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苦涩的幻象

    每日一书:《天真的人类学家》。人类学经典著作。虽说我们已经明白,这个世界足够复杂,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也常怀无力之感,但在一片含泪的微笑中,在打破一些幻象的同时,还能让我们保留一些苦涩而甜蜜的想象,而它并不是虚妄的。结构人类学的教父列维-施特劳斯也把卢梭视为这个行当真正的祖师爷:卢梭在写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时,为了体验 “原始人” 的生活和观念,于是跑到乡下隐居起来,“体验生活”。在列维-施特劳斯看来,卢梭第一次发明并践行了后辈人类学家的看家本领,“田野工作”(fieldwork),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在 “乡野”(field)中干他的 “活计”(work)。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中国的人类学家与这位教父也颇有渊源,他有一位有名的中国弟子,名叫费孝通。在马林诺夫斯基去世之后,他的遗孀在 1967 年出版了他的私人日记(《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日记》[A Dairy in the Strict Sense of the Term])。一经出版,就在整个社会科学界掀起了滔天巨浪,不但马林诺夫斯基本人几乎遭到了 “鞭尸”,他的遗孀更是触犯了人类学共同体的众怒,尤其是马氏本人的及门弟子。几乎在每个社会中,都有疯子或傻子的身影,福柯那厮说得很对,这些前现代的疯子并没有被视为 “精神病”,而是游荡在社会的边界和缝隙之中,在现代人眼中十分荒唐的是,这些家伙还往往都被当做先知和智者供奉起来膜拜,他们往往成为萨满、巫师和预言家。如果你读过韩少功的《爸爸爸》或阿来的《尘埃落定》,就可以理解人类学家其实就是丙崽和傻少爷。人类学不乏数据,少的是具体使用这些数据的智能。这行业有所谓的 “捕蝶人”,用来形容许多辛苦收集资料的民族志学者,他们根据地域、字母或任何最新流行的分类法,不断累积资料,却无能解释它们。结账离开旅馆,我如释重负,终于摆脱日夜轰炸、呼啸作响的非洲吉他音乐,也逃脱妓女的夹击。她们是我见过这行中最不含蓄的女人,常见的拉客法是直接走向目标,以老虎钳般的手紧紧抓住对方下体;千万记住,避免与她们共处于封闭的电梯。基督徒与穆斯林的另一大差别是小便方式。基督徒男性站着小便,使用火车上的便池十分方便。穆斯林男性却是蹲着小便,必须在快速行驶的火车上,把袍子拉开如帐篷,身体半悬出车门外解决,十分恐怖危险。在多瓦悠社会里,铁匠是隔离的阶级,与其他阶级的接触受到严格限制。铁匠阶级只能与铁匠阶级通婚,不能与其他多瓦悠人共食,也不能一起汲水或者进入他人的房子。铁匠必须与众人隔离,因为他们制造噪音、气味,说话还奇怪。多瓦悠人相信轮回。他们解释:轮回过程就像加路亚的啤酒。人是啤酒瓶,必须注满灵魂。死亡后埋葬,就像空酒瓶送回工厂。我越是沉思,越是发现自己对 “人类学研究” 一无所知。如果要我勾勒人类学研究的图像,我会完全不知道主角要干些什么。浮现脑海的可能是一个人正在爬山(前往 “做人类学研究” 的途中),或者在写笔记(已经 “做完研究” 了)。显然,“学习外国语” 必须包含在人类学研究的广泛定义里。从未有白人愿意碰多瓦悠小米啤酒。为了表示对我这个外国人的尊重,他们抓起一个葫芦瓢,把它递给狗舔干净。多瓦悠的狗本就模样不美,这只更是恶心,羸弱不堪,耳朵上的伤口苍蝇围绕,肚皮上还挂着几只肥胖的虱子。它津津有味舔干葫芦瓢。他们添满啤酒后递给我。每个人都盯着我看,满怀期望微笑。无计可施,我只能一口喝干它,满足地吐气。女人在笑闹时,会鼓起双颊发出阴茎出鞘的噗噗声 —— 这种声音也是性行为的腼腆婉转说法。多瓦悠女人即使结了婚,仍向丈夫索取过夜费,让不少传教士无情批评多瓦悠婚姻形同卖淫,他们却认为夫妻账务分明很重要。原始社会里,鲜少有免费的知识;相反的,知识有归属权。一个人是知识的主人,既然他的知识是花钱买来的,岂会不收钱便白白传授他人,那就像嫁女儿不收聘金,是个笨蛋。对多瓦悠人而言,法庭是公共娱乐,因此不吝芝麻小事都要告上法庭。一般人较少注意到,非洲村落与欧洲城市的最大差别在时间的流逝。对习惯农居生活的规律节奏、脑袋里只有季节而不知今夕何夕的人而言,都市住民似乎以一种近乎疯狂的营营碌碌呼啸而过。西非洲人特强调语言的巧妙能力。一个人能风格十足、强有力地公开演讲,或者以优美且合文法的英、法文书写,必能在社会爬上高位。这是人类学著名的 “比较法”(comparative method)的实际运用,一个颇具启发性的例子,我们原本对某个习俗只有一知半解,直到双方拼凑后,才窥知全部意义。我不安地发现祖帝保迫使我深入不属于多瓦悠的思维路径。在这之前,我其实对西方人举杯祝祷并无清楚想法,我不知道我们为何如此做、期望这样的举动产生什么效果。这个启示真是醍醐灌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幽默是化解苦难的良药,乐观是积极生活的力量

      以前听到 "人类学" 三个字的时候,要么不知所云,要么肃然起敬,毕竟这门学问好像离我们太遥远了。但如果提起费孝通先生,提起《乡土中国》,那你可能就不会觉得人类学太过遥远和陌生了。而当你读完这本《天真的人类学家》后,我想你一定不再会对人类学感到神秘,一定会对人类学家产生特别的感情,也许更多是同情😂这本书并不像其他的人类学书籍一样论述学术上的理论,也没有汇报枯燥乏味的调查数据和研究,它更像是一部纪实作品,一部纪录片,一部文字版 vlog,把作者的亲身经历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一点一滴展示给读者看,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和我们聊天、唠嗑、吐槽、抱怨,这位人类学家一下就从象牙高塔中走向大众,走近我们,变得鲜活、具体还特别有趣。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和细致。作者尽量还原了自己在做田野调查时遇到的种种困难,还原了 "调查对象" 真实的日常生活、风土人情、社会习俗,让远在天边的部族生动形象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了解这一个个鲜活的人,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冷冰冰的样本,让我们能够知晓他们的模样,了解他们的生活,消除对他们的偏见。人类学家并不神秘,他们和所有的学者做着同样的工作,就是探寻未知,收集信息,消除神秘,还原本真。作者在书中记录了两个部族对相互之间的看法,很有代表性和启发性。两边都认为自己是文明社会,对方是野蛮时代,这种刻板印象和认知偏见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很常见。偏见源于无知。自诩为现代文明的我们,和被认为是原始社会的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信息的同步能够消除不必要的摩擦,信息的透明能够化解不必要的误会。人类学家正是信息的桥梁,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双眼睛。这本书第二个亮点,就是作者用乐观的态度、风趣的语言、幽默的精神,把他遇到的各种糟心事坦荡展示出来,令人忍俊不禁。作者巴利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经历的课题申报、经费紧张、行程多变、海关扣押、语言不通、突发疾病、政府为难等等问题,大大小小的挑战一个接着一个,把他折磨得筋疲力尽,也让我们惊呼,原来人类学家的工作和我们想象得根本不一样,实在太 "惨" 了。《天真的人类学家》这本书,是用非常诙谐有趣的文字写成的,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忍俊不禁,甚至是捧腹大笑。但在欢笑过后,仔细思考这背后的种种困难、挑战甚至是危险,你就能体会到,人类学家真的太不容易了。他们的研究历程中,充满了危险、疲劳、孤独和面对不确定性的无助。他们要亲自走进非洲的崇山峻岭、美洲的原始森林、南亚的神秘庙宇、海洋的孤独小岛,极地的荒凉冰原,既要面对自然环境不确定的风险,还要面对不同文化、观念之间的冲突,更要向那里的人们学习、同步、一起生活,寻找答案。正是因为有人类学家不忘初心地坚持和研究,不畏艰难险阻的探索和前进,我们才有机会了解那些遥远地方发生过的故事,那里的人类同胞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人类这个整体,在人类学家的连接中,变得完整。他们是天真的人类学家,他们也是纯粹的人类。2023 年,愿你我在经历当下的困难和逆境时,在面对未来的挑战与不确定时,始终能保持一颗天真纯粹的心,保持乐观和积极,保持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毕竟曾经有一位人类学家,在经历了各种糟心事时,依旧风趣幽默,依然热爱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趣又有料

        一本人类学家田野纪实的书本,带我们开阔了视野了解了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这些 “文明人” 之外的人类。同情作者,从背起行囊出发去多瓦悠兰的那一刻起,“噩耗” 与搞笑边接踵而至,三个月的审批,潜规则的学习、语言不通的困扰、小助手的行为……… 忍不住的爆笑,果然人类的欢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在这个世界上,绝不仅仅只有我们这些拿着手机看着综艺的 “文明人”,还有一群远在世界各地的 “未开化” 人,还有一群致力于研究我们这群人类的人类学家。他们,让我们知道了我们为什么如此。多瓦悠人的一些行为在我们眼中可能是荒诞地甚至是无法理解的。他们热情好客的标志之一竟然是让狗去舔完瓢之后舀一勺酒敬给客人,他们还会集体举行割礼,还会打死富兰尼老太。看似荒诞的一切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人类文明为什么不能倒退,我们为什么永远要在求知的路上前行。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天真的人类学家》:幽默是对抗困苦的良药

          2022 年第 8 本书《天真的人类学家》读完。本书的作者是奈吉尔・巴利(Nigel Barley),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前大英博物馆民族志学组附属人类博物馆馆长。本书不仅是一本干货十足的人类学研究笔记,也是一部风趣幽默的非洲原始部落生活见闻实录,诚实但又不失风趣地记录了作为人类学家的作者在非洲喀麦隆多瓦悠人村落两次进行田野工作的经历,将人类学家如何克服乏味、灾难、生病与敌意的真实田野生活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语言体系,宗教习俗,社会结构,文化象征。作者通过不断的文字声音资料积累,模型建立,验真或证伪,带我们走进了西非洲多瓦悠这个小民族的世界之中。许多在我们看来哭笑不得的事情在多瓦悠人眼里自有其一套完整的世界观体系,而世界观是一个民族数千年互动与思考的产物。从人类学的角度说,一个民族的消失也代表人类可能性的萎缩。这也是作者花费如此多时间实地考察一个鲜为人知的民族的原因所在。 除了诸多人类学研究工作细节以外,本书最可贵的一点就是真实展现了作者在田野工作所遇到的各种困境。影视作品中对于非州人民民风淳朴,原始部落生活田园牧歌般的形象在本书中是不存在的。作者本天真的以为 “喀国的行政部门是群不拘礼的家伙,以亲切、通情达理的态度处理小量、必要的行政事务。一个七百万人口的国家必定遵循大英帝国的古风,以简单朴实、一对一方式处理行政。说他们人人热心协助,应当不以为过”。结果现实碰到的是总要去几趟才能找到办事人的政府机构,没完没了填了又被弃之不用的表格,四处踢皮球的审批流程,或明或暗的索贿。痢疾,野生动物及蚊虫侵扰,简陋的茅屋,糟糕的路况,不知守时为何物的村民,混乱的卫生状况,不洁的医疗器械,。据作者估计 “在非洲期间,真正花在研究的时间不到百分之一,其余都用来补给后勤、生病、社交、安排事情、从这儿到那儿,还有最重要的 —— 等待” 。然而当这些糟心事被作者以各式精妙的预期违背以及讽刺幽默叙叙道来时,那种乐观主义的精神以及文字运用的精妙使得读者有种置身脱口秀现场的感觉。想起最近这段期间大家各种神评论及段子,让人实感幽默是对抗困苦的良药。本书整体打 9 分,推荐给对旅行,人类学感兴趣的朋友们。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只把他乡当故乡

            这是奈吉尔・巴利于 1977 年,前往喀麦隆与尼日利亚交界的山区研究多瓦悠族人 (人类学) 的故事。巴利的研究成果载于一本通常意义的民族志专著,而这本书应该是其田野调查过程中的花絮,算是随笔纪录吧。田野调查是指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也称为 “田野研究”,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它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即 “直接观察法” 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读到巴利在多瓦悠山区的经历,确实让我们看到了田野调查生活的点滴:艰苦的生活、不适的身体、政府的官僚作风、当地人的不配合与不信任、交流的障碍,凡此种种在书中却被作者的幽默语言化解了(也应该感谢译者同样的幽默)。读起来如此轻松,正是作者的俏皮的语言承载着他的大量工作和努力,那种闲散、困顿、挫折的不时发生,让巴利掌握了工作和沟通技巧,看一个 “天真” 的人类学家面对 “狡猾” 的族人中,如何学会了与之周旋、妥协。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多样性。在看待他人时,多一些欣赏,少一些偏见。世界是如此多样,和我们完全不同的生活是如此有趣,我们不必去替别人过多的忧虑、不必去替别人过多的决定、不必把自己摆在救世主的位置去改变别人。八个月时间,在人生不算很长,可是这应该是留下烙印的时光,不仅是记忆,而是在身体和内心的深处。在喀麦隆,巴利是真正的异乡人,当他回到西方世界,他发现自己也变成了异乡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要珍惜现代生活…

              前后花了大半个月读完了。一开始是从周之江老师那听说的,后面碰巧又在听书听了一遍,觉得很有趣,遂找来读了。非常喜欢。文风幽默,作者无论对他人对自己都堪称尖酸刻薄,是我喜欢的类型的英国人。这是一本让人多少有点幻灭的书,而且是多重幻灭。一,对于何为进步何为落后,先进是否真的能带后进,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二,对于文化是否有相对的高低,我看这本书之前觉得我知道答案,看完彻底迷糊了。一会儿觉得部落生活真天真,一会觉得全世界人类一般黑。三,对于田野调查的幻灭。正如作者所言,他的经历打破了各种对田野调查的美好幻想,对田园牧歌的幻想。无论你在大城市还是在大草原,生活的本质就是鸡零狗碎,生老病死。最后,感谢作者,让我发自内心的开始珍惜自己平淡无聊的现代人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人类学家的记录和《百年孤独》的著名开头梦幻联动

                人类学是探寻和研究存在过的生活方式的活动。人类学家常常深入仍然过着古老传统生活的聚落去观察并记录和撰写民族志。我们尤其关注这些聚落的祭祀,集会,语言,婚礼,成年礼,葬礼。为此我们得长期居住其中而不介入,常常一年甚至数年计,直到收集到足够的关于此聚落的重大活动和文化表现的材料。这影响了我旅行的方式。我去一个地方,喜欢待长一些,如果可以希望是半年,这样即看见了这个地方一半的生活过程,又仍有一部分陌生没有打破。这本书有段话特别有意思:“我忍不住向他们炫耀冰块(只有见过世面的多瓦悠人才看过冰),他们怕极了。他们从未碰过这样的温度落差,坚称冰块看起来是 “烫的”,摸它会烧伤手。我无法说服他们冰只是水的另一种形态。看到冰块在太阳下融化,他们会说:“冰东西跑掉了,只剩下里面的水。” 连卡潘老人都因身为宇宙秘密的守护者,不得不前来观赏。” 它勾连其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著名开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现代冒险家的故事书

                  社会学、哲学、科学都有不同的研究视角,人类学也是。到底啥是人类学?其实人类学家自己也很难说的明白,我也不打算做这样的尝试。好在本书其实是一本故事书,一本有趣的故事书。不知你小时候有没有过当一个冒险家的梦想,看这书的过程中我感到,如果现代社会还有冒险家,那大概就像是本书的主角(作者本人)这样了:作者经历重重困难,去到了一个多瓦悠人的村庄进行田野调查。看书过程中,我似乎还看到了二次元动漫的精神。主角需要解决一些既严肃又很傻的困难,体验到了各种理论与现实间的落差,虽然疯狂吐槽但依然保持乐观,甚至…… 乐在其中。但这不是一个虚构的世界,这仍是地球上的一角。这种微妙的体验前所未有,令我乐在其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位人类学家感受到的非洲

                    在笑与叹息中看完了这本小书,感叹英国人类学家奈吉尔・巴利在非洲喀麦隆多瓦悠人中间进行田野调查的艰辛和无奈。这种艰辛和无奈不仅来自于基本生活资料的缺乏,语言不通,更来自于因无处不在的勒索,认知不同、价值观不同、处理事情的默认方式不同带来的缺乏安全感、彼此缺乏信任,没有确定性。突发事件接踵而至,想调查的男孩割礼习俗何时能举行,完全由巫师的占卜结果,对雨季来临的预测,凶兆的解释,小米的收成而定。巴利两次去非洲都没能看到割礼典礼,第二次是因为黑毛虫。村民们懊丧地等待黑毛虫吃光了头茬庄稼饿死后,再补种一茬小米,没有心情举办割礼典礼。懊丧的还有巴利,因为这次的调查任务又没能完成,不好向出资方交代,而下一次割礼因为第二年类似闰年不吉利不能举行,而变得遥遥无期。懊丧得抬不起头的,还有那些依规矩已经盛装游荡在野外数月,等待举行割礼的男孩们。他们在下一次割礼举行前,将不得不一直忍受村民们的嘲笑。巴利和其他人类学家惊讶地发现,欧洲人通过自省企图抛弃的观念,如种族歧视、奴役、奢侈消费却正在非洲人中间流行,而他们已默认的平等、自由、独立、节俭的观念,却被非洲土著人嗤之以鼻。人类学家在土著人中间能取得的胜利,也仅止于成为土著人眼里的一个无害的笨蛋,可为村人带来某些好处而已。当你在猎奇对方时,土著人也在猎奇你,并把你当成一个笑料。"非洲的所有优点并非都是当地的,而所有的缺点也未必都是‘帝国主义的遗毒’。" 我在本书中出现过的非洲城里人和土著人身上,没有看到多少所谓淳朴的痕迹,反而是面对金钱时的狡黠与贪婪。这使我相信,人不会是生来就善良,善良应该是环境、教育和规范的结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心,此书令人极易患上阅读后遗症

                      后遗症 1:不时换上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的眼光来打量眼下” 正常的生活”,甚至会认为只需一点浓密的树叶就可遮蔽出门。后遗症 2:祖帝保、马修、爱玛、祈雨巫师等,常常改头换面出现在人群里,叫人又爱又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太有趣了,应该叫《悲催的人类学家》。种种无法理解的习俗,莫名其妙的逻辑,混乱而又有序的生活,读着读着时常哈哈大笑起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虽然是当代人类学家的研究,可却让我想起了国门被敲开时的中国

                          这本书很有趣,非常的有细节。他全面的记述了一位英国人类学家在非洲做田野调查的全部经历。从跨越国境开始,历经各国海关的低效与盘剥,以及原始部落的落后和愚昧(抱歉,这个词并不准确,有失偏颇,所谓愚昧是以现代西方文明的要求去衡量的,并不公正,也不严谨,只是一时想不到其他词语,仅以此词代替。)从趣味角度和别样经历来说,全是是非常好玩的,更像一部公路电影,主人公历经艰险完成目标,并展示有趣的风俗。可在阅读过程中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可能是源自刚阅读了张宏杰先生的《简读中国史 2》和《中国国民性的演变》不久,晚清时国门打开,那些国人初面对洋人时展现的习性难免也会是这本书里描写的那样,让人哭笑不得吧。书里无论是描写颁发签证还是管理入境,还有那些开据介绍信的政府机构部门,无论是哪国的,都透露着腐败与低效,使得作者这位人类学家必学接受要依靠贿赂打点衙门的方式,才能办理每一件事。这和晚清时期的政府官员办事何其相似啊。而进入部落后,那些酋长、巫师、还有给人类学家当助手的当地人,又像极了晚清时的皇帝、保守派大臣,以及已经开眼看过世界的新派青年。当我们阅读本书时,觉得当地土著的落后腐败,不讲诚信,没有时间观念,观念愚昧时,昔日敲开我们国门的那些洋人是不是也是这样看我们的呢?书里讲述当地土著人分辨不清猎豹和母狮,对于周边树木没有系统分类,治疗任何急病都要靠尝试的方式,和我们国家神话里神农尝百草又是何其相似呢?(原本想在这里加一顿对比中医的段落,害怕引起不必要的争论,算了)很庆幸,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已经进入世界先进的先列了,虽然还是有一些地方实行着人治策略,担比起几十年前,还是有很多地方进入了现代社会。百年前那种不在一个时代,落后挨打的局面终于过去了。我们国民的认知虽然还是拜托不了情绪化,民粹化的热情,但终究不像百年前那么无知了。尤其最近二十年我们什么都见识过了,甚至能看到以前高高在上的那些西方国家的落寞和低效。好奇怪,不知道为啥读这本书我会联想到这些,但最起码的一点,我为自己出生在现代化的中国而庆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天真的人类学家》

                            本书记录了作者两次前往喀麦隆研究多瓦悠社会文化的经历。作者采用了风趣幽默的语言,通过对亲身经历的调侃,呈现了人类学研究中真实、琐碎的挑战,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体验中,透过职业人类学家的视角,获得对人类学工作的真实体感。本书的核心内容:本书介绍的是作者奈吉尔・巴利两次前往喀麦隆研究多瓦悠社会文化的经过,按照原书的线性叙事,将作者在研究中遭遇的困境归纳为来自生活、沟通和课题本身的三方面挑战,帮助你理解人类学家这一职业的普遍处境。《天真的人类学家》这本书,是用非常风趣幽默的语言写成的,许多读者的阅读体验是捧腹大笑。但是作为一名曾经的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我从书里读到的是研究工作的艰辛。奈吉尔的研究发生在 1970 年代,但是直到今天,人类学家们仍然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奈吉尔那一代老前辈经历过的危险、疲劳、孤独和面对不确定性的无助,今天的这一代学者们仍然在经历着。这似乎就是人类学家这帮人的宿命,他们要亲自走进非洲的山区、南亚的庙宇、太平洋上的小岛,或者欧洲的难民营,睁大一双天真的眼睛,向那里的人们天真地发问。正是因为有了这群天真的人类学家,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在那些不为人知的遥远社会里,其他的人类同胞们都过着怎样的生活,也因此对他们多一些同情,少一些猜忌。这或许就是人类学家这个职业存在的意义。愿他们的眼睛永远天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天真的人类学家

                              这本书颠覆了我对于人类学家的美好想象。在我的认知里,人类学家是有着超高的语言天赋和沟通技能,他可以迅速掌握各种语言,很快的融入到他所要研究的那个群体当中,和他们打成一片,把该群体的各种文化习俗了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这个作者却告诉我不是这样子的,这本书就好像给我打开了人类学家工作的黑箱,让我得以窥见一个真实的人类学家工作的各种细节,对,只是细节,并不完全能成为体系。人类学家这次的田野调查之旅始于偶然,过程艰难,结局未结。从项目申报到签证办理,到如何学习他们的语言,如何在日常与他们相处,处处艰难,然而作者用轻松玩笑的语气淡化了这种艰难,真的让人敬佩不已。他介绍了一个叫多瓦悠的民族,他们的生活是没有那么有秩序的,他们的文化观、世界观这个体系并不是那么的简单明了。他描述了大量生活细节,却也坦然承认自己有所遗漏,这种真实的态度也让人印象深刻。这本书远也促使我思考何为真实?真实的不一定是美好的。人类学家要做的是呈现真实的还是理想的世界,这是个问题。世界是复杂的,感谢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分真实,虽然这一部分真实也并不完全都是真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巴利告诉我们没有蠢人

                                首先我强烈建议大家【跳过导读】,因为导读的风格和这本书完全不搭,看导读的时候,我差点放弃读这本书。   之所以对导读作者赵丙祥博士这么不恭敬,是因为我在仿照作者巴利的行文风格。博士对不起啦,哈哈。   这本书写的是一位非常不正经的人类学家,在非洲闯荡的故事,他研究图瓦悠部落,部落的人们也在研究他。最后他总会落个下风,被人利用。    他用一篇篇血泪史告诉我们,人类的智慧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的只是见识而已。    同时,这也是一部介绍非洲风土人情的很好的启蒙书,其中写得非常风趣,而且让你知道了一个真实的活灵活现的有血有肉的非洲。    当我看到非洲的空姐命令乘客将自己吐的东西打扫干净,并且训斥的他们不敢抬头的时候,我简直都乐疯了。    读这本书毫无压力,而且会上瘾,大家一起来读吧,不会后悔的。    要不是盘缠不够,我现在就想打个飞的去非洲和那些聪明的非洲人一起过过招。    感谢巴利给了我一段有趣的非洲部落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天真的人类学家

                                  真实,生动,搞笑与活泼的人类学家与其研究,异域文化的研究本就困难重重,更遑论近乎原始的非洲族群研究,真的很好奇这位令人尊敬的人类学家还会不会去研究割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纵身一跃,置身其中

                                    人类学家为什么一会儿想的多,一会儿想的少?这个分界线是本人是否置身其中,是否能纵身一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趣!如果你跟我一样不知道人类学是个啥,推荐从这本书的听书开始。我是听完之后很久又重新偶遇这本书,感觉亲切熟悉,幽默又有些苦涩。听书团队拆解的内容让我从开篇迅速进入状态,持续的阅读下去。我在读到这本书后,世界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群我理解不了的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还有一群人类学家,用我们理解不了的 hard 模式去探索这群人类的生活和历史。也许能让我们独自窃喜一下,我们现在的 996.007 或许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强烈推荐!!!

                                        这本书写得真好看,非常幽默。书里面对于多瓦悠人进行了很多的生活描写。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可以让人了解人类学家是怎么工作的。作者还写到等到结束田野工作调查,回到原来的生活,却不自觉地产生了障碍。因为作者在多瓦悠人部落的很多生活习惯已经被塑造和保留。这就像是要求一个人不断剥离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前面看了人类之光马斯克,这几天又看了人类学家在最原始的部落探寻人类早期之谜,没有一定的好坏,但两厢对比过于五味杂陈。最近疫情烦心,有时想想还不如脱光了去原始部落过一段(只能一段)淳朴、简单无忧无虑的生活。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