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三国志》中的豪杰,为什么会被人们作为商业之神来崇拜呢?从史实到故事,再到信仰的对象,本书试图分析关羽形象的这一变迁过程,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一个新尝试。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建有关帝庙,关羽作为商业之神受到华人的笃信和供奉。《三国志》中的武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信仰对象呢?对 “义” 和 “信” 的尊崇是中国思想的重要特征,本书以此为线索,考察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关羽,及其在民众心目中成为 “义” 和 “信” 的象征的过程。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义绝”关羽的封神之路

      1.“唯灵是信”,只要在传说中灵验,就有人祭拜。2. 统治者的需求。3. 晋商在明清时期实力壮大。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羽从一个三国时期名将,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最高信仰。这一路借助了很多力量,有故事的力量、民间信仰的力量、商业的力量和皇权的力量等等。这些力量在不同阶段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最终把关公推上了最高的神坛。而关公之所以能调动起这些力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最适合承载中国古代社会的普世价值 “义”,最终也成了 “义” 的人格化身。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关羽是怎么从历史武将,变成神灵的?

          关羽是怎么从历史武将,变成神灵的?


          关羽的形象如今已经深入人心,“大年初五拜财神” 拜的是他,影视剧中的帮会组织供的也是他,海外华人甚至把关帝庙带到了世界各地。
          关羽原本也是人,他为什么能被人供奉成神呢?

          1. 历史中的关羽其实非常普通。在史书《三国志》里,关羽本身没什么亮点,而且性格刚愎自用。刘禅给关羽的封号是 “壮缪侯”,“缪” 是名不副实的意思,这是对他失掉荆州的批评。那为啥关羽能有今天的地位呢?

          2. 成就关羽的最大助力是 “故事”。宋代特别强调 “蜀汉正统” 的观念,“尊刘抑曹” 的思想让关羽这个 “蜀汉第一武将” 特别适合拿来当人物故事的原型。三国故事更是当时的大 IP。古人塑造人物有个特点 —— 脸谱化。也就是说,一个人物只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比如,曹操疑心病重、诸葛亮神机妙算。而关羽就是 “讲义气” 的代表。

          3. 在所有故事中,《三国演义》对关羽的形象影响最大。你熟悉的 “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 等等,都是体现关羽讲义气的经典故事。其中 “夜读《春秋》”,是《三国演义》专门为关羽打造的经典细节。你可能很奇怪,读《春秋》有什么了不起?原因是,《春秋》最能代表儒家的伦理纲常,也就是 “仁义礼”。这就凸显了关羽的忠义形象,让他和白脸的曹操划清界限。

          4. 你也许会说,故事再好听,关羽顶多是个 “道德模范”,也不至于变成神啊?关键在于 ——“义” 是古代中国非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产生信任的基础。“讲义气”“有信用”“够仗义”,这都是当时社会中最看重的东西。这些道德准则,需要具象化的载体。随着故事中的关羽深入人心,关羽就成了 “义” 的载体,各阶层、各领域的人,都特别推崇关羽。

          5. 关羽是老百姓眼中的 “守护神”。关羽的老家山西解县盛产盐,当地人需要有 “守护神” 来镇守盐池。传统神话中没有专门干这事的神,怎么办呢?人们就找来 “自己人” 关羽,一有天灾就祭他。天灾总会过去,情况一好转,老百姓就认为是关羽显灵了,关帝庙越修越大,香火也更旺。一来二去,关羽就走出了家乡成为更多老百姓的 “守护神”。

          6. 关羽是商人眼中的 “财神”。晋商是中国最有名的商人群体之一,他们特别推崇自己的 “老乡” 关羽。在明代中叶,晋商影响力大到国家发动战争,都需要他们的财力支持。到了清朝,晋商的实力更是达到顶峰,关帝庙跟着晋商修到了全国各地,总计有 4 万多座。关羽成了整个商界的 “财神爷”。

          7. 你可能想不到,关羽还是理发行业的 “祖师爷”。因为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特征,比如都是拿刀干活;都擅长 “取人头颅”。据说,剃头匠曾经用过这样的广告词 “试问天下头颅几许,且看老夫手中大刀”,说句题外话,看了这种广告,真的有人敢去剃头么?总之,剃头匠供奉关羽,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刀法好。当然这些说法未必可靠,但可以看出关羽的 “管辖权” 非常广泛。

          8. 关羽是民间帮派眼中的 “榜样”。帮派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 “义” 字第一。清代的天地会、民国的袍哥,都把关帝当作自己组织内部的最高信仰。你在影视剧中也经常能看到,帮派入会要拜关羽,出了纠纷也要把关羽像请出来再评理。

          9. 关羽列席儒释道三教,甚至当过 “玉皇大帝”。关羽既是佛教中的寺院守护神,又是道教中的三界伏魔大帝,在儒家中也有武圣地位。有些道教信徒,特别是闽南一带的人,认为关羽做过玉皇大帝。你可能以为玉皇大帝是一个神,其实它类似 “天上的皇帝”,是能 “换代” 的。

          10.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关羽封神只是民间的说法而已吧?其实,关羽的 “神位” 也获得了各路皇帝的承认,目的是借助关羽的形象强化自己 “正统” 的地位。比如宋徽宗给关羽封了神号,从国家层面上承认了关公信仰;万历皇帝每次打仗都要祈求关羽保佑;雍正皇帝下令把关帝庙全改成武庙,跟供奉孔子的文庙并立...... 就这样,关羽也就完全从凡人变成了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义”神— —关羽中华民族所信仰“义”的人格化身的过程

            不能让民众空泛的信仰某种教义,而要把这种教义人格化变成 “偶像”、“神像” 进行崇拜,崇拜这尊神像就是遵守教义。不能空泛的说教某种教义,需要把教义故事化,用故事来教化民众。(有点像判例法,不像条文法)中国人像宗教一样信仰 “义”,“义” 需要一个偶像,关羽有符合 “义” 的行为,可以被编成故事,关羽可以成为 “义” 神被崇拜。晋商的扩张,和晋商与权力的结合,又把这种对 “义” 的偶像崇拜推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日本汉学家对 “关羽” 文化的兴起、发展所做的梳理。文史功底扎实,所引用的资料也比较全面。属于介于历史著作与历史文学著作之间的一种文史类普及读物。但不足之处在于,说的是中国的历史人物,老拿日本对比算怎么回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羽》

                关羽从一个三国时期名将,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最高信仰。这一路借助了很多力量,有故事的力量、民间信仰的力量、商业的力量和皇权的力量等等。这些力量在不同阶段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最终把关公推上了最高的神坛。而关公之所以能调动起这些力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最适合承载中国古代社会的普世价值 “义”,最终也成了 “义” 的人格化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梳理清晰

                  还获得了很多知识点比如诸葛亮是剑神!但我还是很喜欢关二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长知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