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懂“浮世绘”,你需要这本书

    ️ 浮世绘的艺术渊源当然是不光彩的,师承了中国 “春 画” 的它,总难免让人浮想联翩,但也正是这种不光彩的艺术,启迪了后来的印象派绘画,并对日本文化观影响至深,什么原因?一直以来,我们缺乏一套系统的、有力的解释。
     
    ️ 好在,2020 年,我们有了这本修订再版的《浮世绘》,本书作者潘力教授,曾求学日本,并从事日本美术研究多年,在这本书中,他清晰地讲述了浮世绘 300 年的兴衰史,国际浮世绘学会理事长小林忠盛赞本书 “(是)中国第一部全面、深入研究浮世绘的著作”,那么,这本书里到底说了些啥呢?在我看来,最有价值的,主要以下三点:
     
    1⃣️ 浮世绘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为什么西方画家的 “东进运动” 首先学习的是浮世绘,而不是中国的国画?这本书给予了我们答案。
     
    19 世纪下半叶,日本有大量油漆器具和瓷器出口欧洲,为了防止运输时候被打坏,商人在货物外面包了一层废纸,这些废纸,即是浮世绘的海报。
     
    ️ 按理说,瓷器的出口,我国要比日本更早,但有两点 ——
    (1)我们没人会拿国画(准确来说,是文人画)当废纸来包货,那样太有辱斯文了;
    (2)日本浮世绘赶上了好时候。当时的欧洲印象派正在求新求变,浮世绘作为平民艺术,追逐感官、享乐的开放的生活情趣,再加以自然主义的润色,成就了追逐人体美观、色泽明亮碰撞、题材变化多端、装饰功能明显的艺术形式,这与当时印象派画家的艺术观念不谋而合。
     
    ? 可以说,迥异于欧洲传统艺术观念的浮世绘为印象派画家提供了将色彩、空间、造型诸因素抽象化和符号化的可资借鉴的途径,其独特的东方样式向欧洲艺术家启示了从观念到技法的解放。1874 年第一次印象派展之后,批评家卡斯特尼亚里就将印象派画家称为 “绘画的日本人”。
     
    ? 莫奈在 1909 年接受美术杂志的采访时更是说到:“如果一定要知道我作品后面的源泉的话,作为其中之一,那就是希望能与过去的日本人建立联系。他们罕见的洗练趣味,对我来说有着永远的魅力。以投影表现存在、以部分表现整体的美学观与我的思考是一致的。”
     
    ? 这还不算完,后来的现代艺术运动所体现出的东方性格,也清晰地表征了以浮世绘为代表的日本美术乃至东方艺术对于西方的意义是指向未来的。浮世绘 “虽平面构图但极富动感,虽技巧简单却表达了丰富情趣” 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能与西方美学理想产生共鸣,注定了浮世绘受众广大,更容易走向世界。
     
     2⃣️ 浮世绘与中国绘画的渊源
     
    如此广受欢迎的浮世绘,怎么来的呢?首先离不开我国艺术对其的影响。
     
    前面说过,浮世绘师承了中国 “春 画”,但浮世绘和我国艺术的渊源,却远非 “春 画” 二字可以概括。
     
    ️ 日本与我国的美术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 630 年(唐贞观四年),平安时代后期,为区别于唐风美术的形式,在绘画内容上取材于日本风物人情使之具文学性,设色浓艳并富装饰性,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 “物语绘卷”。
     
    ️ 日本学者真保亨指出:“以历史的眼光纵观日本绘画的发展,从古代到近世,中国绘画的影响是始终如一的。…… 抽去这些影响,近代绘画将无从谈起。”
     
    ️ 至于后来的浮世绘,经本书作者潘力教授研究,它的艺术表达,最初是借鉴中国古代木刻版画的手法,包括小说戏剧插图和民间故事绘本,尤其是受到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较大影响。
     
    ? 17 世纪下半期到 18 世纪上半期,在长崎居住着许多旅日苏州人,他们保留着家乡过年的习俗和对本土艺术的眷恋,“姑苏版” 年画因此通过居住在长崎的苏州人传入日本,许多画工、雕刻工和拓印工带着工具材料到长崎,直接在当地制作 “姑苏版” 年画,深受日本民众的欢迎,也被江户画师们视为珍品,画师们不仅从画面上间接地接触到了西方绘画的明暗法和透视法,同时也感受到市民文化的活力,可以说,苏州版画帮助日本人进行了 “视觉训练”。
     
    ? 此外,浮世绘风景画的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明清绘画的影响。在明清国画的影响下,以京都民间画师圆山应举为代表的 “京都画派” 提倡重视 “写生” 的绘画主张,结合西方绘画的 “写实” 与日本传统的装饰性,开创了新的日本画风貌。另一位京都画师伊藤若冲,则直接临摹过许多明清花鸟画,他的作品以各种动植物和花鸟鱼虫为主要题材,数量和种类均空前丰富,在日本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后来之所以浮世绘风景画在技法上以精细写实和鲜艳色彩见长,与国画的工笔魅力脱不开联系。


    3⃣️ 浮世绘背后的日本文化观
     
    ️ 在一次采访中,本书作者潘力告诉记者,他在日本留学时研究的是日本当代艺术而非浮世绘,但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发现,日本当代艺术中有很多传统文化艺术的表达,“日本的文化底蕴很强,我留学回来以后做博士论文,就决定从传统文化来入手,来补留学的课,我留学的时候主要是关注当代,我想如果不把日本传统文化的东西弄明白,就看不清楚当代”。
     
    ? 请注意,这绝不是潘力的主观感受而已,浮世绘对当代日本影响到底多大?我们试举两例便知 —— 在《鬼灭之刃》中,主角灶门炭治郎的 “水之呼吸” 特效,与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代表作《神奈川冲浪里》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年夏季的优衣库出品,也把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的《京都名所》系列中的通天桥红枫,以及歌川国芳的《相马之旧王城》“搬” 到了衣服上。
     
    当然了,如果浮世绘仅仅只是代表了传统,它也不会有如此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以浮世绘的风景画为例,不仅表现了日本各地名胜,也表现出旅人的心情。浮世绘对民间生活方式的表现,其所蕴含的丰沛文化质素以及日本文化中的生命因素,是浮世绘的核心意义体现。
     
    ️ 再一则,浮世绘的本质精神在于体现了一个 “粹(いき)” 字,它是一个富有深刻精神内涵的概念。在日语中,它可以可解释为 “意气”,既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又有华丽、幽默的含义,具有内涵深刻且宽泛的市民文化概念。
     
    ️ 日本人文学者九鬼周造在《“生” 的构造》一书中指出,“粹” 有三方面的内涵:其一是 “媚态”,这里特指与女性交往时所表现出的品位,是 “粹” 的基础构造;其二是 “意气”,是江户仔的基本精神面貌;其三是 “超脱”,日语称为 “谛”,基于对命运的认知而生发出的洒脱。因此,“粹” 与具有日本文化特征的理想主义道德观互为因果,无视权威,成为影响深远的精神存在,从整体上支配着江户市民个人品格的形成。
     
    ️ 本书作者潘力教授总结说到:“浮世绘不仅是日本美术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通过对浮世绘的了解,可以看到日本艺术与中国和西方的交流,还可以从源头上厘清日本美术自身演变的脉络,解析其造型手法中典型的日本样式,而这些有别于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独特样式,充分体现了日本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思维”。
     
    ️ 通过阅读本书,我获得了一个启发 —— 任何艺术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诞生和发展,必然受前辈影响,并启发后世。浮世绘如此,我们的国画,也不会例外,只不过,关于国画的故事,又需要另一位大学者来著书立说了。
    潘力教授的《浮世绘》,推荐你读。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浮世绘中蕴含的艺术史

      如果只读一本关于日本浮世绘的书,当属这本。应该是作者在其论文基础之上再版修订的、对于浮世绘的全面介绍。因为要参观本地博物馆的浮世绘特展,特意找来相关书籍来翻阅:西方艺术对来自东方的影响往往一笔带过;日本人写的书,侧重于浮世绘如何走向世界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影响;而我看到的展览的介绍偏重于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而这本书比较客观,全面介绍了浮世绘的起源、发展进而延伸到日本文化的特点,与中国文化、西欧文化的对比,相互间如何融合、交互影响。我之前在欧洲旅行,明显能感受到西欧对东方文化的印象以日本为重,在丹麦著名的设计博物馆,专门一个展厅讲东方文化,却以日本的和式设计包括日本的灯饰、椅子、家居等为代表,中国部分只挂了一幅山水画和一个青花瓷瓶,当时我还有些不平与不解,这本书梳理出了这三者交互融通的路径,这种既融合又独立发展的艺术史,让读者可以开阔之心去理解每一种文化自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风格,恰恰这些多元中所蕴含的独特构成了人类灿烂的文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表现了平民阶层的品味和气质。浮世绘是日本艺术由贵族向平民过渡的产物,它表现了普罗大众蓬勃的生命力和个人的欲求,是以社会万象为题材,记录普通人的艺术。它应用不对称的构图描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自然风景和歌舞艺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浮世绘入门第一书

          真好,当之无愧的浮世绘入门第一书。首先入门书应是通览全局,其次文字要简白好读。而它都做到了,文史兼备,通俗易懂,娓娓道来,清楚明白,真好。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浮世绘著作(中译本)本就凤毛麟角,因此难以比较,就像日本俳味那本俳句书就是俳句入门指南。希望有更多的俳句书和浮世绘书籍,当然,最好质量要高,但数量多了总能矬子里拔将军不是吗?最希望的就是本书中说的葛饰北斋传(饭岛虚心)应该有中译本。全书印象最深的是喜多川歌麿与横空出世却又飘然远遁的天才东洲斋写乐的竞争,以及风景画两大巅峰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当然他们同样擅长春画,也不要忘了春画大家溪斋英泉。除此之外浮世绘也和相声一样有一个名义上的老祖(岩佐又兵卫对应东方朔)和实际上的老祖(菱川师宣对应穷不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日本美术对欧美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 17 世纪至 19 世纪初,第二阶段自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第一阶段,日本的陶瓷器、漆器等大量输出到欧洲,时值西方美术史上的巴洛克与洛可可时代,日本工艺品的装饰样式也被大量吸收到巴洛克与洛可可华丽的室内装饰中,但欧洲的艺术家们并没有从本质上领会日本美术的精神所在。这些精美的工艺品蕴含着日本人独特的审美观与自然观,这在当时还无法为文化背景有着本质不同的西方人所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好的普及读物

              非常好,内容翔实,更正了原先对浮世绘错误的理解跟认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为一个绘画门外汉,因为看了歌川广重的浮世绘展,开始阅读本书,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讲述了浮世绘的发展历史,从社会背景到日本民族性的联系,感觉艺术是现实的一种折射。不过还是对诸多工序下的浮世绘画发展所触动,一边是程式化的人物刻画,一边是故事化的表述,一边有唐宋的潜意识影响,一边是西方透视的光影,平面化还要雕刻出层次,套印出色彩的渐变,这里面画师雕工拓印师都是该被记录下来的,画师工程化实现的艺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 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 “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浮世绘

                    前几日,去喜马拉雅美术馆看关于浮世绘的艺术展览 -《浮世の梦》,5D 沉浸式体验,环绕在富士山,美人、役者、武士、相扑,以及自然之中的花鸟虫兽之中… 感受了一场韵味十足的日式美学。虽然日语专业出身,但大学时更侧重学习与考级相关的知识,对浮世绘的印象,也仅停留在教科书里的简短介绍上,于是,作为查漏补缺,这两天,速读了潘力著作的《浮世绘》一书,看完之后,大开眼界,只剩下 “万万没想到… 原来如此” 的感叹,于是,决定写一写,为我粗浅的认知,增添几许色彩。提起浮世绘,自然避不开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与他创作的《神奈川冲浪里》。葛饰北斋终身对画业追求不息,20 岁追随师门,专注于歌舞伎画与相扑绘;30 岁开始接触西洋画,制作美人画与风俗画,堪与浮世绘巨匠喜多川歌磨比肩;40 岁开始将明暗引入风景版画;50 多岁创作绘本《北斋漫画》;70 岁时将注意力转向锦绘,创作了《富岳三十六景》等风景花鸟画;80 年之后的晚年专注于手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我们外人看来,这显然已是 “硕果满满” 的人生了啊,可他在《富岳百景》中却说道:“我自 6 岁开始即有描画物像形状之癖,半百之际虽不断发表许多画作,但自觉 70 岁前仍笔力不足。73 岁方对禽兽鱼虫之骨骼及草木生态有所感悟。若继续努力,86 岁时将有大长进,90 岁时方能领悟绘画之真谛,百岁之际也许才能达到神妙之境界,百十岁之上的每幅画均当活灵活现吧!但愿掌管长寿之神相信我绝无戏言。” 据记载,他在临终前依然不情愿地感叹:“天若再予我十年寿命”,之后,又改口说,“天若再保五年寿命,我必成真画工”… 一个人花一辈子时间,专注于一件事,且精益求精,不断追求新造诣,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和匠人精神啊。关于浮世绘,让我震惊的是,其传至西方的形式,你有想过,浮世绘传到欧洲,并不是通过专门的出口通道,而是以 “废纸” 的形式吗?19 世纪中期后,太平天国排外运动切断了中国与荷兰东印度公司间的瓷器贸易,他们只好转从日本进口,在当时的日本国内,浮世绘作品数不胜数,随处可见,于是,被当作 “包装物、填充物”,随着陶瓷器一起,漂洋过海运到了欧洲。然而,谁又能想到,在自己的故乡走向没落之际的浮世绘,却为欧洲的艺术革命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呢。“当印象派画家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日本的浮世绘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因而帮助他们去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些画家们基于自身才能,从浮世绘中汲取所需,并揭开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序幕。首先说莫奈,他是最早传阅并热心购买浮世绘的印象派画家之一,1883 年在吉维尼定居之时,已经是一位拥有大量浮世绘的收藏家了,藏有包括喜多川歌磨、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画师的 230 多幅作品,这些版画至今依然在其故居中。他对浮世绘的理解,经历了从表面模仿到领悟精髓再到超越的过程,如,他曾对到访的朋友谈到葛饰北斋的《牡丹与蝶》:“看看这些在风中摆动的花吧,花瓣都翻卷起来了。这显然不是真实的现象… 对于生活在欧洲的我们来说,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如何截取主题,他们向我们展示出了不同的构成手法,这是不容置疑的。” 在晚年时光,莫奈居住在塞纳河畔的村庄里,建造了一个盛开着莲花的池塘,一座日本风格的木拱桥,这成为他作画的主要题材。他在 1909 年接受美术杂志采访时说:“如果一定要知道我作品后面的源泉的话,作为其中之一,那就是希望与过去的日本人建立联系。他们罕见的洗练趣味,对我来说有永远的魅力。以投影表存在、以部分表现整体的美学观与我的思考是一致的。” 再来聊梵高,在他给弟弟提奥的大量书信中,关于浮世绘的内容不胜枚举。凡高十分向往浮世绘透明鲜亮的色彩,在巴黎时就热衷于临摹浮世绘,在他的五幅作品中,浮世绘还曾作为画中画出现。甚至,他两度在巴黎的咖啡厅和餐馆里自行举办浮世绘展,将自己作品与浮世绘陈列在一起。在 1888 年,梵高带着 “接近日本之地” 的心境,离开巴黎前往南部小镇阿尔,他在抵达阿尔后的书信中写道:“在这片土地上,由于透明的空气和明亮的色彩效果,如同见到日本般的优美。水在风景中形成美丽的翡翠般丰富的蓝色块,完全和浮世绘中看到的一样。青色的地面、浅橙的日落、灿烂的黄太阳。” 在小镇阿尔的广阔天地里,梵高创作了《阿尔的吊桥》《阿尔的卧室》《收割的风景》等幅作品,而这,离不开他对日本美术中的自然馆的研究和理解。正如梵高的一段著名的论述,如下:“研究日本美学之时,无疑会遇见智者与圣贤哲人。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呢?在研究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吗?不是。在研究俾斯麦的政策吗?不是 ““他们只是在研究一片草的叶子,这片草的叶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意味着使之能够描述所有的植物、季节、辽阔田野的大风景、动物和人物的形象…. 他们像花那样生存于自然之间。如此单纯的日本人所教给我们的,是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精神… 我们虽然已经习惯了在这个因袭陈规的世界中接受教育和工作,我认为还是必须要到自然中去。” 由此可见读完这本书的另一点感受是,文化艺术的发展决不是割裂的,独立的,而是互通有无,彼此借鉴并发展的。最后,推荐你们翻看浮世绘画师们的作品,虽然是发生在久远的历史了,但其色彩其构图其画风,让人眼前一亮,心生感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涨姿势了

                      看来看去,个人还是喜欢葛饰北斋、歌川广重、铃木春信,藤田嗣治的画。文字看的不仔细,但是书很好,详实且脉络清晰。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我模模糊糊的知道了浮世绘的大概样子,也知道了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这些作者。浮世绘对西方绘画的影响比中国画对西方绘画的影响更大,和浮世绘的服务人群有关系。浮世绘是服务大众的,双方的互动比较多,样式就更丰富。中国画,也叫文人画,只在读四书五经的小圈子里欣赏,类型相对单一些。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