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讲人的动物本性

    很经典的一本书,裸猿系列三部曲是 50 多年前出版的,对当时白人占多数人口的西方(作者书中认为白人占世界人口 55%),宗教比较盛行的社会,把人当做动物研究,特别是书中关于人类性行为的描述,当然是石破天惊的震撼,到了现在人们大多数都认同人并不比其他生物尊贵,特别是中国人大多数都接收的是科学通识进化论的教育,对书中观点也都能认同,此套书还是值得一读,虽然有很多武断结论,没有充分科学论证(这也是被西方知识界诟病的),但通过这部书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克服和顺应自身的动物本能,对理想思维有帮助。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裸猿:如何从食用残渣剩食到成为地球霸主

      人为什么没有毛发厚实、多毛而绝热的表皮,在防止热量散失上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烈日高照下,它还能防止体温过高,防止太阳直射灼伤皮肤。所以,如果体毛要脱落的话,显然必须有非常充分的理由。裸猿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体毛的哺乳动物,这一特征使它和数千种体毛浓密的陆居哺乳类动物迥然有别。如果人类的祖先和专门的食肉动物的优点进行直接较量,其结果无疑是一场灾难和厄运。成功存活下来的人类走的是另一条路子,裸猿用它制造的武器而不是天然的武器。这条路子走对了。

        8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动物本性

        尽管人类有着恢弘的思想、高高在上的自负,我们仍然是卑微的动物,受制于动物行为的一切基本规律。文化发展给我们带来越来越令人难忘的技术进步,然而凡是技术进步与我们的基本生物特性发生冲突的地方,技术进步都遇到很大的阻力。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在我们的动物本能面前低头认输,暗中被迫承认自己体内躁动着复杂的动物本性。希望所有的我们都能用清醒的头脑,思考生命表层下的运行机制 —— 动物本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裸猿》

          《裸猿》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为何?首先,它被视为惊世之作,而斗胆的作品往往命长。但在我个人看来,它并无惊世之处。我只不过是用一己之见讲述人类的真实情况。我是动物学家,多年研究其他动物的行为,如今研究不同寻常的灵长类智人,只不过是再迈出一小步而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典好书

            看完之后感觉很震撼,仿佛有位知识渊博的专家拿着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把人类的行为逐一进行剥析。让我了解人和动物之间相似和分别之处,原来种种肢体行为背后皆有原因。借用书里的一段话来形容本书:作者以精湛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比较动物学的权威,对比了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尤其是人类近亲灵长类的行为,追溯其渊源、展示其联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在纵横两根轴上进行博大精深的比较。在横轴上,作者以精湛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比较动物学的权威,对比了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尤其是人类近亲灵长类的行为,追溯其渊源、展示其联系。在纵轴上,作者以高屋建瓴之势,博采和综合从达尔文以来各家的结论和假说,提出独到的人类起源和人类进化的理论,其标新立异、首创精神感人至深,其新颖观点、精湛学识令人瞠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很奇妙的书

                裸猿分为三部曲,分别为《裸猿》《人类动物园》和《亲密行为》。书里面在初看的时候会觉得有些枯燥。但是后面竟然慢慢会觉得新奇有趣,大概这也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吧。书中并没有将人类独立来研究,而是将其与其他灵长目动物一起来看待和分析,并由此解释了很多人类生活中的现象。给我的启示就是 “原来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人类啊” 这样的思考。然后就是看的时候觉得作者分析的都挺有道理的,但是回过头来一看,发现并没有记下很多笔记…… 而且这本书我前前后后大概看了得有快一个月了,很多书前半部分的内容都忘得七七八八了…… 翻了一下勾画的东西,也只找出六段勾画…… 总而言之,还是一本很其妙的书,特别是想进一步了解人类行为,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感觉弗洛伊德的拥趸者作品

                  《裸猿》是比较动物学的杰出代表,在绪论末尾,莫利斯写道:“不考虑人类技术和语言的细节,只集中研究人类生活中与其他物种有明显可比基础的那些方面,诸如摄食、梳理、睡眠、争斗、交配、育儿等活动。面对这些基本的问题,裸猿的反应是什么?他的反应与猴类和猿类的反应有何异同之处?他在哪方面有独特之处?他的奇特之处与他的演化过程有何关系?个人不推荐,有些观点不认同,很多亲密关系都联系到性,这让我想起弗洛伊德的观点,成人的许多习惯都和恋母恋父有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褪尽华服见真我

                    这部由《裸猿》、《人类动物园》和《亲密行为》组成的宏篇巨制,以近乎鲁莽的直白将人类重新抛回生物序列中审视。而何道宽的这版译本,以流畅精准的汉语再现了莫利斯那种兼具科学冷静与文学张力的独特笔法,使中文读者得以直面这个震撼的命题:人类不过是另一种猿类,所谓文明或许只是进化压力下的生存策略。《裸猿》作为开篇之作,奠定了全书的思想基调。作者莫利斯撕去人类自诩的文明外衣,将婚姻制度还原为配对结合,将建筑喻为巢穴,将科技视为狩猎本能的延伸。这种生物学视角的祛魅过程令人不安却极具启发性。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规范被还原为动物行为学的样本,作者像解剖学家般冷静地剖析求爱、育雏、争斗等行为背后的进化逻辑。这种分析无关道德评判,而是基于对物种生存策略的客观考察。《人类动物园》将视角转向现代都市生活。作者提出惊人论点:城市不过是人类自我囚禁的超级笼舍。在此环境中,原始适应与现代文明产生剧烈冲突,导致压力、暴力与行为异常。他对都市人群拥挤却孤独的描写,对地位竞争与领地行为的分析,预见了当代社会的诸多困境。这种洞察力使作品超越时代,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读来反而更具现实意义。《亲密行为》则聚焦肢体语言与情感纽带。作者细致解析抚摸、拥抱、凝视等亲密动作如何维系社会联结,指出数字化时代虽然沟通效率提升,却无法替代生物本能需要的物理接触。这部分研究尤其体现莫利斯的人文关怀,在冷峻的科学分析背后,是对人类处境的深切关注。当然,作者的观点跟某些论断显得过于简化,将复杂文化现象归因于生物本能的做法有时忽略了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但恰是这种略带偏激的视角提供了难得的思考契机。它强迫我们跳出人文主义的自我美化,从更广阔的进化尺度理解人类行为。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从上帝视角看人类的书

                      人其实并不神秘也不高贵,他只是生物发展进化阶段无数个意外和变异还有运气叠加的结果,并不是必然,相反是很偶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从猿到人的思考

                        人底层的欲望和动物是相通的,书中大量对亲密关系、行为和动机的分析,感觉有些累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很好的书,可以了解很多关于人类的知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人们已经准备好用演化论的观点来思考自己的生活了。

                            📖书名:裸猿(译文科学)️作者:【英】德斯蒙德・莫利斯为什么推荐这本书?阅读这本书兴味盎然的是它的思想模式,而不是它的结论。🌟 今天读这本书,我不太注意它强调先天胜于后天的地方,比如作者对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差异的思考。这是因为生物学的威力如今已不是问题,被视为理所当然了。不过请记住,《裸猿》问世时,诸如此类的提议是不允许的:基因影响人类行为,性行为塑造了社会而不是相反。人类被视为人类自己的作品。文化使人之所以成为人 —— 这是昔日的表述,遗传学被排除在论辩的范围之外。打破这一禁忌对莫利斯之类的生物学家来说显然是重要的一步,无疑,这就是《裸猿》最伟大的贡献。它在一个理念上戳了一个大洞:人之初犹如一块白板。作者的文风拔掉了一个非常敏感话题的刺芒。它的成功一劳永逸地证明,人们已经准备好用演化论的观点来思考自己的生活了。🌟 为了突出我的动物学径路,我赋予 “人” 这个物种一个新的名字 —— 裸猿,从外星来访的动物学家考察我们这个小小行星里的许多生命形式时,可能会用上这样的命名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长知识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针对人类细节太全面的阐述

                                太细了,细到没有信心看完,整体上我是刷完了这本书。有震撼,颠覆自己很多的想象力,把人类比喻为裸猿,从动物性角度解释人类。大量的人类动物习性描述,甚至细致化的有操作流程,求爱 12 步,年轻人可以关注一下,按流程操作不会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猿看人

                                  裸猿是一部非常不一样的好书,从猿猴的角度研究分析人,以猿猴和人类对比,其实人类的很多行为都脱离不了猿猴,特别是生理层面。通过读这本书至少可以让我理解自己行为的原始性,结构的起源性,心理的差异与偏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寻找问题

                                    《裸猿》三部曲,并没有回答什么我们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甚至并没有回答什么我们曾经的疑惑。看起来什么也没有的书,其实解决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 我们到底有什么问题?不是每一次看书都来寻找答案才是有收获。当看到一本书,给出了我们从未想到的可能性时,我们就有了继续阅读的理由。同样的现象,在不同的人那里就会是一个不一样的解释,而且还会令人信服,这也许就是不同学科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吧。千人千面,千与千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性”格

                                      直白的内容,配上每个读者的亲身体验,反复印证,不得不说大受启发。原来不经意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其内在逻辑,回顾过往,至少给我打通了一条线,对未来更有信心。一直羞于谈性,可能跟环境有关,也怕别人带着有色眼镜看自己。渐渐的就会刻意回避,离健康的良性的性更远了,也走了很多歪路。在与异型的相处过程中,总是把自己带入对方,基本忽视了男女之间的需求,既压抑了自己,也苦了对方。理论给出了一个框架,像树干,个人经历经验像树枝,与对方的磨合总结,像树叶,最终长成独属于每个人自己生活的参天大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你想真了解自己的行为,真了解身边人的行为,那么请认真阅读这本书!这本书从生物学的角度用通俗的话语讲述人类这个物种。举个栗子,幼儿母婴的亲密关系会影响到成人伴侣的亲密关系,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有感受到父母足够的爱和陪伴,长大之后对于世界、对于伴侣都能怀抱积极正向的态度,这种态度能让孩子收获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从动物学角度看人类

                                          三部曲,只看了第一本,后两本实在看不下去。。内容中很多猜测和假设,或者只是作者的推断,有待进一步证实。比较吸引我的,是 育儿篇 那部分。作者着重提到抱娃的位置 —— 左胸,并提及油画中圣女抱娃的姿势,育儿房内的音乐的节拍,来证明母亲子宫内心脏跳动的声音,对胎儿的强大影响。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