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职场晋升实用指南
职场是一个见他人,见自己和见众生的江湖,需要你切换不同的思维去看到事情背后那个最重要的因素 —— 人,正如书中说的:结果不是目的,人才是最终的目的,事情背后,永远都是人的力量。结果不会大于感受,是感受,成就了结果。见他人,需要的是自己不去侵犯别人的边界,不去评价别人,也不替别人做选择,而是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来获得他人的信赖和认同。见自己,需要的是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时刻懂得内省和反思,懂得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同时能够主动的区分自己能力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当遇到困难,能够及时发现外界的资源,发出求助的信号。见众生,需要的是自身能够用全局的意识和思维,即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从整体的利益角度出发,尽可能的兼顾到所有人,让利益最大化。职场如同江湖,它不会对任何一个人心慈手软。在游戏规则下,你需要试图在触碰对方的边界和底限中保持动态的平衡,最大化的保护自身的利益。张弛有度才可彰显自己的 “个性” 与魅力。如果在职场上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就不会练就一身的「铮铮铁骨」。职场上敢于公开批评你的人,正是你的贵人,因为他们的毫不隐瞒和直击痛点,能够加快个人的心智成长,锻炼出面对困难不卑不亢,不自暴自弃,而是可以正事眼前的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杨晓燕老师在《认知未来的自己 管理当下的关系》中写到:职场的修炼远远不仅仅是外表,更多的是有一个终身学习的态度。容颜总会老去,有充盈的内心、开放的胸怀,才可以做职场最靓的仔。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一些滋养心灵的好书,做到与人相处不卑不亢,知分寸,懂界限。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7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学会崔璀,职场如上火箭在抖音关注崔璀老师很久,也经常看她的视频和直播,真的超级有用。也在这里推荐她的另一本书《做自己人生的 CEO:人人都需要的管理术》,这本《职场晋升 101》更像姊妹篇。个人比较喜欢这本书。1.101 个职场问题以短篇形式呈现出来,特别容易吸引我继续读下一篇,而且也不会很累。2. 里面讲的职场问题都很真实,对即将进入职场的新人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文章中有一个喜欢的内容:如果判断这件事对你而言是否有价值,它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第一,你喜不喜欢做这些事?也就是它对你有没有情绪价值。喜欢一件事,就会做得愉快。每天醒来兴致勃勃,这是很难得的体验。有这种情绪,事情做得都不会差,哪怕遇到困难,也能自己克服,坚持下去。第二,这些事对你将来有没有帮助?也就是长期价值。很多工作,现在对你而言可能很难,是因为你的能力还不够。但长期积累,最终会成为你的重要竞争力。比如每天让你写 5000 字文章,为了完成工作,你时刻都要吸收素材,连看个电影,都在琢磨是否能变成我的选题,每天固定时间写作,哪怕抓耳挠腮也必须定时交稿。不出一年,你的写作能力必然提高。第三,他给你加工资吗?也就是短期价值。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赞同,只有喜欢它,才会投入时间精力去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因为一点小挫折打退堂鼓,反而是越挫越勇。尤其对于具有学习力和目标力优势的我来说,它非常重要。学习力的一个表现之一是专注的像个疯子,特别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所以,如果喜欢这个事,每天都会兴致勃勃。再加上目标力的优势,如果在喜欢的事里面朝着目标前进,就像穿上铠甲的战士,有种目标既定,使命必达的坚定。它能不能给你带来长期价值,这一点我也很看重。如果它能让我不断地积累经验,从学习力的优势视角来看,它能够帮助我在行业的专业度的提高。短期价值也是重要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同时,文章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棒。信息越爆炸,就越要主动做减法;越是不知道如何下手,越要敢于舍弃大量的与你无关的信息,做少而准确的事。现在越来越认同大道至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越要在变化中寻不变,越要主动做减法。“如果我要逼着自己成为别人,那到头来,我谁也不是。我欣赏他人的才华,但我也有自己的坚持。” 另外,本书从 “管理自己”“管理团队”“管理老板” 三个方面中的 101 个职场话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于职场人来说还是很有思维启发性的,提供了思考问题的不同思路,比较有借鉴意义。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5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很值得推荐的一本职场工具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学生在离开校园后,进入职场,将自己漂亮的简历递出去的那一刻,社会这个大熔炉,就将你吸入,锤炼,这过程百转千柔,或火烧火燎,或涅槃重生。有的人就此踏入新的人生阶段,腾飞巅峰;有的人就开始痛哭流涕怀念过往的时光,普通的过完后面的人生,在职场的大熔炉中等着晾干。职场如战场,更是竞争激烈,那么对于很多刚入职的小白如何避免走弯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做正确的事情上呢?不烦花点时间阅读一下这本书。正如封面的那句话:学会此书一小半,骑着火箭往上窜!崔璀的这本职场晋升 101,本质是本职场修炼的基本运行手册。作者采用很多 Q&A 的方式,将职场的诸多问题化为场景,一一为你解读,详细的如使用说明手册。如同大公司的 SOP 守则一样,让你一路升级打怪。准备买几本纸质书,送给今年即将走出校园,迈入职场的堂弟堂妹,少走一些弯路,多长一点心眼。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3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向上管理,漂亮!非常有用!老板不在乎投入。老板在乎投入产出比。随便打个比方,如果每次投入 100 元成本都能赚 30 元,老板会在乎你花了 100 万吗?如果你每次买可乐,都能中个 100 元,你还会在乎这罐可乐是 18 元还是 28 元吗?所以只要持续产出利润,就不再是 “给不给预算” 的问题,而变成了 “想做多少规模,就给多少预算”。而老板不给你 “投入”,是因为你没给他算清楚 “利润”。想清楚这点,再走到老板面前,你还会跟他说 “现在的预算,我做起来很难” 吗?不,你会跟他说:“我需要增加 3 万元的投放预算,根据平均 6% 的转化率,可以增加 6 万元营收,净利润 2 万元。” 你还会说 “我们太累了,要加个客服” 吗?不,你会跟他说:“我只需要再招个客服,就可以把好评度提到 95%,退货率降到 10%。” 先算账,把账算清楚,才能把事做明白。写下这些字的时候,觉得很普通,但奇怪的是,这样简单的道理,在生活中常常卡住我们。大概是牵扯到钱,很多人天然会有躲闪。所以一次次地提醒自己:商业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你出的价符合我心中的值,一锤定音,绝不含糊。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老板与职员的换位思考,写的很好很真实。不要被职场里的那些琐事干扰你的注意力,忘记了你更重要的职责与目标,即便是这样,也不要欺骗你心底里的那个快乐。不要怕竞争,不要拒绝争取。“没有人抗拒改变,人们抗拒的是被改变。” 只有经历过一些事情才会发现,在追逐自己并不具备的才华的过程中,我们丢失了时间,迷失了自己。“吊打” 天才的方式,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因为天性之下,人人都是天才。请把 “努力” 用在自己 “擅长和喜欢的事情” 上。我想当那个下棋的人。你不享受工作,最多只能把工作 “做完”,但绝对谈不上 “做好”。 那么,怎样才能享受工作,把工作做好呢? 就是不要为公司打工,要为自己打工。记住,工作的快感来自征服这个世界,而你常常陷入的陷阱是:你被工作给征服。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认真做人,诚实做事,追求结果,享受过程。金句认真做人,诚实做事,追求结果,享受过程。古罗马政治家、哲人西塞罗有句很经典的话:“假如你想说服我,你必须想我所想,觉我所觉,言我所言。” 当我们被爱着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更好。“创造协作的关键在于肯定甚至拥抱人们之间的差异。”“很多时候,一个人提出辞职,不一定是他不爱这份工作了,而是在这个组织中,他失去了沟通的欲望。他失去了通过沟通推进任何事情的欲望。” 年轻人们想说的那句话是,我是很贵,但我不是 expensive(昂贵的),是 precious(珍贵的)。说服年青一代的成本变得更高了,简单的指令没有用了。你要告诉他们 why(为什么),而不仅仅是 what(什么事)和 how(怎么做)。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有一个理念,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管理者的任务,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把他放到合适的位置。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责编手记】努力工作非常重要,升职加薪另有诀窍我们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其实是在工作,我们跟同事相处的时间,甚至远多于家人。我们跟工作伙伴的关系,对我们的幸福程度和工作效能的影响远超想象。不可否认,工作真的很难,想要做成一件事,得褪掉几层皮,才能羽化成蝶。既然我们需要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在工作上,就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工作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靠着 “美好生活” 去消化工作的痛苦,梦想的逼仄。我们其实可以把时间花得舒坦且有成效,甚至还带有温度。虽然职场中存在很多弯路,但不是每一个坑我们都必须亲自去踩,提前练好职场基本功,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漂亮。15 年时间,她从焦头烂额的实习生,到年轻的上市公司 COO,再到投资合伙人、公司创始人,几乎经历了每一个职级的喜怒哀乐。这一路 “打怪升级” 的经验,崔璀沉淀为了 101 个职场难题的答案。这些答案并非 “标准答案”,而是参考答案,是 101 种跑通过、验证过的路径和方法。审稿的过程如同拆盲盒,每一小节就是一个盲盒,都是职场真实日常、循环往复的问题。问题答案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妙不可言。比如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拖延症可以根治吗?崔璀的答案当头棒喝:治不了,但可以避免它的出现。这个答案背后的底层逻辑让人恍然大悟:真正懒的人,从来不会为 “拖延” 感到焦虑自责,他们只会为少做一件事而暗自庆幸。所以焦虑自责的那个你,很多时候不是懒,只是 “懒” 得做你不爱做的事。又比如:同事上班摸鱼,该不该告状?崔璀的分析让人如坐针毡:告不告状不是重点。你看不下去的根本不是咸鱼,而是 “累死累活却跟‘咸鱼’一样待遇的自己”,所以你要纠结的不是告不告他的状,而是 “我要怎么样才能拿到他两倍的工资”。拆完 101 个盲盒,我确信了一件事:职场的答案从来都在,只是你还不知道。这 101 个盲盒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根据近 400 个选题,1400 万个点赞,一个个筛选出来的。经过大数据的洗礼、内容的论证和逻辑的串联,我们精心挑出了这 101 个问题。崔璀根据视频脚本,重新增补了三分之二的内容,把视频没讲透的内容,再细细讲了一遍。全书分为管理自己、管理团队、管理老板三个部分 ,采用金字塔原理的写作风格,每一小节的第一句便是问题答案,再配以案例提供哲学级的洞察和原理级的解决方案,用 “职场过来人” 的视角剖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是什么阻碍了你升职? / P67 职场中最持久的能力是什么? / P77 拼尽全力还是完不成目标怎么办? / P103 又比如,最聪明的管理是什么样的? / P119 发了工作通知没人回,是不是没有领导力? / P121 做管理就要当坏人吗? / P135 口才不好就做不好管理吗? / P141 再比如,老板定的目标太高怎么办? / P218 老板经常晚上 11 点你给发工作微信该怎么回? / P224 怎么和老板谈加薪? / P251 数学家看来,职场是一道又一道谜题的集合。不管是斐波那契数列还是洛必达法则,只要能解决问题,就是好的答案,不必非得最优解。在职场中,解决不了问题的人,就会成为问题本身。因为工作的本质,不是按部就班的做一件事,而是在磕磕绊绊中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职场的确残酷。我们上的不是班,我们上的是擂台。跟问题 “打架”,打赢了晋级下一轮,去解决下一个更大的问题;打不赢,要么无限循环继续打初赛,要么下台。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给本书作了序,他写的最后一句是:在我看来,很多问题也许比答案更有趣。是的,多少优秀的职场人,解题解到最后,成了一个出题者。我最喜欢的一个问题是:工作一个人搞不定,可以找人帮忙吗?书中的答案是:借力也是能力。很多职场人,特别努力地解决问题,努力地扛起责任,唯独不会 “努力地去借力”。原因之一,是想不到原来还可以借力,或者是从心底就不认同借力这种方法。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事,麻烦别人,显得我多无能。但真要说无能,是你一个人忙活了半天,事还没做好。 审稿期间,我正在为另一本书的译稿质量问题发愁,事情一团浆糊,剪不断,理还乱。这句话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如同闪电划破寂静长空。工作的目标是成果,而不是完美。比起将任务一天天地拖延搁置,安慰自己说完美可贵,寻找外力介入,让流程运转起来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当天我就找了专业的译者进行二翻优化,不再执迷于自己爬格子。人们除了对借力不以为然,还有另一个原因:不知道找谁借力。当你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时,一定有至少 3 个人能让你借力:你曾经帮助过的人、和你有共同利益的人,以及你的老板。与其担心这样会显得自己 “无能”,不如花时间思考,我到哪里可以找到借力的资源。升不是我们职场唯一的目的,但一定是一件好事。我们都爬过山,在山脚下、半山腰,和山顶看到的景色完全不同。职场也一样,位置越高,你越会发现,你回不去了。不是势利,而是你的思维方式,你得到的历练,你接触的人脉,都会给到你很多 “AHA 时刻”,是那万千风景,让你知道了职场的精彩。当然,晋升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财富,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90 岁仍未退休的心理医生恒子奶奶在《人间值得》这本书里说,“为了钱而工作,并不是可耻的事情,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感悟崔璀老师能够嗖嗖地成长,就是因为她 “愿意” 花力气去做事 —— 这恐怕也是她的优势所在。她做任何一份工作,都是先从热爱出发,一旦确定,就落子无悔,全力以赴;她善于从人心的角度从事管理工作,以女生特有的细腻和柔软去处理各类关系;她是一个有细节洁癖的人 —— 这一点倒像我,能够把最烦琐的工作打理得天阔地圆。她的这本新书更像是一个又一个的 Q&A,把职场的苦恼用场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她给出自己的解答。而在我看来,有很多问题也许比答案更有趣。这本《易筋经》打开来,最最紧要的其实就是这么几个字:认真做人,诚实做事,追求结果,享受过程。那些复杂的招式,都是崔璀自己琢磨出来的。这本书的新鲜,也正在这里了。读完受益匪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职场管理自己的十大心法1. 【真诚】认真做人,诚实做事,追求结果,享受过程。2. 【同理心】假如你想说服我,你必须想我所想,觉我所觉,言我所言。3.【专注】持续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解决问题,创造绩效,每天都感觉到工作带来的满足感。4.【欣赏】欣赏和激发是最容易让一个人感受到被认同,被关注,被爱的方法,会最大程度上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感,改变也会因此而最高效地发生。5. 【协作】一个总有能力推动团队前进、总有办法跟任何人达成愉快合作的员工,意味着他能理解人和人的不同,而且还有能力处理这种不同。6.【自信】 我们要做的,是认同自己的 “特质”,通过刻意练习,把本身就属于我们的特质,不断优化,让 “情商高” 出现的频率远高于 “情绪化”。7.【坦诚】坦诚,是赋予对方权利的方式,一个公司最有权力的人,不是职位最高的人,而是掌握信息最多的那个人。 8.【高效】擅长有效工作的人,会不断去想,我现在做的动作,是否对结果有关键影响。9.【追求卓越】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正是这种自卑感激励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10. 【反省】工作没做好时,会反省,但不自责。这事做得的确不漂亮,我赶紧想想怎么改进,但这不意味着我这人就不行了,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养足精神再好好精进自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职场晋升这本书是目前笔记记录的最多的一本,非常的落地又实用,马上就要换个环境重新开始工作,等于重头再来,看完了觉得很有收获,在思考的是: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优势就是就是领导力,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都是不同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最大化。爱是一种能力,它是由欣赏和激发共同组成的能力,爱不是归训他人,而是欣赏不同,有时候,我们常常觉得一个人不够好,是因为 “他没有满足你的标准,” 这句话真是深有感触,没有人抗拒改变,人们抗拒的是被改变。人是感性的,人还是理性的,但人终究是感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有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正是这种自卑感激励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价值。如果我要逼着自己成为别人,那到头来,我谁也不是,我欣赏他人的才华,但我有自己的坚持。你容易哭,不是因为你懦弱,而是因为你天生感性,情绪丰富,(所以容易哭的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也不要别人来说你是玻璃心,你只是情绪丰富感性而已)很多人的拖延,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去面对那件自己不想做,不善长的事情,所以根治拖延症最根本的方法,是去做那些你本能上不会拖延的事,并且,把它做成你工作中最重要的的事。当你对事情不理解,充满怀疑和愤怒时,多问一句,不要预设对方,不要踹测,只是带着好奇多问一问,“ 你是怎么想的 ” “ 这么做你的考虑是什么?” 如果遇到杠精,可以反驳他 “ 你这么想,很正常” 潜台词。~你只会挑刺,揣测,挖苦和抬扛,所以你这么想很正常,但我不想和你争论了,因为多说一句都在浪费时间。工作低潮的时候,你就去生活,生活低潮的时候,你就去工作,要让当下的每一分钟都带给享受,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请在一件件小事里,放满对自己的爱惜和鼓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成年人靠谱职场修炼手册「拿着问题找方法」职场中很重要的就是沟通能力。个人沟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职业能力。🍥和自己沟通要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热爱,去发现工作的乐趣和意义。我们花了 20 年读书,也要花 40 年和工作朝夕相处,如果不发现热爱,那怎么度过漫长 40 年呢?在工作中找到情绪价值、长期价值或者短期利益。你要相信你自己很重要。个人使用手册,不仅让别人重视你,更能记录什么是适合你的,而不是跟随单一的正确。你喜欢听喜欢看,在轮流发言时,你避免内耗喜欢第一个说。反思很重要,避免内耗更重要,直接行动。我不希望成为被批评了就垂头丧气的人,我不想听不懂上级的指令,我更想成为一个专业的职场人。情绪能成就你,也能拉垮你。我始终坚信,让一个人痛苦的事情,必然不会产出好结果。结果不是目的,人才是最终的目的,事情背后,永远都是人的力量。结果不会大于感受,是感受,成就了结果。🍥和别人沟通你要关注到,和你相处的是有需求的人,他有自己的感受、偏好和需求,要用他喜欢的方式或者我适合的方式去合作。你们是合作关系,要诉诸利益和价值。不要情绪内耗,而是去想办法解决,减少合作的阻力。通过 “下一步、多做一步”,超预期给别人靠谱的感觉。增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确定性。情绪牵连时要课题分离,寻找自己的掌控感,不要被人牵着走,你始终是有脑袋的人,而不是只会行动的机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