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读了多次的经典依然要推荐,善良的人啊,请你睁大眼睛!
对于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提醒你: “自由的代价是永恒的警觉!” 这是《独立宣言》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的名言,我觉得依然不过时。 这本书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号召并呼吁有良知的人们提高警惕,以便识别身边那些残酷无情之人。 根据目前精神病学领域的权威机构,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如果一个人至少拥有以下 7 个特征中的 3 个,那么这个人在临床上就足以被确诊为患有 “反社会人格障碍”: 1. 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2. 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 3. 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 4. 易怒,具有攻击性; 5. 毫不顾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6. 一贯不负责任; 7. 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如果一个人同时表现出上述任何 3 项 “症状”,许多精神病学专家就足以据此推定他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对书中极端的案例,我有一种深深的羞耻感,听闻于是、悲伤于是、愤怒于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灵退散的心法1.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某些人就是没有良知。天生的,写在基因里,脑构造和我们不同,不可治疗。2. 相信直觉,不必百分百证明烂人是烂人,感觉不对劲,逃!3. 不看身份(老师、医生、校长、心理咨询师、社工、慈善家、领袖、喜欢小动物的人等等)不看言语,不看作品,只看言行是否一致。4. 不滥用 "汉隆剃刀"(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事不过三",坚守原则规则底线,及时止损。5. 咽得下委屈,狠得下心,拉得下脸 不多纠缠,不害怕对这种人不客气。识别这类人最可靠的特质是 "装可怜"。你不欠他们什么。6. 无视甜言蜜语虚伪迎合的背后是操纵。7. 不要加入他们的游戏。他们是阴谋诡计的高手,无论是比输赢一争雌雄的权力游戏,是 "你追我逃"" 三角纠缠 " 的恋爱游戏,还是拯救者与待拯救对象的救赎游戏,是优秀教师与问题学生的行为矫正游戏,亦或是正义警察与高智商犯罪者博弈的猫鼠游戏。通通不要参与!8.Just beat it!对付已经辨识出的无良者唯一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 —— 不允许他们进入你的生活。他们会假装自己受到了伤害(装可怜),别理他们,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此类情感。9. 不要做他们的帮凶,替他们隐瞒恶行。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当提醒其他人。10. 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复。 11. 别相信他们说的那套性恶论,绝大多数人都有良知,绝大多数人都有爱的能力。他们自己才是那个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狂飙的人。 来,打开这本书,迈入新世界大门 ^_^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当良知沉睡》《当良知沉睡》第一个主要内容,良知是基于情感附加的义务感,是大多数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构成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因为拥有良知,所以才有那么多关于爱的故事。第二个主要内容,缺少良知的人,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欧美的发病率大概 4.3%~9.4%,儒家文化圈较少,大概 0.3%,主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冰人、垂涎性精神病态、依赖症、偷窃癖等等。第三个主要内容,辨认反社会人格主要有七个特征,核心特征有三个,分别是无法遵守社会规则、惯于欺骗和操纵他人、毫无责任感且善于推脱。用作者玛莎・斯托特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爱别人的能力,惯于控制他人,毫无责任感。《当良知沉睡》这本书,主要就是告诉读者,良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人类最宝贵的素质,希望拥有良知的人更加珍惜。而缺失良知以后,精神世界会异化为截然不同的景象,变得更加恐怖。希望给你们提个醒。最后,用捷克作家伏契克在《绞刑架的报告》中的一句话做结尾:善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