大的嫌疑,包括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地区录取率差距等。“教育系统加强了教养方式选择的回报差异,中国家长有更强的激励去采用密集型教养方式”,而独生子女政策下的 “小皇帝” 效应也加剧了这一选择。中国的经济模式经历着从 “制造” 到 “创造” 的转型,那么与之对应的对学生的价值观导向是否也有所变化?在这本书里,作者没有武断地指出最好的育儿方式和详尽的育儿指南,而是分析不同育儿方式的利弊、随时间的变迁及父母做出此选择的背后驱动。“标尺竞争” 提到 “社会规则如果不能公平地让人们分享利益,这个社会就可能陷入高度竞争的陷阱,人们花费大量时间和努力想要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想要胜过别人而进行的这种投入,可能会大到压过技术进步带来的潜在好处的地步”。作者认为 “育儿战争” 亦是如此,并且我们有理由担心将来的经济趋势还会扩大育儿差距,加剧社会不平等程度,并进一步限制社会流动。教育公平当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从中世纪讲到现代社会,从美国、英国、北欧讲到中国和日本,研究了经济激励和约束如何影响了不同国家的育儿习俗,以及什么才是好的教养方式,探讨了机会平等和教育公平的问题。本书的核心内容:不平等,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不平等的状态下,教育孩子成为一场 “育儿战争”。这本书的研究在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上都较大,看似和日常养育没什么关系,实际上绘制了一幅 “育儿战争” 的战略地图。一、从全球范围内来看,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为 “直升机父母”,盘旋在孩子头顶,在育儿上花费更多的钱和时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越多。二、不平等现象加剧,会让父母更看重教育的投资回报。不同的社会形态,推崇不一样的价值观。对中国家庭来说,勤奋是写到我们基因里的价值观。三、要实现真正的阶层跃升,需要把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这样的潮流,只有技术变革,才能深刻地改变阶层。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则是相信稳定和长期的回报,医生和律师向来都是好的职业选择。四、珍爱孩子,这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现代家庭更看重孩子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更平等地对待男孩和女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