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24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牧民的日常

    李娟 “牧场四部”,《冬牧场》独立成篇,是个完整的故事,“羊道” 三部曲是通过和另一家哈萨克牧民,从春到夏的转场,用逐个片段记述哈萨克牧民的日常生活,日常的劳作和生活作息,哈萨克人的婚礼,聚会等各种习俗,作者通过形象的强镜头感的真实描述,让现代城市人了解游牧民族的当代生活,不同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思维习惯。通过作者详细的对牧民生活的描述,我们应该明白游牧民族对比定居的农耕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单位产出很难和农耕民族相比,这样人口自然也难和定居民族相比,没有定居很难完成教育和技术的积累,如果不依靠抢劫很难富裕起来,传统欧洲因为单位粮产量低,大部分区域人民依靠采集 + 游牧 + 农耕混合经营,由此可以想象欧洲在发现新大陆之前的落后状态,游牧民族需要频繁迁徙,就是因为避免草场的过度使用,同样也能明白大辽,元和大清,游牧民族定居后也就再回不去了。近年为避免草场沙化,也将让牧民变成定居饲养,渔民也从海洋捕捞变成固定的养殖业。每年都需要不断的迁徙(最多的每 4 天就要搬家),残酷的自然环境,孤独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牧民享受当下,听天由命的豪爽乐天性格,传统牧民和渔民等都自然会痛恨经奸商和高利贷者,重商主义和对财富的不断追逐,是二战后犹太资本集团把持媒体后才出现的宣传口径。游牧民族习惯养狗,但是伊斯兰教认为狗是肮脏的,因为狗是吃垃圾的,不能进屋子,宠物是猫,对狗是严厉和嫌弃的,作者没有意识到这点,很多习俗都是因为卫生习惯慢慢约定俗成,穆斯林不吃没有祈祷过宰杀的牲畜,也是为了不吃死畜,防止瘟疫,所以穆斯林并不打猎。穆斯林是禁酒的,可哈萨克男人都喝酒,哈萨克人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并且同族不婚,允许一夫多妻的穆斯林国家大部分是女性为主的男性走婚制度,女性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如隋唐娘家是很强的门阀势力,只有几个如阿富汗属于买卖婚姻的落后地区,这些地区妇女还是传宗接代的工具,由此可见生活环境不同,宗教习俗都会变化,平时我们不要给人标签,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都应该尊重,因为肯定有存在的不得已。推荐 “小钟 Johnny” 视频播主,深入非洲和南亚拍摄普通人的日常,不要嘲笑那些地方的落后,中国 30-40 年前也是如此。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羊道 人道 天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为第一部,算作引我们进入牧场生活的起点,读到几万字开始渐入佳境。我觉得第二部写的最好,第三部也不错。当然最好看的还是冬牧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李娟好可爱

          李娟没有被狼吃掉,没有迷失荒野饿死! 很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很强的亲切感

            去过新疆几次,在徒步的经历里,时常会有李娟描述的情况。活泼亲切的文字,描绘出亲切的画面,行云流水一般轻松惬意,时不时会心一笑,能真切体会到文字的美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搬家

              后来渐渐才明白,搬家对游牧的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场离开和一场到达那么简单。在久远时间里,搬家的行为寄托了人们多少沉重的希望啊!春天,积雪从南向北渐次融化。牧人们便追逐着融化的进程,追逐着水的痕迹,从干涸的荒原一程一程赶往湿润的深山。秋天,大雪又从北往南一路铺洒,牧人们被大雪驱赶着,一路南下。从雪厚之处去往南方的戈壁、沙漠地带的雪薄之处 —— 在那里,羊群能够用蹄子扒开积雪,啃食被掩埋的枯草残根。—— 在这条漫长寂静的南来北往之路上,能有多少真正的水草丰美之地呢?更多的是冬天,更多的是荒漠。更多的得忍耐,得坚持。但是,大家仍然要充满希望地一次次启程。仍然要恭敬地遵循自然的安排,微弱地,驯服地,穿梭在这片大地上。连长着翅膀,能够远走高飞的鸟儿不是也得顺应四季的变化,一遍又一遍地努力飞越海洋和群山吗?是的,搬家的确辛苦。但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一次次苦难去捱熬,那这辛苦的生活就更加灰暗和悲伤了。就好像越是贫穷的人越是需要欢乐和热情一样,越是艰难的劳动,就越是得热烈地庆祝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摘录8句语言平实而蕴含深意的小段落🍑—

                1. 迁徙的重量:“搬家的日子总会到来。羊群经过的地方,踩起的尘埃久久不散。这尘埃最后弥漫到整个山野,仿佛有一股力量正缓慢地经过大地,它的脚步所到之处, 踩着的地方深陷下去,抬起的地方则虚浮起来……(描绘迁徙的恢弘与对土地的深刻痕迹。)2. 生命的循环本质:“所谓‘过去’,就是‘将来再也不会发生’的事;所谓‘将来’,就是‘现在正等待发生’的事;而‘现在’,则是‘过去’不断发生,‘将来’不断等待的那个交接点罢了。”(精炼而深刻地道出时间在牧区的独特感知。)3. 对生命意义的朴素诠释:“生命只有一种意义,就是在它活着的时候努力活下去,除此之外,无他。它的内容就是:沉默地接受这个世界,并成为世界的一部分,直至消失于大地深处。”(直面生命的本质和坚韧。)4. 清晨的痕迹:“拆开毡房搬家时,最后一块毡片掀起,露出发白发暗的潮湿地面,这地面竟然是有体温的。…… 这是整整一个家庭、一整个夜晚所散失聚集起来的最后的温暖啊。”(微小细节中饱含人对家的依恋与生命的热度。)5. 羊群与大地的融合:“羊群终于爬上了高处的山坡,像最深沉最专注的祷告者一般,密密麻麻跪了满坡。整座山坡都在微微蠕动。”(将羊群比作祷告者,神圣感油然而生,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6. 旅程即仪式:“‘迁徙’是游牧之路上最盛大、最隆重的仪式。路途再远,也要一点一点地去丈量;困难再大,也得一口一口地啃噬掉。”(平实语言道尽迁徙的艰辛与庄严,坚韧精神跃然纸上。)7. 微小生命与永恒瞬间:“云雀倏忽飞窜升空…… 它奋力向上、向上的那个瞬间姿态,像被钉在了天空中 —— 那姿态其实是它整个的、贯穿一生的命运浓缩而成的一个点。”(瞬间定格永恒,揭示生命存在的本质力量。)8. “路” 的隐喻:“羊道如河流,在大地上蜿蜒流淌,它是活生生的道路, 每走一步都是新的诞生。它越走越亮。”(将羊道赋予生命,象征生活的延续与希望,结尾 “越走越亮” 充满诗意与哲思。)这些段落集中体现了李娟观察自然与牧民生计的独特视角和深刻体悟,语言纯净而富有哲思,将艰辛的游牧生活升华出悠远的美感和生命的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四把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字的力量

                    已经读了几本李娟的书。听她并没有读大学,但是她写下的文字是那么的美好,让我们的语文课老师以及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制定者,好好思考一番。如何让我们的教育让更多的人能拿起笔来,写下美好的文字,而不是不愿意动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看

                      各种新奇的牧场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后来才发现自己真是瞎操心。马聪明着呢,自己的路自己有数。驻地在哪个方向,哪一段路面有水流,哪一条有点绕…… 全都清清楚楚,无须李娟多事。而李娟选的路呢,往往看起来很平顺,走到一半才发现陷入了一大滩泥沼。而马强烈要求走的那条路(就是怎么抽打也不回头)看上去坑坑洼洼,却越走越顺。而且据我目测绝对是近道。总之,剩下的路程真是愉快啊,连马儿都那么快乐。等穿过最后一片白桦林,我一眼就看到了两山夹峙间紧挨着森林的、狭窄而明媚的冬库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想到李娟的这几本书终于上架而且能免费阅读了。在一个舒适惬意的周末用来打发时间简直再安逸不过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散文里藏着宁静的、治愈浮躁的、令人温暖的力量。似乎就着散文就可以过一种舒服的、慢慢流淌的日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命的自然样子

                              看这本书,会一次次被那些坚韧的生命所震撼 忍着雨雪天搬家,顶着全身湿透的状态赶路一整天,十二个小时不吃不喝,和着湿透的衣服休息睡觉,不哭不闹一脸冷漠的幼童 此时的哈萨克族人是真正草原的孩子,身体流淌着草原的涓流。 像那些站立不动的骆驼,像忙于赶羊的牧羊犬,像一株株野草。 没有埋怨没有矫情,默默的低着头做着手头的事情 融入草原,融入动物:知道搬家看向远方的羊、识路的马、默默负重的骆驼…… 他们那么像,自然、苦难、顽强、沉默的生命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通往的迷人草原世界

                                在这本书中,李娟以其细腻且饱含深情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春牧场中那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生活图景。她将草原上的风声、羊群的咩咩声、人们的欢声笑语都融入了文字之中,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青草的芬芳,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书中描绘的哈萨克族牧民的生活,既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又蕴含着无尽的温馨与希望。他们逐水草而居,顺应着自然的节奏,这种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令人心生敬畏。李娟对人物的刻画细腻入微,每一个牧民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故事,他们的善良、坚韧和乐观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它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精神栖息地,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笔细腻优美

                                  游牧民族的生活太艰辛,同时也很有智慧,他们团结,坚韧,乐观,积极向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牧民有自己的秩序

                                    生生不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春牧场》:她是平凡柔弱的,但她的写作是充满力量的

                                      《羊道三部曲》是李娟阿勒泰系列写作的延续。继《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的个人生活记录后,这一次李娟将目光聚焦在了羊和依附于羊生活的哈萨克牧民身上。她直接参与进了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的生活,直面、感受并记录他们的生活,记录 “这个世界正在失去的一种古老而虔诚的、纯真的人间秩序”。《春牧场》是《羊道三部曲》的第一部,李娟诚实地记录了在吉尔阿特和塔门尔图两个牧场的生活,没有赞美,没有判断,没有评价,只求了解和认识。《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这篇文章,让我清晰认识到了李娟下笔的冷静和客观。一匹红色母马陷入沼泽,李娟和卡西试图拯救,当时整个荒野中只有她们两个女孩子,力气大的唯二两个男性斯马胡力和阿依横别克都不在家。她们尝试了各种方法,都失败了,李娟和小马驹一样,在旁边看着越陷越深的母马干着急。后来马群离开了,小马驹离开了,卡西和李娟也不得不回家干活。李娟心里一直惦记着独自承受不幸的马儿,心中焦灼不安。卡西没有将心力浪费在无用的担心上,她尽可能的想办法营救马儿,后来赶到的斯马胡力和阿依横别克也是一边打打闹闹开着玩笑,一边竭尽全力把马从沼泽中拖了出来。李娟感叹自己的微弱和奢求过多,认为卡西和斯马胡力他们才是强大又宽容的。“他们一开始就知道悲伤徒劳无用,知道叹息无济于事。知道 “怜悯” 更是可笑的事情 ——“怜悯” 是居高临下的懦弱行为。他们可能还知道,对于所有将死的事物不能过于惋惜和悲伤。否则这片大地将无法沉静、永不安宁。” 我从李娟的书写中,感受到了扎克拜妈妈一家人的可爱,其中我最喜欢的人是卡西。15 岁的卡西,干着男孩子的活,在狂风呼啸的天气独自一人骑马找骆驼,搬家的时候,其他人跟着驼队抄近道,卡西一个人赶着羊群绕远路走吊桥。卡西也有小女孩娇滴滴的时候,会和李娟打打闹闹,学了很久汉语依然说得乱七八糟。但更多的时候,她是一个可以被依靠、可以被信赖的大人,虽然她只有 15 岁。游牧生活赋予了她从容不迫,处变不惊的美好品质。她和所有生存在这里的牧人一样,有着明亮的眼睛和从容的心。” 一个 15 岁的孩子,独自赶羊,熬了这么长时间,一路上肯定经历了许多困难。但她什么也不说,什么也没抱怨。只是珍惜地享受着眼下这短暂的温暖和平静。” 尽管是在春牧场,但寒冷依旧,辛苦依旧。转场时总会遇到寒流或者大雨天,衣服从里到外都湿透了,李娟的所有意志全部用来抵抗寒冷和因寒冷而生的痛苦。其他肩负赶羊和赶骆驼重任的人,更是辛苦又痛苦。“我不说话,眼睛不乱看,脖子不左右乱扭。全部的注意力用来感受冷,一滴一滴地品尝,再一滴一滴地将之融化。” 李娟只是遭遇了某一次转场中的寒流和大雨天,而牧民们每年都会直面这些超乎想象的恶劣天气。他们不畏艰辛,盛装打扮,精神体面地上路,欢乐又热情,愉悦又傲慢。因为转场搬家对牧民来说,不仅仅是一场离开和一场抵达,还是沉重的希望,是一场庆典,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仪式,是一个节日。牧民们用自己的行动赋予未来希望,怀抱着这样一个无比坚定的信念:再颠簸的日子,也要闪亮的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听

                                        贾行家老师朗读全文,真好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钱去旅游,跟着李娟的思绪走,很好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