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上帝审判

    尽管近代西方科学界已经提出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然而信仰上帝的西方民众仍然心存疑虑,许多人深信末日审判的存在。因此,关于 “大灭绝” 的话题在社会上颇受关注。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它们分别是:奥陶纪大灭绝 (约 4.4 亿年前): 导致大约 85% 的物种消失殆尽。泥盆纪大灭绝 (约 3.8 亿年前): 导致大约 70% 的物种遭受厄运。二叠纪大灭绝 (约 2.5 亿年前): 导致大约 50% 的物种彻底消亡。三叠纪 - 侏罗纪大灭绝 (约 2.0 亿年前): 导致大约 96% 的物种永远消失在地球上。白垩纪 - 第三纪大灭绝 (约 6500 万年前): 导致大约 75% 的物种面临灭顶之灾。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恐龙大灭绝发生在白垩纪时期 (完全灭绝), 距今已有 6500 万年的历史。古猿大约在 3300 万年前才开始分化出来,而直到 400 多万年前,部分古猿才开始直立行走。从距今 240 万~30 万年开始,是能人和直立人阶段 (云南元谋人 170 万年前,北京猿人 70-20 万年)。直至距今 5-20 万年,智人才首次出现在地球上 (山顶洞人 3.5 万年), 而澳洲土著人则大约距今 4.2 万年。这些都是 200 年来科学家们考古和推断得出的结论。目前这些结论仍处于探索之中。现代考古学只有在新石器时代约 1.5 万年开始才有密集的人类活动记录,而这个时期正好是第四纪冰川回暖期的延续。西方的创世纪学派仍然主张,距今 1-1.5 万年前上帝创造了人类。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正值美洲印第安人从大陆岛迁徙的关键时刻。语言的出现很可能与这一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而语言的诞生则是智人能够统治当今世界的关键因素。从新石器时代至今的社会变迁,都可以追溯到这一重要时刻。中国人的宗教就是传宗接代,只要有后代祭祀,就是下地狱也有子女去搭救,不太担心末日审判,有问题解决问题,人定胜天,而西方有点杞人忧天,而行为方面无论是气候变暖还是动物多样性保护都是口头上比较多,本书主要讲述亚马逊雨林和东南亚森林的动物保护,也有关于尼安德特人和猛犸象的灭绝课题的讨论。《美式英语简史》有一段记述:「在北美最早期殖民者的生活中,有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动物,那就是旅鸽(passenger pigeon)。这种动物的英文名字来自 passenger 的早期含义,意思是路过的人。而旅鸽的数量,几乎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一位早期的观察者估计,一队旅鸽可宽达 1 英里,长达 240 英里。它们真的可谓是 “遮天蔽日”。在 “五月花” 号登陆时,北美洲可能有 90 亿只旅鸽,比如今这块大陆上所有鸟类的数量加起来还多一倍。数目如此庞大,抓起来自然很容易。一份来自 1770 年的记述称,一名猎人用大口径短枪,只一枪就打下了 125 只旅鸽。有些人会吃旅鸽,但大多数都拿来喂了猪,还有数百万只旅鸽在猎鸽运动中遭到捕杀。到 1800 年,旅鸽数量大致减少了一半;到 1900 年,几乎彻底消失。1914 年 9 月 1 日,最后一只旅鸽死在辛辛那提动物园。」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对环境的认识不同,游牧民族习惯是开拓需要更多的资源,农耕文化是物尽其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触目惊心

      新的历史总是起源上一次的毁灭。地球的历史长达数十亿年,其中最显著的证据之一就是科学家们已经证实我们的世界曾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 “大灭绝”。每次大灭绝之后,都意味着生命和秩序的重新洗牌。尽管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五次 “大灭绝” 并不算多,但它们都揭示了一个事实:我们所认为的稳定和有序的生物世界其实并非坚不可摧。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秩序过于完美,故一旦出现断裂,就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灾难。因此,在这部纪实作品中,作者试图阐述的是人类如今的行为,可能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愚蠢之处在于自以为是地主宰了一切,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主宰什么。这种愚蠢往往是我们犯下的最糟糕的错误之一。尽管万物皆有灵性,但只有当它们遵守自然法则时,才能和谐共生。然而,在这本书所展示的生物 “死亡名录” 中,许多生物的灭绝仅仅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过度自信,破坏了自然界原本的平衡。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进程中,仍有一些人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纠正大多数人无知所造成的后果。他们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去了解和帮助那些陷入灾难的生物,以期延长它们的生命存续。虽然他们的努力可能最终没有效果,但微光总能吸引到更多的微光。希望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为人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更在于它能让人们看清那些鲁莽无知的行为是多么令人羞愧。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古至今,物种的淘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值得提醒的是,眼下物种淘汰的速率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样。比如,我们刚刚说到的两栖动物,它们的淘汰速率比合理的速率高了四万五千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物种的淘汰速率也接近于这个水平。据估计,全部淡水软体动物物种的三分之一,全部哺乳动物物种的四分之一,全部爬行动物物种的五分之一,全部鸟类物种的六分之一,它们都在快速被淘汰。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警钟再次敲响

          人类作为一种高级动物,随着自身科技水平的提升,对大自然的改造也进行到了前所未有的的程度。我们得以享受到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却也造成了一系列物种的大量灭亡。《大灭绝时代》是《白色天空下》作者写出的一本别样自然史。通过物种灭绝的视角,我们更能充分感受到人类活动对地球带来的巨大改变。在我们前进的车轮下,多少的无辜物种也在这颗宝贵的蓝色星球上永远消失了。1. 智人崛起回顾人类的历史,我们很容易发现其自身条件在大自然中很不占据优势,甚至可以说其能存活本身就是一种奇迹。然而在其不断四处扩张的过程中,不光躲过了以往的大灭绝,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灭绝。本书的故事正是起源于此,在人类扩张的铁蹄下有不计其数的生灵惨遭灭亡。作者每一章选取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动物,通过对它们的生存情况深入了解,我们会发现原来大灭绝离我们并不远,甚至就在身边上演。新一轮的大灭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的各种活动而导致,说是人类带来大灭绝也不太过分。智人这个物种在崛起的过程中,自我生存空间大为扩展,却也造成其他物种缺少安身立命之处。作者笔下的物种或许离我们日常生活很遥远,但却仍旧和我们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就像是金丝雀。它们的兴亡无一不在昭示着人类未来的命运。当大自然的物种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之后,我们还能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独活吗?事实上一种昆虫的消失都可能造成我们现有生活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2. 保护金娃大熊猫的故事可能广为人知,通过人类的努力,这种濒临灭绝的物种逐渐走出了生存的困境,更收获了不少的关注。可惜不是每一个物种都能享受到此等殊荣。巴拿马金娃的消失让生物学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此不惜耗费巨资,从搭建 “神奇的蛙旅馆” 到此后的各种设施,如今我们还可以看到其活动的身影。哪怕是有一众生物学家的贴心照顾,再配合上专属的人造环境,我们也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这些金娃以及它们的后代注定只能生活在这块地方。以往适宜的户外环境在人类活动的破坏下不光被压缩,如今已荡然无存。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了这些专业人士的悉心照看,它们面临的唯一结局就是死。大熊猫还有重返自然的那一刻,这些金蛙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在有生之年以及可见的未来再难见到其曾经在大自然中活跃的身影。如今人们所做的努力说到底不过是尽量延迟此物种的灭绝罢了。3. 科学概念大灭绝可能是很多孩子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科学概念,除了上文提到的金娃,很多知名和不知名的物种都只能在人造的环境里看到,或许只能通过以往记载的资料得以了解。曾经活生生的物种变成了一个个的科学概念。我们的后代甚至我们自己往往没有亲眼见过其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现代科学技术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但更像是螳臂当车。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享誉全球,我们以往感受到的科幻如今可能要成为现实。当我们想要看到这些灭绝的物种,恐怕只能借助生物等技术加以复原。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或许可以将个体复原,却难以延续整个物种。特别是考虑到现实世界里缺乏相应的生存空间。温度、湿度等外部条件的改变,天敌、食物的逐渐消失,我们更难以做到。原本一个活蹦乱跳的生物如今却沦为人类的宠物。或许我们会感受到一种身为造物主的伟大,但更多的则是莫名的悲伤和前景的黯淡。试想一下,当周围的物种都消失了,我们又该何去何从?4. 生存空间全球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人类为了自身需要的生存空间做出了很多的改变。可即便如此,还有很多人挣扎在生死边缘。在视野之外更有着大批的物种随之消失。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此类情况也将进一步恶化。人类世这个名词的出现说明了人类带来的影响足以引起各方的重视。在生存空间的争夺中那些处于弱势地位上的物种也不得不时刻面临灭绝的威胁。非洲大草原上的雄狮可能看似极具攻击性,可在人类的面前也不得不退避三舍。特别是其所熟悉的生存环境因之大幅缩减,甚至不复存在。末日的到来对于它们来说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在陆地之外,海洋、天空,还有哪里是人类尚未涉足的净土?人类一旦到来,往往随之而来的是对其造成的各种破坏。或许在我们自身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生存活动,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大幅压缩。在人类历史上此类事件的发生并非个例,只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我们自身的能力得以提升。相应地对自然造成的伤害也是超乎想象的,甚至都没有一点后悔的余地。5. 前路何往生物圈二号作为一个人类探索的失败案例,除了证明地球这个蓝色星球的独一无二,更加让人注意到人类活动带来的巨大危害。如果我们将自己目前居住的蓝色星球毁掉,难道打算移民火星吗?《爱、死亡和机器人》的第三季里对此有过精准吐槽。事实上考虑到人类造成的巨大破坏,大自然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得以恢复。没有人类的参与,这个进程还可能大为缩短。要是有一天其他物种联手将人类灭绝,可能这个生态环境还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很久。当然这对于人类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也是断不会让其实现的。在很多时候恐怕正是出于这种毁灭的恐惧,让人类活动遍布天涯海角,只为了找到一点未来继续存活下去的希望。当不堪重负的蓝色星球最终走向了它的终点,我们的前路又在哪里?不光是本书,如今各方面传递出来的信息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想象中的末日离我们并不遥远。或许没有末日审判,只有死一般的沉寂。当其他物种彻底消失,人类自然也不会幸免于难。6. 写在最后《寂静的春天》面世后引发人们对于农药的关注,然而一味禁止却并没什么取得想象中的美好结果,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可不管是作为读者还是作者都不能被恐惧等情绪所裹挟,更应该去探索出更为科学理性的做法。逃无可逃,不如直面挑战。对于当下的关注,从身边入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至于某些宣传环保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参与,但也要对其进行全面考虑,否则又成为了被概念收割的对象。以人造肉为例,虽然它带来了更为清洁安全的食物,并且号称更为环保,但看过《人造肉》相关资料之后想必会对这个餐桌上的新秀心生质疑。实验室本身造成的巨大消耗我们不能无视,由此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假装看不见。警钟再次敲响,依靠老办法肯定是不行的。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我们更需要开动脑筋寻找到更多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如今我们依然站在了悬崖边缘,下一步该往哪走非常关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灭绝时代》,并不是一本学术书籍,而是一系列自然报道的集合,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媒体与学界的一致好评。作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以对自然类事件的出色报道闻名美国新闻界。在这本《大灭绝时代》中,她一方面旁征博引,综述了这三百年间人类对于物种灭绝的认识,同时她还带领我们去到 “灭绝” 的第一现场,用生动的笔调,让你认识到灭绝远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每分每秒正在发生的事实。人类一方面是这个地球上最为危险的物种,但另一方面,我们可能都还没意识到,人类自己也是濒危物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讲的是 “灭绝”。“灭绝” 是个离我们日常生活挺远的词。但近些年,情况好像有了一些变化。就拿 2022 年来说,7 月,白鲟被宣布灭绝;紧接着 8 月,有 “美人鱼原型” 之称的中国儒艮也被宣布 “功能性灭绝”,也就是数量少到无法再维持正常的繁衍了;再到 9 月,白掌长臂猿和北白颊长臂猿同样被宣布野外灭绝。“灭绝” 这个似乎远离日常生活的词汇,如今频繁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似乎提醒着我们:是时候该来了解一下这步步逼近的 “灭绝” 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是地球上最危险的物种,也是濒危物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一读

                  一个物种走向灭绝,存在很多偶然因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者跑遍世界各地,搜罗无数灭绝或即将灭绝的物种的故事,展现其中有代表性的,让读者管窥我们正在经历的第六次大灭绝。作者是记者,但写作之规范严谨让我一度以为她是科学家。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