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面镜子

    这本书的书评本不应该写,因为网上的书评太多了。这本书大概可以和《水浒》《三国》一样,归入那类 “少不读”、“老不读” 系列。但是这类 “不读” 系列的特点就是,越不让读,越有兴趣读。好书的特点还有一个就是:花时间读了不会后悔。花时间读这本书绝对不后悔。按一般人的认知能力来看,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在三十岁左右读,特别是有了家庭和孩子之后。就像我现在一样。不慌不忙地阅读,即便读到最惊心动魄的章节,即便心灵深处感觉受到鞭笞,即便有很多地方读到仿佛掉进绝望的谷底,也能把自己拉回现实来。没有乌托邦,也没有坏世界。只有现实。人生总之还是要去面对一切。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对于独裁恐怖,发出的警告

      不推荐这本书,不是因为写的不好。太沉重,而且,脱离了那个时代的场景,有点没必要承担这份沉重。这本书出版于 1949 年,描写的是想象中的 1984 年。全世界被并成了 3 个国家,3 个国家之间还有些中间地带,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时候的国家,极端独裁。主角所在的大洋国领导者是老大哥,围绕老大哥的是占 2% 人口的内党人员,之外是外党成员,剩下 85% 的群众。群众在书里很少写到,群众属于被无视被遗忘的奴隶或者尘埃,可以有各种 “自由”,穷困到无法描述。比群众地位高的多的是主角所在的外党成员,他们有工作,有住所,有吃的,甚至还有酒喝。但工作住所吃的喝的,都恐怖苍白到无法想象,相比他们,三和大神应该算是豪门贵族了。更恐怖的是,到处都装着摄像头,外党成员所有的行动,所有的声音,都会被严格监控。一切历史,都在被不断的删除和改写。所有的人都在不断的被植入独裁者的思想。简单的说,就是你要由衷的相信 2+2=5,只要这是老大哥说的。你屈服的相信都不行,一定要从思想的根源上由衷的相信。这是 1949 年对未来最恐怖事情的想象,我们知道,幸运的是,这样的想象没有成为现实。但,或许最恐怖的事情,可能并不是这样。不是无处不在的恐怖最可怕,最恐怖的,可能是,铺天盖地的蜜糖。恐怖,会让人害怕,但用恐怖控制人,终究会引发更大的反抗。而用蜜糖控制人,或许不会有反抗。

        转发
        1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极权统治的一个模板

        上个世纪出现的一些极权统治,让人们开始警惕极权的危害。由此诞生了反乌托邦三部曲,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其中一个极权社会的构想。如果说《美丽新世界》是在快乐中被奴役,《1984》就是在痛苦和恐惧中被奴役。二者同样令人难以反抗,只是无意识地被奴役比起清醒意识到被奴役,是对人性更严重的消解,因为后者还可能存在着精神的反抗。但是,我也怀疑,在如此残酷的折磨之下,在毫无改变的希望之下,精神的抗争还能不能持续存在。就像小说结尾,主人公也终于在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情况下彻底的屈服。     美丽新世界是更高级的控制和奴役,但是如果提供选择,大多数人会选生活在美丽新世界中。现实是,社会的极度娱乐化正在把人类往这样的路上引,《1984》让人警惕,而《美丽新世界》让人沉沦。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思想

          先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人类最终会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基督徒将这转变成超越历史的、纯粹精神层面上的观念,但并没有放弃它与道德规范和政治之间的联系。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家强调,尽管 “上帝之国” 不可能在当世实现,但是社会秩序必须符合和实现基督教的精神原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思考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

            乔治奥威尔,《1984》,豆瓣读书 top250,排名第四。读完这本书,蓦地想起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会》,书里,作者将头脑比作武器,很显然,奥威尔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 1984 里,英社将控制思想视为第一要务并贯彻执行。我们可怜的主角温斯顿,他在书里的命运,正好反应了英社是如何进行思想控制的,即便他和他的小女友曾试图做小小的反抗,但最终依然被成功地改造了思想,成为了英社的拥趸。放下书本回归现实,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太多的人试图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结论强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假若我们不想被他者主导自己的头脑,那么学会独立思考🤔,是必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老大哥到底行不行?

              《1984》是一本反乌托邦的小说,乔治・奥威尔设想了一个思想警察无孔不入的国家。所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代表党核心的老大哥是人们心中唯一的太阳。如果你在精神上不信仰老大哥,那么老大哥就从物理上让你信仰老大哥。在这个国家中,人们不需要有智慧,需要的是精神和肉体上的绝对服从。作为一名阴谋论者我很后悔对了这部小说,我臆想的东西足够出一个《1984》五部曲了,以及脑内疯狂的将书里的东西与现实中的政治进行联系,但这都不值一提。很多人看完小说都表示悲伤和惆怅,对于老大哥能够轻易将个人内心最坚硬的东西击碎感到恐惧和幸运(自己的世界没有老大哥)。但是我在看完后思考了一个问题:老大哥到底行不行?老大哥能否像自己说的那样存在一千年、一百万年?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想到了两国家:秦朝和印度。秦朝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搞郡县制,就是要告诉全天下的泥腿子们,你们是秦朝的子民,俺有能力把过去的一切都推翻抹去,你们心中只能有嬴政这一个太阳。但是秦二世而亡。印度就比较有意思了,种姓制度统治了印度几千年非但没有被推翻,反而 “历久弥新” 了。尝尽了带英 “自由民主” 的颜色,以及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 的教化,但如今莫迪老仙再怎么喊 “我也是贱民出身”,丝毫没有撼动婆罗门贵族老爷的地位。这让人脊背发凉,一个带有压迫和歧视的思想,真的能够统治人类上千年。那老大哥或许真的行。老大哥虽然统治着一切,拥有无上的权力,但是老大哥内心也有最柔软的位置。老大哥可以被人骂、被人打,甚至老大哥专门安排人们发泄对老大哥的情绪,但是老大哥就是不能被人说不行。其实当问出老大哥行不行时,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小说里温斯顿曾说自己没有背叛自己心爱的女人,反派奥勃良只是微微一笑。但是温斯顿说 “你们控制不了物质” 时,奥勃良却反驳 “我们所以能够控制物质,是因为我们控制了思想。现实存在于脑袋里。我们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我愿意,我可以像肥皂泡一样,在这间屋子里飘起来。我不愿意这么做是因为党不愿意我这样做。” 从奥勃良的话中就能看出,老大哥的统治是建立在老大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上的,人们相信老大哥就是相信真理,即使是老大哥做不到的,老大哥也要让你相信老大哥能做到。所谓言多必失,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只要在一个点上证明老大哥是错的,老大哥是做不到的,那么老大哥全知全能的神话就会被打破。当然,在老大哥的统治下,这种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的斗争,但这至少提供了扳倒老大哥的方法。党承认其统治的目的是获得权力,那为什么要获得权力呢?总不能是为了统治吧。在一个只提供普罗大众基本生存的条件同时又拥有所有社会财富的政权前,其获得权力只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优越感。不同于种姓制度,党为了保持自己的寡头统治能维持下去,是需要源源不断吸收 “优秀” 下级阶层的人员。底层的泥腿子有了上升的通道。但是寡头统治的坑只有那么多,还可能存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封锁上升渠道的可能。泥腿子们过着水生火热的生活,而老大哥却养尊处优。既然社会地位是可以提升的,为什么非要等着老大哥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呢?为什么不能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呢?为什么不能搞个两面包夹芝士推翻老大哥,反了他娘的?革命成功需要机遇和巧合,但是革命的意愿从来不会停止,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再精致结实的房子如果被不断的射出枪眼,终会有一天,它会变成一个只需踹上一脚就会倒的破房子。温斯顿的想法没有错,革命会在无产者中发生,会在贵族老爷眼里的泥腿子中发生。我的论证逻辑并不严谨,但这无妨。底层人民会奋起反抗不是我的结论,而是我的立场。当身处一个充斥着歧视、压迫、剥削的社会中,举目望去无人反抗,我便是反抗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因《1Q84》而读的经典

                2018 年我读完《1Q84》后迫不及待的读了《1984》,我想知道这部影响了村上春树写出至今我认为他伟大小说《1Q84》的作品究竟是什么?书只有《1Q84》三分之一厚度,很快就读完了,但却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纳粹,他虚构了一个极致的极权主义,但似乎里面的很多内容又都能在无数的现实中找到对应。它让人绝望,又充满希望。这是作者的聪明之处,我始终认为绝对的黑暗不是好作品,虽然我并不推崇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说教,但至少它的目的应该记录真实,并给人希望。而如果虚构一个绝望的世界,并让人信以为真就太可怕了。在这样宏大的主题下,他也不忘讨论人类的情欲。他说:“不要爱得过分,因为性欲就是敌人。” 这是一本值得读的小说,他是你了解这个世界的通道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2=5

                  对你做了什么你就会承认这个等式成立?如果你承认这个等式成立,你是真的相信它成立,还是你只能认为它应该成立?我不知道,我不敢想。因为我害怕。我怕我不还不如主人公。我怕我压根就没思考过反抗过,就屈服了。不,不是,不是屈服,是相信。如果说读这部小说只有一个感受的话,我只能说是压抑。从头到尾。我终于理解为什么这部小说被说成 “政治寓言” 了。是啊,寓言,太可怕。可怕到,你明明知道不可能是真的,你就是害怕,你就是害怕自己屈服,害怕自己怂了,害怕自己不认识了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法形容当时翻开时那种感觉,简直感觉看见了一本不该出现的禁书一般。有一段觉得是不是太过夸张,再读又觉得足够真实,真实到自己都感到害怕。到底是赫胥黎的语言成真,还是奥威尔一言中的?我们都希望他们说错了,但是我们却都在或多或少的验证着这些悲惨的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为自己找到一片自由的天地足矣

                      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的反讽意味很强。虽然这本书时代很久,但其中的情况到现在依旧存在。我当时上班的时候,心里有各种愤愤不平,看完这本书平静了很多。要想控制一个人就要先控制他的思想,现在忽然明白了企业文化的洗脑,以及对于不公平事件的感触。明面上,有些事、有些人可能不敢做什么。暗地里却做得游刃有余。所以在社会中生存,要学会保护自己,谨言慎行,只有等有了强大的力量时去反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语言的控制

                        语言决定思维方式,这个观点我在《你一生的故事》的书评中说过。而《1984》用的也是这个观点,只不过它是反向的。它通过抹去一些语言来让某些观念根本无法成型。这是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观点。如果真的想宣扬一个观点,就要用音译了。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幸运的是,日本借用了很多中国的古文翻译了很多西方的词汇。要不然每次都是 “法西斯主义”“布斯维尔” 的真不如 “自由主义” 直接。理工楠每日荐书 00182021 年 5 月 22 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日荐书

                          2021/8/22《1984》作者:乔治奥威尔标签:独裁、政治、暗黑、反乌托邦推荐指数:阅读方式:一个人看推荐理由:反乌托邦三部曲中最为有名的一部。与其他两部作品不同的是其他两部作品都预言人们会在娱乐中死去。而这部作品却暗示人们会在绝对的独裁下失去表达的能力。继而逐渐退化思考的能力。无论自己在做什么事情都会被 “老大哥” 所监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是否妥协,你自己说了不算

                            1984 读完我整个人是很不舒服的,作者在 1948 年对几十年以后社会现状的洞见和人性的剖析都到了入木三分的地步,很可怕。尤其是老大哥的形象的设定,确实是全书一个非常精髓的点。老大哥不是单指某一个人,它应该是指一个领导的机构或者泛指一类整个领导层,在文中用了一种非常夸张甚至是极端的手法来进行呈现,读得的确令人毛骨悚然。在我过去的经历里,从上学到工作,我始终都觉得自己的背后有一双来自 “老大哥” 的眼睛,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层面的监视,也可以是来自家庭和个人的监视,甚至,我们自己也有变成老大哥的可能。我不想我的孩子有这样一双老大哥的眼睛看着,至少我不想去当这样的老大哥。虽然我也同样会做一些很愚蠢的决策,无法避免,但是我希望不管是我,还是我的孩子,都能保持一个独立的判断和思想,就算为了生计要和社会同流合污,也能保持自己的清醒和认知,不轻易被这个社会的潮流给裹挟。但是这可能仅仅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每个人都在被裹挟,而且裹挟得心甘情愿。奥威尔下手真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双重思想”,忘记忘记本身

                              时刻生活在无形、有形的监控下,脸部微小的表情的变化都怕被看出来,家庭也不再是那个温暖的港湾,你的配偶、孩子都可能随时会举报你。之前存在的人,“蒸发” 后,一切存在的痕迹都不会保留,大家都还是照常生活,就跟这个人从未存在过一样。明明上一刻还在修改过去,下一刻就忘记修改这一行为,还要忘记忘记本身!“双重思想”,这样的思想管控,没有个人,或者是没有独立的 “人”,这样的社会多么的恐怖?最后,听书什么时候能解读本书呢?!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

                                《一九八四》中的世界被大洋国、欧亚国与东亚国三个超级大国瓜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其内部社会结构皆被彻底打破,并以实行高度集权统治、重写语言、篡改历史、打破家庭制度等极权手段箝制人民的思想与本能。大洋国政府以具有监视功能的 “电幕” 控制人们的行为、维持对领袖的个人崇拜,以及保持对内外敌人的仇恨与维持社会的运转。党为了政治目的而创造了 “新语” 这一人造语言,它扭曲和破坏了原本语言的意思,并令所有不符合英社原则的旧语言与过去曾使用它的伟大作品一起消灭。“新语” 此一构想是基于当时许多著者针对语言所提出持有的理论 —— 思想是建基于言语背后的意思,因此若某一种语言不具有表达某种思想的字词,那么使用者就不可能拥有某种思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反乌托邦的代表性作品。读完了的第一感觉是心有余悸,极权和个人崇拜发展到极致以至于消灭自由、思想甚至于人性,足以让人不寒而栗。击垮一个人的方式就是给他希望,然后在他面前把希望的每一个元素慢慢碾碎。"乌托邦不是未来,而是过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人说过,读书就像打仗一样,经典就是你绕不开的据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所谓的完美世界到最后都会成为炼狱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性

                                        老大哥赢了,可是这本书达到了它应有的价值!给人以惊醒、反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事会想,我们最终会走向《1984》还是《美妙的新世界》,这两个极端是否就是我们的归宿。这本书对政治的极端阐述,会让人类对人类本身有深刻的反思,如果过度追求自由就会走向奴役,就像书中一再提起的 “战争即和平,奴役即自由,无知即力量” 这样的口感让人的思想极度的窄化,矮化,杀马特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变的异常小,这样的种族势必走向灭亡!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