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他人眼中的米兰 昆德拉

    能写出深沉作品的大师往往有曲折的人生经历。个人在大势面前很渺小,却也可以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他是小说家,在小说的世界里没有国籍之分。他的作品启发大众思考生存的处境、个人的选择,是理解存在主义的途径,受到大众的尊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依旧是冰山的昆德拉

      本书作者,通过另一位作者的话,讲述了米兰・昆德拉和妻子薇拉・昆德拉的一生:“一个需要被倾听的作家却无法用母语发表作品,这也许是世上最糟糕的事情。当年,昆德拉本人还没到法国的时候,在捷克他就已经不存在了,他知道捷克人曾经抛弃了他,诺贝尔奖忘记了他,后来,曾经对他赞誉有加的法国也与他渐行渐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不想站队的顶流流亡知识分子,躲迷藏中争取自由

        今年太多人在读米兰了,令我蠢蠢欲动又不知道从哪本读起比较好… 于是干脆先读了这本小书,串联一下米兰的个人历史与作品历史。有趣的是,读这本书时确实会对米兰的作品感兴趣(应该是会比萨特文笔好)但人物性格还是其太太薇拉比较有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我喜欢看作家传记,这对作品会有更多的诠释:2. 米兰有的这部传记是一部好作品;3.《玩笑》好像更是作者的另一种传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生活的隐者,作品的霸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共同的期待

              “我也试图探索这场命运悲剧。试图探索最终能够见到米兰・昆德拉的机会,虽然心里不抱太大希望。我曾经到处追寻他的影子,在布尔诺、在布拉格、在雷恩的 “地平线” 塔楼脚下、在巴黎利特雷街的尽头。由于在他周边徘徊得太久,他于是变成了一尊雕塑,即便是在梦中,我也不再期盼能够有所接近。” 对于心底痴迷的逝者,我们都渴望能真实的遇见,可纵使真的面对面,又怎能真的遇见。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